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
曲折发展
[复习提问]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1﹑过渡时期的含义是什么?需要多长时间?实际情况呢?
A、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
B、原计划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或更长一些时期。
C、实际上,只用了三年(1953——1956)。
1949——1956
2﹑为了实现过渡,需要完成哪些任务?为此中共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A、巩固:建国初期三大运动。它巩固了新政权,为国
民经济恢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B、恢复:三项经济措施。它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
建设准备了条件。
C、建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
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导入新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6——1966)
1﹑分析题目,本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A、探索:中共制定或采取一系列的正确决策,为以后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奠定
了基础。
B、曲折:由于缺乏经验和认识上的不足,在探索中出现
了一些曲折和错误,为“文革”的错误发动埋下伏
笔。
C、前进:由于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建设社会
主义的积极性,因而社会主义建设仍取得了巨
大成就, 这是十年探索的主要方面。
在十年探索中,主要面临两个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政治上
成功:《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
整风运动 七千人大会
失误: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反右倾斗争
经济上
成功: 八字调整方针
失误: 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1)《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的依据是什么?请
用史实简要说明。
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苏联的经验和教训;二
是总结建国以来的建设经验。
(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主要讨论的是什么问题?
请举例说明。
主要讨论的是经济问题。
(3)报告的提出具有什么意义?
它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的开始, 也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和正确决策的
制定作了准备。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过渡时期(1949——1956)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是什么?
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
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2)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
何变化?
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
间的矛盾;阶级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但仍在一定范围
内存在。
(3)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我们工作主要任务发生变化;请简要分析、说明。
主要作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因此,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
设上来。
(4)中共八大前后,经济建设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中共采取了哪些措施,加以解决?有何启示。
A、出现的问题:急躁,冒进势头。脱离国情,单纯追求速度和
规模。
B、中央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
中稳定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C、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经
济规律办事。
(5)为什么说中共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
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
它是依据“一五”计划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是从
中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实践证明,坚持它我国的
经济建设就会顺利并取得成效;反之,就会遇到挫
折和遭受损失。
整风运动
1《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1)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指什么?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采用这种
方式?请思考、分析。
A、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即团结——批评——团结。
B、原因:由于一些人习惯用处理敌我矛盾的方法对待人民
内部矛盾,缺乏民主和法制观念,影响经济建设。因此,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大意义。
2、整风运动
(1)简要介绍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整风运动的基本情况。
见教材第50页
(2)为什么把反对官僚主义放在首位?
因为中共执政后威望空前,部分干部被“糖衣炮弹”击中,滋生特权思想,腐化堕落。
(3)整风运动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A、 直接目的:使全党同志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 根本目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
(1)整风运动发展成反右派斗争的原因是什么?
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
进攻。
(2)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 严重影响?
A、原因:党中央对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的过于严重, 使反右派斗争将严重扩大化。
B、重要影响: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的科学论断,而认为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这就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总路线
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失误:“多快好省”忽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1958年
大跃进:片面追求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人民公社化: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
组织形式
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国情认识不足,急于求成
时间:
目的
影响
评价
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
化运动
背景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上书毛泽东,指出
大跃进以来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毛泽东认为彭的上书是向他和党中央“下战书”
标志:
八届八中全会通过《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
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
后果
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使党内的民主生活遭受严重损害
中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
“反右倾”斗争
类别
时间
起因
范围
评价
后果
反右派
1957
反右倾
1959
整风中确有
极少数分子
乘机向党和
新生制度进
攻
彭德怀等向
党提出改进
意见
党内外
党内
反右派是必
要的,扩大
化是错误的
完全错误
十年建设成就
原因:在中共领导下,顶住反华势力的压力,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表现:a 建成大中型项目500多个
b 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0%
c 建武汉、包头钢铁基地
d 建大庆、胜利、大港油田,1965年石油自给
e 电力工业增快
f 建兰新、包兰铁路
g 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人工合成
结晶牛胰素岛
模范: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
请大家将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出来:
1956年:《论十大关系》报告;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
整风运动; 反右派斗争及扩大化。
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反右倾斗争;
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1962年:七千人会议。
课堂练习
1、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的文献是:
A、毛泽东《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
B、《论十大关系》
C、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2、中共八大确定的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方针是
A 逐步改进 B 多快好省C 稳步前进D 快速发展
3、开始违反八大指导思想的事件是
A 整风运动 B 反右斗争扩大化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57年整风运动与1942年的相比,首先着眼于: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官僚主义 D、反对党八股
5、以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1)人民公社化运动 (2)反右派斗争
(3)七千人大会 (4)整风运动
A、(1)(2)(3)(4) B、(4)(1)(2)(3)
C、(4)(2)(1)(3) D、(1)(4)(2)(3)
6、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高潮的会议是
A 中共八大 B 八大二次会议
C 北戴河会议 D 八届八中全会
7、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多
种因素中,主要的是
A 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B 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C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反右倾的后果
D 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8、中国在1952年和1962年的两个年度,经济发展
状况的相同点是
A 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
B 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
C 处于大幅度下降时期
D 受到左倾错误干扰
9、左倾思想由指导国家政治生活扩展到指导经济
工作始于
A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国民经济三年困难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10、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
A 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况
B 初期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
C 初期和后期较好,中期有问题
D 初期有问题,后期逐渐纠正
1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⑴忽视了客观规律 ⑵缺乏建设经验
⑶左倾错误干扰 ⑷忽视人的主观性
A ⑴⑵⑶⑷ B ⑴⑵⑶
C ⑴⑵⑷ D ⑴⑶⑷
作业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上有过哪些正确指导思想?有过哪些失误?产生
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其经验教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