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分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底的特点。每个方面又基本围绕一句话来写。从第三单元的“围绕一句话写清楚”的语文要素到本单元“分几个方面来介绍”的语文要素,既是延续又是提升。
二、教学目标:
1. 认读“窃窃私语、警报、肌肉”等词语,集中教写“推、退”两字。
2.在品读文字中,初步学习围绕中心句概述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
3.继续巩固总分的构段方法,学习作者如何选材。
三、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引出课题:海底世界
(一)交流预习单
1.请小老师来带大家读一读他圈出的词语。(2—3 人)重点关注多音字
2.教写“推、退”二字。
3.课文第一段就向我们提了个问题: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我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你找到了哪一句?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交流发现:一头一尾,一问一答。
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二)梳理课文,厘清要点
1.出示学习提示一:自由读课文2—6段,思考:每段分别是从哪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找一找关键的句子。
2.指名交流:板贴 重点交流第二段:深海里是不是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呢?什么景象奇异? 在一片黑暗的深海里,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所以,简单的说,就是 深海里有光点 (板贴)
交流其他几段,概括要点:
海底有声音 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植物差异很大 丰富的能源(板贴)
小结:你看,作者就是通过几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介绍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分海底世界的。
(三)品读段落,感受方法
声音:这节课,我们先去倾听海底的声音。出示学习提示二:
默读课文第三段,海底能听到哪些声音呢?圈一圈。
出示课文第二段:
1.从文字中找到了哪些声音?(指名交流,字体变红)
一起来模仿下这些声音吧?师读声音词,生模仿。
质疑:刚才小朋友们模仿得很像,可是,你觉得,能不能这么大声呢?从文中找找原因。
2.理解“窃窃私语”,跟同桌演一演。
再来模仿下海底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
猜一猜,它们可能在说什么呢?体会“窃窃私语”一词的妙处。
指导朗读:那我们一起读出窃窃私语的味道来!
3.海底就只有这些声音吗?
可能还会听到哪些声音 (生说,课件出示有的……有的……)
4.这么多有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真像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原来看似宁静的海底还挺热闹。
活动方法过渡: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这么奇妙,它们的活动更精彩,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去海底探秘吧!
出示学习提示三:默读第四自然段:
1.写了哪些动物?圈出名字;
2.它们是怎么活动的?画出动词;
3.思考:每种动物的活动有什么特点?
1.交流动物名称 海参 一种鱼 乌贼和章鱼 贝类(板贴)
2.交流各自的动作:蠕动 游 喷水 巴
3.活动有什么特点呢?预设:
海参(慢) 一种鱼(快) 指导朗读
贝类:巴
这些贝类可真悠闲啊,自己不动,轮船开到哪儿,它们就旅行到哪儿。你能把它们的悠闲自在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四种海底动物,有的前进,有的后退,有的不动。各有各的活动特点。这一段话围绕这句话,先概括,再具体展开写。有总有分,条理很清楚。
小结:我们学语文,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作者是怎样写的。这种介绍事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拓展运用:海底还有好多好多动物呢,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来欣赏下。出示图片: 蜘蛛海螺 飞行鲂鱼 绿叶海天牛 海鲈鱼 海龟 独角鲸
如果围绕“海底的动物,样子真是千奇百怪。”一句来写,你会选择____、_____、______来写。(口头练答)
交流选材:为什么不选海鲈鱼和海龟?初步理解围绕特点,如何选材。
小练笔写一写。(机动)
过渡: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它哺育着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不计其数的动物共同生活在海洋大家庭里,在辽阔而富饶的海洋里,除了生活着各种动物之外,还有种类繁多、形态万千的海洋植物。下节课我们再去学习。
板书设计:
海底世界
深海有光点
海底有声音 有的……有的……有的……
景色奇异 动物 海参 一种鱼 乌贼章鱼 贝类
各有各的 前进 后退 不动
活动方法 爬行 游 喷水 巴
物产丰富 植物差异大
丰富的能源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