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北京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32 植物的生殖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北京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32 植物的生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25 18:22:21

文档简介

北京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32 植物的生殖
一、单选题
1.(2021·北京)小林同学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出新植株。下列繁殖方式与此不同的是(  )
A.利用番茄种子进行繁殖 B.扦插月季的茎进行繁殖
C.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 D.草莓匍匐茎上长出幼苗
2.(2018·北京)下列获得新植株的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小麦种子繁殖 B.苹果和梨嫁接
C.马铃薯块茎繁殖 D.月季枝条扦插
3.(2020·顺义模拟)下图为杏花结构模式图及某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⑨是胚珠,未来会发育成果实
B.⑤花药是杏花中最重要的结构
C.过程A表示杏花进行异花传粉,这一过程主要借助昆虫来完成
D.该图表示杏的无性生殖过程
4.(2020·北京模拟)研究人员用高产小麦与优质小麦杂交,获得的种子(F0)用γ射线处理后,再将F0种在田间获得F1代种子。随后经过代代选育,最终获得了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小麦,培育新品种小麦所用的方法有(  )
①杂交育种 ②转基因技术 ③克隆技术 ④植物组织培养 ⑤诱变育种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③
5.(2020·平谷模拟)下列关于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卵细胞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B.被子植物能开花结果,只能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C.传粉、受精完成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珠被将发育成果皮
D.花生中含有多粒种子是由于子房中含有多个胚珠
6.(2020·北京模拟)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的营养成分非常的全面,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下列关于马铃薯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根
B.把马铃薯按照芽眼为单位切块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C.马铃薯食用部分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土壤
D.马铃薯与我们常吃的茄子(Solanum melongena)是同属植物
7.(2020·海淀模拟)我国学者在珠峰海拔 6200 米处发现了鼠麯(qu)雪兔子,它骄傲地绽放着紫色的小花。 这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海拔最高的种子植物。下列关于鼠麯雪兔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紫色小花在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
C.紫色的花青素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D.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
8.(2020·丰台模拟)杨柳飞絮是种子传播和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为科学有效防治校园内杨柳飞絮,确保同学们返校环境整洁,北京市丰台区园林绿化局为学校提出4种防治杨柳飞絮建议。下列建议不正确的是(  )。
A.采取高压喷水、喷雾的方式对飞絮严重的杨柳树进行降絮
B.对长势健康的柳树雄株去除原有树冠,采用雌株接穗嫁接
C.对雌株注射“花芽抑制剂”,通过输导组织运输,抑制飞絮产生
D.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去除过密枝条,以减杨柳树雌株单株飞絮量
9.(2020·房山模拟)彩叶豆梨秋天叶色变红,有极佳的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化的优良彩叶树种。彩叶豆梨可采用嫁接方式繁殖,一般选择杜梨作为砧木。下图为嫁接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为杜梨,②为彩叶豆梨
B.图中所示为有性生殖过程
C.②为①提供生长发育所需水和无机盐
D.①以后所结果实性状由②决定
10.(2020·东城模拟)小刚在居家学习的同时,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培育家中的植物,其中涉及有性生殖的做法是(  )
A.将长成一丛的芦荟分成很多株,分别种在花盆里
B.将蟹爪兰作为接穗嫁接到仙人掌的肉质茎上
C.将薄荷的枝条截取一部分,枝条下部置于水中
D.将颗粒饱满的绿豆种子置于适宜条件下,长出了豆芽
11.(2020·顺义模拟)下列获得新植株的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小麦种子繁殖 B.马铃薯块茎繁殖
C.苹果和梨嫁接 D.月季扦插繁殖
12.(2020·西城模拟)火龙果有白色果肉和红色果肉等不同品种,将红肉品种作为接穗,白肉品种作为砧木,嫁接后结出的火龙果肉是(  )
A.白色的 B.红色的
C.粉色的 D.一半白色,一半红色
13.(2020·丰台模拟)以下实例与使用的生物技术间,匹配不正确的是(  )
A.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 B.腐乳制作—传统发酵技术
C.月季枝条繁殖—扦插技术 D.杂交水稻—转基因技术
14.(2019九下·西城模拟)“黄丽”是常见的多肉植物,可以通过叶插方式繁育新植株。下列四种生物的生殖方式与“黄丽”不同的是(  )
A.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B.西瓜的种子种植
C.马铃薯的营养生殖 D.细菌的分裂生殖
15.(2019·朝阳模拟)金银忍冬是北京地区常见的园林植物,因花朵颜色先白再黄而得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花朵周围常有蜜蜂围绕,推测其传粉方式为虫媒传粉
B.两两并生的果实排列方式与花的着生方式一致
C.成熟种子内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D.园林栽培中常用扦插育苗,便于缩短生长周期
16.(2019·海淀模拟)科研团队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入棉花DNA中获得一株抗虫棉。取抗虫棉叶片的一部分进行大量繁育,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虫棉的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如图所示繁育过程属于无性生殖
C.该方法可快速获得多种变异类型
D.该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分裂、分化
17.(2018·大兴模拟)桃树所结果实的味道酸味( A)对甜味(a)是显性。现在把基因组成为aa的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砧木上,其所结果实可食部分的基因组成及味道是(  )
A.aa甜味 B.Aa酸味
C.AA酸昧 D.Aa或aa又酸又甜
二、实验探究题
18.(2019·北京)月季是北京市市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了培育可以连续开花(花期较长)的月季新品种,生物小组进行系到实验。
(1)同学以单季花月季(花期较短)为亲代进行杂交,获得子代种子若干,月季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说明打破种子休眠的温度为   。
②比较   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③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需要增设第4组实验。第4组实验的预处理是   。
④若第4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综合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
a.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均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且湿度条件更为重要
b.在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打破种子休眠
c.低温可以打破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
(2)同学们将已萌发的种子培育至开花,观察植株花期长短的性状,结果如下:
单季花和连续开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结果可知,连续开花为   性状。花期长短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用A和a表示),连续开花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
(3)若要在短期内,大量获得连续开花月季植株,可采取的具体方法为:   。
19.(2020·北京模拟)“爱媛38号”杂柑是由“南香柑”与“西子香”杂交培育而成,因其皮薄、无籽、水分足,口感像果冻,被称为果冻橙。下图是爱媛38号的培育过程,请回答:
(1)为了获得杂交的果实a,在花期需要进行的操作为去掉南香柑的   ,授以西子香的花粉。
(2)在过程③中,胚芽发育成图中的   。完成过程④,细胞经历   才能实现。
(3)过程②与过程①相比,其生殖方式优势为   。
(4)若西子香的果实是橙色,南香柑的果实是黄色,其杂交后的果实a是   色。
(5)研究人员以椪柑和温州蜜柑作砧木嫁接爱媛38号,研究不同砧木对爱媛38号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如下:
砧木 单果重量/g 可食率/% 100 mL维生素C/mg 可溶性固形物/%
椪柑 201.62 86.90 28.13 14.97
温州蜜柑 209.09 87.59 22.12 11.10
注:可食率是指果肉与果实的质量比;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指可溶性糖类。
为了获得营养价值高的果实,你给果农提出的建议是   。
20.(2020·东城模拟)花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唐风》中就有对花椒的记载:“椒聊之实,藩衍盈升”。古人认为花椒树结实累累,是子孙繁衍的象征。
(1)作为调料的花椒多数是空“壳”,这些空壳实际是包裹在花椒种子外面的   。花椒属于双子叶植物,由花椒种子结构图可知,其种子结构与菜豆种子结构的不同之处是   。
(2)花椒枝条往往带有皮刺,增大了人工采摘花椒的难度。人们在种植花椒时,发现有些花椒树枝条没有皮刺,于是常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育,此时接穗应当选取   (填“有”或“没有”)皮刺的枝条。
(3)花椒具有特殊的香味,会吸引某些昆虫取食,例如花椒绵粉蚧。严重的虫害常导致花椒树当年不能正常开花结果,产量骤减。下图是绵粉蚧的发育过程图,据图判断,绵粉蚧的发育类型为   。
(4)已有研究表明,植物、害虫和天敌昆虫之间的关系需要依靠三者之间的化学信息素来建立联系。异色瓢虫是绵粉蚧的天敌之一,为研究被绵粉蚧伤害的花椒树是如何招引异色瓢虫的,科研人员利用异色瓢虫对不同花椒枝梢的趋向情况进行了实验,评价指标为瓢虫趋向百分率(最后停留在气味源中央测试圈内的瓢虫数/投放瓢虫总数),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材料 (气味源) ? 不带绵粉蚧的受害枝梢 未受虫害的正常枝梢
瓢虫趋向百分率 57% ? 20%
科研人员针对本研究有两种假设,假设一:直接招引异色瓢虫的是绵粉蚧,假设二:直接招引异色瓢虫的是受害的花椒,而与绵粉蚧关系不大。据此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中的甲组材料应选择   。从实验结果看,若乙组的瓢虫趋向百分率   ,则支持假设一,若乙组的瓢虫趋向百分率   ,则支持假设二。最终实验结果证明假设二是正确的。
21.(2020·大兴模拟)夏腊梅是濒危珍稀植物,需采取人工措施扩大其数量或实施迁地保护。在迁地保护时需要考虑保护地与原产地的环境差异,选择适宜的保护地。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夏腊梅的耐阴性,对夏腊梅幼苗进行了下表中的实验并记录生长3个月后的相关数据。
组别 甲 乙 丙 丁
实验处理(每组100株幼苗) 全光照(不用遮阳网) 用透光率60%的遮阳网遮光 用透光率40%的遮阳网遮光 用透光率20%的遮阳网遮光
叶面积(cm2) 55.26 72.98 70.85 64.61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mg/g) 0.49 1.43 1.16 0.52
(1)此实验控制的单一变量是   。
(2)研究人员分别对4组幼苗中的成熟叶片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请你推测   组叶片遇碘液后颜色最深,你判断的依据是   。
(3)通过人工措施可在短时间内增加夏腊梅数量,图2所示的繁殖方法是   。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此实验体现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如果对夏腊梅进行迁地保护,由你来选择保护地,你的建议是   。
22.(2020·北京模拟)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
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本草纲目》记载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蚯蚓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人们说蚯蚓是改良土壤的“功臣”。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自然界的各种有机废弃物经发酵后,在蚯蚓消化系统的作用下,迅速分解,转化成为容易被自身利用或被其他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经肛门排出后成为蚯蚓粪。根据国家农业部肥料质检中心等单位对蚯蚓粪的检测,蚯蚓粪含氮磷钾、含腐殖酸、氨基酸,丰富的蚯蚓蛋白酶,是名副其实的“有机肥王”。蚯蚓粪中的蚯蚓酶既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毒、有害菌,还可以分解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肌、环肌的交互收缩舒张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蚯蚓属于雌雄同体,生殖器官仅限于体前部少数体节内,结构复杂。蚯蚓的精子与卵不同时成熟,故生殖时为异体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粘液管内受精,受精卵在卵茧内发育。蚯蚓为直接发育,经2一3周即孵化出小蚯蚓,破茧而出。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   。
(2)蚯蚓的生殖方式为   (填有性/无性)生殖。蚯蚓粪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生物肥是因为   。
(3)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饮食偏好的主要因素,课外小组做了如下实验:研究者选择3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以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计算,结果如下表。
不同处理 蒙古栎树 杨树 红松树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   。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   未分解叶的消耗量,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说明   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三、综合题
23.(2020·北京)垂柳和早柳是北京地区常用的造林和绿化树种。为选育优良柳树品种,园林工作者进行相关研究。
(1)选取一年生且长势良好的两种柳树枝条,剪成长短一致的茎段进行扦插,得到大量保持母本性状的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填“无性”或“有性”)生殖。
(2)测定两种柳树幼苗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的   中进行。
②测定并记录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   量,以此反映光合速率。
③据图可知,在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   ,两种柳树幼苗的光合速率均逐渐增加。在相同光照强度下,   的光合速率更高,利于合成更多的   ,因此生长更快,更适合作为造林和绿化树种。
24.(2017·海淀)在我国东北地区,人们对于马铃薯种植有着极为亲切的描述,“投下几粒马铃薯,多少都会有收成.只要开花,就能到田垄取‘蛋’糊口,解决温饱.”马铃薯的繁殖过程见如图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ERRORIMAGE:http://tikupic.21cnjy.com/8b/f8/8bf8d00c515b9668a6528f47093ac17c.png]
(1)据图可知,利用马铃薯块茎来获得新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属于   生殖.
(2)马铃薯能开花结果,表明它还可以进行   生殖.
(3)马铃薯新生块茎中的有机物,来自叶片的   作用,通过   (选填“导管”或者“筛管”)运输到块茎中贮存.
(4)马铃薯能解决温饱,这是因为马铃薯块茎中的有机物与米、面等主食类似,含有大量的   .这些有机物主要在人体消化道的   内被消化吸收,最终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5.(2021·海淀模拟)番红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因经印度由西藏传入内地,也叫藏红花(如图1)。番红花的柱头(长约30~40m)不仅可作药用,也是一种名贵的香料。
(1)番红花多以球茎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球茎中一些细胞经过分裂、   形成花芽,进而发育成花。
(2)长期釆用球基繁殖会导致番红花球茎变小。由下表可知,随着球茎单重的减小,番红花的开花率、平均开花数以及   均呈下降趋势。
球茎单重 开花率(%) 单个球茎的平均开花数(朵) 种植15千克球茎的 柱头产量(克)
大于35克 100 5.4 148.3
20~35克 99.1 3.6 121.6
10~20克 86 1.5 82.5
小于10克 5.3 0.2 32.1
(3)研究人员尝试通过种子繁殖改进番红花质量,但番红花在我国引种栽培多年,未见产生种子。研究者测量番红花柱头和花柱总长约80-100mm,并将图1中[①]   中产生的花粉涂抹在柱头上,然后观察花粉管的生长状况,结果见图2。据此分析番红花不能产生种子的原因是   。
(4)结合上述研究,以下各项中,可使番红花产生种子的措施有   (多选)。
a.矮化柱头和花柱b.缩短花丝长度c.增加花粉数量d.增加传粉昆虫e.向柱头涂抹刺激花粉管伸长的物质
26.(2020·门头沟模拟)科普阅读
由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组织,重庆大学牵头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 2018 年底顺利登陆月球背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
“月面微型生态圈” 是一个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高 18 厘米,直径 16 厘米,净容积 约 0.8 升,总重量 3 千克。“罐子”内放置有马铃薯、拟南芥种子、棉花种子、油菜种子、酵母菌、果 蝇卵共六种生物样本,以及土壤、水、空气等物质。科学家通过一定的技术使“罐子”内温度保持在 1℃—30℃,控制好里面的湿度、养分。“罐子”的顶部安装有光导管,它能让“罐子”里的植物享受到月 球表面的自然光,为“月面微型生态圈”提供光能。
2019 年 1 月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发布了最新试验照片,照片显示试验搭载的棉花种 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这株棉花嫩芽还将继续 生长,有望成为月球上的第一片绿叶。
(1)“月面微型生态圈”中的能量来源是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上看,在“月面微型生态圈” 中充当分解者角色的是   。
(2)“月面微型生态圈”中能保证棉花种子萌发的条件是   、充足的空气和水分等。
(3)“月面微型生态圈” 中马铃薯和拟南芥等植物通过   ,产生碳水化合物和氧气供果蝇卵“消费”; 果蝇卵的生长过程则产生出植物所需的   和粪便等养料,这将实现微型生态循环。
(4)生产上常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幼苗,这种繁殖方法叫_____。
A.出芽生殖 B.分裂生殖 C.孢子生殖 D.营养生殖
27.(2020·朝阳模拟)竹,为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的植物,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
竹的地上茎木质中空,地下茎横向生长,数量多而密。竹子可以通过竹笋(地下茎的嫩芽)进行繁殖,也可以通过开花结果繁衍,竹子花类似水稻的花,花朵小且不够鲜艳。
早在2000多年前,《山海经》中就有:“竹生花,其年便枯”的记载。大多数竹子的营养生长可长达六、七十年,终生只开一次花。随着开花结实,植株逐渐衰老死亡,且一旦开花就会引起大面积竹林的集体开花。某些竹子种类是“国宝”大熊猫的重要食物来源,因此大面积竹子开花会对大熊猫的生存造成很大的威胁。
长期以来,在竹子开花机理方面的研究有生长周期说、营养说和环境说三个学说。生长周期说认为:竹子生长到生理成熟年静后会开花;营养学说认为:竹子在缺乏营养的条件下导致开花;环境学说认为:外界条件尤其是干旱和高温导致竹子开花。这些学说都有一定的实验研究支持。
科研人员为防止竹林的大面积死亡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竹林的更新复壮。更新复壮是指通过人工方式使出现开花的竹林避免更大范围的开花、死亡,使其继续营养生长。目前,促进竹子复壮的措施有:改善水肥条件、全面松土、防止病虫害,使其不断发笋;当个别竹林开花时,及时砍掉开花的竹子。采取以上措施后,竹子的生长状况得以改善,其中叶片数量、叶片厚度、输导组织横截面积、气孔密度、气孔面积等生理指标均得以恢复,开花竹林经过五六年可复壮更新。
(1)竹子花传粉方式为   ;竹多以竹笋的方式进行繁殖,属于   生殖。
(2)竹子开花后,其叶片厚度、输导组织横截面积、气孔密度、气孔面积等生理指标逐渐下降,因此可以推测出竹子开花会影响   生理功能。
(3)下列说法不符合竹子开花学说的是_____。
A.竹子生长到成熟年龄,有可能开始花的发育
B.熊猫大量啃食竹子,有可能导致竹开花
C.土壤营养物质缺乏,有可能导致竹开花
D.干旱和高温的天气,有可能导致竹开花
(4)竹子开花后引起大面积死亡,会带来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因此竹子开花后可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复壮   。
28.(2020·西城模拟)桃是中国原产物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吉祥长寿的美好寓意,在广泛种植的过 程中产生了很多优良品种。
(1)桃果实营养丰富。根据图
1,可食用的“果肉”部分是由其花结构中的   发育而来的。
(2)桃的枝干是很多果树嫁接的常用砧木。嫁接和   都是常
见的无性繁殖技术。亲缘关系越近的植物,越容易嫁接成 活。根据图 2 判断,更容易嫁接在桃树上成活的两种植物 是(   )。
a.玫瑰 月季 b.苹果 杏 c.李 杏 d.木瓜 梨
表 桃果皮茸毛性状的杂交实验
(3)桃的外果皮上有的具有密生的茸毛(简称有毛),有的光滑无茸毛(简称无毛)。科研人员做过如上表所示的杂交实验,根据结果可判断   为显性性状。杂交组合Ⅱ中有毛亲代的基因组成是   (以 G、g 表示显、隐性基因)。“有毛”和“无毛”的不同体现了生物的   多样性。
29.(2020·顺义模拟)科普阅读题
马铃薯又名土豆,是一种高产、适应性广的农作物。大米、小麦和玉米提供的营养成分,它都能提供,甚至更为优越。比如现在许多人的食语中热量过高,膳食纤维不足,而土豆淀粉中有一部分抗性淀粉,难以被消化吸收,比精米白面更加健康。另外,这些食物中的固体含量中都有10%左右的蛋白质,虽然含量不算高,但作为主食食用量大,总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大米和小麦的蛋白质在氨基酸组成上与人体需求相差较大,而土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就要好得多,可以作为优质蛋白的来源。此外,土豆中含有相当多的钾、维生素C和几种B族维生素。因此国家把马铃著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培育抗病虫害、高产,高品质的马铃薯一直是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育种过程如下:
第一年:选择抗病、高产、口味佳的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待母本结实后,采集果实中的种子(称为实生种子)。
第二年,把实生种子种下去,从收获的马铃薯中选择具有优质性状的块茎作为种薯。
第三年,优质种薯不切割,用整薯进行小面积种植,收获后继续筛选具有优质性状的块茎作为种薯
第四年,将上一年筛选出来的优质种薯种于田间,在出苗后用扦插的方法繁殖大量幼苗,收获种薯
第五年,用上一年收获的健康种薯作为生产用的种薯,进行推广种植。农民把种薯切成若干小块种入土壤中,每个小块长成一袜新个体,可以达到短期、快速收获的目的。
请回答问题:
(1)把马铃薯块茎按芽眼切成块状种到田里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2)马铃薯的杂交育种属于有性生殖,具体操作过程是:开花前将母本的   去掉,然后蘸取父本的花粉涂在母本的柱头上。用此方法培育的种子所繁殖的后代具备   (母本、父本、双亲)的遗传特性。
(3)要培育高产的品种,可利用激光、射线、药物等处理萌发的马铃薯幼苗,诱发其   发生改变,导致性状发生改变,并从中选育优良品种。变异后的性状   (一定是、一定不是、不一定是)高产性状)。
(4)当选育出优良品种后,采用播种块茎的方法推广种植,这个过程属于无性生殖,其优点是   ,且具有繁殖速度快、产生子代数量多等优势,有利于个体的快速增殖和生物种族的繁衍。
30.(2020·北京模拟)绿绒蒿为罂粟科中绿绒蒿属植物的总称,人称“高山丹”,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也是传统的藏医药用植物。目前,绿绒蒿属植物大多数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1)绿绒蒿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存在很大的问题,科研工作者通过系列实验研究促进其种子萌发的方法。
①绿绒蒿的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内的   发育成种子。
②实验中选取的五种绿绒蒿种子应具备的条件是   。
③首先将等量的五种绿绒蒿的种子分别分成三组处理,即不做处理、赤霉素(GA3)处理、暗处理,48小时后均置于培养箱中进行模拟自然条件下的种子萌发实验,其中对照组是   处理。
④三种处理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尝试选择出提高五种绿绒蒿种子发芽率的处理方法。   、   (分类讨论)
(2)绿绒蒿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为此可以尝试通过   技术实现苗木快迅繁殖以及规模化生产。
31.(2020·北京模拟)草莓被誉为“果中皇后”,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采摘园在大棚中种植草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棚种植草莓时,果农常在棚内放养蜜蜂,放养蜜蜂最直接的目的是   。草莓果实是由花中   的发育而来的。
(2)草莓通常采用匍匐茎进行繁殖,即把匍匐茎生长出来的子株与母株切断,子株可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   。
(3)草莓是盐敏感植物,某些无机盐会影响草莓产量。科研人员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利用盆栽法分别研究钙盐和钠盐对草莓生理特性的影响。下列图表为不同无机盐对草莓气孔导度(注:气孔导度是指气孔的开放程度)和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相对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处理 叶绿素a (100mmol/L) 叶绿素b (100mmol/L)
对照组 1.276 0.678
NaCl 1.110 0.551
CaCl2 1.078 0.536
表1
①表1中结果显示,两种盐都会使   含量下降,导致光合作用吸收   能减少进而使光合速率下降。
②图1中结果显示,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气孔导度   ,导致植物体吸收   速率降低,使光合速率降低。其中   溶液的影响更大。
32.(2020·丰台模拟)马铃薯被世界粮农组织列人四大粮食作物之一。“马铃薯变金豆”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项目。在农业生产中,通常用带有芽点的块茎繁殖新植株。请回答问题:
(1)马铃薯花色多样、花冠大,由此推断马铃薯的传粉媒介多为   (填“风媒”或“虫媒”)。如下图所示,[   ]   将发育为种子。
(2)马铃薯的主要食用部分是块茎,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块茎繁殖属于   繁殖方式。
(3)从马铃薯健康植株上采集种子,所培育的幼苗基本不带病毒。而块茎繁殖容易造成病毒积累引起减产。技术人员建议:种子繁殖和块茎繁殖应交替进行。谈谈你对技术人员建议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33.(2019·海淀模拟)圆明园遗址公园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内水域辽阔,分布着荷花、芦苇等120多种水生植物,还有绿头鸭、大苇莺等60多种鸟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荷花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其种子外有果皮,属于   植物。藕是荷花的地下茎,用具有芽的藕段繁殖新植株的方式属于   繁殖。
(2)大苇莺在芦苇丛中栖息繁殖,主要以金花虫、豆娘等为食,豆娘捕食飞虱、蚜虫等小型昆虫,飞虱、蚜虫都可以吸食芦苇汁液。据此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3)大苇莺的繁殖期在5-7月,营巢于芦苇丛、灌丛等。杜鹃常把卵偷偷产在大苇莺巢内,大苇莺替杜鹃孵卵和育雏。杜鹃雏鸟比大苇莺形体还大,可大苇莺依然不断饲喂它,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大苇莺饲喂杜鹃雏鸟的行为属于   。
(4)2008年有两只黑天鹅定居于此,并繁育后代至今,成为圆明园一道新景。然而研究小组的同学发现黑天鹅活动水域被芦苇丛限制得很小,因此提出大面积割除芦苇的方案。请结合文中信息,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对该方案作出评价,并提出合理建议   。
34.(2018·西城模拟)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竹常被赋予高雅、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竹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其地下茎上有很多芽,可发育成为竹笋,进而长成新的植株, 所以竹常成片成林出现。
竹虽常见,但见到它开花的时候却不多。其实竹是有花植物,竹的花很小,没有明显的花瓣和鲜艳的颜色。每朵花都有3枚雄蕊和1枚隐藏在花朵内的雌蕊,当完成传粉受精后,就能形成种子。竹一生只开花结籽一次。在天气干旱、植物衰老等情况下,竹会通过开花结籽的方式延续后代,而开花后的竹则将枯死。
北京紫竹院公园是“南竹北移”的典范,公园陆续引进50余种竹,形成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早园竹婀娜多姿,妩媚秀丽,是主要的观赏竹种。但它们容易遭受蚜虫等害虫的危害,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为有效防治病虫害,公园技术人员做了如下调查研究,结果见表 1。
表1 竹林生长环境对蚜虫发生的影响
地点 竹林密度(株/m2) 通风条件 蚜虫数量(个/叶)
东门内南侧 5.75 差 17.86
青莲岛南侧 6.00 差 21.33
青莲岛北侧 4.00 好 8.50
明月岛东侧 3.36 较差 17.58
根据调查结果,公园针对性地进行了常规的药物防治,害虫消退率明显提高。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人工助迁了蚜虫的天敌,如瓢虫和草蛉,进行生物防治,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竹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以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不同的方式繁殖后代,这是经过长期   ,不断进化形成的适应性特征。在适宜条件下,它的生殖方式为   。
(2)文中提到“竹的花很小,没有明显的花瓣和鲜艳的颜色”,由此可推测其传粉需要   作为媒介。花粉从雄蕊的   中散出,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形成种子。
(3)紫竹院公园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请你就上文中提到的生物,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4)由表1数据可知,在   的竹林生长环境下,蚜虫数量最多,最易发生病虫害。结合文中信息,下列哪一项不是预防病虫害的良好方法   。
A.尽量加大药物使用
B.控制竹林密度为4.00株/m2 左右
C.适量引入害虫的天敌
D.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35.(2018·朝阳模拟)姜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在各地广泛裁培,其食用部分是它的根状茎。
(1)人们常用姜的块茎进行繁殖,这种方式属于   生殖。随着姜的生长,姜块逐渐膨大,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这是   作用的结果。
(2)进入夏季,温度升高,光照增强,却出现减产现象。技术人员进行实验,探究高温对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
实验中,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应   。从图1与图2中可以看出,高温对姜叶片的影响是   ,从而导致光合作用   。
(3)姜的种植过程中,人们普遍使用间作套种的方法,如在姜的四周栽培芋头、玉米、向日葵等高大作物,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姜的产量,这其中的原理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出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而利用番茄种子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A符合题意。
B.扦插月季的茎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
C.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属于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草莓匍匐茎上长出幼苗,属于无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如向日葵、玉米和桃树等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绿色开花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营养生殖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营养繁殖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压条、克隆、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等。
2.【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苹果和梨嫁接”、“马铃薯用块茎繁殖”、“月季枝条扦插”,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小麦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故答案为:A
【分析】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3.【答案】C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传粉及其类型;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 ⑨是胚珠,未来会发育成种子, ③子房将来会发育为果实,错误。
B. ④雌蕊、⑦雄蕊是杏花中最重要的结构,可以产生卵细胞和精子,精卵结合发育为受精卵,受精卵发育为种子中的胚,胚是植物体的幼体,错误。
C. 过程A表示杏花进行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这一过程主要借助昆虫来完成,还可以通过风和鸟完成,正确。
D. 该图表示杏的有性生殖过程,因为受精过程经历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错误。
【分析】图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④雌蕊,⑤花药,⑥花丝,⑦雄蕊,⑧卵细胞,⑨胚珠
4.【答案】C
【知识点】组织培养;生物变异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
②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③克隆技术是利用体细胞来繁育生物体的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④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⑤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中特殊的宇宙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条件,使种子在不同于地球上的大气条件和重力条件下发生基因突变。
由此可知,研究人员用高产小麦与优质小麦杂交(杂交育种),获得的种子(F0)用γ射线处理后(诱变育种),再将F0种在田间获得F1代种子。随后经过代代选育,最终获得了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小麦,培育新品种小麦所用的方法有:①杂交育种、⑤诱变育种。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时从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植物组织培养、诱变育种等方面切入。研究人员用高产小麦与优质小麦杂交属于杂交育种,用γ射线处理属于诱变育种。
5.【答案】D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植物受精过程;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A.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而不是卵细胞,A错误。
B.被子植物能开花结果,既能通过种子繁殖后代,也可以进行无性生殖,如扦插、嫁接、压条等,B错误。
C.传粉、受精完成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将发育成种皮,C错误。
D.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所以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即果实里有多个种子,说明子房里有多个胚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一朵花的结构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其中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6.【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马铃薯营养丰富,食用的部分是茎,A错误。
B.有性生殖是指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方式。把马铃薯按照芽眼为单位切块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B错误。
C.马铃薯食用部分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C错误。
D.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属于茄科茄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土豆、地蛋、洋芋等;茄子属于茄科茄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因此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与我们常吃的茄子(Solanum melongena)同属植物界茄科茄属的植物,D正确。
【分析】(1)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2)生物分类的等级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物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3)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保持了母本的优良性状。植物的无性生殖包括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等。
7.【答案】C
【知识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解答】A.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正确。
B.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紫色小花是生殖器官,在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正确。
C.紫色的花青素主要储存在液泡中,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错误。
D.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胚珠里面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所以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2)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8.【答案】B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A. 高压喷水、喷雾的方式可以使飞絮遇水密度增大下沉,从而达到降絮效果,正确。
B. 飞絮是杨柳树的雌株的种子和衍生物,所以采用雌株作为接穗进行嫁接,会使飞絮更多,错误。
C. 对雌株注射“花芽抑制剂”,可以减少雌花的数目,从而抑制飞絮——雌株的种子和衍生物的产生,正确。
D. 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去除过密枝条,可以减少杨柳树雌株单株上雌花的数目,从而减少杨柳树雌株单株飞絮量,正确。
【分析】杨树和柳树都是为雌雄异株植物,杨柳飞絮就是带有纤丝状白色绒毛的杨柳树的种子,因此选种雄株,能有效解决春天杨絮纷飞的问题。
9.【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图中①是接穗彩叶豆梨,②是砧木杜梨。嫁接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一般不能变异出新品种,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关键。②砧木杜梨为①接穗彩叶豆梨提供生长发育所需水和无机盐。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10.【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BC.“将长成一丛的芦荟分成很多株,分别种在花盆里”、“将蟹爪兰作为接穗嫁接到仙人掌的肉质茎上”、“将薄荷的枝条截取一部分,枝条下部置于水中”,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不符合题意。
D.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绿豆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符合题意。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11.【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小麦用种子繁殖新植株” 属于有性生殖,A符合题意。
BCD.“马铃薯用块茎繁殖”、“ 苹果和梨嫁接”、“月季扦插繁殖” 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比较
比 较 项 目 无 性 生 殖 有 性 生 殖
两性细胞的结合 无 有
新个体的产生 母体直接产生 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繁 殖 速 度 快 慢
后代的适应能力 弱 强
优 点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举 例 扦插、嫁接和压条等。 被子植物产生的种子、鸟类的繁殖等
12.【答案】B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将红肉品种作为接穗,白肉品种作为砧木,嫁接后结出的火龙果肉是红肉品种。故B符合题意。
【分析】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可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
13.【答案】D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A正确。
B.利用毛霉制作腐乳利用的是发酵技术,B正确。
C.扦插是指把能产生不定根的植物体的枝条剪下,将下端插进潮湿的土壤中,使枝条长成一个新个体的方法。月季等植物常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C正确。
D.杂交水稻是利用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的,D错误。
【分析】(1)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2)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3)植物的扦插或嫁接都属于无性生殖方式。
14.【答案】B
【知识点】其他生物的生殖;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解答】ACD、黄丽通过叶插方式繁育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 。ACD都属于无性生殖,不符合题意;
B、西瓜的种子种植属于有性生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性生殖。不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如: 出芽生殖 、 营养生殖 、 分裂生殖等。
15.【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类型;传粉及其类型;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解:A、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花朵周围常有蜜蜂围绕,推测其传粉方式为虫媒传粉,A正确;
B、据图可见:两两并生的果实排列方式与花的着生方式一致,B正确;
C、据图可见:该植物种子中没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C错误;
D、扦插属于无性生殖,便于缩短生长周期,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
16.【答案】C
【知识点】组织培养
【解析】【解答】解:A.科研团队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入棉花DNA中获得一株抗虫棉。因此这种现代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原理,使植物组织在培养基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脱分化作用和分化作用,快速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如图所示取抗虫棉叶片的一部分进行大量繁育属于无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
C.组织培养方法可快速繁殖,由于属于无性生殖,故不能获得多种变异类型,C符合题意;
D.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也包括细胞生长、分裂、分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 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2、组织培养的优点:
(1)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大
(2) 繁殖方式多:有短枝扦插、芽增殖、原球茎、器官分化和胚状体发生。适用的品种多,据文献报道组培成功的植物种类达1500多种,正真能产业化生产的有几百种。特别适用于不能通过扦插繁殖植物的快速繁殖,如兰花、百合、非洲菊等等。
(3) 繁殖后代整齐一致,能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
(4) 可获得无毒苗
17.【答案】A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嫁接成活后,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接穗的基因为aa,所以所结桃子的可食部分的基因组成为aa,味道是甜味。
故答案为:A
【分析】嫁接是将一种植物体的芽或枝(称接穗),接到另一种植物体(称砧木)的枝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后,砧木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嫁接点运到接穗;接穗制造的有机养料除供自身生长发育外,多余部分通过嫁接点运到砧木,所以接穗与砧木之间是一种营养关系。由于嫁接过程中未出现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现象,接穗与砧木的遗传物质未融合,且长成的新植株所有的枝条、叶、花、果实等都是由接穗的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所以后代保持着亲本(接穗)的性状。
18.【答案】(1)4 ℃;2组和3组;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C
(2)隐性;aa
(3)通过扦插这种营养繁殖的方法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解:(1)①第1和第2组的变量是温度,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常温处理种子萌发率为0,4 ℃冷藏处理种子萌发率是19%,说明打破种子休眠的温度为4 ℃。
②比较第2组和第3组两组实验结果,第2组和第3组的变量为是否与湿沙混合,不与湿沙混合的萌发率是19%,与湿沙混合的萌发率是42%,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③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那么温度应是常温,保证探究的只是湿沙条件,因此设置第4组实验的预处理是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与第1组形成对照。
④第4组探究的只是湿沙条件,若第4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说明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还必须在低温条件下。因此得出的结论是C低温可以打破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2)亲代都是单季花,子代出现连续开花,子代连续开花表现出的为隐性性状,单季花是显性性状。控制花期长短性状的基因是A和a,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aa,因为连续开花是隐性性状,因此连续开花植株的基因组成是aa。(3)若要在短期内,大量获得连续开花月季植株,可采取的具体方法为通过扦插这种营养繁殖的方法。扦插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具有繁殖速度快,能够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等优点。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2、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4、营养生殖是由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常用的方法有扦插、压条及嫁接等。 营养繁殖能使后代保持亲体的优良性状,因此,花卉、果树、茶、甘蔗、竹等人工栽培的植物都采用这种繁殖方式。
19.【答案】(1)雄蕊
(2)c;分裂、生长和分化
(3)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4)黄
(5)选用椪柑做砧木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植物的无性生殖;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西子香的花粉落到南香柑的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西子香的精子和南香柑的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形成受精卵;受精之后,南香柑的子房继续发育成图中的果实a。因此在花期需要进行的操作为去掉南香柑的雄蕊,授以西子香的花粉。(2)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因此在过程③中,胚芽发育成图中的c茎和叶。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其中细胞生长导致细胞体积会由小变大,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量的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细胞。受精卵通过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进一步形成组织,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器官进一步构成植物体。因此完成过程④,细胞经历分裂、生长和分化才能实现。(3)图中的过程①是有性繁殖,过程②是嫁接繁殖。其中有性繁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嫁接繁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可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因此过程②与过程①相比,其生殖方式优势为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4)子房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果实呈现的颜色是果皮的颜色,果实a的果皮是由南香柑的子房壁发育而成的。由于西子香的果实是橙色,南香柑的果实是黄色,即南香柑的子房壁含有黄色果实的遗传信息,因此其杂交后的果实a是黄色。(5)虽然以温州蜜柑作砧木嫁接爱媛38号的单果重量和可食用率比以椪柑作砧木嫁接爱媛38号的高,但以椪柑作砧木嫁接爱媛38号的果实中100毫升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要比以温州蜜柑作砧木嫁接爱媛38号的高,即以椪柑作砧木嫁接爱媛38号的果实营养价值更高。因此为了获得营养价值高的果实,最好选用椪柑做砧木。
【分析】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嫁接是指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图片表示爱媛38号的培育过程示意图,其中①是有性繁殖,②是嫁接繁殖,③是种子萌发,④是植株生长;a是果实,b是根,c是茎和叶。
20.【答案】(1)果皮;具有胚乳
(2)没有
(3)不完全变态发育
(4)带绵粉蚧的受害枝梢;与丙组接近;与甲组接近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种子的结构;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花椒多数是空“壳”,这些空壳实际是包裹在花椒种子外面的果皮。花椒属于双子叶植物,由花椒种子结构图可知,其种子结构与菜豆种子结构的不同之处是它具有胚乳。(2)花椒枝条往往带有皮刺,增大了人工采摘花椒的难度。因此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育,此时接穗应当选取没有皮刺的枝条,这样长出的枝条只具有接穗的性状,不带有皮刺。(3)由绵粉蚧的发育过程图可知,绵粉蚧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期,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4)甲乙两组是以是否带绵粉蚧的受害枝梢作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因此在实验中甲组材料应选择带绵粉的受害枝梢。从实验结果看,若乙组的瓢虫趋向百分率与丙组接近,则支持假设一,若乙组的瓢虫趋向百分率与甲组接近,则支持假设二。最终实验结果证明假设二是正确的。
【分析】(1)菜豆种子的结构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的。(2)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蝉、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3)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
21.【答案】(1)透光率
(2)乙;叶绿素含量越多,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越多
(3)嫁接
(4)环境影响生物;选择在湿润和有散射光的环境种植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1)此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中透光率不一样,即实验探究的是透光率对夏腊梅的生长状况的影响,因此实验的单一变量是透光率。(2)淀粉遇碘液能变蓝色。绿叶可以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叶绿素含量越多,捕获的太阳光越多,制造的有机物越多,脱色后滴加碘液颜色越蓝。乙组叶绿素含量最多,光合作用就最强,制造的有机物也最多,因此滴加碘液颜色最深的是乙组。(3)图2所示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嫁接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4)根据表中的数据,透光率不同,叶面积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不同。全光照下叶面积最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少;透光率为60%时,叶面积最大,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多。因此实验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实验的数据可以说明,透光率为60%时,叶面积最大,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多,因此应选择在湿润和有散射光的环境中种植夏腊梅。
【分析】此题是科学探究题。科学探究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此实验探究的是透光率对夏腊梅的生长状况的影响,因此实验变量是透光率。
22.【答案】(1)分解者;物质循环
(2)有性;含氮磷钾、含腐殖酸、氨基酸、蚯蚓蛋白酶
(3)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高于;叶片种类和分解程度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的有性生殖;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蚯蚓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无机物又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因此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分解者,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物质循环。(2)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蚯蚓的精子和卵细胞在粘液管内受精,受精卵在卵茧内发育,为有性生殖。由材料可知,蚯蚓粪含氮磷钾、含腐殖酸、氨基酸,丰富的蚯蚓蛋白酶,是名副其实的“有机肥王”。因此蚯蚓粪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生物肥。(3)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是为了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即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灭菌处理。
②由表中分析可知,半分解叶的量比未分解叶的量多,说明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高于对未分解叶的消耗量;表格中,蚯蚓对杨树半分解叶最多,说明蚯蚓对杨树半分解叶最喜好;由此说明叶片种类和分解程度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3.【答案】(1)无性
(2)叶绿体;二氧化碳吸收;增加(增大,增强);垂柳;有机物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植物的无性生殖;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选取一年生且长势良好的两种柳树枝条,剪成长短一致的茎段进行扦插,得到大量保持母本性状的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常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无性繁殖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2)①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②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要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测定并记录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以此反映光合速率。
③据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强,两种柳树幼苗的光合速率均逐渐增加。在相同光照强度下,垂柳的光合速率更高,利于合成更多的有机物,因此生长更快,更适合作为造林和绿化树种。
【分析】(1)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要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解答即可。
24.【答案】(1)无性
(2)有性
(3)光合;筛管
(4)淀粉;小肠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1)“据图可知,利用马铃薯块茎来获得新个体”,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这样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2)开花结果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因此“马铃薯能开花结果”,表明它还可以进行有性生殖.(3)“马铃薯新生块茎中的有机物”,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通过筛管(选填“导管”或者“筛管”)运输到块茎中贮存.(4)“马铃薯能解决温饱,这是因为马铃薯块茎中的有机物与米、面等主食类似”,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有机物主要在人体消化道的小肠内被消化吸收,“最终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1)无性(营养) (2)有性(3)光合;筛管 (4)淀粉;小肠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3)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
25.【答案】(1)无性/营养;分化
(2)柱头产量
(3)花药;花粉管伸长的最长长度远小于柱头长度,精子无法进入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最终导致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
(4)a e
【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植物受精过程;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1)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番红花多以球茎进行繁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球茎中一些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形成花芽,进而发育成花。
(2)由题意可知,随着球茎单重的减小,番红花的开花率、平均开花数以及柱头产量均呈下降趋势。
(3)研究者测量番红花柱头和花柱总长约80-100mm,并将图1中①花药中产生的花粉涂抹在柱头上,然后观察花粉管的生长状况。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番红花不能产生种子的原因是:花粉管伸长的最长长度远小于柱头长度,精子无法进入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最终导致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
(4)由于花粉管伸长的最长长度远小于柱头长度,精子无法进入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最终导致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因此矮化柱头和花柱、向柱头涂抹刺激花粉管伸长的物质可使番红花产生种子。
【分析】(1)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26.【答案】(1)月球表面的自然光;酵母菌
(2)适宜的温度(温度保持在保持 1—30℃)
(3)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4)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根据月球表面的自然光,为“月面微型生态圈”提供光能,所以“月面微型生态圈”中的能量来源是月球表面的自然光。酵母菌是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所以酵母菌在该“月球微型生态圈”中充当着分解者角色。(2)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月面微型生态圈”中能保证棉花种子萌发的条件温度保持在1℃到30℃、充足的空气和水分等。(3)马铃薯和拟南芥等植物作为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果蝇卵的生长过程则产生出植物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粪便等养料,这将实现微型生态循环。(4)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像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进行繁殖就属于营养繁殖,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D符合题意。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7.【答案】(1)风媒传粉;无性(或营养)
(2)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运输
(3)B
(4)改善水肥条件、全面松土、防止病虫害,使其不断发笋;当个别竹株开花时,及时砍掉开花的竹子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传粉及其类型;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植物的传粉方式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就是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就是异花传粉,异花传粉的媒介有风和昆虫等。竹子花粉颜色不鲜艳,比较小,所以竹子花传粉方式为风媒传粉;竹多以竹笋的方式进行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2)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竹子开花后,气孔面积等生理指标逐渐下降,因此可以推测出竹子开花会影响蒸腾作用生理功能。(3)ACD.根据在竹子开花机理方面的研究有生长周期说、营养说和环境说三个学说。生长周期说认为:竹子生长到生理成熟年静后会开花;营养学说认为:竹子在缺乏营养的条件下导致开花;环境学说认为:外界条件尤其是干旱和高温导致竹子开花,ACD不符合题意。
B.熊猫大量啃食竹子,有可能导致竹开花,不符合竹子开花学说,B符合题意。(4)改善水肥条件、全面松土等都可以将竹子进行复壮。
【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8.【答案】(1)子房壁
(2)扦插;c
(3)桃的外果皮上有毛;Gg;基因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1)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桃果实营养丰富。根据图 1,可食用的“果肉”部分属于果皮部分是由其花结构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如嫁接,扦插,压条,组织培养等。桃的枝干是很多果树嫁接的常用砧木。嫁接和扦插都是常见的无性繁殖技术。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级别越高,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级别越低,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通过分析可知,亲缘关系越近的植物,越容易嫁接成活。根据图 2 判断,更容易嫁接在桃树上成活的两种植物是李、杏,其亲缘关系更近。故答案为:c。(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分析可知桃的外果皮上有的具有密生的茸毛(简称有毛),有的光滑无茸毛(简称无毛)。分析可知,Ⅲ组亲代与亲代桃的外果皮上有毛,而子代桃出现无毛,科研人员做过如上表所示的杂交实验,根据结果可判断桃果皮上有毛为显性性状,桃果皮上无毛是隐性性状。桃的果皮的有毛(G)和无毛(g )基因控制,杂交组合Ⅱ中亲代桃果皮有毛基因是GG或Gg,无毛基因是gg,而子代中有桃的果皮无毛,基因组成是gg,分别由亲代各传递一个g基因,可以推测亲代的基因组成分别是Gg和gg,遗传图解如下:
因此,杂交组合Ⅱ中有毛亲代的基因组成是 Gg。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毛”和“无毛”
【分析】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29.【答案】(1)无性生殖(营养生殖)
(2)雄蕊;双亲
(3)遗传物质(DNA,基因、染色体);不一定是
(4)子代能够稳定地保持母本的遗传特性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1)把马铃薯块茎按芽眼切成块状种到田里进行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故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2)有性生殖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卵细胞的生殖方式。开花前将母本的雄蕊去掉,防止母本在自然状态下完成同种植物的传粉和受精。然后蘸取父本的花粉涂抹在母本的柱头上,花粉中有精子,落到雌蕊柱头上,最终会跟子房里面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属于有性生殖,用这种方法繁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3)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因为环境改变而引起的。用激光、射线、药物等处理萌发的马铃薯幼苗,会诱发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性状发生改变,并从中选育优良品种,这就是人工诱变育种。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变异后的性状不一定是高产性状。
(4)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故无性生殖子代能够稳定地保持母本的遗传特性,且具有繁殖速度快、产生子代数量多等优势,有利于个体的快速增殖和生物种族的繁衍。
【分析】(1)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30.【答案】(1)胚珠;有完整且有活力的胚,颗粒饱满,大小均等;不做;比较了暗处理和赤霉素浸泡两种处理方式对5种绿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刺绿绒蒿、总状绿绒蒿、尼泊尔绿绒蒿、草甸绿绒蒿的萌发指标均表现为暗处理比赤霉素处理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故我们可对这四种植物的种子选择暗处理的方法来提高种子发芽率;贝利叶绿绒蒿的萌发指标表现为赤霉素处理比暗处理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故我们可对贝利叶绿绒蒿的种子选择赤霉素处理的方法来提高种子发芽率
(2)组织培养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组织培养;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解析】【解答】(1)①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②探究实验应遵循唯一变量原则,因此,实验中选取的五种绿绒蒿种子应具备的条件是:有完整且有活力的胚,颗粒饱满,大小均等。
③据分析可知,对照组就是不做处理的那一组,以探究某种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④比较了暗处理和赤霉素浸泡两种处理方式对5种绿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刺绿绒蒿、总状绿绒蒿、尼泊尔绿绒蒿、草甸绿绒蒿的种子萌发率均表现为暗处理比赤霉素处理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故我们可对这四种植物的种子选择暗处理的方法来提高种子发芽率。贝利叶绿绒蒿的种子萌发率表现为赤霉素处理比暗处理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故我们可对贝利叶绿绒蒿的种子选择赤霉素处理的方法来提高种子发芽率。(2)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所以,要想实现苗木快迅繁殖以及规模化生产,比较理想的办法就是组织培养。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情况下,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处于自然状态)就是对照组。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31.【答案】(1)帮助草莓传粉,提高坐果率和产量;子房
(2)繁殖速度快、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3)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光;降低;二氧化碳;CaCl2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植物的无性生殖;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扩大分布范围,因此果农常在棚内放养蜜蜂的目的是帮助草莓传粉,提高坐果率和产量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2)采用匍匐茎进行繁殖,是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发育而来,属于无性繁殖。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所以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短期内可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
(3)①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两种盐都会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减少进而使光合速率下降。
②分析曲线图可知: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导致气孔导度降低,导致植物体吸收二氧化碳速率降低,使光合速率降低。其中CaCl2溶液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更大。
【分析】(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3)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32.【答案】(1)虫媒;③;胚珠
(2)器官;无性(营养)
(3)我同意技术人员的看法。理由是:马铃薯健康植株采收种子,所培育的幼苗基本上不带病毒,这样的幼苗发育出的块茎带基本上也不带病毒,因此下一代种植时可以用来块茎繁殖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1)马铃薯花色多样、花冠大,能招引昆虫为其传粉,由此推断马铃薯的传粉媒介多为虫媒花。子房受精后的发育情况为,如图所示:
可见,受精作用完成后,③胚珠发育为种子。(2)生产上常用马铃薯块茎进行繁殖,植物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用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又叫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繁殖。无性生殖的后代是由母体直接产生,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3)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后代都具有变异现象,所培育的幼苗基本不带病毒。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所以利于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容易造成病毒积累引起减产。因此种子繁殖和块茎繁殖应交替进行。
【分析】(1)根据花的传粉媒介不同,又可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花朵大而鲜艳;有方向的气味或甘甜的花蜜,其目的是招引昆虫为其传粉;风媒花特点:花朵小,没有艳丽的花冠和芳香的花蜜。花粉多而轻;表面光滑,柱头有分叉或黏液有利于风力传粉。(2)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3)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4)图中:①雌蕊,②雄蕊,③胚珠。
33.【答案】(1)生产者;被子;无性
(2)芦苇→飞虱→豆娘→大苇莺
(3)先天性行为
(4)该方案不合适。应选择在鸟类非繁殖季节,重新规划水域和芦苇区域的分布,以维持圆明园内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进而保护鸟类的多样性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解:(1)荷花是水生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荷花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藕是荷花的地下茎,用具有芽的藕段繁殖新植株的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所以,题中食物链为:芦苇→飞虱→豆娘→大苇莺(或芦苇→蚜虫→豆娘→大苇莺)。 (3)大苇莺替杜鹃孵卵和育雏。杜鹃雏鸟比大苇莺形体还大,可大苇莺依然不断饲喂它,这是一种繁殖行为,是有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4)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大面积割除芦苇的方案不合适。应选择在鸟类非繁殖季节,重新规划水域和芦苇区域的分布,以维持圆明园内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进而保护鸟类的多样性。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3、从行为的获得过程来分,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行为,如,蜜蜂采蜜、蚂蚁筑巢、鸟类迁徙等。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又叫做学习行为,如训练蚯蚓走迷宫的实验、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34.【答案】(1)自然选择;无性生殖(营养生殖)
(2)风(风力);花药
(3)竹→蚜虫→瓢虫(草蛉)
(4)通风条件;A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传粉及其类型;植物的无性生殖;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竹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以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不同的方式繁殖后代,这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不断进化形成的适应性特征,在适宜条件下,它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2)文中提到“竹的花很小,没有明显的花瓣和鲜艳的颜色”,由此可推测其传粉需要风作为媒介,花粉从雄蕊的花药中散出,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形成种子;
(3)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根据资料内容,紫竹院公园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完整的食物链有:竹→蚜虫→瓢虫;
(4)由表1数据可知,在通风条件的竹林生长环境下,蚜虫数量最多,最易发生病虫害,预防病虫害的良好方法有:控制竹林密度为4.00株/m2 左右、适量引入害虫的天敌、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等,尽量加大药物使用不是预防病虫害的良好方法,A符合题意。
【分析】有性生殖是指在生殖过程中,有两性生殖细胞融合现象的生殖方式,比较高等的生物一般是有性生殖,因为这种生殖方式能够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无性生殖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是因为是母本的单性复制,所以后代不会出现变异,会引起遗传上的退化.因此有性生殖,能够获得亲代双方的遗传基因,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
35.【答案】(1)无性;光合
(2)完全相同;高温是姜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都降低;减弱
(3)芋头、玉米、向日葵等高大作物的叶片可以为姜遮挡部分光线,避免光照过强、水分散失过多造成的伤害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如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1)植物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用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又叫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繁殖。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存储能量,随着姜的生长,姜块逐渐膨大,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这是光合作用的结果。(2)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中,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从图1可以看出,高温使姜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从而导致光合作用减弱;从图2中可以看出,高温使姜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导致光合作用减弱。(3)如在姜的四周栽培芋头、玉米、向日葵等高大作物,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姜的产量,这其中的原理是芋头、玉米、向日葵等高大作物的叶片可以为姜遮挡部分光线,避免光照过强、水分散失过多造成的伤害。
【分析】1、 用姜的块茎进行繁殖属于营养生殖 ,营养繁殖能使后代保持亲体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
2、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条件:光,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浓度、无机盐等。
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
4、只有当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时,才会有有机物的积累。增加光合作用的因素及降低呼吸作用的因素,都能提高作物的产量。
5、姜属于阴生植物, 耐阴不耐强光 。
1 / 1北京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32 植物的生殖
一、单选题
1.(2021·北京)小林同学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出新植株。下列繁殖方式与此不同的是(  )
A.利用番茄种子进行繁殖 B.扦插月季的茎进行繁殖
C.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 D.草莓匍匐茎上长出幼苗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出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而利用番茄种子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A符合题意。
B.扦插月季的茎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
C.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属于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草莓匍匐茎上长出幼苗,属于无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如向日葵、玉米和桃树等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绿色开花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营养生殖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营养繁殖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压条、克隆、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等。
2.(2018·北京)下列获得新植株的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小麦种子繁殖 B.苹果和梨嫁接
C.马铃薯块茎繁殖 D.月季枝条扦插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苹果和梨嫁接”、“马铃薯用块茎繁殖”、“月季枝条扦插”,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小麦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故答案为:A
【分析】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3.(2020·顺义模拟)下图为杏花结构模式图及某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⑨是胚珠,未来会发育成果实
B.⑤花药是杏花中最重要的结构
C.过程A表示杏花进行异花传粉,这一过程主要借助昆虫来完成
D.该图表示杏的无性生殖过程
【答案】C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传粉及其类型;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 ⑨是胚珠,未来会发育成种子, ③子房将来会发育为果实,错误。
B. ④雌蕊、⑦雄蕊是杏花中最重要的结构,可以产生卵细胞和精子,精卵结合发育为受精卵,受精卵发育为种子中的胚,胚是植物体的幼体,错误。
C. 过程A表示杏花进行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这一过程主要借助昆虫来完成,还可以通过风和鸟完成,正确。
D. 该图表示杏的有性生殖过程,因为受精过程经历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错误。
【分析】图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④雌蕊,⑤花药,⑥花丝,⑦雄蕊,⑧卵细胞,⑨胚珠
4.(2020·北京模拟)研究人员用高产小麦与优质小麦杂交,获得的种子(F0)用γ射线处理后,再将F0种在田间获得F1代种子。随后经过代代选育,最终获得了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小麦,培育新品种小麦所用的方法有(  )
①杂交育种 ②转基因技术 ③克隆技术 ④植物组织培养 ⑤诱变育种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③
【答案】C
【知识点】组织培养;生物变异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
②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③克隆技术是利用体细胞来繁育生物体的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④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⑤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中特殊的宇宙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条件,使种子在不同于地球上的大气条件和重力条件下发生基因突变。
由此可知,研究人员用高产小麦与优质小麦杂交(杂交育种),获得的种子(F0)用γ射线处理后(诱变育种),再将F0种在田间获得F1代种子。随后经过代代选育,最终获得了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小麦,培育新品种小麦所用的方法有:①杂交育种、⑤诱变育种。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时从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植物组织培养、诱变育种等方面切入。研究人员用高产小麦与优质小麦杂交属于杂交育种,用γ射线处理属于诱变育种。
5.(2020·平谷模拟)下列关于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卵细胞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B.被子植物能开花结果,只能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C.传粉、受精完成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珠被将发育成果皮
D.花生中含有多粒种子是由于子房中含有多个胚珠
【答案】D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植物受精过程;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A.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而不是卵细胞,A错误。
B.被子植物能开花结果,既能通过种子繁殖后代,也可以进行无性生殖,如扦插、嫁接、压条等,B错误。
C.传粉、受精完成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将发育成种皮,C错误。
D.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所以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即果实里有多个种子,说明子房里有多个胚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一朵花的结构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其中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6.(2020·北京模拟)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的营养成分非常的全面,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下列关于马铃薯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根
B.把马铃薯按照芽眼为单位切块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C.马铃薯食用部分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土壤
D.马铃薯与我们常吃的茄子(Solanum melongena)是同属植物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马铃薯营养丰富,食用的部分是茎,A错误。
B.有性生殖是指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方式。把马铃薯按照芽眼为单位切块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B错误。
C.马铃薯食用部分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C错误。
D.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属于茄科茄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土豆、地蛋、洋芋等;茄子属于茄科茄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因此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与我们常吃的茄子(Solanum melongena)同属植物界茄科茄属的植物,D正确。
【分析】(1)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2)生物分类的等级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物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3)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保持了母本的优良性状。植物的无性生殖包括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等。
7.(2020·海淀模拟)我国学者在珠峰海拔 6200 米处发现了鼠麯(qu)雪兔子,它骄傲地绽放着紫色的小花。 这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海拔最高的种子植物。下列关于鼠麯雪兔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紫色小花在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
C.紫色的花青素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D.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
【答案】C
【知识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解答】A.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正确。
B.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紫色小花是生殖器官,在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正确。
C.紫色的花青素主要储存在液泡中,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错误。
D.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胚珠里面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所以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2)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8.(2020·丰台模拟)杨柳飞絮是种子传播和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为科学有效防治校园内杨柳飞絮,确保同学们返校环境整洁,北京市丰台区园林绿化局为学校提出4种防治杨柳飞絮建议。下列建议不正确的是(  )。
A.采取高压喷水、喷雾的方式对飞絮严重的杨柳树进行降絮
B.对长势健康的柳树雄株去除原有树冠,采用雌株接穗嫁接
C.对雌株注射“花芽抑制剂”,通过输导组织运输,抑制飞絮产生
D.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去除过密枝条,以减杨柳树雌株单株飞絮量
【答案】B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A. 高压喷水、喷雾的方式可以使飞絮遇水密度增大下沉,从而达到降絮效果,正确。
B. 飞絮是杨柳树的雌株的种子和衍生物,所以采用雌株作为接穗进行嫁接,会使飞絮更多,错误。
C. 对雌株注射“花芽抑制剂”,可以减少雌花的数目,从而抑制飞絮——雌株的种子和衍生物的产生,正确。
D. 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去除过密枝条,可以减少杨柳树雌株单株上雌花的数目,从而减少杨柳树雌株单株飞絮量,正确。
【分析】杨树和柳树都是为雌雄异株植物,杨柳飞絮就是带有纤丝状白色绒毛的杨柳树的种子,因此选种雄株,能有效解决春天杨絮纷飞的问题。
9.(2020·房山模拟)彩叶豆梨秋天叶色变红,有极佳的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化的优良彩叶树种。彩叶豆梨可采用嫁接方式繁殖,一般选择杜梨作为砧木。下图为嫁接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为杜梨,②为彩叶豆梨
B.图中所示为有性生殖过程
C.②为①提供生长发育所需水和无机盐
D.①以后所结果实性状由②决定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图中①是接穗彩叶豆梨,②是砧木杜梨。嫁接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一般不能变异出新品种,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关键。②砧木杜梨为①接穗彩叶豆梨提供生长发育所需水和无机盐。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10.(2020·东城模拟)小刚在居家学习的同时,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培育家中的植物,其中涉及有性生殖的做法是(  )
A.将长成一丛的芦荟分成很多株,分别种在花盆里
B.将蟹爪兰作为接穗嫁接到仙人掌的肉质茎上
C.将薄荷的枝条截取一部分,枝条下部置于水中
D.将颗粒饱满的绿豆种子置于适宜条件下,长出了豆芽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BC.“将长成一丛的芦荟分成很多株,分别种在花盆里”、“将蟹爪兰作为接穗嫁接到仙人掌的肉质茎上”、“将薄荷的枝条截取一部分,枝条下部置于水中”,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不符合题意。
D.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绿豆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符合题意。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11.(2020·顺义模拟)下列获得新植株的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小麦种子繁殖 B.马铃薯块茎繁殖
C.苹果和梨嫁接 D.月季扦插繁殖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小麦用种子繁殖新植株” 属于有性生殖,A符合题意。
BCD.“马铃薯用块茎繁殖”、“ 苹果和梨嫁接”、“月季扦插繁殖” 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比较
比 较 项 目 无 性 生 殖 有 性 生 殖
两性细胞的结合 无 有
新个体的产生 母体直接产生 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繁 殖 速 度 快 慢
后代的适应能力 弱 强
优 点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举 例 扦插、嫁接和压条等。 被子植物产生的种子、鸟类的繁殖等
12.(2020·西城模拟)火龙果有白色果肉和红色果肉等不同品种,将红肉品种作为接穗,白肉品种作为砧木,嫁接后结出的火龙果肉是(  )
A.白色的 B.红色的
C.粉色的 D.一半白色,一半红色
【答案】B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将红肉品种作为接穗,白肉品种作为砧木,嫁接后结出的火龙果肉是红肉品种。故B符合题意。
【分析】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可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
13.(2020·丰台模拟)以下实例与使用的生物技术间,匹配不正确的是(  )
A.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 B.腐乳制作—传统发酵技术
C.月季枝条繁殖—扦插技术 D.杂交水稻—转基因技术
【答案】D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A正确。
B.利用毛霉制作腐乳利用的是发酵技术,B正确。
C.扦插是指把能产生不定根的植物体的枝条剪下,将下端插进潮湿的土壤中,使枝条长成一个新个体的方法。月季等植物常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C正确。
D.杂交水稻是利用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的,D错误。
【分析】(1)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2)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3)植物的扦插或嫁接都属于无性生殖方式。
14.(2019九下·西城模拟)“黄丽”是常见的多肉植物,可以通过叶插方式繁育新植株。下列四种生物的生殖方式与“黄丽”不同的是(  )
A.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B.西瓜的种子种植
C.马铃薯的营养生殖 D.细菌的分裂生殖
【答案】B
【知识点】其他生物的生殖;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解答】ACD、黄丽通过叶插方式繁育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 。ACD都属于无性生殖,不符合题意;
B、西瓜的种子种植属于有性生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性生殖。不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如: 出芽生殖 、 营养生殖 、 分裂生殖等。
15.(2019·朝阳模拟)金银忍冬是北京地区常见的园林植物,因花朵颜色先白再黄而得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花朵周围常有蜜蜂围绕,推测其传粉方式为虫媒传粉
B.两两并生的果实排列方式与花的着生方式一致
C.成熟种子内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D.园林栽培中常用扦插育苗,便于缩短生长周期
【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类型;传粉及其类型;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解:A、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花朵周围常有蜜蜂围绕,推测其传粉方式为虫媒传粉,A正确;
B、据图可见:两两并生的果实排列方式与花的着生方式一致,B正确;
C、据图可见:该植物种子中没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C错误;
D、扦插属于无性生殖,便于缩短生长周期,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
16.(2019·海淀模拟)科研团队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入棉花DNA中获得一株抗虫棉。取抗虫棉叶片的一部分进行大量繁育,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虫棉的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如图所示繁育过程属于无性生殖
C.该方法可快速获得多种变异类型
D.该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分裂、分化
【答案】C
【知识点】组织培养
【解析】【解答】解:A.科研团队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入棉花DNA中获得一株抗虫棉。因此这种现代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原理,使植物组织在培养基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脱分化作用和分化作用,快速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如图所示取抗虫棉叶片的一部分进行大量繁育属于无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
C.组织培养方法可快速繁殖,由于属于无性生殖,故不能获得多种变异类型,C符合题意;
D.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也包括细胞生长、分裂、分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 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2、组织培养的优点:
(1)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大
(2) 繁殖方式多:有短枝扦插、芽增殖、原球茎、器官分化和胚状体发生。适用的品种多,据文献报道组培成功的植物种类达1500多种,正真能产业化生产的有几百种。特别适用于不能通过扦插繁殖植物的快速繁殖,如兰花、百合、非洲菊等等。
(3) 繁殖后代整齐一致,能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
(4) 可获得无毒苗
17.(2018·大兴模拟)桃树所结果实的味道酸味( A)对甜味(a)是显性。现在把基因组成为aa的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砧木上,其所结果实可食部分的基因组成及味道是(  )
A.aa甜味 B.Aa酸味
C.AA酸昧 D.Aa或aa又酸又甜
【答案】A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嫁接成活后,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接穗的基因为aa,所以所结桃子的可食部分的基因组成为aa,味道是甜味。
故答案为:A
【分析】嫁接是将一种植物体的芽或枝(称接穗),接到另一种植物体(称砧木)的枝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后,砧木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嫁接点运到接穗;接穗制造的有机养料除供自身生长发育外,多余部分通过嫁接点运到砧木,所以接穗与砧木之间是一种营养关系。由于嫁接过程中未出现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现象,接穗与砧木的遗传物质未融合,且长成的新植株所有的枝条、叶、花、果实等都是由接穗的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所以后代保持着亲本(接穗)的性状。
二、实验探究题
18.(2019·北京)月季是北京市市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了培育可以连续开花(花期较长)的月季新品种,生物小组进行系到实验。
(1)同学以单季花月季(花期较短)为亲代进行杂交,获得子代种子若干,月季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说明打破种子休眠的温度为   。
②比较   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③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需要增设第4组实验。第4组实验的预处理是   。
④若第4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综合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
a.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均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且湿度条件更为重要
b.在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打破种子休眠
c.低温可以打破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
(2)同学们将已萌发的种子培育至开花,观察植株花期长短的性状,结果如下:
单季花和连续开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结果可知,连续开花为   性状。花期长短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用A和a表示),连续开花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
(3)若要在短期内,大量获得连续开花月季植株,可采取的具体方法为:   。
【答案】(1)4 ℃;2组和3组;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C
(2)隐性;aa
(3)通过扦插这种营养繁殖的方法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解:(1)①第1和第2组的变量是温度,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常温处理种子萌发率为0,4 ℃冷藏处理种子萌发率是19%,说明打破种子休眠的温度为4 ℃。
②比较第2组和第3组两组实验结果,第2组和第3组的变量为是否与湿沙混合,不与湿沙混合的萌发率是19%,与湿沙混合的萌发率是42%,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③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那么温度应是常温,保证探究的只是湿沙条件,因此设置第4组实验的预处理是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与第1组形成对照。
④第4组探究的只是湿沙条件,若第4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说明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还必须在低温条件下。因此得出的结论是C低温可以打破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2)亲代都是单季花,子代出现连续开花,子代连续开花表现出的为隐性性状,单季花是显性性状。控制花期长短性状的基因是A和a,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aa,因为连续开花是隐性性状,因此连续开花植株的基因组成是aa。(3)若要在短期内,大量获得连续开花月季植株,可采取的具体方法为通过扦插这种营养繁殖的方法。扦插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具有繁殖速度快,能够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等优点。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2、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4、营养生殖是由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常用的方法有扦插、压条及嫁接等。 营养繁殖能使后代保持亲体的优良性状,因此,花卉、果树、茶、甘蔗、竹等人工栽培的植物都采用这种繁殖方式。
19.(2020·北京模拟)“爱媛38号”杂柑是由“南香柑”与“西子香”杂交培育而成,因其皮薄、无籽、水分足,口感像果冻,被称为果冻橙。下图是爱媛38号的培育过程,请回答:
(1)为了获得杂交的果实a,在花期需要进行的操作为去掉南香柑的   ,授以西子香的花粉。
(2)在过程③中,胚芽发育成图中的   。完成过程④,细胞经历   才能实现。
(3)过程②与过程①相比,其生殖方式优势为   。
(4)若西子香的果实是橙色,南香柑的果实是黄色,其杂交后的果实a是   色。
(5)研究人员以椪柑和温州蜜柑作砧木嫁接爱媛38号,研究不同砧木对爱媛38号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如下:
砧木 单果重量/g 可食率/% 100 mL维生素C/mg 可溶性固形物/%
椪柑 201.62 86.90 28.13 14.97
温州蜜柑 209.09 87.59 22.12 11.10
注:可食率是指果肉与果实的质量比;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指可溶性糖类。
为了获得营养价值高的果实,你给果农提出的建议是   。
【答案】(1)雄蕊
(2)c;分裂、生长和分化
(3)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4)黄
(5)选用椪柑做砧木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植物的无性生殖;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西子香的花粉落到南香柑的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西子香的精子和南香柑的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形成受精卵;受精之后,南香柑的子房继续发育成图中的果实a。因此在花期需要进行的操作为去掉南香柑的雄蕊,授以西子香的花粉。(2)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因此在过程③中,胚芽发育成图中的c茎和叶。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其中细胞生长导致细胞体积会由小变大,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量的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细胞。受精卵通过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进一步形成组织,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器官进一步构成植物体。因此完成过程④,细胞经历分裂、生长和分化才能实现。(3)图中的过程①是有性繁殖,过程②是嫁接繁殖。其中有性繁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嫁接繁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可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因此过程②与过程①相比,其生殖方式优势为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4)子房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果实呈现的颜色是果皮的颜色,果实a的果皮是由南香柑的子房壁发育而成的。由于西子香的果实是橙色,南香柑的果实是黄色,即南香柑的子房壁含有黄色果实的遗传信息,因此其杂交后的果实a是黄色。(5)虽然以温州蜜柑作砧木嫁接爱媛38号的单果重量和可食用率比以椪柑作砧木嫁接爱媛38号的高,但以椪柑作砧木嫁接爱媛38号的果实中100毫升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要比以温州蜜柑作砧木嫁接爱媛38号的高,即以椪柑作砧木嫁接爱媛38号的果实营养价值更高。因此为了获得营养价值高的果实,最好选用椪柑做砧木。
【分析】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嫁接是指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图片表示爱媛38号的培育过程示意图,其中①是有性繁殖,②是嫁接繁殖,③是种子萌发,④是植株生长;a是果实,b是根,c是茎和叶。
20.(2020·东城模拟)花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唐风》中就有对花椒的记载:“椒聊之实,藩衍盈升”。古人认为花椒树结实累累,是子孙繁衍的象征。
(1)作为调料的花椒多数是空“壳”,这些空壳实际是包裹在花椒种子外面的   。花椒属于双子叶植物,由花椒种子结构图可知,其种子结构与菜豆种子结构的不同之处是   。
(2)花椒枝条往往带有皮刺,增大了人工采摘花椒的难度。人们在种植花椒时,发现有些花椒树枝条没有皮刺,于是常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育,此时接穗应当选取   (填“有”或“没有”)皮刺的枝条。
(3)花椒具有特殊的香味,会吸引某些昆虫取食,例如花椒绵粉蚧。严重的虫害常导致花椒树当年不能正常开花结果,产量骤减。下图是绵粉蚧的发育过程图,据图判断,绵粉蚧的发育类型为   。
(4)已有研究表明,植物、害虫和天敌昆虫之间的关系需要依靠三者之间的化学信息素来建立联系。异色瓢虫是绵粉蚧的天敌之一,为研究被绵粉蚧伤害的花椒树是如何招引异色瓢虫的,科研人员利用异色瓢虫对不同花椒枝梢的趋向情况进行了实验,评价指标为瓢虫趋向百分率(最后停留在气味源中央测试圈内的瓢虫数/投放瓢虫总数),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材料 (气味源) ? 不带绵粉蚧的受害枝梢 未受虫害的正常枝梢
瓢虫趋向百分率 57% ? 20%
科研人员针对本研究有两种假设,假设一:直接招引异色瓢虫的是绵粉蚧,假设二:直接招引异色瓢虫的是受害的花椒,而与绵粉蚧关系不大。据此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中的甲组材料应选择   。从实验结果看,若乙组的瓢虫趋向百分率   ,则支持假设一,若乙组的瓢虫趋向百分率   ,则支持假设二。最终实验结果证明假设二是正确的。
【答案】(1)果皮;具有胚乳
(2)没有
(3)不完全变态发育
(4)带绵粉蚧的受害枝梢;与丙组接近;与甲组接近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种子的结构;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花椒多数是空“壳”,这些空壳实际是包裹在花椒种子外面的果皮。花椒属于双子叶植物,由花椒种子结构图可知,其种子结构与菜豆种子结构的不同之处是它具有胚乳。(2)花椒枝条往往带有皮刺,增大了人工采摘花椒的难度。因此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育,此时接穗应当选取没有皮刺的枝条,这样长出的枝条只具有接穗的性状,不带有皮刺。(3)由绵粉蚧的发育过程图可知,绵粉蚧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期,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4)甲乙两组是以是否带绵粉蚧的受害枝梢作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因此在实验中甲组材料应选择带绵粉的受害枝梢。从实验结果看,若乙组的瓢虫趋向百分率与丙组接近,则支持假设一,若乙组的瓢虫趋向百分率与甲组接近,则支持假设二。最终实验结果证明假设二是正确的。
【分析】(1)菜豆种子的结构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的。(2)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蝉、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3)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
21.(2020·大兴模拟)夏腊梅是濒危珍稀植物,需采取人工措施扩大其数量或实施迁地保护。在迁地保护时需要考虑保护地与原产地的环境差异,选择适宜的保护地。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夏腊梅的耐阴性,对夏腊梅幼苗进行了下表中的实验并记录生长3个月后的相关数据。
组别 甲 乙 丙 丁
实验处理(每组100株幼苗) 全光照(不用遮阳网) 用透光率60%的遮阳网遮光 用透光率40%的遮阳网遮光 用透光率20%的遮阳网遮光
叶面积(cm2) 55.26 72.98 70.85 64.61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mg/g) 0.49 1.43 1.16 0.52
(1)此实验控制的单一变量是   。
(2)研究人员分别对4组幼苗中的成熟叶片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请你推测   组叶片遇碘液后颜色最深,你判断的依据是   。
(3)通过人工措施可在短时间内增加夏腊梅数量,图2所示的繁殖方法是   。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此实验体现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如果对夏腊梅进行迁地保护,由你来选择保护地,你的建议是   。
【答案】(1)透光率
(2)乙;叶绿素含量越多,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越多
(3)嫁接
(4)环境影响生物;选择在湿润和有散射光的环境种植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1)此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中透光率不一样,即实验探究的是透光率对夏腊梅的生长状况的影响,因此实验的单一变量是透光率。(2)淀粉遇碘液能变蓝色。绿叶可以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叶绿素含量越多,捕获的太阳光越多,制造的有机物越多,脱色后滴加碘液颜色越蓝。乙组叶绿素含量最多,光合作用就最强,制造的有机物也最多,因此滴加碘液颜色最深的是乙组。(3)图2所示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嫁接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4)根据表中的数据,透光率不同,叶面积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不同。全光照下叶面积最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少;透光率为60%时,叶面积最大,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多。因此实验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实验的数据可以说明,透光率为60%时,叶面积最大,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多,因此应选择在湿润和有散射光的环境中种植夏腊梅。
【分析】此题是科学探究题。科学探究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此实验探究的是透光率对夏腊梅的生长状况的影响,因此实验变量是透光率。
22.(2020·北京模拟)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
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本草纲目》记载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蚯蚓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人们说蚯蚓是改良土壤的“功臣”。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自然界的各种有机废弃物经发酵后,在蚯蚓消化系统的作用下,迅速分解,转化成为容易被自身利用或被其他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经肛门排出后成为蚯蚓粪。根据国家农业部肥料质检中心等单位对蚯蚓粪的检测,蚯蚓粪含氮磷钾、含腐殖酸、氨基酸,丰富的蚯蚓蛋白酶,是名副其实的“有机肥王”。蚯蚓粪中的蚯蚓酶既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毒、有害菌,还可以分解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肌、环肌的交互收缩舒张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蚯蚓属于雌雄同体,生殖器官仅限于体前部少数体节内,结构复杂。蚯蚓的精子与卵不同时成熟,故生殖时为异体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粘液管内受精,受精卵在卵茧内发育。蚯蚓为直接发育,经2一3周即孵化出小蚯蚓,破茧而出。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   。
(2)蚯蚓的生殖方式为   (填有性/无性)生殖。蚯蚓粪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生物肥是因为   。
(3)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饮食偏好的主要因素,课外小组做了如下实验:研究者选择3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以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计算,结果如下表。
不同处理 蒙古栎树 杨树 红松树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   。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   未分解叶的消耗量,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说明   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答案】(1)分解者;物质循环
(2)有性;含氮磷钾、含腐殖酸、氨基酸、蚯蚓蛋白酶
(3)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高于;叶片种类和分解程度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的有性生殖;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蚯蚓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无机物又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因此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分解者,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物质循环。(2)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蚯蚓的精子和卵细胞在粘液管内受精,受精卵在卵茧内发育,为有性生殖。由材料可知,蚯蚓粪含氮磷钾、含腐殖酸、氨基酸,丰富的蚯蚓蛋白酶,是名副其实的“有机肥王”。因此蚯蚓粪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生物肥。(3)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是为了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即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灭菌处理。
②由表中分析可知,半分解叶的量比未分解叶的量多,说明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高于对未分解叶的消耗量;表格中,蚯蚓对杨树半分解叶最多,说明蚯蚓对杨树半分解叶最喜好;由此说明叶片种类和分解程度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三、综合题
23.(2020·北京)垂柳和早柳是北京地区常用的造林和绿化树种。为选育优良柳树品种,园林工作者进行相关研究。
(1)选取一年生且长势良好的两种柳树枝条,剪成长短一致的茎段进行扦插,得到大量保持母本性状的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填“无性”或“有性”)生殖。
(2)测定两种柳树幼苗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的   中进行。
②测定并记录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   量,以此反映光合速率。
③据图可知,在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   ,两种柳树幼苗的光合速率均逐渐增加。在相同光照强度下,   的光合速率更高,利于合成更多的   ,因此生长更快,更适合作为造林和绿化树种。
【答案】(1)无性
(2)叶绿体;二氧化碳吸收;增加(增大,增强);垂柳;有机物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植物的无性生殖;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选取一年生且长势良好的两种柳树枝条,剪成长短一致的茎段进行扦插,得到大量保持母本性状的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常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无性繁殖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2)①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②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要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测定并记录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以此反映光合速率。
③据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强,两种柳树幼苗的光合速率均逐渐增加。在相同光照强度下,垂柳的光合速率更高,利于合成更多的有机物,因此生长更快,更适合作为造林和绿化树种。
【分析】(1)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要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解答即可。
24.(2017·海淀)在我国东北地区,人们对于马铃薯种植有着极为亲切的描述,“投下几粒马铃薯,多少都会有收成.只要开花,就能到田垄取‘蛋’糊口,解决温饱.”马铃薯的繁殖过程见如图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ERRORIMAGE:http://tikupic.21cnjy.com/8b/f8/8bf8d00c515b9668a6528f47093ac17c.png]
(1)据图可知,利用马铃薯块茎来获得新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属于   生殖.
(2)马铃薯能开花结果,表明它还可以进行   生殖.
(3)马铃薯新生块茎中的有机物,来自叶片的   作用,通过   (选填“导管”或者“筛管”)运输到块茎中贮存.
(4)马铃薯能解决温饱,这是因为马铃薯块茎中的有机物与米、面等主食类似,含有大量的   .这些有机物主要在人体消化道的   内被消化吸收,最终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1)无性
(2)有性
(3)光合;筛管
(4)淀粉;小肠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1)“据图可知,利用马铃薯块茎来获得新个体”,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这样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2)开花结果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因此“马铃薯能开花结果”,表明它还可以进行有性生殖.(3)“马铃薯新生块茎中的有机物”,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通过筛管(选填“导管”或者“筛管”)运输到块茎中贮存.(4)“马铃薯能解决温饱,这是因为马铃薯块茎中的有机物与米、面等主食类似”,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有机物主要在人体消化道的小肠内被消化吸收,“最终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1)无性(营养) (2)有性(3)光合;筛管 (4)淀粉;小肠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3)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
25.(2021·海淀模拟)番红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因经印度由西藏传入内地,也叫藏红花(如图1)。番红花的柱头(长约30~40m)不仅可作药用,也是一种名贵的香料。
(1)番红花多以球茎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球茎中一些细胞经过分裂、   形成花芽,进而发育成花。
(2)长期釆用球基繁殖会导致番红花球茎变小。由下表可知,随着球茎单重的减小,番红花的开花率、平均开花数以及   均呈下降趋势。
球茎单重 开花率(%) 单个球茎的平均开花数(朵) 种植15千克球茎的 柱头产量(克)
大于35克 100 5.4 148.3
20~35克 99.1 3.6 121.6
10~20克 86 1.5 82.5
小于10克 5.3 0.2 32.1
(3)研究人员尝试通过种子繁殖改进番红花质量,但番红花在我国引种栽培多年,未见产生种子。研究者测量番红花柱头和花柱总长约80-100mm,并将图1中[①]   中产生的花粉涂抹在柱头上,然后观察花粉管的生长状况,结果见图2。据此分析番红花不能产生种子的原因是   。
(4)结合上述研究,以下各项中,可使番红花产生种子的措施有   (多选)。
a.矮化柱头和花柱b.缩短花丝长度c.增加花粉数量d.增加传粉昆虫e.向柱头涂抹刺激花粉管伸长的物质
【答案】(1)无性/营养;分化
(2)柱头产量
(3)花药;花粉管伸长的最长长度远小于柱头长度,精子无法进入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最终导致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
(4)a e
【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植物受精过程;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1)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番红花多以球茎进行繁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球茎中一些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形成花芽,进而发育成花。
(2)由题意可知,随着球茎单重的减小,番红花的开花率、平均开花数以及柱头产量均呈下降趋势。
(3)研究者测量番红花柱头和花柱总长约80-100mm,并将图1中①花药中产生的花粉涂抹在柱头上,然后观察花粉管的生长状况。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番红花不能产生种子的原因是:花粉管伸长的最长长度远小于柱头长度,精子无法进入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最终导致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
(4)由于花粉管伸长的最长长度远小于柱头长度,精子无法进入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最终导致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因此矮化柱头和花柱、向柱头涂抹刺激花粉管伸长的物质可使番红花产生种子。
【分析】(1)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26.(2020·门头沟模拟)科普阅读
由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组织,重庆大学牵头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 2018 年底顺利登陆月球背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
“月面微型生态圈” 是一个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高 18 厘米,直径 16 厘米,净容积 约 0.8 升,总重量 3 千克。“罐子”内放置有马铃薯、拟南芥种子、棉花种子、油菜种子、酵母菌、果 蝇卵共六种生物样本,以及土壤、水、空气等物质。科学家通过一定的技术使“罐子”内温度保持在 1℃—30℃,控制好里面的湿度、养分。“罐子”的顶部安装有光导管,它能让“罐子”里的植物享受到月 球表面的自然光,为“月面微型生态圈”提供光能。
2019 年 1 月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发布了最新试验照片,照片显示试验搭载的棉花种 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这株棉花嫩芽还将继续 生长,有望成为月球上的第一片绿叶。
(1)“月面微型生态圈”中的能量来源是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上看,在“月面微型生态圈” 中充当分解者角色的是   。
(2)“月面微型生态圈”中能保证棉花种子萌发的条件是   、充足的空气和水分等。
(3)“月面微型生态圈” 中马铃薯和拟南芥等植物通过   ,产生碳水化合物和氧气供果蝇卵“消费”; 果蝇卵的生长过程则产生出植物所需的   和粪便等养料,这将实现微型生态循环。
(4)生产上常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幼苗,这种繁殖方法叫_____。
A.出芽生殖 B.分裂生殖 C.孢子生殖 D.营养生殖
【答案】(1)月球表面的自然光;酵母菌
(2)适宜的温度(温度保持在保持 1—30℃)
(3)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4)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根据月球表面的自然光,为“月面微型生态圈”提供光能,所以“月面微型生态圈”中的能量来源是月球表面的自然光。酵母菌是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所以酵母菌在该“月球微型生态圈”中充当着分解者角色。(2)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月面微型生态圈”中能保证棉花种子萌发的条件温度保持在1℃到30℃、充足的空气和水分等。(3)马铃薯和拟南芥等植物作为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果蝇卵的生长过程则产生出植物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粪便等养料,这将实现微型生态循环。(4)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像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进行繁殖就属于营养繁殖,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D符合题意。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7.(2020·朝阳模拟)竹,为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的植物,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
竹的地上茎木质中空,地下茎横向生长,数量多而密。竹子可以通过竹笋(地下茎的嫩芽)进行繁殖,也可以通过开花结果繁衍,竹子花类似水稻的花,花朵小且不够鲜艳。
早在2000多年前,《山海经》中就有:“竹生花,其年便枯”的记载。大多数竹子的营养生长可长达六、七十年,终生只开一次花。随着开花结实,植株逐渐衰老死亡,且一旦开花就会引起大面积竹林的集体开花。某些竹子种类是“国宝”大熊猫的重要食物来源,因此大面积竹子开花会对大熊猫的生存造成很大的威胁。
长期以来,在竹子开花机理方面的研究有生长周期说、营养说和环境说三个学说。生长周期说认为:竹子生长到生理成熟年静后会开花;营养学说认为:竹子在缺乏营养的条件下导致开花;环境学说认为:外界条件尤其是干旱和高温导致竹子开花。这些学说都有一定的实验研究支持。
科研人员为防止竹林的大面积死亡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竹林的更新复壮。更新复壮是指通过人工方式使出现开花的竹林避免更大范围的开花、死亡,使其继续营养生长。目前,促进竹子复壮的措施有:改善水肥条件、全面松土、防止病虫害,使其不断发笋;当个别竹林开花时,及时砍掉开花的竹子。采取以上措施后,竹子的生长状况得以改善,其中叶片数量、叶片厚度、输导组织横截面积、气孔密度、气孔面积等生理指标均得以恢复,开花竹林经过五六年可复壮更新。
(1)竹子花传粉方式为   ;竹多以竹笋的方式进行繁殖,属于   生殖。
(2)竹子开花后,其叶片厚度、输导组织横截面积、气孔密度、气孔面积等生理指标逐渐下降,因此可以推测出竹子开花会影响   生理功能。
(3)下列说法不符合竹子开花学说的是_____。
A.竹子生长到成熟年龄,有可能开始花的发育
B.熊猫大量啃食竹子,有可能导致竹开花
C.土壤营养物质缺乏,有可能导致竹开花
D.干旱和高温的天气,有可能导致竹开花
(4)竹子开花后引起大面积死亡,会带来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因此竹子开花后可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复壮   。
【答案】(1)风媒传粉;无性(或营养)
(2)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运输
(3)B
(4)改善水肥条件、全面松土、防止病虫害,使其不断发笋;当个别竹株开花时,及时砍掉开花的竹子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传粉及其类型;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植物的传粉方式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就是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就是异花传粉,异花传粉的媒介有风和昆虫等。竹子花粉颜色不鲜艳,比较小,所以竹子花传粉方式为风媒传粉;竹多以竹笋的方式进行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2)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竹子开花后,气孔面积等生理指标逐渐下降,因此可以推测出竹子开花会影响蒸腾作用生理功能。(3)ACD.根据在竹子开花机理方面的研究有生长周期说、营养说和环境说三个学说。生长周期说认为:竹子生长到生理成熟年静后会开花;营养学说认为:竹子在缺乏营养的条件下导致开花;环境学说认为:外界条件尤其是干旱和高温导致竹子开花,ACD不符合题意。
B.熊猫大量啃食竹子,有可能导致竹开花,不符合竹子开花学说,B符合题意。(4)改善水肥条件、全面松土等都可以将竹子进行复壮。
【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8.(2020·西城模拟)桃是中国原产物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吉祥长寿的美好寓意,在广泛种植的过 程中产生了很多优良品种。
(1)桃果实营养丰富。根据图
1,可食用的“果肉”部分是由其花结构中的   发育而来的。
(2)桃的枝干是很多果树嫁接的常用砧木。嫁接和   都是常
见的无性繁殖技术。亲缘关系越近的植物,越容易嫁接成 活。根据图 2 判断,更容易嫁接在桃树上成活的两种植物 是(   )。
a.玫瑰 月季 b.苹果 杏 c.李 杏 d.木瓜 梨
表 桃果皮茸毛性状的杂交实验
(3)桃的外果皮上有的具有密生的茸毛(简称有毛),有的光滑无茸毛(简称无毛)。科研人员做过如上表所示的杂交实验,根据结果可判断   为显性性状。杂交组合Ⅱ中有毛亲代的基因组成是   (以 G、g 表示显、隐性基因)。“有毛”和“无毛”的不同体现了生物的   多样性。
【答案】(1)子房壁
(2)扦插;c
(3)桃的外果皮上有毛;Gg;基因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1)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桃果实营养丰富。根据图 1,可食用的“果肉”部分属于果皮部分是由其花结构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如嫁接,扦插,压条,组织培养等。桃的枝干是很多果树嫁接的常用砧木。嫁接和扦插都是常见的无性繁殖技术。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级别越高,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级别越低,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通过分析可知,亲缘关系越近的植物,越容易嫁接成活。根据图 2 判断,更容易嫁接在桃树上成活的两种植物是李、杏,其亲缘关系更近。故答案为:c。(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分析可知桃的外果皮上有的具有密生的茸毛(简称有毛),有的光滑无茸毛(简称无毛)。分析可知,Ⅲ组亲代与亲代桃的外果皮上有毛,而子代桃出现无毛,科研人员做过如上表所示的杂交实验,根据结果可判断桃果皮上有毛为显性性状,桃果皮上无毛是隐性性状。桃的果皮的有毛(G)和无毛(g )基因控制,杂交组合Ⅱ中亲代桃果皮有毛基因是GG或Gg,无毛基因是gg,而子代中有桃的果皮无毛,基因组成是gg,分别由亲代各传递一个g基因,可以推测亲代的基因组成分别是Gg和gg,遗传图解如下:
因此,杂交组合Ⅱ中有毛亲代的基因组成是 Gg。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毛”和“无毛”
【分析】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29.(2020·顺义模拟)科普阅读题
马铃薯又名土豆,是一种高产、适应性广的农作物。大米、小麦和玉米提供的营养成分,它都能提供,甚至更为优越。比如现在许多人的食语中热量过高,膳食纤维不足,而土豆淀粉中有一部分抗性淀粉,难以被消化吸收,比精米白面更加健康。另外,这些食物中的固体含量中都有10%左右的蛋白质,虽然含量不算高,但作为主食食用量大,总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大米和小麦的蛋白质在氨基酸组成上与人体需求相差较大,而土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就要好得多,可以作为优质蛋白的来源。此外,土豆中含有相当多的钾、维生素C和几种B族维生素。因此国家把马铃著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培育抗病虫害、高产,高品质的马铃薯一直是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育种过程如下:
第一年:选择抗病、高产、口味佳的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待母本结实后,采集果实中的种子(称为实生种子)。
第二年,把实生种子种下去,从收获的马铃薯中选择具有优质性状的块茎作为种薯。
第三年,优质种薯不切割,用整薯进行小面积种植,收获后继续筛选具有优质性状的块茎作为种薯
第四年,将上一年筛选出来的优质种薯种于田间,在出苗后用扦插的方法繁殖大量幼苗,收获种薯
第五年,用上一年收获的健康种薯作为生产用的种薯,进行推广种植。农民把种薯切成若干小块种入土壤中,每个小块长成一袜新个体,可以达到短期、快速收获的目的。
请回答问题:
(1)把马铃薯块茎按芽眼切成块状种到田里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2)马铃薯的杂交育种属于有性生殖,具体操作过程是:开花前将母本的   去掉,然后蘸取父本的花粉涂在母本的柱头上。用此方法培育的种子所繁殖的后代具备   (母本、父本、双亲)的遗传特性。
(3)要培育高产的品种,可利用激光、射线、药物等处理萌发的马铃薯幼苗,诱发其   发生改变,导致性状发生改变,并从中选育优良品种。变异后的性状   (一定是、一定不是、不一定是)高产性状)。
(4)当选育出优良品种后,采用播种块茎的方法推广种植,这个过程属于无性生殖,其优点是   ,且具有繁殖速度快、产生子代数量多等优势,有利于个体的快速增殖和生物种族的繁衍。
【答案】(1)无性生殖(营养生殖)
(2)雄蕊;双亲
(3)遗传物质(DNA,基因、染色体);不一定是
(4)子代能够稳定地保持母本的遗传特性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1)把马铃薯块茎按芽眼切成块状种到田里进行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故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2)有性生殖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卵细胞的生殖方式。开花前将母本的雄蕊去掉,防止母本在自然状态下完成同种植物的传粉和受精。然后蘸取父本的花粉涂抹在母本的柱头上,花粉中有精子,落到雌蕊柱头上,最终会跟子房里面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属于有性生殖,用这种方法繁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3)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因为环境改变而引起的。用激光、射线、药物等处理萌发的马铃薯幼苗,会诱发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性状发生改变,并从中选育优良品种,这就是人工诱变育种。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变异后的性状不一定是高产性状。
(4)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故无性生殖子代能够稳定地保持母本的遗传特性,且具有繁殖速度快、产生子代数量多等优势,有利于个体的快速增殖和生物种族的繁衍。
【分析】(1)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30.(2020·北京模拟)绿绒蒿为罂粟科中绿绒蒿属植物的总称,人称“高山丹”,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也是传统的藏医药用植物。目前,绿绒蒿属植物大多数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1)绿绒蒿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存在很大的问题,科研工作者通过系列实验研究促进其种子萌发的方法。
①绿绒蒿的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内的   发育成种子。
②实验中选取的五种绿绒蒿种子应具备的条件是   。
③首先将等量的五种绿绒蒿的种子分别分成三组处理,即不做处理、赤霉素(GA3)处理、暗处理,48小时后均置于培养箱中进行模拟自然条件下的种子萌发实验,其中对照组是   处理。
④三种处理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尝试选择出提高五种绿绒蒿种子发芽率的处理方法。   、   (分类讨论)
(2)绿绒蒿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为此可以尝试通过   技术实现苗木快迅繁殖以及规模化生产。
【答案】(1)胚珠;有完整且有活力的胚,颗粒饱满,大小均等;不做;比较了暗处理和赤霉素浸泡两种处理方式对5种绿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刺绿绒蒿、总状绿绒蒿、尼泊尔绿绒蒿、草甸绿绒蒿的萌发指标均表现为暗处理比赤霉素处理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故我们可对这四种植物的种子选择暗处理的方法来提高种子发芽率;贝利叶绿绒蒿的萌发指标表现为赤霉素处理比暗处理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故我们可对贝利叶绿绒蒿的种子选择赤霉素处理的方法来提高种子发芽率
(2)组织培养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组织培养;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解析】【解答】(1)①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②探究实验应遵循唯一变量原则,因此,实验中选取的五种绿绒蒿种子应具备的条件是:有完整且有活力的胚,颗粒饱满,大小均等。
③据分析可知,对照组就是不做处理的那一组,以探究某种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④比较了暗处理和赤霉素浸泡两种处理方式对5种绿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刺绿绒蒿、总状绿绒蒿、尼泊尔绿绒蒿、草甸绿绒蒿的种子萌发率均表现为暗处理比赤霉素处理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故我们可对这四种植物的种子选择暗处理的方法来提高种子发芽率。贝利叶绿绒蒿的种子萌发率表现为赤霉素处理比暗处理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故我们可对贝利叶绿绒蒿的种子选择赤霉素处理的方法来提高种子发芽率。(2)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所以,要想实现苗木快迅繁殖以及规模化生产,比较理想的办法就是组织培养。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情况下,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处于自然状态)就是对照组。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31.(2020·北京模拟)草莓被誉为“果中皇后”,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采摘园在大棚中种植草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棚种植草莓时,果农常在棚内放养蜜蜂,放养蜜蜂最直接的目的是   。草莓果实是由花中   的发育而来的。
(2)草莓通常采用匍匐茎进行繁殖,即把匍匐茎生长出来的子株与母株切断,子株可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   。
(3)草莓是盐敏感植物,某些无机盐会影响草莓产量。科研人员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利用盆栽法分别研究钙盐和钠盐对草莓生理特性的影响。下列图表为不同无机盐对草莓气孔导度(注:气孔导度是指气孔的开放程度)和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相对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处理 叶绿素a (100mmol/L) 叶绿素b (100mmol/L)
对照组 1.276 0.678
NaCl 1.110 0.551
CaCl2 1.078 0.536
表1
①表1中结果显示,两种盐都会使   含量下降,导致光合作用吸收   能减少进而使光合速率下降。
②图1中结果显示,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气孔导度   ,导致植物体吸收   速率降低,使光合速率降低。其中   溶液的影响更大。
【答案】(1)帮助草莓传粉,提高坐果率和产量;子房
(2)繁殖速度快、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3)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光;降低;二氧化碳;CaCl2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植物的无性生殖;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扩大分布范围,因此果农常在棚内放养蜜蜂的目的是帮助草莓传粉,提高坐果率和产量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2)采用匍匐茎进行繁殖,是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发育而来,属于无性繁殖。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所以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短期内可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
(3)①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两种盐都会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减少进而使光合速率下降。
②分析曲线图可知: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导致气孔导度降低,导致植物体吸收二氧化碳速率降低,使光合速率降低。其中CaCl2溶液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更大。
【分析】(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3)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32.(2020·丰台模拟)马铃薯被世界粮农组织列人四大粮食作物之一。“马铃薯变金豆”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项目。在农业生产中,通常用带有芽点的块茎繁殖新植株。请回答问题:
(1)马铃薯花色多样、花冠大,由此推断马铃薯的传粉媒介多为   (填“风媒”或“虫媒”)。如下图所示,[   ]   将发育为种子。
(2)马铃薯的主要食用部分是块茎,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块茎繁殖属于   繁殖方式。
(3)从马铃薯健康植株上采集种子,所培育的幼苗基本不带病毒。而块茎繁殖容易造成病毒积累引起减产。技术人员建议:种子繁殖和块茎繁殖应交替进行。谈谈你对技术人员建议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答案】(1)虫媒;③;胚珠
(2)器官;无性(营养)
(3)我同意技术人员的看法。理由是:马铃薯健康植株采收种子,所培育的幼苗基本上不带病毒,这样的幼苗发育出的块茎带基本上也不带病毒,因此下一代种植时可以用来块茎繁殖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1)马铃薯花色多样、花冠大,能招引昆虫为其传粉,由此推断马铃薯的传粉媒介多为虫媒花。子房受精后的发育情况为,如图所示:
可见,受精作用完成后,③胚珠发育为种子。(2)生产上常用马铃薯块茎进行繁殖,植物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用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又叫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繁殖。无性生殖的后代是由母体直接产生,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3)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后代都具有变异现象,所培育的幼苗基本不带病毒。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所以利于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容易造成病毒积累引起减产。因此种子繁殖和块茎繁殖应交替进行。
【分析】(1)根据花的传粉媒介不同,又可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花朵大而鲜艳;有方向的气味或甘甜的花蜜,其目的是招引昆虫为其传粉;风媒花特点:花朵小,没有艳丽的花冠和芳香的花蜜。花粉多而轻;表面光滑,柱头有分叉或黏液有利于风力传粉。(2)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3)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4)图中:①雌蕊,②雄蕊,③胚珠。
33.(2019·海淀模拟)圆明园遗址公园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内水域辽阔,分布着荷花、芦苇等120多种水生植物,还有绿头鸭、大苇莺等60多种鸟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荷花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其种子外有果皮,属于   植物。藕是荷花的地下茎,用具有芽的藕段繁殖新植株的方式属于   繁殖。
(2)大苇莺在芦苇丛中栖息繁殖,主要以金花虫、豆娘等为食,豆娘捕食飞虱、蚜虫等小型昆虫,飞虱、蚜虫都可以吸食芦苇汁液。据此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3)大苇莺的繁殖期在5-7月,营巢于芦苇丛、灌丛等。杜鹃常把卵偷偷产在大苇莺巢内,大苇莺替杜鹃孵卵和育雏。杜鹃雏鸟比大苇莺形体还大,可大苇莺依然不断饲喂它,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大苇莺饲喂杜鹃雏鸟的行为属于   。
(4)2008年有两只黑天鹅定居于此,并繁育后代至今,成为圆明园一道新景。然而研究小组的同学发现黑天鹅活动水域被芦苇丛限制得很小,因此提出大面积割除芦苇的方案。请结合文中信息,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对该方案作出评价,并提出合理建议   。
【答案】(1)生产者;被子;无性
(2)芦苇→飞虱→豆娘→大苇莺
(3)先天性行为
(4)该方案不合适。应选择在鸟类非繁殖季节,重新规划水域和芦苇区域的分布,以维持圆明园内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进而保护鸟类的多样性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解:(1)荷花是水生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荷花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藕是荷花的地下茎,用具有芽的藕段繁殖新植株的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所以,题中食物链为:芦苇→飞虱→豆娘→大苇莺(或芦苇→蚜虫→豆娘→大苇莺)。 (3)大苇莺替杜鹃孵卵和育雏。杜鹃雏鸟比大苇莺形体还大,可大苇莺依然不断饲喂它,这是一种繁殖行为,是有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4)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大面积割除芦苇的方案不合适。应选择在鸟类非繁殖季节,重新规划水域和芦苇区域的分布,以维持圆明园内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进而保护鸟类的多样性。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3、从行为的获得过程来分,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行为,如,蜜蜂采蜜、蚂蚁筑巢、鸟类迁徙等。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又叫做学习行为,如训练蚯蚓走迷宫的实验、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34.(2018·西城模拟)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竹常被赋予高雅、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竹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其地下茎上有很多芽,可发育成为竹笋,进而长成新的植株, 所以竹常成片成林出现。
竹虽常见,但见到它开花的时候却不多。其实竹是有花植物,竹的花很小,没有明显的花瓣和鲜艳的颜色。每朵花都有3枚雄蕊和1枚隐藏在花朵内的雌蕊,当完成传粉受精后,就能形成种子。竹一生只开花结籽一次。在天气干旱、植物衰老等情况下,竹会通过开花结籽的方式延续后代,而开花后的竹则将枯死。
北京紫竹院公园是“南竹北移”的典范,公园陆续引进50余种竹,形成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早园竹婀娜多姿,妩媚秀丽,是主要的观赏竹种。但它们容易遭受蚜虫等害虫的危害,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为有效防治病虫害,公园技术人员做了如下调查研究,结果见表 1。
表1 竹林生长环境对蚜虫发生的影响
地点 竹林密度(株/m2) 通风条件 蚜虫数量(个/叶)
东门内南侧 5.75 差 17.86
青莲岛南侧 6.00 差 21.33
青莲岛北侧 4.00 好 8.50
明月岛东侧 3.36 较差 17.58
根据调查结果,公园针对性地进行了常规的药物防治,害虫消退率明显提高。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人工助迁了蚜虫的天敌,如瓢虫和草蛉,进行生物防治,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竹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以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不同的方式繁殖后代,这是经过长期   ,不断进化形成的适应性特征。在适宜条件下,它的生殖方式为   。
(2)文中提到“竹的花很小,没有明显的花瓣和鲜艳的颜色”,由此可推测其传粉需要   作为媒介。花粉从雄蕊的   中散出,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形成种子。
(3)紫竹院公园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请你就上文中提到的生物,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4)由表1数据可知,在   的竹林生长环境下,蚜虫数量最多,最易发生病虫害。结合文中信息,下列哪一项不是预防病虫害的良好方法   。
A.尽量加大药物使用
B.控制竹林密度为4.00株/m2 左右
C.适量引入害虫的天敌
D.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答案】(1)自然选择;无性生殖(营养生殖)
(2)风(风力);花药
(3)竹→蚜虫→瓢虫(草蛉)
(4)通风条件;A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传粉及其类型;植物的无性生殖;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竹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以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不同的方式繁殖后代,这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不断进化形成的适应性特征,在适宜条件下,它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2)文中提到“竹的花很小,没有明显的花瓣和鲜艳的颜色”,由此可推测其传粉需要风作为媒介,花粉从雄蕊的花药中散出,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形成种子;
(3)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根据资料内容,紫竹院公园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完整的食物链有:竹→蚜虫→瓢虫;
(4)由表1数据可知,在通风条件的竹林生长环境下,蚜虫数量最多,最易发生病虫害,预防病虫害的良好方法有:控制竹林密度为4.00株/m2 左右、适量引入害虫的天敌、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等,尽量加大药物使用不是预防病虫害的良好方法,A符合题意。
【分析】有性生殖是指在生殖过程中,有两性生殖细胞融合现象的生殖方式,比较高等的生物一般是有性生殖,因为这种生殖方式能够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无性生殖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是因为是母本的单性复制,所以后代不会出现变异,会引起遗传上的退化.因此有性生殖,能够获得亲代双方的遗传基因,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
35.(2018·朝阳模拟)姜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在各地广泛裁培,其食用部分是它的根状茎。
(1)人们常用姜的块茎进行繁殖,这种方式属于   生殖。随着姜的生长,姜块逐渐膨大,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这是   作用的结果。
(2)进入夏季,温度升高,光照增强,却出现减产现象。技术人员进行实验,探究高温对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
实验中,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应   。从图1与图2中可以看出,高温对姜叶片的影响是   ,从而导致光合作用   。
(3)姜的种植过程中,人们普遍使用间作套种的方法,如在姜的四周栽培芋头、玉米、向日葵等高大作物,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姜的产量,这其中的原理是   。
【答案】(1)无性;光合
(2)完全相同;高温是姜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都降低;减弱
(3)芋头、玉米、向日葵等高大作物的叶片可以为姜遮挡部分光线,避免光照过强、水分散失过多造成的伤害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如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1)植物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用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又叫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繁殖。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存储能量,随着姜的生长,姜块逐渐膨大,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这是光合作用的结果。(2)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中,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从图1可以看出,高温使姜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从而导致光合作用减弱;从图2中可以看出,高温使姜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导致光合作用减弱。(3)如在姜的四周栽培芋头、玉米、向日葵等高大作物,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姜的产量,这其中的原理是芋头、玉米、向日葵等高大作物的叶片可以为姜遮挡部分光线,避免光照过强、水分散失过多造成的伤害。
【分析】1、 用姜的块茎进行繁殖属于营养生殖 ,营养繁殖能使后代保持亲体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
2、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条件:光,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浓度、无机盐等。
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
4、只有当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时,才会有有机物的积累。增加光合作用的因素及降低呼吸作用的因素,都能提高作物的产量。
5、姜属于阴生植物, 耐阴不耐强光 。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