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2张PPT)
这个聪明的俘虏是怎么回答的呢?
有一个残暴的国王,统治着一个奇怪的国家。这个残暴的国王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令,所有从前线抓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答的是真话,就得用火烧死,如果回答的是假话,就得绞死。看起来,任何俘虏都难逃噩运。
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执法官按照惯例问他:你来这里干什么?聪明的俘虏回答: ……
执法官不好处理,只好上报国王裁决。国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了。
聪明的俘虏回答: 我来这里是为了被绞死。
聪明的俘虏回答: 我来这里是为了被绞死。
因为如果真的绞死这个俘虏,那么这个俘虏说的是真话,而说了真话是要被烧死的。可是如果把这人烧死,那他答的就是假话,而说假话的是要被绞死的。
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真话假话,绞死烧死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
柏拉图曾给人下过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
柏拉图曾给人下过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
结果他的一个学生给他找来了一只拔光羽毛的鸡,拿到柏拉图面前嘲讽他说:“这就是老师您说的‘人’呀。”
柏拉图的定义之所以显得可笑,是因为“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不是人的根本属性,虽然人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但柏拉图把“人”的外延扩大了,一些不属于人的事物都能归入其中,这才让学生抓住了把柄。可见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外延则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具体范围,建立一个概念必须要考虑到这两个方面。
逻辑通过概念、判断来进行推理、论证,所以要学习逻辑,我们首先要了解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合作探究
概
念
我们正在使用的这本书,叫“课本”,不叫“杂志”,不叫“小说”;这本书用的文字是“汉字”,而不是“英文”,也不是“日文”。这些“课本”“杂志”“小说”“汉字”“英文”“日文”等,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叫“词语”,而从逻辑角度看,它们就又都是一些“概念”。
每一个概念,揭示的是某一种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我们借此就可以准确地把一种事物或现象跟其他事物或现象区别开来。
新知讲解
“概念”
“概念”
含义:心理学上认为,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概念组成:内涵、外延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内涵越少,外延就越大。这就是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外延则指所反映的对象的具体范围。
例如,“钢笔”这个概念的内涵,比“笔”的内涵要多。“钢笔”有笔的一般特点外,还增加了“笔尖用金属制成,钢性的,用墨水书写”这一特点。
那么,“钢笔”的外延比“笔”的外延要小,它把毛笔、铅笔、圆珠笔等都排除在外。
概念间关 系
概念之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在外延上是否有重合,可以把概念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概念之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在外延上是否有重合,可以把概念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相容关系:“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
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①全同关系
全同关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叫同一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全同关系时,则所有的a是b,并且所有的b是a。全同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相容关系
①全同关系
全同关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叫同一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全同关系时,则所有的a是b,并且所有的b是a。全同关系如下图所示:
“中国的首都”和“北京”、“成年人”和“年满18周岁的人”。
(一)相容关系
②包含关系
真包含关系是指某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也叫属种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关系时,则所有的b都是a,并且有的a不是b。真包含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相容关系
②包含关系
真包含关系是指某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也叫属种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关系时,则所有的b都是a,并且有的a不是b。真包含关系如下图所示:
“学生”和“大学生”、“马”和“白马”
(一)相容关系
③交叉关系
交叉关系是指某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交叉关系时,则有一部分a是b,有一部分a不是b,并且有一部分b不是a。交叉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相容关系
③交叉关系
交叉关系是指某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交叉关系时,则有一部分a是b,有一部分a不是b,并且有一部分b不是a。交叉关系如下图所示:
“青年”和“作家”、“畅销商品”和“高档商品”
(一)相容关系
①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当a与b具有矛盾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矛盾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不相容关系
①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当a与b具有矛盾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矛盾关系如下图所示:
“有彩色”和“无彩色”、“男人”和“女人”、”战争”与”和平“
(二)不相容关系
②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当a与b具有反对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反对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不相容关系
②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当a与b具有反对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反对关系如下图所示:
“大学生”和“小学生”、“红色”和“蓝色”
(二)不相容关系
学习活动
明确几种逻辑规律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同一律
01
同一律:概念和命题必须保持一致性
概念同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一致。
命题同一:命题自身的意思和真假值必须保持同一。
同一律
同一律:概念和命题必须保持一致性
概念同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一致。
命题同一:命题自身的意思和真假值必须保持同一。
公式:A是A
同一律
同一律:概念和命题必须保持一致性
概念同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一致。
命题同一:命题自身的意思和真假值必须保持同一。
公式:A是A
例如,“杜鹃”这一概念,有三种含义。但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杜鹃”的内涵和外延应该是确定的,它不能同时既指花名,又指鸟名或人名,否则会造成思维的混乱。
同一律
同一律:概念和命题必须保持一致性
概念同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一致。
命题同一:命题自身的意思和真假值必须保持同一。
公式:A是A
例如,“杜鹃”这一概念,有三种含义。但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杜鹃”的内涵和外延应该是确定的,它不能同时既指花名,又指鸟名或人名,否则会造成思维的混乱。
1+1=2,他们在表示实际意义的时候是同一个或同一种对象,不能是前一个“1”表示苹果,后一个“1”是梨,“2”是桔子,一个苹果“加”一个“梨”是两个桔子,这明显是不合逻辑的.
同一律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偷换概念
在使用概念做出判断,或者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中,如果违反同一律,把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叫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
例: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因此张三是猿猴进化而来的。
例:狗父论证:“这是一条狗,它是一个父亲。而它是你的,所以它是你的父亲。你打它,你就是在打自己的父亲。”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偷换概念
在使用概念做出判断,或者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中,如果违反同一律,把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叫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
例: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因此张三是猿猴进化而来的。
违反“同一律”
“人”概念:1.一个动物种类
2.这个种类的每一个个体。
例:狗父论证:“这是一条狗,它是一个父亲。而它是你的,所以它是你的父亲。你打它,你就是在打自己的父亲。”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偷换概念
在使用概念做出判断,或者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中,如果违反同一律,把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叫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
例: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因此张三是猿猴进化而来的。
违反“同一律”
“人”概念:1.一个动物种类
2.这个种类的每一个个体。
例:狗父论证:“这是一条狗,它是一个父亲。而它是你的,所以它是你的父亲。你打它,你就是在打自己的父亲。”
“你的”:1.表归属。
2.表血缘关系。
一列火车进站了。有个小伙子抢先上了火车,一看,座无虚席。他就厚着脸皮硬往一位老大爷身边挤座儿。老大爷不高兴了,说:“小伙子,别硬坐了,座位已经满了。”小伙子嘻皮笑脸地说:“老大爷,没办法,我买的就是‘硬座’票。”
一列火车进站了。有个小伙子抢先上了火车,一看,座无虚席。他就厚着脸皮硬往一位老大爷身边挤座儿。老大爷不高兴了,说:“小伙子,别硬坐了,座位已经满了。”小伙子嘻皮笑脸地说:“老大爷,没办法,我买的就是‘硬座’票。”
小伙子说话时故意把“硬座”变换成“硬坐”,这在逻辑上就叫偷换概念。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混淆概念
歧义概念:因概念反映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而产生的歧义。(混淆概念)
如:1898年,中国清政府和德国签署了《胶澳租界条约》,《条约》中约定德国可以获得“山东胶-济铁路的修筑权和铁路沿线30里内的矿产开采权……”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混淆概念
歧义概念:因概念反映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而产生的歧义。(混淆概念)
如:1898年,中国清政府和德国签署了《胶澳租界条约》,《条约》中约定德国可以获得“山东胶-济铁路的修筑权和铁路沿线30里内的矿产开采权……”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混淆概念
歧义:①清政府:“铁路沿线的两侧总共30里”
②德方:“铁路沿线的每一侧各30里,总共 60里。”
③“30里”是“英里”还是“华里”?
歧义概念:因概念反映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而产生的歧义。(混淆概念)
1英里=3.2187华里
有一天,某城市一家餐馆前挂了一个“明天吃饭不要钱”的牌子。第二天刚开始营业,就顾客盈门。可顾客一吃完饭,老板就要钱。人们问他:“牌子上不是写着‘明天吃饭不要钱’吗?”老板答道:“是啊,明天不要钱,今天要钱。”第三天,第四天,老板照收不误。
有一天,某城市一家餐馆前挂了一个“明天吃饭不要钱”的牌子。第二天刚开始营业,就顾客盈门。可顾客一吃完饭,老板就要钱。人们问他:“牌子上不是写着‘明天吃饭不要钱’吗?”老板答道:“是啊,明天不要钱,今天要钱。”第三天,第四天,老板照收不误。
老板故意混淆概念招揽生意。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转移论题
在论证中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没有使论题保持始终如一,这样的逻辑错误,叫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转移论题
在论证中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没有使论题保持始终如一,这样的逻辑错误,叫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例:学习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才能事半功倍。比如我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习题做得多,学习成绩就比较好;而对英语,我没有兴趣,怕读怕背,成绩就比较差。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转移论题
在论证中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没有使论题保持始终如一,这样的逻辑错误,叫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例:学习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才能事半功倍。比如我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习题做得多,学习成绩就比较好;而对英语,我没有兴趣,怕读怕背,成绩就比较差。
某报纸曾登载短文,题为《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文中说的是:尼泊尔60%以上的男人抽烟,30%以上的女人抽烟,因此,尼泊尔是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
某报纸曾登载短文,题为《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文中说的是:尼泊尔60%以上的男人抽烟,30%以上的女人抽烟,因此,尼泊尔是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
“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转成了“世界上抽烟人数比例最高的国家”,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同一律”。
矛盾律
02
矛盾律
矛盾律(不矛盾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互相矛盾和互相反对。 互相矛盾:两个命题互相矛盾,是指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互相反对:两个命题互相反对,是指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矛盾律
矛盾律(不矛盾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互相矛盾和互相反对。 互相矛盾:两个命题互相矛盾,是指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互相反对:两个命题互相反对,是指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eg:
小明是个男孩子。
小明是个女孩子。
这两个命题是互相矛盾的,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一假;
矛盾律
矛盾律(不矛盾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互相矛盾和互相反对。 互相矛盾:两个命题互相矛盾,是指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互相反对:两个命题互相反对,是指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eg:
小明是个男孩子。
小明是个女孩子。
这两个命题是互相矛盾的,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一假;
小明在写语文作业。
小明在写数学作业。
这两个命题是互相反对的,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1919年,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曾经提出一个问题“某村子里有个理发师,他规定:在本村我只给而且一定要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这是数学史上著名的“理发师悖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理发师胡子越长越长。
请问:这个理发师能不能给自己刮胡子 请分析其包含的逻辑矛盾。
1919年,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曾经提出一个问题“某村子里有个理发师,他规定:在本村我只给而且一定要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这是数学史上著名的“理发师悖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理发师胡子越长越长。
请问:这个理发师能不能给自己刮胡子 请分析其包含的逻辑矛盾。
不刮——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
他就要给自己刮脸,
刮 —— 又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
他就不能给自己刮脸。
悖论——违反矛盾律
矛盾律的运用
例: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案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矛盾律的运用
解析:乙和丁的口供互相矛盾,根据矛盾律,必有一假。又由“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这一条件,得知甲和丙说真话,由此又可推出“丁是主犯”。因此,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例: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案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
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
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里”,
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经过逻辑推断,你认为肖像应该在哪个盒子里?
《威尼斯商人》经典情节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
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
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里”,
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经过逻辑推断,你认为肖像应该在哪个盒子里?
《威尼斯商人》经典情节
逻辑分析:因为金盒子上的话和铅盒子上的话是矛盾的,所以两句中一真一假。其次,三句话中至多只有一句是真话,所以银盒上的是假话。所以,画像在银盒里。
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自相矛盾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违反矛盾律的要求,认为一个概念是这样,又不是这样,或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判定为同真,这种逻辑错误叫“自相矛盾”。正确思维是不容许自相矛盾的。
(浙江省高考真题):一个青年人很想到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去搞科研。经过努力,他终于见到了他所敬仰的爱迪生,很高兴地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世上的一切物品。爱迪生听后很惊奇地 反问: 青年人一时语塞。
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自相矛盾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违反矛盾律的要求,认为一个概念是这样,又不是这样,或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判定为同真,这种逻辑错误叫“自相矛盾”。正确思维是不容许自相矛盾的。
(浙江省高考真题):一个青年人很想到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去搞科研。经过努力,他终于见到了他所敬仰的爱迪生,很高兴地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世上的一切物品。爱迪生听后很惊奇地 反问: 青年人一时语塞。
“那么你想用什么容器来装这种液体呢?”
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不当预设
例:你正在路上开车,速度很快,突然前方路口冲出一人和一条狗,请问你是撞人是撞狗?
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不当预设
例:你正在路上开车,速度很快,突然前方路口冲出一人和一条狗,请问你是撞人是撞狗?
你可以刹车。这个问题包含着一个预设“你只能撞其中一个”,其实你还可以有其他选择。这种错误叫做“不当预设”。
排中律
03
排中律:必有一真(不能同假) 只能用于两个相互是矛盾的判断。
矛盾律:有一假或同假(不能同真) 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或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
区别:
排中律
排中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排中律:必有一真(不能同假) 只能用于两个相互是矛盾的判断。
矛盾律:有一假或同假(不能同真) 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或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
区别:
逻辑要求:对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得同时否定。
排中律
排中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排中律:必有一真(不能同假) 只能用于两个相互是矛盾的判断。
矛盾律:有一假或同假(不能同真) 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或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
区别:
逻辑要求:对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得同时否定。
逻辑要求:对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得同时肯定。
排中律
排中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甲说:这个杯子是金属的
乙说:这个杯子是非金属的
甲说:这个杯子是金属的
乙说:这个杯子是非金属的
这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
(1)侧重点不同:矛盾律规定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排中律规定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2)适用范围不同:矛盾律适用于“互相否定(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思想”;排中律只适用于“互相矛盾的思想”。排中律只适用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而不适用于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这是因为,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可以同假,不必非得有一个为真。
(3)逻辑要求不同:矛盾律要求对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得同时肯定;排中律要求对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得同时否定。
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
充足理由律
04
常见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没有理由”“理由虚假”“推不出来”
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是指,一个判断被断定为真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如果没有充足理由,则该判断不能被断定为真。
(1)对所要论证的观点必须给出理由,否则就犯了“没有理由”的谬误。这种“没有理由”的谬误常常表现为:诉诸个人,诉诸公众,诉诸怜悯,诉诸权威,诉诸无知。
①你们不要相信他的话,他因生活作风有问题受过处分 (诉诸个人)
②我所主张的不过是大多数公众的观点,你反对我,就是在与公众作对。不信你问一问在场的人? (诉诸公众)
③我上有年迈的双目失明失去自理能力的老母,下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如果给我判刑,投入监狱,他们该怎么办呀!(诉诸怜悯)
④爱因斯坦都这么说,你竟敢不同意? (诉诸权威)
(2)理由必须真实,否则犯“虚假理由”错误。“理由虚假”指用虚假的理由充当论据去证明某种东西,但实际上根本起不到这种证明作用。
(3)所给出的理由必须能够推出所要论证的观点,否则就会犯“推不出来”的逻辑错误。“推不出来”主要指推断过程不合逻辑,因而论点的真实性没有逻辑保证,例如:
如果长期躺在床上看书,就会患近视眼,
我从不躺在床上看书,
所以我不会患近视眼。
分析下面的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①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已》 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已》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分析下面的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①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已》 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已》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分析:第一个“作品”是鲁迅“所有”作品的总称,第二个“作品”是“每一个”作品的通称,看起来表述一样,其实不是一个概念,所以造成推理的错误。这样的情况就是“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
分析下面的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②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分析下面的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②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分析:安,在问句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是表示“怎么”,另一种表示“在哪里”。庄子惠子一开始是围绕“人能不能以及怎么能知道鱼快乐”的话题进行辩论的。但到最后,庄子突然偷换概念,把“安”用于表达“在哪里”,并以“知之濠上”作结。违反了同一律。
分析下面的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③“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分析下面的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③“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分析:顾客想表达的是提醒甚至抗议,关注的是他的饭菜的卫生问题;服务员却把问题转移成自己有没有被烫挨痛的问题。应该说服务员的答话颇为狡黠,但考虑到其做法确实有损顾客的权益,而又有逃避责任的意思,可以认定其答话是典型的“偷换论题”的谬误。
④“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④“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分析:一般来说,需要修门铃就是因为门铃坏了,又怎么能指望“每次按门铃”就“有人来开门”呢 说话人或是真的未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或是为自己的不守信而开脱,总之都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⑤在法国某地,一个耍 戏法的人招揽观众: “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 ”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孩提时代的头骨。”。
⑤在法国某地,一个耍 戏法的人招揽观众: “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 ”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孩提时代的头骨。”。
分析:“拿破仑孩提时代的头骨”被保留下来则意味着拿破仑死于童年。而耍戏法的用拿破仑的名头来招揽观众,显然指的是活到成年后叱咤风云的拿破仑。这个有名的拿破仑1821年5月5日 (52岁) 病逝于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又何来“孩提时代的头骨” “拿破仑死于童年”和“拿破仑死于中年”两者必有一假,耍戏法的违反了矛盾律。
⑥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⑥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分析:《红楼梦》值得读和不值得读也是相互矛盾的,不能都否定;都否定违反了排中律。
⑦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⑦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分析:薄厚之间存在着中间状态,白黑之间还有灰。说话人屏蔽了中间状态,只呈现出两种极端的情形, 让人在两个极端之中做出判断或选择。其实是在并非矛盾(有第三种可能存在)的情形下使用排中律,属于排中律使用不当。
⑧《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⑧《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分析:鲁迅的《祝福》中,鲁四老爷的这句话存在两个 错误捆绑:一是把祥林嫂的死和祝福捆绑,二是把死和“谬种”捆绑。祥林嫂的死与年关的祝福活动,只是时间上接近的两件事,并无因果关系,也不是祥林嫂自主选择或命中注定。明明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是因果事件,叫作强加因果。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分析:“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这个问题,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此前一直在毁谤说话人。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可以把这种错误叫作“不当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