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第14课
蜜 蜂
(共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蜜蜂》的作者是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课文以第一人称写了他为验证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项实验,重点介绍了实验的经过,体现了法布尔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文围绕法布尔的实验展开,作者按照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样的顺序来写。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实验的目的,第二至六段写了实验的经过,第七、八自然段得出了实验的结论。
课文后面有两道练习题,第一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法布尔这个实验的目的、过程及结论;第二题是让学生感受本文严谨、客观的语言。在实验前用上了“听说”“好像”“大概”等词,表达了法布尔自己内心的猜测;在得出结果后,用的又是“准确无误”“确确实实”等词,体现作者用词的科学与精准。
本篇课文是第四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观察事物的变化。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作者实验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变化的。
二、教学目标
㈠认识“概、阻”等8个生字,会写“蜜、蜂”等生字。
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
㈢体会文章准确、严谨的词句特色。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生人手一个选择器
学生预习:1.正确、通顺地读课文;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四、教学过程
㈠导入课题,预习检测。
图片出示蜜蜂,关于蜜蜂,你有什么问题吗
出示第一段,揭示课题。
教学“蜜蜂”的书写,注意虫字旁的写法。
预习检测
⑴下列哪一组的词语注音不正确 ( )
①大概(gài) 阻(zhǔ)力 包括(kuò)
②准确无误(wù) 逆(nì)风 沿途(tú)
③陌(mò)生 超(chāo)常 辨(biàn)认
⑵修改错误,读词。
⑶交流自然段。
㈡整体感知,梳理文本。
默读课文,思考实验的目的、过程与结论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实验目的(1)
实验过程(2-6)
实验结论(7-8)
分别概括实验目的、过程、结论,并填写图表。
⑴目的:下列哪一个选项准确地概括了实验的目的?( )
①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②验证蜜蜂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③做个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的实验。
④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想做个实验。
选项①就是抓住了这段话中的关键语句,再加上了一些词语,构成了这段话的大意。
⑵结论:怎样概括两段话的大意呢?抓住几段话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整合。
蜜蜂确实回来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
⑶实验的过程有五个自然段,我们该怎么办呢?
(抓住实验过程中的关键词)
小组合作完成。
提示:①独立默读并划出关键信息。
②组内交流,梳理步骤。
③推荐一名同学汇报。
⑷交流,划出关键词句,梳理步骤。
①捉蜜蜂,装袋离家。
②做记号,放飞蜜蜂。
③查蜂窝,了解蜜蜂在不同时段飞回。
⑸指名讲实验过程。
3.借助图表,逐步了解实验内容,说说课文内容。
(两端各派一名同学回答)
㈢细读文本,体会语言特色。
1.在实验过程中,作者有很多的问题,如:他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⑴关于这个实验的结果,你又有什么新的问题产生呢?
预设: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那靠的是什么?
蜜蜂为什么三三两两地回来?
还有几只没有飞回来的蜜蜂去哪里了呢?
⑵有了这些问题,就有了再研究的方向,法布尔就是这样一个科学家。
2.(出示资料袋)他就是带着这么多问题,继续在研究呢!才有了他著名的作品《昆虫记》,这部作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兼具科学和文学价值。可是不容易啊!
科学需要严谨、精准;文学需要优美、生动。
⑴再回到文本中,看看哪些文字特别优美?
(这些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家生动的语言。)
⑵科学可更不容易了,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篇文章中有大量的数字(剪切)。
①现在老师要把这些词语,分成两类,你们看看这些词语是怎么分的?(确定和不确定)
捉了一些蜜蜂,当时没有数过,用肉眼大概测了下,是二十只左右。
有的是很明确的,确确实实数过的。
②看来,科学家可不会胡说的哦,如果他是数过的,很明确的,就会精准地给我们,如果是他没有数过的,就会用不确定的词。
⑵默读2-7段,找出表示确定的词和不确定的词。
预设:①几乎:蜜蜂并没有触到地面,说明它飞得很低。
②大概:只是作者的猜想,没有经过论证。
③好像:作者并不能判定蜜蜂是否真的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④可能:这是作者的推测,并没有实际的依据。
⑤至少:最少也有十五只,论证实验结果。
⑥准确无误:精准地描述了实验结果,为实验结论提供依据。
⑦确确实实:表示极其肯定,精准地描述了实验结果。
㈣回顾历程,总结方法。
1.再次出示资料袋,感受文字优美及精准的科学性。
2.拓展法布尔的话,感受科学精神,介绍《昆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