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光的反射同步提升训练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平静的湖面上看到山的倒影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不透明的物体被光线照射时,后面形成影子
D.晚上探照灯的光束照到很远
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只将光屏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C.只将水面上升一段距离 D.只将水面下降一段距离
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4.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C.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环食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环卫工人的工作服是通过光的反射来警示司机的
C.在不同座位上都能欣赏电影《战狼Ⅱ》的场景,是由于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D.看到天空中的流星划过夜空落向地面,流星不是光源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仍能在白纸板上看到光反射的径迹
B.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板右侧前折或后折,将不能看到光反射的径迹
C.如图丙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这位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你的眼睛
D.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个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了如图丁所示的反射
二、填空题
7.小刚同学晨练,沿公园湖岸跑步,看的平静的水中,有垂柳的“倒影”,则“倒影”相对于 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 ______是运动的,“倒影”的形成是属于光的 ______现象。
8.如图,入射光线AO,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到竖直墙壁上的B点。OB与镜面的夹角为50°,则入射角为______度,反射角为______度。当AO逆时针转动到的位置(与AO的夹角为20°),若保持反射光线OB方向不变,改变平面镜的方向,则这时的入射角为_______,平面镜绕O点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过的角度为______。
9.如图所示为飞碟射击比赛情景,运动员瞄准目标时是利用了___________这一知识: 运动员能看到高度和方向均不相同的碟靶,是因为光在上面发生了___________(填“漫”或“镜面”)反射。运动员射击时带上耳罩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0.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__________度;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为15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_。
1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水平放置的容器中,并在容器底处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至h1深度,光在水面处既发生反射也发生了折射,此时反射光投在容器上方水平放置的挡光板上形成另一光斑P点,折射角为30°;继续加水至h2深度,挡光板上的光斑P点向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此时折射角_____30°(选填“>”、“<”或“=”)。
12.自行车是非常便捷的交通工具,为了夜晚行驶安全,自行车安装了尾灯。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时可起到警示作用其原理是利用了光的 ________ 现象,自行车尾灯 _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自行车尾灯的大致结构如图所示,试完成图中一条光线的光路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_)
三、作图题
13.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
14.(1)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平面镜上时发生了反射,为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其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2)在图中的虚线框中画上适当的镜子。
15.如图所示是小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请将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______ 。
四、计算题
1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距地面为 的天花板上 点竖直向下照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将平面镜绕入射点 旋转 ,反射光线照到天花板上的光斑 距光源有多远?
17.如图所示,两等大的平面镜A、B直立在地面上,A、B高为0.95m,相距20cm.有一细束激光与竖直方向成45 角射到平面镜B的上边缘,经多次反射后射到地面.求:
(1)激光束射到地面前,一共发生了几次反射?
(2)投射到地面上的光点离A平面镜的距离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平静的湖面上看到山的倒影,属光的反射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故A符合题意;
B.日食、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不透明的物体被光线照射时,后面形成影子,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晚上探照灯的光束照到很远,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
A.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不变,如下图所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但光斑会向左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角不变,并且入射点相对应A点的位置不变,因此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只将水面上升一段距离,如下图所示,反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但光斑会向左移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只将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如下图所示,入射光线不变,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光线与原反射光线平行,可经过B处,如下图所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
AB.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时,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垂直反射,从侧面看时,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感觉平面镜是暗的,故AB错误,不符合题意;
CD.光线垂直照射到白纸上,白纸表面是粗糙的,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从侧面看时,有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感觉白纸是亮的,故C错误,不合题意;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
AB.潮湿路面比干燥路面更光滑,所以潮湿路面更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干燥路面容易发生漫反射,故AB不符合题意;
C.灯光照到干燥路面容易发生漫反射,但不管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不符合题意;
D.对面无车时,车灯照射在潮湿的路面,发生镜面反射,很少有光反射到驾驶员的眼里,所以觉得路面更暗,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
A.日环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自然光或灯光照到环卫工人的工作服上会发生反射,以此警示司机,故B正确;
C.如果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由于反射光线向同一方向射出,不可能使影院内每个座位上的观众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故C错误;
D.流星由于与大气层摩擦温度极高,达到着火点而发光放热,属于光源,故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
A.在甲图中,因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所以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仍能在白纸板上看到光反射的径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当纸板F转过一定的角度后,两块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在纸板F上就无法呈现出反射光线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因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可知,原来的入射光线成为反射光线,所以当你在平面镜中看到他人的眼睛时,对方也一定能看到你的眼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个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了漫反射,而图中的反射是镜面反射,故D错误,符合题意。
7.湖岸 小刚 反射
【详解】
[1][2]垂柳的“倒影”相对于湖岸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倒影”相对于湖岸是静止的,而相对于小刚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
[3]“倒影”的形成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8.40° 40° 50° 逆时针 10°
【详解】
[1][2]OB与镜面的夹角为50°,则OB与法线的夹角是40°,即反射角为40°,因此入射角也为40°。
[3] 反射光线OB方向不变,若AO逆时针转动到的位置,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将变大20°,即
40°+40°+20°=100°
所以,此时的入射角为50°。
[4][5]原来平面镜与OB的夹角为50°,现在,OB不动,反射角变为50°,则平面镜应该逆时针转动10°。
9.光沿直线传播 漫 人耳
【详解】
[1]瞄准时三点一线,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
[2]光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光线反射到四面八方,所以运动员能看到高度和方向均不相同的碟靶。
[3]运动员射击时带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0.0 30°
【详解】
[1]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则入射角是0度。
[2]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为15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30°。
11.左 =
【详解】
[1]由题知,往容器中逐渐加水至h1深度,光在水面处既发生反射也发生了折射,此时反射光投在容器上方水平放置的挡光板上形成另一光斑P点;继续加水时,液面会升高,由于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所以光斑P点会向左移动;如下图所示:
[2]在加水的过程中,水面始终是水平的,入射角不发生变化,则折射角不变,仍然是30°。
12.反射 不是
【详解】
[1]自行车的尾灯是由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合而成的,当有光照射到尾灯时可起到明显警示作用,其原理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
[2]自行车尾灯自身不能发光,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所以不是光源。
[3]过反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然后过二次反射点作法线,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的方向,注意二次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答案如下图所示:
。
13.
【详解】
先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作出法线,由图知入射角为
90°-30°=60°
所以反射角也为60°。再在法线的另一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及反射角的度数,如图所示:
14.(1);(2)
【详解】
(1)[1]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镜面的法线,已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30°,由光的可知入射角也为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入射光线。
(2)[2]由图可知,水平的平行光线经过镜子后竖直向下传播,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90°,则镜子为平面镜,如图。
15.
【详解】
小华看到水中“树木”是光的反射现象,树木反射的太阳光,经水面反射进入小华的眼睛,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补全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
16.
【详解】
平面镜旋转,法线跟着旋转,此时入射角为,所以:
在直角三角形中,因为,所以:
由勾股定理可得:即:
解之得:
答:光斑距光源.
17.(1)5次;(2)5cm
【解析】
试题分析:(1)如图所示:
因为入射角也为45 ,故每反射一次,光线下移20cm
发生反射次数为n=95cm/20cm=4.75
所以发生反射次数应为5次;
(2)第5次反射点距地面高度为:h/=95cm-20cm×(5-1)=15cm;因此光的落地点距离B镜面为15cm,则距离A镜面为5cm.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点评:光的反射规律可包括两点:(1)一是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2)二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