江西赣州 (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单元试卷(五)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电文中有如下文字:“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由材料可以看出,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理由是 ( )
A. 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B. 继续合作,惩罚日本
C. 巨头聚首,发展友谊 D. 明辨是非,打击中共
2.“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有充分的信心。”据此可知,当时的斗争形势是( )
A.国民党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3.“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与这些言论相关的军事行动是(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辽沈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4.下面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D.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5.下面是一部电视剧的台词,其中邓小平所说的“大转折”( )
刘伯承:“渡过黄河,目标大别山!”
邓小平:“这是大转折啊!革命要胜利了! ”
A.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决战开始了
6.“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1949年2月1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材料描述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平津战役前,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十分担心北平文物和古城墙毁于战火,但事实上它们最终几乎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这主要是由于( )
A.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 B.人民解放军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
C.北平人民群众的全力保护 D.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退
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哪一因素对战争结局的影响( )
A.人心的向背 B.军队的士气 C.决策者的作用 D.外部势力的介入
9.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右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清政府的推动 ②辛亥革命的鼓舞 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④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无暇东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面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年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人
1920年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人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 B.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C.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D.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1.某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辛亥革命后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人们坐在家中看报纸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12.1906年的《盛京时报》上有这样一段话:“国家之盛由于兵强,强兵之道由于国民尚武,而尚武之风,实始于学堂(京师大学堂)运动会焉。”由此可见,让中国人看到了民族希望的是 ( )
A.强大的军事实力 B.尚武风气的流行 C.新式教育的魅力 D.西方思想的魅力
13. “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据此可知,科举制度废除的直接影响是 ( )
A.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根基 B.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发展
C.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4. 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下列作者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鲁迅—《愚公移山》 B.徐悲鸿—《骆驼祥子》 C.老舍—《狂人日记》 D.巴金—《家》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在盟军凯旋的曲目表中。该曲的作者是( )
A.鲁迅 B.冼星海 C.聂耳 D.徐悲鸿
16.“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 )
A.民主共和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变法图强
二、 判断题(正确的打“T”,错误的打“F”)(每题3分,共12分)
17. 《申报》报道民国时期的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西方思想的影响( )
18.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是淮海战役 ( )
19. 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大学堂 ( )
20.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是《申报》 ( )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21.(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
材料二
国民党军队与人民解放军人数变化对比表
时间 军队 1946年7月 1947年6月 1948年8月
国民党军队 约430万 373万 365万
人民解放军 约127万 195万 280万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指的是什么军事行动 “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指的又是什么军事行动 (4分)
材料二反映了国共两党军队人数怎样的变化趋势 (2分)
人民解放战争的最终结果如何 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 (5分)
2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材料三 抗日战争以前……国民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发展实业的措施,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能继续向前发展。到1936年,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达到了高峰。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归纳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两次高峰的共同原因。(4分)
(3)民族资本主义在经历两次短暂发展后,其进程均被打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打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6分)
23.(17分)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孕育了许多新的变革因素。请你完成下面相关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 【作品分类——归纳文艺成就】
(1)请将下列相关作品,按照要求归类。(只写序号即可,4分)
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②《愚公移山》 ③《李有才板话》 ④《义勇军进行曲》
⑤《小二黑结婚》 ⑥《黄河大合唱》
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有: ;创作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有: 。
根据上述作品,概括中国近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点。(3分)
任务二 【列举实例——说明变化影响】
(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下表要求,填写相应内容。(6分)
变化领域 例子 影响
交通工具
文化生活
社会习俗
(4)根据所学,对近代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的变化作简要评价。(4分)
八年级历史单元试卷参考答案与部分提示(五)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 ACADC 6--10 CACDD 10--16 DCBDCC
二、 判断题(正确的打“T”,错误的打“F”)(每题3分,共12分)
17--20 TFFT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21.(1)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国民党军队人数不断减少,共产党军队人数不断增加。
(3)结果: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原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共产党正确的战略
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等等。
22.(1)曲折发展。
(2)政府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实业。
(3)第一次: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或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第二次: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
23.(1)②④⑥ ①③⑤
(2)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反抗外来侵略、鞭挞黑暗势力。(任意一点即可)
(3)
变化领域 例子 影响
交通工具 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 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文化生活 现代通信、新式学堂、报纸、刊物、文艺书籍、影视等(具体名称也可)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社会习俗 剪发辫、易服饰、禁缠足、改礼仪、改称呼 国人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自由、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4)总体上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八年级历史单元试卷(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