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液体的表面张力 课时检测(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4液体的表面张力 课时检测(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7 06:4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2.4液体的表面张力 课时检测(解析版)
1.以下现象中,主要是由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是(  )
A.菜籽油滴入水中后会漂浮在水面
B.密闭容器内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移动
C.含有泥沙的浑水经过一段时间会变清
D.荷叶上水珠成球形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上升
B.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下降
C.在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这是为了增加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
D.农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一滴液态金属在完全失重条件下呈球状,是由液体的表面张力所致
C.毛细现象只能发生在浸润的固体和液体之间
D.液晶具有液体流动性,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4.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在水中的玻璃板,用弹簧秤拴着从容器底部缓慢向上拉出水面,则弹簧秤读数最大的时候玻璃板在(  )
A.容器底部 B.水中 C.水的表面 D.空中
5.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游禽用嘴把油脂涂到羽毛上,其目的都是改变水的表面张力
B.透过布制的伞面可以看见纱线缝隙,而伞面不漏雨水,这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
C.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比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其方向指向液体内部
D.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
6.用一段金属丝做成环状,把棉线的两端松弛地系在环的两点上,然后把环浸入肥皂水中,再拿出来使环上形成肥皂膜,如果用针刺破棉线一侧的肥皂膜,则如图所示A、B、C三个图中,可能的是图(  )
A.(a)、(b)、(c) B.(a)、(b)
C.(b)、(c) D.(a)、(c)
7.对动态平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气态分子数的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达到这样的状态
B.在相同时间内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等于从液体表面飞出去的分子数
C.处于动态平衡时,蒸发的速度不再增大,液体也不再减少
D.处于动态平衡时,蒸发停止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呈现各向异性,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分子、离子)在空间上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
B.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
D.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球形
9.以下关于热运动有关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冰融化为水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分子力做负功
B.水银相对于铅是浸润的,在附着层内,水银分子之间的分子力体现为引力
C.忽略空气流动影响,空气中的做的是布朗运动
D.扩散现象既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也能在固体之间发生
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汽压和与体积无关
B.将未饱和汽转化成饱和汽可以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
C.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
D.当人们感觉空气干燥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小
11.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活塞的容器底部有一定量的水,液面上方水蒸气处于饱和状态。保持温度不变上提活塞,上方水蒸气再次饱和后底部仍有部分水,则(  )
A.液面上方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不变
B.液面上方水蒸气的质量不变
C.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减小
D.液面上方水蒸气的饱和汽压减小
12.下列哪些现象主要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 )
A.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B.雨滴几乎成球形
C.液体流不过网眼很密的筛子
D.肥皂水的水面托住小的硬币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晶体、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都具有各向同性
B.制作晶体管需使用单晶体
C.液体沸腾时温度恒定,这个温度与大气压无关
D.表面张力使液滴表面呈缩小的趋势,且液滴越小形状越接近球形
E.当液体和固体接触时形成附着层,由于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内部稀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一定会形成不浸润现象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定质量的气体等压膨胀可能放出热量
B.锋利的玻璃断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后变得光滑表明玻璃在液体状态时存在表面张力
C.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物体的内能一定最小
D.水银在玻璃管中发生不浸润现象时附着层内分子表现为引力作用
E.饱和汽压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
15.要想把凝固在衣料上的蜡迹去掉,可以把两层棉纸分别放在蜡迹处衣服的上面和下面,然后用热熨斗在棉纸上来回烫熨。为什么这样做可以去掉衣料上的蜡迹?
16.从布雨伞的纱线间可看见空隙,为什么下小雨时却不漏水?下大雨时情形会如何?做雨伞最好选用什么样的布料?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菜籽油滴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主要是因为浮力作用,故A错误;
B.密闭容器内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移动,是因为水分子热运动撞击花粉颗粒,造成了花粉颗粒受力不平衡,故B正确;
C.含有泥沙的浑水经过一段时间会变清是由于泥沙的平均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泥沙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沉,而上层水变清,故C错误;
D.荷叶上的水珠成球形是表面张力的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AB.浸润液体附着层分子间距较小,表现为斥力,所以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上升,而不浸润液体附着层分子间距较大,表现为引力,所以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下降,AB正确
C.在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是因为水对油和沥青不浸润,会阻止毛细现象,阻止地下水上升,C错误
D.土壤里有很多的毛细管,地下水可以沿着它们上升到地面,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破坏这些毛细管,以减小毛细现象的发生,D正确
3.B
【详解】
A.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它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表面张力有使液体的表面积最小的趋势,所以一滴液态金属在完全失重条件下呈球状,是由液体的表面张力所致,故B正确;
C.毛细现象可以发生在浸润的固体和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浸润的固体和液体之间,故C错误;
D.液晶具有流动性,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当玻璃板在底部时,由平衡条件得
可知弹力小于重力;
当玻璃板在水中且没有接触杯底时,由平衡条件得
可知弹力小于重力;
当玻璃杯刚好要离开水面时,设玻璃板与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为
可知弹力大于重力;
当玻璃板在空中时,弹力等于重力。故ABD错,C对。
故选C。
5.B
【详解】
A.游禽用嘴把油脂涂到羽毛上,其目的是使水不浸润羽毛,A错误;
B.透过布制的伞面可以看见纱线缝隙,而伞面不漏雨水,这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B正确;
C.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比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其方向平行于液面,C错误;
D.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作用,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先把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再把环在肥皂液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肥皂液薄膜.膜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所以产生收缩效果.故(a)、(b)是可能的,(c)是不可能的,故B正确.
7.D
【详解】
根据对水的蒸发的分析可知当气态分子的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达到这样状态;而达到动态平衡时,蒸发和凝结仍在继续进行,只不过达到动态平衡而已。此时在相同时间内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等于从液体表面飞出去的分子数;此时液体不再减小,蒸汽的密度不再增大。选项ABC正确,D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
8.D
【解析】
【详解】
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呈现各向异性,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分子、离子)在空间上的排列是有序的,选项A错误;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选项B错误;玻璃及水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故我们很将玻璃板拉开,这不是因水膜的表面张力,选项C错误;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球形,选项D正确;故选D.
9.B
【详解】
A.冰融化为水的过程中,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银相对于铅是浸润的,在附着层内,水银分子之间的分子力体现为斥力,故B错误,故符合题意;
C.空气中的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运动时来自空气分子的各个方向的撞击不平衡所引起的,属于布朗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扩散现象既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也能在固体之间发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详解】
A.饱和汽压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和温度,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故A正确;
B.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温度降低饱和汽压,使未饱和蒸汽达到饱和状态,故B错误;
C.玻璃及水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故我们很将玻璃板拉开,这不是因水膜的表面张力,故C错误;
D.在一定气温条件下,大气中相对湿度越小,水汽蒸发也就越快,人就越感到干燥,故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但绝对湿度不一定小,故D错误.
故选A。
点晴:在饱和状态下,液化和汽化达到动态平衡,即达到稳定状态;液体的饱和汽压与其温度有关,即温度升高饱和汽压增大;饱和汽压是指液体蒸汽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
11.A
【详解】
在一定的温度下,饱和气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活塞上提前,密闭容器中水面会有水分子飞出,水蒸气的质量增大,但其上方水蒸气与水又重新处于动态平衡,达到饱和状态,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水蒸气密度不变,饱和汽压也保持不变,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BCD
【解析】
【详解】
A.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木块的密度比水小,及水对木块的浮力作用.选项A错误.
B.雨滴在空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缘故,它表面的水分子表现为引力,从而使它收缩成一个球形.所以B正确.
C.液体流不过网眼很密的筛子也是因为表面张力的存在;故C正确;
D.由于肥皂水表面的分子间的距离比内部分子距离大,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即表面张力作用使皂水的水面托住小的硬币.所以D正确.
故选BCD.
13.ABD
【详解】
A.多晶体、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都具有各向同性,故A正确;
B.晶体管、集成电路要求材料的内部分子排列必须是有序的,多晶体和非晶体内部分子排列没有次序,故只能用单晶体,故B正确;
C.液体沸腾时温度恒定,这个温度与大气压有关,故C错误;
D.表面张力使液滴表面呈缩小的趋势,且液滴越小形状越接近球形,故D正确;
E.当液体和固体接触时形成附着层,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内部稀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但不一定会形成不浸润现象,由于不浸润现象与液体、固体的性质有关,故E错误。
故选ABD。
14.BDE
【解析】
—定质量的气体等压膨胀,温度升高,内能变大,对外做功,则气体一定吸热,选项A错误;锋利的玻璃断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后变得光滑表明玻璃在液体状态时存在表面张力,选项B正确;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物体的分子势能一定最小,但是内能不一定最小,选项C错误;水银在玻璃管中发生不浸润现象时附着层内分子表现为引力作用,选项D正确;饱和汽压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分气压,它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选项E正确;故选BDE.
15.放在衣服上面和下面的绵纸内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当蜡受热熔化成液体后,由于毛细现象,就会被绵纸吸掉。
【详解】
放在衣服上面和下面的绵纸内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当蜡受热熔化成液体后,由于毛细现象,就会被绵纸吸掉。
16.见解析
【详解】
雨伞的布不漏水,主要靠的是雨伞整体的物理结构,当整个伞面张开的时候,物理张力是很大的,就是说伞的面料被很强的拉力拉开,布料每根结构绳之间的间距变得很小,雨滴落在上面,由于雨滴表面的张力,很难透过这样小的孔隙,而伞的大部分地区都有一个斜度,而由于雨滴的重力的斜向分力大于摩擦力,就使得雨滴沿着斜向分力的方向滑落。
这样因为水能浸润纱线,在纱线孔隙中形成向下弯曲的水面,弯曲水面的表面张力,承受住孔隙内水所受的重力,使得雨水不致漏下。当下大雨时,雨水重力大于弯曲水面的表面张力,雨水会透过小孔下落,做雨伞最好选用防雨绸的布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