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生人教版(2019)必修二3.4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合肥期末)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
C.基因是指氨基酸的序列
D.基因与性状遗传无关
【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生物的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
B、真核生物基因的本质是DNA,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错误;
C、真核生物的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错误;
D、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影响生物的性状遗传,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1、基因: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和脱氧核苷酸的关系: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3、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2.(2021高一下·扬州期末)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DNA 的唯一载体 B.1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基因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基因是DNA分子的任意片段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A错误;
B、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错误;
C、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基因存在。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而DNA分子通常呈现双螺旋结构,两条链反向平行排列。
3.(2021高一下·无锡期末)DNA可以和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因此DNA指纹技术可用于罪犯鉴定、死者遗骸的鉴定等,这主要是利用DNA分子的( )
A.特异性 B.高效性 C.溶解性 D.统一性
【答案】A
【知识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DNA分子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一个人的DNA分子都是特异的,因此DNA指纹技术可用于罪犯鉴定、死者遗骸的鉴定等,这主要是利用DNA分子的特异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DNA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4.(2021高一下·前郭期末)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与(A+C)/(G+T)比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前一个比值越小,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B.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C.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前一比值相同
D.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
【答案】A
【知识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DNA分子中,C和G之间有3个氢键,A与T之间有2个氢键,则C与G的含量越高,DNA稳定性越高。因此,前一个比值越小,C与G的含量越高,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A正确;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都是1,B错误;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C错误;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但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相同时,这个DNA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D错误。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从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内内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2021高一下·前郭期末)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这些生物的多样性是由DNA分子多样性决定的。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 )
A.碱基种类多样 B.碱基排列顺序多样
C.碱基配对方式多样 D.空间结构多样
【答案】B
【知识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DNA分子碱基的种类有4种,不能体现DNA分子的多样性,A错误;DNA分子中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正确;DNA分子中碱基对的配对方式只有2种,C错误;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错误。
【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碱基对的配对方式虽然只有2种,但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千变万化,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6.(2021高一下·南京期末)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只有核中的基因能决定性状
B.环境也能影响性状表现,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和影响多种性状
D.一条染色体上分布有许多基因,可决定和影响人体的多种性状表现
【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对于人体基因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无论核基因与质基因都能决定生物性状,A错误;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B正确;在生物体中,多个基因可以决定一个性状,一个基因可决定和影响多种性状,C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分布有许多基因,可决定和影响人体的多种性状表现,D正确。故答案为:A。
【分析】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1)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直接控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而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对应的关系:①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②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2)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体的性状不完全由基因决定,环境对性状也有着重要影响。表型=基因+环境
7.(2021高一下·南京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DNA分子的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
C.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等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D.生物体内DNA分子数目等于基因数目
【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错误;
C、由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C错误;
D、一个DNA上含有多个基因,故生物体内DNA分子数目少于基因数目,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因为染色体上有DNA。基因是一段DNA,但是一段DNA不一定是基因,基因是DNA的片段(基因碱基对总数占DNA碱基对总数很少的一部分),基因不是连续分布在DNA上的而是由碱其序列将世分隔开。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每一个基因都是特定的DNA片段,有着特定的遗传效应,DNA必然蕴含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8.(2021高一下·成都期末)关于真核生物的染色体、DNA和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是DNA的载体
C.细胞质基因不位于DNA分子上 D.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DNA,A正确;
B、线粒体和叶绿体是DNA的载体,只是DNA裸露存在,B正确;
C、细胞质基因是指细胞质中存在的基因,位于线粒体与叶绿体中的DNA上,C错误;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单位,D正确。
故选C。
【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9.(2021高一下·自贡期末)“DNA指纹技术”指用合适的酶将待测的样品DNA切成片段,然后用电泳的方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形成DNA指纹图。“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
A.稳定性 B.特异性 C.多样性 D.可变性
【答案】B
【知识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具有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使得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因此“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特异性,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种)。
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10.(2021高一下·乐山期末)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故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①正确;
②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故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也是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②正确;
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是等位基因或相同的基因,③错误;
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④错误。
综上可知,③④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11.(2021高二下·肇州月考)下列关于细胞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大部分是DNA,少数为RNA
B.细胞内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C.DNA的双螺旋结构是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DNA都是双链的,RNA都是单链的
【答案】B
【知识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DNA与RNA的异同;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
B、细胞生物体内有DNA和RNA,共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B正确;
C、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的不同是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原因,C错误;
D、自然界中有的DNA是单链的,有的RNA是双链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对于有细胞结构(同时含DNA和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就是DN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2.(2021高二下·肇州月考)染色质(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较大区别。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DNA和基因还可存在于细胞质内
B.基因可以是DNA片段,但DNA片段不一定是基因
C.摩尔根通过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解析】【解答】A、染色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DNA和基因还可存在于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是基因,B正确;
C、摩尔根通过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错误;
D、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基因存在。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13.(2021高一下·金台期中)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基因存在于( )
A.细胞核
B.细胞核和核糖体
C.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故答案为:C。
【分析】核酸: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一般是单链结构
14.(2021高一下·金台期中)下列和遗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①DNA ②基因 ③染色体 ④脱氧核苷酸 ⑤含氮碱基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④③②①⑤ D.④③⑤①②
【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细胞、④细胞核、③染色体、⑤DNA、②基因。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5.(2021高一下·丰台期中)下列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故由大到小排列为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16.(2021高一下·沭阳期中)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中基因、染色体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位于DNA或蛋白质上
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
C.染色体主要分布在线粒体中
D.生物体性状的表现受环境影响
【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在蛋白质上,A错误;
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错误;
C、染色体分布在细胞核中,C错误;
D、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关于基因、DNA、遗传信息和染色体的基础知识,需要识记:
1、基因的本质通常是是具有遗传效应上的DNA片段,属于DNA的一部分,碱基长度小于DNA,基因是遗传和进化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生物性状;
2、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酸,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空间上呈螺旋状,由于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故DNA具有多样性,由于每个DNA分子有自己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故DNA具有特异性;
3、染色体是由DNA和相关蛋白质组成的结构,存在于真核细胞细胞核之中,染色体被认为是DNA的载体,在细胞分裂间期时发生复制;
4、遗传信息蕴含在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之中。
17.(2021高一下·柯桥期末)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的碱基序列即遗传密码,基因可转录形成RNA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包括部分病毒的RNA片段
C.生物的性状只受基因控制,与环境无关
D.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以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遗传密码位于mRNA中,A错误;
B、部分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B正确;
C、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同时也受环境影响,C错误;
D、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1、基因的本质通常是是具有遗传效应上的DNA片段,属于DNA的一部分,碱基长度小于DNA,基因是遗传和进化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有(1)间接控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等;(2)直接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3、性状是生物体表现出的形态、结构或者生理特征,可以遗传,是受基因与基因之间、基因与基因产物之间 、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基因可以对应一个性状,但是一个性状不一定只由一个基因控制。
18.(2021高一下·黄山期末)生长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水母能发出绿色荧光,这是因为该种水母DNA上有一段长度为5 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基因实验表明,转入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像水母一样发光。根据上述资料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是DNA上的有一定功能的特异性的碱基排列顺序
C.该基因在水母和小鼠体内都能表达的原因是它们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表
D.将基因转入到肺炎双球菌体内,理论上该基因也能在其细胞核中转录
【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信息“生长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海蜇能发出绿色荧光,这是因为该种海蜇DNA分子上有一段长度为5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知,基因是DNA分子上的片段,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基因在DNA分子上,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特异性的碱基排列顺序,B正确;
C、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故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仍可在小鼠体内表达形成绿色荧光蛋白,C正确;
D、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2、密码子的特点:(1)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2)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二、综合题
19.(2021高二上·长春开学考)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对人类了解自身的奥秘、增进健康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其基础是对DNA分子和基因结构及功能的认识。下图表示细胞内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1)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填图中字母及其名称),基因和i的关系是 。
(2)e和g的关系是 ,g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可用字母 表示。
(3)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填图中字母及其名称),基因和g的关系是 。
(4)g的成分与RNA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在于 。
(5)g的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 ,若其中(C+G)/(T+A)=0.5,则A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 。
【答案】(1)i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e是g的基本单位;b、c、d
(3)g DNA;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的DNA片段
(4)碱基(T与U)和五碳糖(脱氧核糖与核糖)
(5)双螺旋结构;1/3
【知识点】DNA与RNA的异同;DNA分子的结构;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图中的g),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图中的i),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e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的脱氧核苷酸,g是DNA,e和g的关系是e是g的基本单位,g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可用字母b、c、d表示。
(3)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图中的g),基因和DNA的关系是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的DNA片段 。
(4)g是DNA,DNA与RNA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在于碱基(T与U)和五碳糖(脱氧核糖与核糖)。
(5)g是DNA,DNA的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双螺旋结构,若其中 (C+G)/(T+A)=0.5,则A+T占碱基总数=2/3,而A=T,所以A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1/3 。
【分析】 1、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及原核生物体内中也存在DNA,但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2、①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②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类,再根据含氮碱基的不同各分为4小种,它们分别是构成DNA和RNA的基本单位。
③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DNA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而RNA则含有核糖和尿嘧啶。
3、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20.(2021高一上·云南月考)不同生物或生物体不同器官(细胞)的DNA分子有关碱基比率如表:
生物或细胞 酵母菌 小麦 人 猪 牛
肝 胰 脾 肾 精子 肺
1.08 1.21 1.52 1.43 1.43 1.43 1.30 1.29 1.30
(1)表中可见,不同种生物的DNA分子的 碱基比率显著不同,这一事实表明,DNA分子结构具有 .
(2)牛的肾和肺的DNA碱基比率相同,但精子与肾或肺的DNA碱基比率稍有差异,原因是 .
(3)表中所列生物的DNA分子中, 或 的比值差异显著吗? .
(4)比较表中不同生物DNA的碱基比例, 中DNA分子热稳定性最高.原因是 .
【答案】(1)特异性
(2)精子是减数分裂的产物,虽然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X、Y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有差异
(3)不显著,比值相等,且均为1
(4)酵母菌;酵母菌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比例最高,热稳定性最大
【知识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1)不同种生物的DNA分子的(A+T)/(G+C)碱基比率显著不同,表明了DNA分子结构具有特异性。
故答案为: 特异性 。
(2)同一个体不同功能的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遗传物质不改变。故牛的肾和肺的DNA碱基比率相同。但精子与肾或肺的DNA碱基比率稍有差异,原因是精子是减数分裂的产物,虽然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X、Y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有差异。
故答案为: 精子是减数分裂的产物,虽然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X、Y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有差异 。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C-G,T-A,A+C=T+G,故(A+C)/(T+G)或(A+G)/(T+C)的比值差异不显著,比值相等,且均为1。
故答案为: 不显著,比值相等,且均为1 。
(4)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C-G,T-A,A+C=T+G,A、T之间两个氢键,G、C之间三个氢键,G、C含量越高,DNA分子热稳定性越大。表中酵母菌DNA分子G-C碱基对含量比例最高,热稳定性最大。
故答案为: 酵母菌 ; 酵母菌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比例最高,热稳定性最大 。
【分析】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种)。
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3、DNA的双螺旋结构: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C-G,T-A,A+C=T+G,A、T之间两个氢键,G、C之间三个氢键,G、C含量越高,DNA分子热稳定性越大。
1 / 1高生人教版(2019)必修二3.4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合肥期末)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
C.基因是指氨基酸的序列
D.基因与性状遗传无关
2.(2021高一下·扬州期末)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DNA 的唯一载体 B.1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基因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基因是DNA分子的任意片段
3.(2021高一下·无锡期末)DNA可以和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因此DNA指纹技术可用于罪犯鉴定、死者遗骸的鉴定等,这主要是利用DNA分子的( )
A.特异性 B.高效性 C.溶解性 D.统一性
4.(2021高一下·前郭期末)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与(A+C)/(G+T)比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前一个比值越小,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B.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C.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前一比值相同
D.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
5.(2021高一下·前郭期末)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这些生物的多样性是由DNA分子多样性决定的。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 )
A.碱基种类多样 B.碱基排列顺序多样
C.碱基配对方式多样 D.空间结构多样
6.(2021高一下·南京期末)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只有核中的基因能决定性状
B.环境也能影响性状表现,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和影响多种性状
D.一条染色体上分布有许多基因,可决定和影响人体的多种性状表现
7.(2021高一下·南京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DNA分子的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
C.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等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D.生物体内DNA分子数目等于基因数目
8.(2021高一下·成都期末)关于真核生物的染色体、DNA和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是DNA的载体
C.细胞质基因不位于DNA分子上 D.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9.(2021高一下·自贡期末)“DNA指纹技术”指用合适的酶将待测的样品DNA切成片段,然后用电泳的方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形成DNA指纹图。“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
A.稳定性 B.特异性 C.多样性 D.可变性
10.(2021高一下·乐山期末)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11.(2021高二下·肇州月考)下列关于细胞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大部分是DNA,少数为RNA
B.细胞内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C.DNA的双螺旋结构是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DNA都是双链的,RNA都是单链的
12.(2021高二下·肇州月考)染色质(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较大区别。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DNA和基因还可存在于细胞质内
B.基因可以是DNA片段,但DNA片段不一定是基因
C.摩尔根通过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13.(2021高一下·金台期中)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基因存在于( )
A.细胞核
B.细胞核和核糖体
C.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14.(2021高一下·金台期中)下列和遗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①DNA ②基因 ③染色体 ④脱氧核苷酸 ⑤含氮碱基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④③②①⑤ D.④③⑤①②
15.(2021高一下·丰台期中)下列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16.(2021高一下·沭阳期中)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中基因、染色体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位于DNA或蛋白质上
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
C.染色体主要分布在线粒体中
D.生物体性状的表现受环境影响
17.(2021高一下·柯桥期末)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的碱基序列即遗传密码,基因可转录形成RNA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包括部分病毒的RNA片段
C.生物的性状只受基因控制,与环境无关
D.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以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18.(2021高一下·黄山期末)生长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水母能发出绿色荧光,这是因为该种水母DNA上有一段长度为5 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基因实验表明,转入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像水母一样发光。根据上述资料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是DNA上的有一定功能的特异性的碱基排列顺序
C.该基因在水母和小鼠体内都能表达的原因是它们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表
D.将基因转入到肺炎双球菌体内,理论上该基因也能在其细胞核中转录
二、综合题
19.(2021高二上·长春开学考)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对人类了解自身的奥秘、增进健康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其基础是对DNA分子和基因结构及功能的认识。下图表示细胞内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1)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填图中字母及其名称),基因和i的关系是 。
(2)e和g的关系是 ,g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可用字母 表示。
(3)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填图中字母及其名称),基因和g的关系是 。
(4)g的成分与RNA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在于 。
(5)g的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 ,若其中(C+G)/(T+A)=0.5,则A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 。
20.(2021高一上·云南月考)不同生物或生物体不同器官(细胞)的DNA分子有关碱基比率如表:
生物或细胞 酵母菌 小麦 人 猪 牛
肝 胰 脾 肾 精子 肺
1.08 1.21 1.52 1.43 1.43 1.43 1.30 1.29 1.30
(1)表中可见,不同种生物的DNA分子的 碱基比率显著不同,这一事实表明,DNA分子结构具有 .
(2)牛的肾和肺的DNA碱基比率相同,但精子与肾或肺的DNA碱基比率稍有差异,原因是 .
(3)表中所列生物的DNA分子中, 或 的比值差异显著吗? .
(4)比较表中不同生物DNA的碱基比例, 中DNA分子热稳定性最高.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生物的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
B、真核生物基因的本质是DNA,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错误;
C、真核生物的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错误;
D、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影响生物的性状遗传,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1、基因: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和脱氧核苷酸的关系: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3、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2.【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A错误;
B、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错误;
C、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基因存在。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而DNA分子通常呈现双螺旋结构,两条链反向平行排列。
3.【答案】A
【知识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DNA分子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一个人的DNA分子都是特异的,因此DNA指纹技术可用于罪犯鉴定、死者遗骸的鉴定等,这主要是利用DNA分子的特异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DNA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4.【答案】A
【知识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DNA分子中,C和G之间有3个氢键,A与T之间有2个氢键,则C与G的含量越高,DNA稳定性越高。因此,前一个比值越小,C与G的含量越高,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A正确;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都是1,B错误;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C错误;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但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相同时,这个DNA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D错误。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从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内内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答案】B
【知识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DNA分子碱基的种类有4种,不能体现DNA分子的多样性,A错误;DNA分子中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正确;DNA分子中碱基对的配对方式只有2种,C错误;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错误。
【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碱基对的配对方式虽然只有2种,但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千变万化,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6.【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对于人体基因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无论核基因与质基因都能决定生物性状,A错误;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B正确;在生物体中,多个基因可以决定一个性状,一个基因可决定和影响多种性状,C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分布有许多基因,可决定和影响人体的多种性状表现,D正确。故答案为:A。
【分析】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1)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直接控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而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对应的关系:①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②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2)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体的性状不完全由基因决定,环境对性状也有着重要影响。表型=基因+环境
7.【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错误;
C、由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C错误;
D、一个DNA上含有多个基因,故生物体内DNA分子数目少于基因数目,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因为染色体上有DNA。基因是一段DNA,但是一段DNA不一定是基因,基因是DNA的片段(基因碱基对总数占DNA碱基对总数很少的一部分),基因不是连续分布在DNA上的而是由碱其序列将世分隔开。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每一个基因都是特定的DNA片段,有着特定的遗传效应,DNA必然蕴含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8.【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DNA,A正确;
B、线粒体和叶绿体是DNA的载体,只是DNA裸露存在,B正确;
C、细胞质基因是指细胞质中存在的基因,位于线粒体与叶绿体中的DNA上,C错误;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单位,D正确。
故选C。
【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9.【答案】B
【知识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具有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使得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因此“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特异性,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种)。
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10.【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故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①正确;
②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故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也是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②正确;
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是等位基因或相同的基因,③错误;
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④错误。
综上可知,③④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11.【答案】B
【知识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DNA与RNA的异同;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
B、细胞生物体内有DNA和RNA,共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B正确;
C、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的不同是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原因,C错误;
D、自然界中有的DNA是单链的,有的RNA是双链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对于有细胞结构(同时含DNA和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就是DN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2.【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解析】【解答】A、染色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DNA和基因还可存在于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是基因,B正确;
C、摩尔根通过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错误;
D、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基因存在。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13.【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故答案为:C。
【分析】核酸: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一般是单链结构
14.【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细胞、④细胞核、③染色体、⑤DNA、②基因。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5.【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故由大到小排列为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16.【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在蛋白质上,A错误;
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错误;
C、染色体分布在细胞核中,C错误;
D、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关于基因、DNA、遗传信息和染色体的基础知识,需要识记:
1、基因的本质通常是是具有遗传效应上的DNA片段,属于DNA的一部分,碱基长度小于DNA,基因是遗传和进化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生物性状;
2、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酸,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空间上呈螺旋状,由于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故DNA具有多样性,由于每个DNA分子有自己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故DNA具有特异性;
3、染色体是由DNA和相关蛋白质组成的结构,存在于真核细胞细胞核之中,染色体被认为是DNA的载体,在细胞分裂间期时发生复制;
4、遗传信息蕴含在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之中。
17.【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遗传密码位于mRNA中,A错误;
B、部分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B正确;
C、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同时也受环境影响,C错误;
D、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1、基因的本质通常是是具有遗传效应上的DNA片段,属于DNA的一部分,碱基长度小于DNA,基因是遗传和进化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有(1)间接控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等;(2)直接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3、性状是生物体表现出的形态、结构或者生理特征,可以遗传,是受基因与基因之间、基因与基因产物之间 、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基因可以对应一个性状,但是一个性状不一定只由一个基因控制。
18.【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信息“生长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海蜇能发出绿色荧光,这是因为该种海蜇DNA分子上有一段长度为5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知,基因是DNA分子上的片段,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基因在DNA分子上,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特异性的碱基排列顺序,B正确;
C、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故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仍可在小鼠体内表达形成绿色荧光蛋白,C正确;
D、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2、密码子的特点:(1)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2)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19.【答案】(1)i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e是g的基本单位;b、c、d
(3)g DNA;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的DNA片段
(4)碱基(T与U)和五碳糖(脱氧核糖与核糖)
(5)双螺旋结构;1/3
【知识点】DNA与RNA的异同;DNA分子的结构;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图中的g),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图中的i),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e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的脱氧核苷酸,g是DNA,e和g的关系是e是g的基本单位,g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可用字母b、c、d表示。
(3)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图中的g),基因和DNA的关系是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的DNA片段 。
(4)g是DNA,DNA与RNA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在于碱基(T与U)和五碳糖(脱氧核糖与核糖)。
(5)g是DNA,DNA的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双螺旋结构,若其中 (C+G)/(T+A)=0.5,则A+T占碱基总数=2/3,而A=T,所以A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1/3 。
【分析】 1、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及原核生物体内中也存在DNA,但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2、①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②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类,再根据含氮碱基的不同各分为4小种,它们分别是构成DNA和RNA的基本单位。
③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DNA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而RNA则含有核糖和尿嘧啶。
3、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20.【答案】(1)特异性
(2)精子是减数分裂的产物,虽然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X、Y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有差异
(3)不显著,比值相等,且均为1
(4)酵母菌;酵母菌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比例最高,热稳定性最大
【知识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1)不同种生物的DNA分子的(A+T)/(G+C)碱基比率显著不同,表明了DNA分子结构具有特异性。
故答案为: 特异性 。
(2)同一个体不同功能的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遗传物质不改变。故牛的肾和肺的DNA碱基比率相同。但精子与肾或肺的DNA碱基比率稍有差异,原因是精子是减数分裂的产物,虽然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X、Y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有差异。
故答案为: 精子是减数分裂的产物,虽然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X、Y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有差异 。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C-G,T-A,A+C=T+G,故(A+C)/(T+G)或(A+G)/(T+C)的比值差异不显著,比值相等,且均为1。
故答案为: 不显著,比值相等,且均为1 。
(4)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C-G,T-A,A+C=T+G,A、T之间两个氢键,G、C之间三个氢键,G、C含量越高,DNA分子热稳定性越大。表中酵母菌DNA分子G-C碱基对含量比例最高,热稳定性最大。
故答案为: 酵母菌 ; 酵母菌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比例最高,热稳定性最大 。
【分析】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种)。
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3、DNA的双螺旋结构: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C-G,T-A,A+C=T+G,A、T之间两个氢键,G、C之间三个氢键,G、C含量越高,DNA分子热稳定性越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