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6 17:18:01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成都期中)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B.图示中有四种分子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2.(2021九上·乾安期中)以下四个图像, 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
3.(2021九上·莲湖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B.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电子数
4.(2020九上·蚌埠期末)如图是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玻璃管在酒精灯上烧热后,塞紧橡皮塞同时玻璃管触碰瓶底的白磷后发生燃烧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白磷不过量,实验也能成功
B.若 2g磷与 3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物一定是 5g
C.玻璃管只有引燃白磷的作用
D.实验中气球先变大,最终恢复原大小
5.(2021·绵阳)取20.0 g KMnO4固体制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减少1.6 g。已分解KMnO4的质量占取用KMnO4总质量的百分率为(  )
A.8% B.39.5% C.79% D.92%
6.(2021·鸡西·牡丹江)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X+Cl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MnCl2 B.ClO2 C.MnCl4 D.HClO
7.(2021·伊春)密闭容器中有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 待测 26 2 12
A.物质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数值是5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在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4:5
8.(2021九上·佛山月考)一定量的红磷在装有足量的氧气密闭容器中燃烧,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反应过程的是(  )
A. B.
C. D.
二、计算题
9.(2021·呼和浩特)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如下实验:
反应结束后,发现溶液呈酸性,为防止溶液腐蚀下水管道,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H)2固体粉末至中性,蒸发溶液得固体33.3g。
(1)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2020九上·宿松期末)某地盛产石灰石,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小明取石灰石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假定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石灰石样品质量 烧杯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反应后烧杯及烧杯中各物质总质量
20g 140g 153.4g
请计算:
(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2)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三、综合题
1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   O2
   CO
(2)   NH3+   HCl=   NH4Cl
(3)   Al+   O2   Al2O3
(4)   HgO
   Hg+   O2↑
(5)   H2O2   H2O+   O2↑
12.(2021·平谷模拟)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实验过程:①打开K1、K2,通入N2一段时间后,Ⅰ、Ⅱ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入氧气,Ⅰ中白磷燃烧,Ⅱ中无明显现象。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①中,Ⅰ试管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
(3)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成原子,不符合题意;
B.图示中共有三种分子,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一定不变,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示中分子种类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结合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及化合反应的特点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氧气质量会随高锰酸钾分解而增加,至完全反应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B.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固体为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C. 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二氧化碳质量会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至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1:8,体积比为2:1,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高锰酸钾分解中氧气为生成物,质量随反应增加分析;
B、根据双氧水分解时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质量不变分析;
C、根据木炭燃烧时二氧化碳质量增加分析;
D、根据电解水产生氢气氧气体积比为2:1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答案】A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无论白磷是否过量,都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都能成功,符合题意;
B、磷与氧气反应: ,参加反应的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4:160=31:40,故若2g磷与3g氧气充分反应,氧气剩余,不可能生成5g生成物,不符合题意;
C、玻璃管除了引燃白磷,还与气球连接,起到缓冲作用,不符合题意;
D、白磷燃烧,放出热量,压强增大,故气球胀大,待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消耗了氧气,压强减小,气球缩小,不会恢复原大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及反应放热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减少质量就是生成氧气质量1.6g;
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15.8g,故已分解KMnO4的质量占取用KMnO4总质量的百分率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减少质量就是生成氧气质量,再根据方程式计算出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进而即可求出答案。
6.【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2个氧原子、4个氯原子、 4个氢原子、1个锰原子,反应后有2个氧原子、2个氯原子、 4个氢原子,所以一个X的分子中有2个氯原子、1个锰原子;X的化学式为MnCl2;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P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待测数值是13,故不符合题意。
C. 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和Q,生成物是N,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符合题意。
D. 在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25g:20g=5:4,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计算出待测数值。
C、根据化合反应,说法符合题意。
D、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N与Q的质量变化量比。
8.【答案】B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一定量的红磷在装有足量的氧气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体,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磷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故生成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红磷本身就是固体,故固体质量不是从零开始增加。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体,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9.【答案】(1)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O2的质量为100g+12.5g-108.1g=4.4g
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y,生成的CaCl2为z。
,解得x=10g
,解得y=7.3g
,解得z=11.1g
答: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2)21.9%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2)反应结束后,溶液呈酸性,说明溶液中还含有HCl,故滤液中的溶质为CaCl2和HCl。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H)2固体粉末至中性,蒸发溶液得到的固体为HCl与Ca(OH)2反应生成的CaCl2和滤液中的CaCl2,HCl与Ca(OH)2反应生成的CaCl2质量为33.3g-11.1g=22.2g。
设与Ca(OH)2反应的HCl的质量为a。
解得a=14.6g
参与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7.3g+14.6g=21.9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1.9%。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2)首先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再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列式计算,求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的质量,进而得出答案。
10.【答案】(1)解:根据化学式CaCO3,可计算出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2)解: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40g)-153.4g=6.6g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答: 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40%。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2)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40g)-153.4g=6.6g,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
11.【答案】(1)2;1;2
(2)1;1;1
(3)4;3;2
(4)2;2;1
(5)2;2;1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 (1) 2C+1O2
2CO
(2)1NH3+1HCl=1NH4Cl
(3)4Al+3O2 2Al2O3
(4) 2HgO
2Hg+1O2↑
(5) 2H2O2 2H2O+1O2↑
【分析】利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方程式,先要观察每种元素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是否只出现了一次,找出原子个数最大的元素,求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该原子的最小公倍数,配平钙元素,再一次配平其他元素。也可以使用观察法和奇数配偶法配平方程式。
12.【答案】(1)4P+5O2 2P2O5
(2)没有与氧气接触
(3)实验②中,Ⅰ中白磷燃烧,Ⅱ中无明显现象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白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
(2)①打开 K1、K2,通入N2.一段时间后,Ⅰ、Ⅱ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Ⅰ试管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故填:没有与氧气接触;
(3)通入氧气后,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而冷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了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实验②中,Ⅰ中白磷燃烧,Ⅱ中无明显现象。
【分析】(1)白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2)根据物质燃烧条件,进行分析。
(3)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实验,进行分析。
1 / 1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成都期中)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B.图示中有四种分子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成原子,不符合题意;
B.图示中共有三种分子,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一定不变,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示中分子种类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结合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及化合反应的特点分析。
2.(2021九上·乾安期中)以下四个图像, 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
【答案】A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氧气质量会随高锰酸钾分解而增加,至完全反应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B.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固体为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C. 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二氧化碳质量会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至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1:8,体积比为2:1,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高锰酸钾分解中氧气为生成物,质量随反应增加分析;
B、根据双氧水分解时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质量不变分析;
C、根据木炭燃烧时二氧化碳质量增加分析;
D、根据电解水产生氢气氧气体积比为2:1分析。
3.(2021九上·莲湖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B.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电子数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2020九上·蚌埠期末)如图是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玻璃管在酒精灯上烧热后,塞紧橡皮塞同时玻璃管触碰瓶底的白磷后发生燃烧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白磷不过量,实验也能成功
B.若 2g磷与 3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物一定是 5g
C.玻璃管只有引燃白磷的作用
D.实验中气球先变大,最终恢复原大小
【答案】A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无论白磷是否过量,都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都能成功,符合题意;
B、磷与氧气反应: ,参加反应的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4:160=31:40,故若2g磷与3g氧气充分反应,氧气剩余,不可能生成5g生成物,不符合题意;
C、玻璃管除了引燃白磷,还与气球连接,起到缓冲作用,不符合题意;
D、白磷燃烧,放出热量,压强增大,故气球胀大,待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消耗了氧气,压强减小,气球缩小,不会恢复原大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及反应放热分析
5.(2021·绵阳)取20.0 g KMnO4固体制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减少1.6 g。已分解KMnO4的质量占取用KMnO4总质量的百分率为(  )
A.8% B.39.5% C.79% D.92%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减少质量就是生成氧气质量1.6g;
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15.8g,故已分解KMnO4的质量占取用KMnO4总质量的百分率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减少质量就是生成氧气质量,再根据方程式计算出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进而即可求出答案。
6.(2021·鸡西·牡丹江)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X+Cl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MnCl2 B.ClO2 C.MnCl4 D.HClO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2个氧原子、4个氯原子、 4个氢原子、1个锰原子,反应后有2个氧原子、2个氯原子、 4个氢原子,所以一个X的分子中有2个氯原子、1个锰原子;X的化学式为MnCl2;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7.(2021·伊春)密闭容器中有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 待测 26 2 12
A.物质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数值是5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在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4:5
【答案】C
【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P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待测数值是13,故不符合题意。
C. 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和Q,生成物是N,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符合题意。
D. 在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25g:20g=5:4,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计算出待测数值。
C、根据化合反应,说法符合题意。
D、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N与Q的质量变化量比。
8.(2021九上·佛山月考)一定量的红磷在装有足量的氧气密闭容器中燃烧,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反应过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一定量的红磷在装有足量的氧气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体,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磷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故生成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红磷本身就是固体,故固体质量不是从零开始增加。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体,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二、计算题
9.(2021·呼和浩特)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如下实验:
反应结束后,发现溶液呈酸性,为防止溶液腐蚀下水管道,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H)2固体粉末至中性,蒸发溶液得固体33.3g。
(1)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答案】(1)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O2的质量为100g+12.5g-108.1g=4.4g
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y,生成的CaCl2为z。
,解得x=10g
,解得y=7.3g
,解得z=11.1g
答: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2)21.9%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2)反应结束后,溶液呈酸性,说明溶液中还含有HCl,故滤液中的溶质为CaCl2和HCl。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H)2固体粉末至中性,蒸发溶液得到的固体为HCl与Ca(OH)2反应生成的CaCl2和滤液中的CaCl2,HCl与Ca(OH)2反应生成的CaCl2质量为33.3g-11.1g=22.2g。
设与Ca(OH)2反应的HCl的质量为a。
解得a=14.6g
参与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7.3g+14.6g=21.9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1.9%。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2)首先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再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列式计算,求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的质量,进而得出答案。
10.(2020九上·宿松期末)某地盛产石灰石,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小明取石灰石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假定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石灰石样品质量 烧杯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反应后烧杯及烧杯中各物质总质量
20g 140g 153.4g
请计算:
(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2)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1)解:根据化学式CaCO3,可计算出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2)解: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40g)-153.4g=6.6g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答: 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40%。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2)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40g)-153.4g=6.6g,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
三、综合题
1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   O2
   CO
(2)   NH3+   HCl=   NH4Cl
(3)   Al+   O2   Al2O3
(4)   HgO
   Hg+   O2↑
(5)   H2O2   H2O+   O2↑
【答案】(1)2;1;2
(2)1;1;1
(3)4;3;2
(4)2;2;1
(5)2;2;1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 (1) 2C+1O2
2CO
(2)1NH3+1HCl=1NH4Cl
(3)4Al+3O2 2Al2O3
(4) 2HgO
2Hg+1O2↑
(5) 2H2O2 2H2O+1O2↑
【分析】利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方程式,先要观察每种元素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是否只出现了一次,找出原子个数最大的元素,求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该原子的最小公倍数,配平钙元素,再一次配平其他元素。也可以使用观察法和奇数配偶法配平方程式。
12.(2021·平谷模拟)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实验过程:①打开K1、K2,通入N2一段时间后,Ⅰ、Ⅱ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入氧气,Ⅰ中白磷燃烧,Ⅱ中无明显现象。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①中,Ⅰ试管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
(3)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
【答案】(1)4P+5O2 2P2O5
(2)没有与氧气接触
(3)实验②中,Ⅰ中白磷燃烧,Ⅱ中无明显现象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白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
(2)①打开 K1、K2,通入N2.一段时间后,Ⅰ、Ⅱ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Ⅰ试管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故填:没有与氧气接触;
(3)通入氧气后,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而冷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了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实验②中,Ⅰ中白磷燃烧,Ⅱ中无明显现象。
【分析】(1)白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2)根据物质燃烧条件,进行分析。
(3)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实验,进行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