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统编版 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 统编版 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7 15:3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纸的发明》
预习任务:
正确、通顺地读课文。
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导入
拿出纸,同学们,这是——纸,关于纸,你们有哪些了解呢?
*你们说的都是纸的——发明。
*还有纸的诗歌、纸的故事、纸的成语、纸的未来发展……(图)
2.出示结构图:是啊,关于纸的内容真实说也说不完,今天,我们要学的只是其中一个小点,也是作者选择的主题。
3.出示课题,齐读。
初读检测,感知说明内容。
1.检查预习:
下列哪一组的词语注音不正确 ( )
①薄(báo)片 积累(lěi) 朝鲜 (xiān)
②保存(cún) 欧(ōu)洲(zhōu) 传承(chéng)
③创(chuàng)造 制(zhì)作 携(xié)带
④篾(miè)席 蚕(cán)茧(jiǎn) 帛(bó)
*了解第一组的多音字,正音,读词。(两端分别各读一行)
*图片理解篾席(竹篾编的席子)、帛(顶级丝制布条、白色丝织布条)
2.交流自然段(5段)遥控器
3.关于纸的发明,经历了哪些过程呢?请你默读课文,把有关的词语用横线划出来。
⑴修人端学生说,惠贞端划,惠贞补充。
青铜器 竹片、木片 帛 麻纸 蔡伦改造的纸
⑵作者选择了在纸的发明中典型的关键事件,按这样的顺序记录下来,让我们知道了纸的发明过程,你能看着这些提示,说说纸的发明过程么?
三、了解说明顺序
1.大家看,作者把这个过程分成了三段来写,他是怎么写的?
2.为什么这样分呢?
青铜器等都不是纸,有纸的作用,只是纸替代品。(造纸术发明以前)
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西汉时代)
蔡伦改造(东汉时代)
造纸术发明以后(后来)
纸的发明
造纸术发明以前 西汉时代 东汉时代 后来
3.你们看,作者确定了一个主题“纸的发明”,又按时间的顺序安排了先后,课文最后还讲到了“后来”,一起读读(ppt)
4.如果今天,不写纸的发明,而写“纸的家族”,你们看看,能不能按时间顺序这样写?(辨析,出示课后资料袋:根据种类来分)如果是纸的诗歌按什么分?
四、学习补充材料
1.再来看看这张表格,再想想,课文只介
绍了这些历程吗?还介绍了什么呢?文章中还写了很多重要的内容,我们一起来研究它
——为什么有这样的演变过程,纸在发明过程中每样事物有什么特点,又是如何改进的呢?
2.学生交流,了解纸的演变过程。(两端学生分小组完成并交流)请胡老师组织学生,有不同意见的组织完善好哦
3.就因为每种物品作为纸的时候,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蔡伦想到要保留优点,不断改进,造来了轻便又好用的纸。
4.看,这就是蔡伦制造的纸(出示图片),和现在的纸一样吗?
后来,根据人们需求的增加,蔡伦造的纸出现保存不长久、容易被虫蛀等问题,后来的纸是怎么来的呢?文章没有写,当你所阅读的资料不足的时候,你可以去查阅一些资料,孟老师又找了些资料,听(放录音),
4.看来,从蔡伦造纸到现在,纸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演变,如果要把这部分内容补充到课文里,该加在哪里呢?这些资料那么文章为什么不写呢?(题目是纸的发明,材料千千万,主题就一个,无关紧要的资料就要忍痛割爱,要学会取舍)
五、小结
1.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纸的发明,知道了作者就是围绕“纸的发明”这个小主题,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内容讲清楚了。
2.上阶段,我们学习了中国的传统节日
①大家搜集了一些资料,有的资料很丰富,有的资料很简单。这么多资料,怎样进行整理呢?老师对大家子资料大概作了整理,有的同学讲了端午的文学(唐诗、宋词、谚语),有的搜集了端午的美食,粽子(品种、包法),绿豆糕、喝黄酒等。
②大家可以根据课文这样列一列(结构图),先确定一个小主题。
③再根据主题筛选资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整理资料。
④有的资料和主题无关的,就毫不犹豫地——舍去,有些资料不够详细完善的,还可以再补充搜集一些更能围绕主题的资料。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是要综合实现的目标——整理搜集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