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叔叔于勒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13 21:29:00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课件制作/乐平市第五中学/彭伟明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目录
助读资料
感知文章
质疑探讨
课堂总结
助读资料
莫泊桑(1850-1893) ,法国作家。 生于没落贵族家庭。自幼酷爱文学,七十年代刻苦学习写作,大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1880年短篇小说《羊脂球》问世,轰动法国文坛,是作者的最佳作。长篇小说中最出色的是《一生》和《俊友》。短篇小说《家人》、《两个朋友》、《项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感知文章
拮据(jié jū):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阔绰(chuò):排场大,生活奢侈。 煞白(shà):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诧异(chà):觉得十分奇怪。 褴褛(l n lǚ):(衣服)破烂。 张皇:惊慌,慌张。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十拿九稳:喻很有把握,也说十拿九准。
正音释义
说说:文章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你认为作者着重刻画的人物是谁?
听读课文 复述故事
感知文章
文中人物:菲利普夫妇、于勒、“我”、“我”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姐夫、船长 主要人物:菲利普夫妇
感知文章
找找: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称呼的词语及其态度的变化。
富时: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有办法的人。 贫时: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感知文章
⒈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称呼?
⒉称呼中体现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恐怖
按照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全文可以做如下概括:
感知文章
希望
仇恨
恐怖
质疑探讨
⒈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来刻画的性格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以示例句型说话。
我认识了一个    的菲利普,
你瞧,   ; 我认识了一个    的菲利普夫人,
你瞧, ; 我认识了一个    的于勒,
你瞧,    。
⒉细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对父母,对于勒叔叔的情感态度。为什么小说要用一个小孩子的口吻来写呢?
⑴我对于勒叔叔的态度:同情
⑵“我”对父母的态度:不满、同情、理解
孩子纯洁、善良,尚未受到金钱的腐蚀。这样更能突出主题。
质疑探讨
⒊探讨小说的主题。
⑴在小说的结局中,为什么不认于勒?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有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吗?如果有的话请举例说明。
⑶如果你身边也有像于勒这样的亲戚,你会怎样对待他?
质疑探讨
⑴“金钱关系”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⑵“同情”说:小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于勒被整个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⑶“虚荣”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表现了他们爱慕虚荣的丑态。 ⑷“势利”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渴望见到已经发大财的于勒和在船上遇到的贫困潦倒的于勒后极力躲避的心理的刻画,深刻地揭示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低级庸俗的势利心态。
⒋以下四种主题说,你赞成哪一种?通过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质疑探讨
课堂总结
本文通过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兄弟的前后不同的态度,揭露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纯粹是金钱关系,无情鞭挞了小市民的势利贪鄙,冷酷自私的丑陋灵魂。
有对联云: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横披:世态炎凉。
亲情重于金钱,我们应该珍惜亲情,奉献一片爱心。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恩格斯
课堂总结
谢 谢 观 赏
·2010年10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