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平顶山市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7 08:51:33

文档简介

平顶山市九校联盟中考联考试题
隐私等个人权利的保打。没有这个方面,现代文明社会中很多夹好的事物将不复存在,我们将离
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休”的理想社会越来越远
应该说,我们今天倡导和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不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得
高二语文
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然而,反观现实,我们也要清醍感认识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
人类的中国诚信文化建设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传統遗失、现代性缺失和审美迷失的危险,我们需
命题人:
电话:
校对:
时间:2021年11月
要以更大的參照系、更长远的目光、更深的理论层次、更寬广的胸怀,审视今天的现实,判断和
选择未来的路径
注意事项
(摘编自庞井君《新时代诚信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论意蘊》《人民论坛》2018年3月)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凃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A.“诚”已被人们幻化为化生万物的精神实体,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艺术和社会生活各个
方面。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B.“诚”的本义是真,一个高尚、伟大和充满理想的人格必须具备良知真心、赤子之心天地良心等优
秀品质。
现代文阅读(36分)
C.“诚”是指现代社会主体之间的交往和社会价值运行存在可交流性、可合作性。
D.与传统的诫信价值体系不同,现代诚信体系建设有互联网、大数据、高级算法和各种智能管理系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为其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基本价值,融汇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艺术和社会生活A.文章立足社会价值的角度,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研究现代诚信文化建设应该重视的问题。
各个方面。盂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臭。”永嘉学源的叶适说:“是故天诚B.文章引用孟子、朱熹等人的名言,意在阐明“诫”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基本价值
覆而地诚载,惟人亦然,如是而生,如是而死。”王夫之说:“诚与道,异名而同实者也。”在c.文章对比分析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不同,由此论述建立现代诚信体系的重要性
些哲学家和思想家那里,诚已经具有了自然规律的意义,甚至被幻化为化生万物的精神实体。D.文章从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两个方面,论述了倡导和加强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们今天进行诚信文化建设,要善于面对和运用传统文化这个巨大的价值资源和历史现实。从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13分
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是儒家的社会伦理文化,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A.现代诚信文化建设离不开以儒家的社会伦理文化为核心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
诚”是这个文化体系的一个核心价值,具有轴心性。《礼记》中说,“诚者,天之通也;诚之B.现代人格建设必须要在人格的塑造中融入真实、真诚和追求真理等构成性因素。
者,人之道也”
C.传统的诚信价值体系正面临着深刻的挑战,促使现代社会发生了深刻的转型。
具体地说,从社会价值论角度看,我们研究诚信文化建设应该重视三个方面的问题
D.只要有了完备的诚信体系建设,就能建设一个安全、和谐、自由、幸福的社会
一是个体价值主体性的涵育。“正心诚意”,诚信、真诚、诚实是个体人格育成的必备品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诚的品质。诚是一种目的性价值,而不是工具性价值,是现代人格建设(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的构成性因素。诚即良知真心、赤子之心、天地良心。诚的反面是虛假和欺骗,主体贲任的缺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和泯灭。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的本义是真,可以从真实、真诚
村料
和真理三个层面挖掘诚的价值意蘊。一个高尚、伟大和充满理想的人格一定是以真实、真诚和追
历史与我何干”的心态、诋毁英烈的谣言,背后是历史虛无主义的危险心态。历史虚无主义的危
求真理为基础和底色的。我们需要把“三真”熔铸到新时代新型人格的塑造中
害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否定中国历史和现实,否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二是宣杨我们民
二是价值主体间的融通性。与传统社会的封闭、稳定、确定、连续不同,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族的文化不及西方文化。
度开放、流动、变化、断裂和不确定的社会,我们正经历着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由身份社
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进一步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正因为形势严峻
会向契约社会的深刘转型,传统的诚信价值体系面临着深刻的挑战。当代诚信文化建设有助于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要有一种降地意识
体间增进可交流性、可合作性、可识别性和可确证性。没有现代性的诚信体系,人格的稳定性、
如何守护好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南京市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为爱国主
连续性、可预期性将不复存在,碎片、断裂、虚假的主体人格将使主体之间的交往和社会价值运义教育主阵地,加大了对历史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成倍增加,有效地发挥
行无法展开。
了爱国主义教有人、鼓舞人、引导人的作用
三是社会价值主体性重建。诚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价值原则。科学完善的市场经
整个社会应该形成一个保护、开发、传承爱国主义遗产的良好循环。加大公共授入,增强爱国主义
济体系必须以现代诚信体系建设为支撑。我们必须把传统文化中的“诚”提炼升华为现代文明中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美化、展品创新、纪念品开发等环节,都要突出教育功能,要让参观者
的诚信价值,使其融入现代法冶体系、经济运行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和文化建设体系。有了完备在浸润式的环境中感知感受、认知认同爱国精神。
的诚信体系建设,我们的社会才可能是一个安全、和谐、自由、公正、好、幸福的社会。互联
摘编自蒋芳《守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网、大数据、高级算法和各种智能管理系统为现代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物质基础和
材料二
技木支排,这是问题的一个积极方面。另一个应该警惕的方面是,诚信技术体系建设中个体价值
您觉得参观爱国主义教宵基地有什么作用
主体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包括对个体人格价值的尊重、自由价值界限的守护、生命价值的看护和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高二语文第2页共8页平顶山市九校联盟中考联考答案(高二语文)
1.A
“‘诚’已被人们幻化为化生万物的精神实体”错误,选项范围扩大,原
文第一段是说“在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那里,诚已经具有了自然规律的意
义,甚至被幻化为化生万物的精神实体”。故选 A。
2.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朱熹等人的名言意在
阐明‘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基本价值”错误,从文中来看,引用朱
熹的话意在阐明诚和真的关系。故选 B。
3.B
A.“以儒家的社会伦理文化为核心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错误,原文意思
是“儒家的社会伦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
C.曲解文意,“促使现代社会发生了深刻的转型”错误,原文第四段是“现
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流动、变化、断裂和不确定的社会,我们正经历
着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由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深刻转型,传统的
诚信价值体系面临着深刻的挑战”;
D.“只要……就能”绝对化,原文第五段是“有了完备的诚信体系建设,
我们的社会才可能是一个安全、和谐、自由、公正、美好、幸福的社会”。
故选 B。
4. D
D项“所以难以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表述错误。原文为“自 2008年起,国家
要求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
5. B
A.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讲“环境美化、展品创新、纪念品开发等环节,都要突出
教育功能,要让参观者在浸润式的环境中感知感受、认知认同爱国精神”,突出
了教育功能,也不一定“让参观者感知感受、认知认同爱国精神”。
C.“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错。联系材料三看,原文是讲,“看不懂”“靠自悟”的
现象,在一些传统的文物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中普遍存在。所以,应该是“一
1 / 6
些传统的文物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普遍存在的“看不懂”“靠自悟”现象,
使其很难达到对公众的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D.“材料四则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错。从材料来看,材料四所提出
的方法如加大免费开放的力度等并不是针对材料三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
的诸多问题,材料三提出的困扰主要是“看不懂”“靠自悟”“跟不上时代脚步”
“没有品牌特色”“讲解员队伍建设”等。
6.
①加大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②解决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存在的困扰;③加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速度;④加大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免费开放的力度;⑤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费投入及使用切实到位;⑥丰
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构成类型。(每点 2分,答出三点即可)
7. C
“让母亲此次行为与之前行为形成鲜明对比”错,突转的原因是众人由不理
解到理解“母亲的行为”,而且“母亲的行为”并没有形成对比。
8.
①突出母亲的形象,表现了母亲为儿子终于理解并赞赏自己而喜悦,也为自
己捐款捐物行为而自豪。②深化了小说主题,疫情面前,人人有责。③这样结尾,
“无声胜有声”,具有感人效果。(每点 2分)
9.
插叙。①对情节起到解释说明作用。文章把母亲前前后后的事情都有机融合
进来。通过插叙的方式让我们明白,疫情前(退休后),母亲为何捡废品。②更好
的突出人物的形象、性格。通过插叙,不仅让主人公母亲形象更加突出丰满,也
展现了一群尽职尽责的普通人形象。③更好地突出主题。通过插叙,以小见大,
展现时代大背景,突出普通人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大主题。(每点 2分。意思
对即可)
10. C
本题中,“帝为晋王”,“帝”主语,“为”谓语,“晋王“宾语,本句主谓宾
齐全,结构完整,不能断开,排除 B;“王导颇见疏远”,“王导”是本句的主语,
前面要断开,排除 A;“愉陈导忠贤”,“愉”指的是“孔愉“是本句的主语,前
面应断开,排除 D。
2 / 6
本句译为:皇帝做晋王时,长期让他兼中书郎。当时刁协、刘隗当权,王导很是
被疏远,孔愉陈说王导的忠贤,有辅佐创立大业的功勋,还说无论事情大小都应
该向他咨询。
11. A
文中“太子少傅是辅导太子之官,有实权”说法错误。太子少傅主要职责是教习
太子,但是后来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没有实权,仅为虚职。
12. B
“当时的人也都称赞孔愉身居公卿之位而有守正的德操”理解错误。孔愉前往石
头城见温峤,温拉着孔愉的手流泪说:“当今天下丧乱,忠孝之道衰废。能保持
古人的节操,在艰难的情况下也不改变的,只有您一个人。”时人都称赞温峤身
居公卿之位而能推崇孔愉守正的德操,而不是孔愉身居公卿之位。选项张冠李戴。
13.(1)(孔愉)向东回到会稽,到新安山中,以种地读书为业,他的信誉在乡
里著名。(“东”,名词用作状语,向东;“稼穑”,名词用作动词,种地、干农活;
“信著乡里”,状语后置句)
(2)王导没有听从(孔愉的建议),他就是这样恪守正道,因此被王导怨恨。
(“守正”,恪守正道;“由是”,因此;“为…所”,表被动;“衔”,怨恨)
参考译文
孔愉,字敬康,是会稽山阴人。孔愉的曾祖孔潜,官至太子少傅,在东汉末年避
乱到会稽郡,由此定居于此。孔愉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因奉养祖母以孝顺闻名,
与同郡人张茂(字伟康)、丁潭(字世康)齐名,当时人称他们“会稽三康”。吴
被平定后,孔愉移居到洛阳。惠帝末年,回家乡,走到江淮之间,遇上石冰、封
云作乱,封云逼迫孔愉当参军,(孔愉)不顺从,封云要杀他,靠封云的司马张
统营救得以免死。(孔愉)向东回到会稽,躲进新安山中,以种地读书为业,他
的信营在乡里著名。后来忽然离去,乡人都以为他是神人,为他立祠庙。永嘉年
间,元帝开始以安东将军的身份镇守扬州之地,任命孔愉为参军。家乡亲族寻找
他,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建兴初年,(孔愉)才出来接受召见,任丞相吏,接
连授任驸马都尉、参丞相军事,这时他已经五十岁了。皇帝做晋王时,长期让他
兼中书郎。当时刁协、刘隗当权,王导很是被疏远。孔愉陈说王导的忠贤,有辅
佐创立大业的功勋,还说无论事情大小都应该向他咨询。因为这件事不符合晋王
的意旨,(孔愉)外任司徒左长史,多次升迁至吴兴太守。沈充谋反,孔愉弃官
3 / 6
回到京师,拜授御史中丞,迁任侍中、太常。到苏峻反叛时,孔愉身穿朝服守住
宗庙。当初,孔愉做司徒长史时,因平南将军温峤的母亲亡故,遭逢乱世不得归
葬,就不提升温峤的品级。到这时,苏峻被平定了,而温峤立了大功,孔愉前往
石头城见温峤,温峤拉着孔愉的手流泪说:“当今天下时局动乱,忠孝之道衰废。
能保持古人的节操,在艰难的情况下也不改变的,只有您一个人罢了。“当时人
都称温峤居公卿位而能推崇孔愉恪守正道的德操。咸和八年,诏书说:“尚书令
陆玩、左仆射孔愉都能恪尽职守,俸禄微薄。尚书令责任重大,是先朝所重视的,
赐给陆玩亲信三十人,孔愉二十人,(这是)皇帝的赏赐。”孔愉上疏再三推辞,
皇帝颁发诏书不答应他的请求。孔愉还想评价朝廷的得失,被陆玩制止后才停止。
后来王导将要任赵胤为护军,孔愉对王导说:“自中兴以来,担任这个官职的,
是周伯仁、应思远。现在确实缺乏人才,怎么能让赵胤来担任这个职务呢!“王
导没有听从。他就是这样恪守正道。因此被王导怨恨。后来撤销左右仆射,任孔
愉为尚书仆射。孔愉已到了七十岁,多次请求退休,但都没有得到许可。转任护
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在郡中三年,才在山阴湖南侯山下几亩地中建造住宅,几
间草房,就弃官去居住。病重,写遗嘱让(家人或侍从)用平常的衣服入殓,乡邻
赠送的助葬的财物用品,一律不准接受。七十五岁,咸康八年去世。追赠他车骑
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贞。
14. D
此句写江水永恒,与上句帝子已逝构成对比,表达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
恒的思想感情。李白句表达朋友离去的惆怅。
15.整首诗诗人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而时间永恒的感
慨。首联的下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
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但是那种豪华的场
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由此诗人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尾联用设
问的手法一问一答,指出物在换,星要移,帝子已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
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短暂而时间永恒的感慨。(感慨 2
分,分析 4 分)
16.
(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 / 6
(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17. A
不期而至: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如约而至:指按照约定准时到达。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事先规定好的日期,所以用“如约而至”。非同凡响:形
容文艺作品不同一般;非同寻常:形容人或事物不同一般。文中“中国农民丰收
节”不是文艺作品,故用“非同寻常”。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
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各具特色:指各有自己的特色,互不相同。文中罗列种种不
同的活动,表现的是各种活动的特点,不是说人的构思,故用“各具特色”。五
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如,展览的宝石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
五彩斑斓:多用来形容事物表面的视觉效果,表述事物的色彩丰富。横线后有“景
色”一词,因此不用“五光十色”。
18. C
正常语序一般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叙述方式,应当先说“获得感和幸
福感”,再说“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排除 A、B项,而 D项的“不是…而是…”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该使用递进关系的“不仅……也。
19. A
A项和文中画线句均运用比喻,表特殊含义;B.表直接引用;C.表否定讽刺;D.
表强调。
20.
格式方面:“你好”空两格写,“敬礼”顶格写;
用词方面:“震慑”改为“震撼”,“高屋建瓴”改为“高大雄伟”等;
逻辑方面:删去“只有……才”;
(每个 1分)
21.(示例)可可托海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的一个镇;是拥有全球几乎一半矿
物种类的世界级宝藏;是中外地质学者心中的圣地。(共 6 分。答对 1 点得 2 分。
最后 1点,如答成“是地质界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亦可)
22
【审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要求,运用联系、发展、辩证、全面的观点
观察并分析、思考并领悟问题,进而根据材料要求进行写作的能力。学生需要综
合材料所有信息,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全面辩证的思维去分析判断并
5 / 6
准确立意。本题围绕“躺平”来分析立意。对于“躺平”,有人否定,认为意味
着颓废、妥协和放弃;有人理解,认为这是降低欲望、淡泊名利、不一定意味着
放弃理想和追求。但程民生教授、马克思和宋儒吕祖谦都指出“躺平”还是需要
警惕的,对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来说,“躺平”还是有一定危险。
从情理与逻辑来看,彻底否定“躺平”或许会忽视弱势者处于困境的诉求,
完全支持“躺平”势必产生消极颓废的情绪;既不失关怀的温情,又能保持理性
的冷静,立意才能深刻。但是本次作文,审题要注意到“作为一名高中生”的身
份要求,高中生当立志求学、刻苦自励,不可消极颓废,故而应选择“拒绝躺平”
来立意写作。论证时最好能由事及人,将认知的触角由具体的现象延伸到人生追
求、社会风气、国家发展、文明走向的广阔空间,从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视角
去思考生活,写出深度和高度。
【立意或拟题】
1.躺平须摒弃,青年当有为;
2.警惕"躺平”,远离颓废;
3.大国正在崛起,青年岂可躺平?
4.引导“躺平族”珍惜韶华奋发有为
5.躺平”并非正义 吾辈仍需努力
6.“躺平”后站起来,才是更帅的姿态
7.拒绝“躺平”,争做堪当大任的青年
8.拒绝“躺平”,跟命运“死磕”
9.只有奋斗的精彩,没有躺平的人生
10.大国正在崛起,青年岂可躺平?
11. 莫用“躺平”误读奋斗着的年轻一代
6 / 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