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
一、单选题
下列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快越难以停下,所以物体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B.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越快,所以加速度越大惯性越小
C. 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则物体可能不受外力
D. 如果物体不受外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改変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顿观点的是
A. 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
B. 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C.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
D.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下列关于力、运动状态及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 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距离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D.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作出推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如图所示,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的理想实验中的几个主要步骤如下: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在上述的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是事实,是推论 B. 是事实,是推论
C. 是事实,是推论 D. 是事实,是推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伽利略用理想实验法说明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下去
C.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卡文迪许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数值
D. 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样大小的乒乓球和铅球碰撞后,乒乓球速度变化大,说明铅球对乒乓球的弹力比乒乓球对铅球的弹力大
B. 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随着科技的发展最终可以通过实验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D. 牛顿第二定律是实验定律
关于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三级跳远中的助跑可增大运动员的惯性
C. 只有当物体有加速度时,物体才受到外力的作用
D. 车轮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始终等于地面受到车轮的压力大小,与汽车的运动状态无关
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物体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C.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 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的合力的方向可能相同
二、多选题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空载时比满载时容易制动,是因为汽车空载时惯性小
B. 质量相同的汽车低速时比高速时惯性小
C. 马拉车一起匀速前行,说明马和车的惯性一样大
D.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运动着的物体,若所受的一切力突然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 立即停止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惯性改变 D. 惯性不变
牛顿在总结大量前人的经验规律基础上得到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物体都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
B. 现代人可以用高科技成功做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C.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一定有外力作用
D. 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三、实验题
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似的高度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水平,小球要沿着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只填序号即可
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是事实,是推论; 是事实,是推论;
是事实,是推论; 是事实,是推论。
伽利略被称为现代物理之父,他曾两次利用斜面实验探究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利用甲图斜面实验,通过计算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伽利略利用甲图斜面实验,通过计算并进行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伽利略利用乙图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利用乙图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打点计时器每隔打一个点。实验中发现所得纸带的点间距过密,若利用该纸带分析小车运动情况,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直接研究纸带上的点,无需取计数点
B.只研究纸带后端几个间距较大的点所在区域
C.每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时间间隔为
D.每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时间间隔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惯性大小取决于物体质量大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发生变化,故D错误。
2.【答案】
【解答】
A.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是伽利略、牛顿的观点。故A错误;
B.设人起跳前一瞬间车速为,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起跳后,人在水平方向以速度做匀速运动,而车厢在做加速运动,车厢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大于人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则人会落在起跳点的后方,符合伽利略和牛顿观点,故B正确;
C.伽利略、牛顿认为重物与轻物下落一样快,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是伽利略、牛顿的观点,故C错误;
D.此选项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是伽利略、牛顿的观点。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
【解答】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作出推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是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D正确;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阻力的作用,不能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故B错误;
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唯一量度是质量,大小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
故选D。
4.【答案】
【解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如果小球从一端滚下,一定会滚到另一侧,故是事实;
没有摩擦力的情况是没有的,故小球上升到原来的高度以及改变斜面倾角均为无法实现的,故是推论;
小球在水平面上的匀速运动,由于现实中有摩擦力也是无法实现的,故也为推论,故B正确,均错误;
故选:。
5.【答案】
【解答】
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
B.伽利略用理想实验法说明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下去,B正确;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数值,C错误;
D.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所以质量改变,惯性才会改变,车手身体稍微向里倾斜改变不了人和车的惯性,D错误。
6.【答案】
【解答】
A.同样大小的乒乓球和铅球碰撞后,乒乓球速度变化大,说明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A错误;
B.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错误;
C.不受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故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C错误;
D.由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可知,牛顿第二定律是实验定律,D正确。
故选D。
7.【答案】
【解答】
A.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三级跳远中的助跑可增大运动员的起跳速度,使其跳得更远,而不会增大惯性,故B错误;
C.当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物体也可能受到外力作用,此时所受合外力为零,故C错误;
D.车轮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地面受到车轮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一直相等,方向一直相反,与汽车的运动状态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
【解答】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要物体受力合力不为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改变,故AB正确;
C.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合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9.【答案】
【解答】
A、汽车空载时的质量比满载时质量小,所以汽车空载时的惯性较小,故A正确;
B、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质量相同的汽车,高速行驶和低速行驶时的惯性是一样大的,故B错误;
C、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马拉车一起匀速前行,但无法比较马和车的质量大小,故马和车的惯性大小无法比较,故C错误;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D正确。
故选AD。
10.【答案】
【解答】
因为物体在运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都消失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
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1.【答案】
12.【答案】 ;
【解答】
整个实验是在一定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形成结论,所以合理的实验顺序为:。
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实验步骤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由于现实生活中,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时不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实验步骤 都是对实验现象的合理推理。
故填:;。
13.【答案】 ;
。
【解析】
伽利略利用甲图斜面实验外推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故为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
伽利略利用乙图斜面实验,通过逻辑推理,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解答】
A、依据长度越长时,测量误差越小,因此在处理纸带时,需要选取计数点,使得测量间距较大,从而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故A错误;
B、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能只研究纸带后端的点,故B错误;
、每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时间间隔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