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的呼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有弹性、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田野的呼唤》
2、认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能正确、规范的演唱
3、通过学唱,感受音乐中春天的气息,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赞美。
二、教学重点: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的呼唤》。
三、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歌曲中顿音、重音在音乐中的表现及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寻老师首先想请你们来聆听一段音乐(播放有关春天的歌曲)
请问刚才音乐当中歌唱的是哪一个季节?
生:春天.......
师:是的,春天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季节,也是寻老师最喜爱的一个季节。寻老师很想去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你们想和寻老师一起去看一看吗?(想…)这么多同学都想,那我们一定得有一条整齐的队伍,踏着整齐的步伐,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二)低声部学唱
用“beng”来模唱低声部旋律(代表轻巧整齐的步伐)(出示脚印图)
1=D 4/4 10 50 10 50 ︱10 50 10 50 ︱ 70 50 70 50 ︱10 50 10 50
︱10 50 10 50 ︱10 50 10 50 ︱ 70 50 70 50 ︱10 50 10
用双手模仿步伐,一边模仿,一边唱谱,(提示:动作与声音都要轻巧,犹如小猫的步子,第一遍)
用“beng”模唱(第二遍)
③伴随音乐模唱(第三遍)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的脚印图,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掌握低声部旋律,为歌曲的合唱做好铺垫〗
(三)、聆听感受,学唱全曲
1、游戏接龙,熟悉歌曲主旋律
师:同学们,你们的步伐真整齐,有三位小伙伴也想加入你们,他们分别是住在5楼的“sol”(唱sol),住在三楼的“mi”(唱mi),还有住在一楼的“do”(唱do),让我们背上背包,带上他们一起出发吧。(学生根据老师的动作提示唱出音高,随后老师唱歌曲的旋律,学生看手势提示唱相应的主干音(5 3 1),再合音乐练习一次,通过接龙游戏初步熟悉歌曲主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音高的辅助,找出歌曲主干音1 3 5,并在接龙游戏中初步熟悉歌曲〗
2、初听全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我们刚才都已经背好了背包,再带上好吃的零食,穿上漂亮的衣服,和自己的伙伴一起到充满着春意盎然的田野中郊游,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略)
聆听全曲,感受整体情绪:让我们一起来听一群小伙伴们的歌唱吧!感受他们的心情怎样?(显示美丽的田野风光图)
聆听片段,选择合适的图案表现不同的音乐部分
(图一: 图二: )))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学生完整的聆听音乐,并欣赏田野风光图片,感受音乐的情绪,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3、大家来找茬(重难点乐句教唱)
仔细聆听,找出不同处,并唱一唱
4.3︱2 6 -5.4︱3 5 – 4 3︱2 3 4 5︱43 3 4 5 0
梯里 通吧 梯里 通吧 田野 在召唤我 快快把路上,
4.3︱2 6- 5.4︱3 5 – 4 3 ︱20 50 50 50 ︱3 - - - ‖
梯里 通吧 梯里 通吧,我将 出 发 到 远 方
4.3︱2 6 -5.4︱3 5 – 4 3︱2 3 4 5︱4 3 3 4 5 0
梯里 通吧 梯里 通吧 田野 在召唤我 快快把路上,
4.3︱2 6- 5.4︱3 5 – 4 3︱ 2 5 6 7 ︱1- - - ‖
梯里 通吧 梯里 通吧,一路 走 我 一 路 唱(加动作辅助音高的不同)
(注:①“梯里通吧”意为“快来吧” ②顿音、重音)
〖设计意图:通过“大家来找茬”的游戏,让学生找到这两个乐句结尾的不同之处,演唱时避免混淆,另外还有顿音、重音记号的处理,从而解决重难点乐句〗
5、学唱歌曲
美丽的田野在召唤我们,那我们也来试着将歌声与美丽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吧(出示第一段歌词)
师弹奏第一段,生填词默唱(不发声)
师弹奏第一段,生轻声跟唱(及时指导纠正)
师弹奏第二段,生填词跟唱 (出示第二段歌词)
8、完整演唱全曲(合音乐伴奏,可适当加入拍手)
(四)、二声部合成
师:还记得我们刚开始整齐步伐的节奏吗?(巩固一次)
现在让我们接受田野的呼唤,唱着歌,踏着步,再次出发吧!
高低声部跟随音乐伴奏演唱,老师指挥提示
两声部一起合唱
(五)、总结下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意大利的歌曲《田野的呼唤》,其实意大利最著名的要数歌剧了,它也是“歌剧的发源地”,最后,让我们也一起欣赏一下那里的歌剧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