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子热运动与分子力 课时检测(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2分子热运动与分子力 课时检测(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7 06:4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1.2分子热运动与分子力 课时检测(解析版)
1.在热学研究中,常常把物质的热学性质和规律看作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B.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C.分子间的作用力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越容易观察到布朗运动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由固体微粒内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C.春季,柳絮在空中“飞舞”是一种布朗运动
D.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用原子级显微镜观察高真空度的空间,结果发现有一对分子甲和乙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双分子”体系,观测中同时发现此“中心”离甲分子较近,那么在上述“双分子”体系中(  )
A.甲、乙两分子间一定只存在分子引力,不可能存在分子斥力
B.甲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乙分子的质量
C.甲分子的质量一定小于乙分子的质量
D.甲分子旋转的周期一定小于乙分子旋转的周期
4.如图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水中一个小炭粒的“运动轨迹”,以小炭粒在A点开始计时,图中的A、B、C、D、E、F、G…各点是每隔20s小炭粒所在的位置,用折线连接这些点,就得到了图中小炭粒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记录的是炭粒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小炭粒的运动说明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在第30s末,小炭粒一定位于B、C连线的中点
D.由实验可知,小炭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其压强一定越大
B.两种物质温度相同时,其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C.当分子之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D.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微粒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6.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B.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布朗运动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
D.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其合力
8.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阶段,斥力减小,引力增大
B.在阶段,斥力减小,引力减小
C.在阶段,分子势能减小
D.在阶段,分子动能增大
9.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为了计算的方便,可以取1毫升的油酸酒精混合溶液滴入水槽
B.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但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压缩气体时,体积越小,越难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少
10.一般情况下,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若在外力作用下两分子的间距达到不能再靠近时,固定甲分子不动,乙分子可自由移动,则去掉外力后,当乙分子运动到很远时,速度为v,则在乙分子的运动过程中(乙分子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分子的动能变化量为mv2
B.分子力对乙分子做的功为mv2
C.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多做的功为mv2
D.分子引力比分子斥力多做的功为mv2
1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墨汁在水中的扩散实际上是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过程
B.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而斥力增大
C.布朗运动的原因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D.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2.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沿x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E,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分子在P点(x=x2)时,加速度最大
B.乙分子在P点(x=x2)时,动能为E
C.乙分子在Q点(x=x1)时,处于平衡状态
D.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x1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物理现象。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根据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可知,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而减小,合力先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增加到某一最大值再减小。故C错误;
D.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越容易观察到布朗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小颗粒受到不同方向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撞击力不平衡引起的,间接证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布朗运动的小颗粒很小,是用肉眼看不到的,我们所看到的柳絮飞物,是由气流引起的,不是布朗运动,故C错误。
D.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A.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本题中分子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故A错误;
BCD.甲和乙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则角速度和周期相等,由于向心力相等,故
m甲ω2r甲=m乙ω2r乙
观测中同时发现此“中心”离甲分子较近,即
r甲<r乙

m甲>m乙
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
ABC.根据题意,每隔20s把观察到的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直线把这些位置依次连接成折线,所以布朗运动图象反映每隔20s固体微粒的位置,而不是运动轨迹,只是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位置的连线;由于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所以在30s末时的位置小炭粒不一定位于C、D连线的中点,由图线的杂乱无章得到固体小颗粒运动的杂乱无章,反映了液体分子热运动的无规则运动,故AC错误;B正确;
D.悬浮小炭粒越小,同一时刻受到液体分子撞击的冲力越不平衡,布朗运动越显著。反之,悬浮小炭粒越大,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D错误。
故选B。
5.B
【详解】
A.压强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动能,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同时,其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等,B正确;
C.当分子之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C错误;
D.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A.液体中悬浮微粒越小,受到不同方向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撞击力就越不平衡,布朗运动越明显,故A错误;
B.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则布朗运动也越剧烈,故B正确;
C 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非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C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ABD.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有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其合力,故ABD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详解】
由分子力与分子距离的图像可知r0为分子间的平衡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为引力,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为斥力;
AB.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是分子引力的变化慢,斥力变化快,故AB错误;
C.r大于平衡距离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相互靠近时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分子势能减小,故C正确;
D.当r小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靠近时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
A.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先稀释后用累积法测量出n滴的油酸酒精混合溶液,然后取一滴,滴入水槽,不可以取1毫升的油酸酒精混合溶液滴入水槽,因为那样子体积太大,在水面形成的油膜不是单分子油膜,所以A错误;
B.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但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所以B正确;
C.压缩气体时,体积越小,越难压缩,是由于气体的压强增大,所以C错误;
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所以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
A.乙分子的动能变化量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动能定理,分子力对乙分子做的功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分子力对乙分子做的功等于斥力做功和引力做功之和,即
即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多做了的功,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详解】
A、墨水的扩散实际上是墨水分子和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过程,故A错误;
B、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故B错误;
C、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受到不同方向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撞击力不平衡引起的,间接证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磁铁可以吸引铁屑,并非是分子力的作用,故D错误。
12.B
【详解】
A.乙分子在P点(x=x2)时,分子势能最小,可知该点分子力为零,加速度为零,即加速度最小,故A错误。
B.乙分子在P点分子势能为-E,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零,则其动能为E,故B正确。
C.乙分子在P点,分子势能最小,分子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在Q点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不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当x<x1时分子势能为正,总能量为0,动能应为负,是不可能的,因此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x1,故D错误。
故选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