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江汉月考)下列图像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2021九上·洛宁月考)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图中的点表示的含义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
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
C.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D.d点表示剩余固体的质量,且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
3.(2021九上·西山月考)在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将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里的质量分数(n%)随时间的变化绘制成了下列图象,你认为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D.
二、计算题
4.(2021九上·重庆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制取氧气时,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57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他们通过加水测定剩余固体质量的方法来求出氧气质量。实验结果如下表:
(提示:只有二氧化锰是难溶于水的固体粉末。加水只是溶解氯化钾,并不发生反应)
实验序号 1 2 3 4
加水的质量(g) 30 30 30 3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8.2 18.6 m 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m的值为 ;
(2)因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减少的固体质量则为生成的氧气质量。请计算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g;该反应中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g。
5.(2021九上·任城月考)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36.5 克,与足量的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问:
(1)参加反应的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 g。
(2)最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 克?(写出计算过程)
6.(2020九上·定远期末)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乙醇燃料,其反应过程为: 。
(1)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CO2,则理论上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多少?
(2)大气中CO2含量过高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减缓此类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举1例即可)。
7.(2020九上·蚌埠期末)我国的华为公司利用甲醇(化学式为
CH3OH)等原料研发了一种新型手机电池,充一次电可连续使用一个月,其电池反应原理为
请计算:
(1)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2)当产生 1.08g水时,理论上需要甲醇的质量
8.(2020九上·太湖期末)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2.5g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的重复操作(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数据如下表:
操作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剩余固体质量/g 10.8 9.6 8.1 8.1
试计算该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9.(2021·张家界)工业上炼铝是电解熔融的铝矾土和冰晶石的混合物,其反应原理:2Al2O3 4Al+3O2↑。若要得到54t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是多少?
10.(2021·玉林)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 MgO+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求:
(1)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是 g;
(2)水垢样品中氢氧化镁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1.(2021·北京)《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金属的冶炼技术。在锌的冶炼方法中,主要反应之一为 。若制得65kgZn,计算参加反应的ZnO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12.(2021·海南)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若含6.8g过氧化氢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最多可制得氧气多少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 红磷燃烧,放出热量,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装置内压强逐渐减小,由于消耗了氧气,最后压强低于原气压,故符合题意;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到一定温度才开始分解,故一开始氧气的质量为0,氯酸钾分解时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D.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分解,故二氧化锰的质量一开始不变,会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符合题意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2.【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 a点对应的时间是0,高锰酸钾还未反生分解,则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b点时高锰酸钾已分解了一段时间,b点时试管内物质为剩余的高锰酸钾、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c点相对于b点又反应了一段时间,但高锰酸钾还没有完全分解,c点时试管内物质仍为剩余的高锰酸钾、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故错误,符合题意;
D. d点之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高锰酸钾恰好完全分解,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像的曲线变化,高锰酸钾加热会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反应前二氧化锰在混合物里的质量分数大于0,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但因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减少,故二氧化锰在混合物里的质量分数会不断增大,反应结束后,混合物质量不再减少,二氧化锰在混合物里的质量分数也不再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锰是氯酸钾的催化剂,进行分析。
4.【答案】(1)9
(2)49;19.2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二次加入30g水后,固体质量减少28.2g-18.6g=9.6g,则第三次加入30g水后,固体物质减少9.6g,所以, 18.6g-9.6g=9g, m的值为9;
(2)解: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57g-8g=49g 设该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x
x=19.2g
答:该反应中生成的氧气质量为19.2g。
【分析】(1)根据每一次固体的剩余量得出m的值
(2)利用氯酸钾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氧气的质量分析
5.【答案】(1)3.65
(2)解:设最多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2.2g 答:最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2.2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参加反应的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36.5g×10%=3.65g;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解题时要把握三个要领(①解题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抓住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6.【答案】(1)解:设理论上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x
x=506g
答:理论上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506g。
(2)温室效应加剧;大力植树造林,严禁滥砍乱伐(或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等)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2)CO2大量排放,主要吸收CO2的森林不断减少,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造成温室效应。减缓此类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滥砍乱伐(或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等)。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可以得出乙醇的质量
(2)二氧化碳对大气的影响进行分析
7.【答案】(1)解: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解:设需要甲醇的质量是x
x=6.4g
答:需要甲醇的质量是 6.4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元素的质量除以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2)根据水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甲醇的质量分析
8.【答案】解: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碳酸钙完全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8.1g=4.4g
设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答: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2.5g样品最终剩余8.1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减少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据此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
9.【答案】解:设生成54t金属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x
解得x=102t
答:生成54t金属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102t。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首先写出点解氧化铝反应的方程式,再根据铝的质量列式计算,求出氧化铝的质量,进而得出答案。
10.【答案】(1)15.2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20g
由图可知氧化镁的质量为24g﹣20g=4g
设氢氧化镁的质量为y
y=5.8g
水垢样品中氢氧化镁质量分数是:
答:水垢样品中氢氧化镁质量分数是22.5%。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图象进行分析,剩余固体质量为15.2g;
(2)碳酸钙受热分解,固体减少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方程式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再曲线可求得氧化镁的质量,再结合方程式可计算出氢氧化镁的质量,即可求出水垢样品中氢氧化镁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图像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析
11.【答案】解:设参加反应氧化锌质量为x。
x=81kg
答:参加反应的ZnO的质量81k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氧化锌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锌的质量,未知量是氧化锌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2.【答案】解:设最多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O2↑
68 32
6.8g x
x=3.2g
答:最多可制得氧气3.2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过氧化氢的质量,未知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 / 1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江汉月考)下列图像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答案】A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 红磷燃烧,放出热量,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装置内压强逐渐减小,由于消耗了氧气,最后压强低于原气压,故符合题意;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到一定温度才开始分解,故一开始氧气的质量为0,氯酸钾分解时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D.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分解,故二氧化锰的质量一开始不变,会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符合题意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2.(2021九上·洛宁月考)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图中的点表示的含义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
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
C.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D.d点表示剩余固体的质量,且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 a点对应的时间是0,高锰酸钾还未反生分解,则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b点时高锰酸钾已分解了一段时间,b点时试管内物质为剩余的高锰酸钾、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c点相对于b点又反应了一段时间,但高锰酸钾还没有完全分解,c点时试管内物质仍为剩余的高锰酸钾、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故错误,符合题意;
D. d点之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高锰酸钾恰好完全分解,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像的曲线变化,高锰酸钾加热会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3.(2021九上·西山月考)在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将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里的质量分数(n%)随时间的变化绘制成了下列图象,你认为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反应前二氧化锰在混合物里的质量分数大于0,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但因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减少,故二氧化锰在混合物里的质量分数会不断增大,反应结束后,混合物质量不再减少,二氧化锰在混合物里的质量分数也不再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锰是氯酸钾的催化剂,进行分析。
二、计算题
4.(2021九上·重庆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制取氧气时,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57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他们通过加水测定剩余固体质量的方法来求出氧气质量。实验结果如下表:
(提示:只有二氧化锰是难溶于水的固体粉末。加水只是溶解氯化钾,并不发生反应)
实验序号 1 2 3 4
加水的质量(g) 30 30 30 3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8.2 18.6 m 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m的值为 ;
(2)因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减少的固体质量则为生成的氧气质量。请计算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g;该反应中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g。
【答案】(1)9
(2)49;19.2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二次加入30g水后,固体质量减少28.2g-18.6g=9.6g,则第三次加入30g水后,固体物质减少9.6g,所以, 18.6g-9.6g=9g, m的值为9;
(2)解: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57g-8g=49g 设该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x
x=19.2g
答:该反应中生成的氧气质量为19.2g。
【分析】(1)根据每一次固体的剩余量得出m的值
(2)利用氯酸钾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氧气的质量分析
5.(2021九上·任城月考)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36.5 克,与足量的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问:
(1)参加反应的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 g。
(2)最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 克?(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3.65
(2)解:设最多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2.2g 答:最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2.2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参加反应的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36.5g×10%=3.65g;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解题时要把握三个要领(①解题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抓住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6.(2020九上·定远期末)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乙醇燃料,其反应过程为: 。
(1)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CO2,则理论上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多少?
(2)大气中CO2含量过高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减缓此类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举1例即可)。
【答案】(1)解:设理论上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x
x=506g
答:理论上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506g。
(2)温室效应加剧;大力植树造林,严禁滥砍乱伐(或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等)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2)CO2大量排放,主要吸收CO2的森林不断减少,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造成温室效应。减缓此类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滥砍乱伐(或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等)。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可以得出乙醇的质量
(2)二氧化碳对大气的影响进行分析
7.(2020九上·蚌埠期末)我国的华为公司利用甲醇(化学式为
CH3OH)等原料研发了一种新型手机电池,充一次电可连续使用一个月,其电池反应原理为
请计算:
(1)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2)当产生 1.08g水时,理论上需要甲醇的质量
【答案】(1)解: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解:设需要甲醇的质量是x
x=6.4g
答:需要甲醇的质量是 6.4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元素的质量除以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2)根据水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甲醇的质量分析
8.(2020九上·太湖期末)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2.5g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的重复操作(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数据如下表:
操作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剩余固体质量/g 10.8 9.6 8.1 8.1
试计算该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碳酸钙完全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8.1g=4.4g
设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答: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2.5g样品最终剩余8.1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减少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据此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
9.(2021·张家界)工业上炼铝是电解熔融的铝矾土和冰晶石的混合物,其反应原理:2Al2O3 4Al+3O2↑。若要得到54t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设生成54t金属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x
解得x=102t
答:生成54t金属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102t。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首先写出点解氧化铝反应的方程式,再根据铝的质量列式计算,求出氧化铝的质量,进而得出答案。
10.(2021·玉林)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 MgO+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求:
(1)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是 g;
(2)水垢样品中氢氧化镁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15.2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20g
由图可知氧化镁的质量为24g﹣20g=4g
设氢氧化镁的质量为y
y=5.8g
水垢样品中氢氧化镁质量分数是:
答:水垢样品中氢氧化镁质量分数是22.5%。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图象进行分析,剩余固体质量为15.2g;
(2)碳酸钙受热分解,固体减少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方程式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再曲线可求得氧化镁的质量,再结合方程式可计算出氢氧化镁的质量,即可求出水垢样品中氢氧化镁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图像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析
11.(2021·北京)《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金属的冶炼技术。在锌的冶炼方法中,主要反应之一为 。若制得65kgZn,计算参加反应的ZnO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答案】解:设参加反应氧化锌质量为x。
x=81kg
答:参加反应的ZnO的质量81k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氧化锌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锌的质量,未知量是氧化锌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2.(2021·海南)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若含6.8g过氧化氢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最多可制得氧气多少克?
【答案】解:设最多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O2↑
68 32
6.8g x
x=3.2g
答:最多可制得氧气3.2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过氧化氢的质量,未知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