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7 09:5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扁鹊治病
教学目标
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借助表格部分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理清文章线索,发现线索的变化并结合线索讲依据,探究死因,体会蔡桓公人物形象
通过联系上下文,找出线索,圈画一系列关键词句,揣摩人物心理变化,体会扁鹊的人物形象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理,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知道古代有哪些神医?(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中国有十大神医,其中扁鹊排榜首。因此,医术到了顶峰的人我们会用扁鹊在世来夸他,那扁鹊的医术到底有多神呢?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扁鹊起死回生虢国太子》。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见到那里的百姓正在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就问是谁病了,身边的人说,太子死去已有半日了。扁鹊问明了详细情况,认为太子患的只是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症,气息微弱,像死去一样,便亲去察看诊治。他让弟子磨研针石,刺百会穴,又配制了能入体五分的药,服用之后,太子竟然坐了起来,和常人无异。继续调补阴阳,两天以后,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天下人传言扁鹊能“起死回生”。可见,扁鹊的医术十分高明。今天学习一个跟他有关的另一个故事。
一、导入
读《扁鹊治病》。书空课题
昨天我们看了微课,知道这个故事还引发了一桩悬案。案件的主要人物有扁鹊和蔡桓公(板贴)蔡桓公后人向包大人喊冤,说蔡桓公被扁鹊害死的。大家对此议论纷纷,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助包拯破案。
二、课前检测
同学们提前阅读了案情,完成预习单。
1.下列字音都正确的选项是( )
A蔡桓(héng)公 敷烫(tāng) B 几剂(qí)汤药 骨髓(suí) C肠(cháng)胃 理睬(cǎi)
看图猜词:敷烫,几剂汤药
2.概括案情的主要内容(二选一)
①我会用扩充课题的方法来概括案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②我会用( )的方法来概括案情,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 ___。
小结:扩充课题,梳理人物关系,都是概括课文的好方法。以后大家可以多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概括。
3.初步了解了案情,你认为害死蔡桓公的凶手是( )。(可多选)
A疾病B扁鹊C蔡桓公自己
三、初读课文
看来,蔡桓公的死,同学们有不同的判断和看法。那么凶手到底是谁呢?现在老师手里有一份珍贵的档案,就是死者蔡桓公的病历卡,可惜年代久远,病历卡字迹模糊,如果你能将它复原,也许会有重大发现。
学习要求:①同桌合作,边读边从文中寻找关键信息,补好蔡桓公病历卡中前五次内容。5min
病历卡
患者姓名:蔡桓公 身份:战国时期齐国国君
次数 时间 病情 治疗方法 病人的态度
1 有一天 皮肤上一些病 用热水敷烫 不认为有病
皮肉之间 很不高兴,没有理睬扁鹊
3 十来天后 服几剂汤药
深入骨髓 觉得奇怪,派人去问扁鹊
5 浑身疼痛, 病死了 无药可治
主要 死因
名医:扁鹊交流反馈:横向反馈
四、精读课文
(一)简单梳理线索,发现变化,探究死因
1.结合线索,探究死因
刚才我们通过阅读案情,提取关键信息,(点红)根据事情的发展横着填写了病历卡。现在我们竖着来看这张病历卡的信息或许能找到破案的突破口。蔡桓公从发病到病死一共经历多少天?(三四十天)病情怎么发展的?有什么治疗方法?病人的态度呢?联系上下读一读,你们得出蔡桓公最主要死因是什么?填一填。
2.合作串读蔡桓公态度,体会人物形象
当第一次蔡桓公听扁鹊说他皮肤上有小病时,可以用热水敷烫治疗,但他……
当第二次蔡桓公听扁鹊说他的病发展到皮肉时,可以用扎针办法治好,他很不高兴,没有理睬扁鹊。
当第三次蔡桓公听扁鹊说他的病发展到肠胃时,可以服几剂汤药治好,他非常不高兴。
甚至第四次蔡桓公指出他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无药可治,他才觉得奇怪,派人去问扁鹊。
直至最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无药可治,他才派人去请扁鹊。
你觉得蔡桓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借助病历卡分析案情,找到了时间、病情、治疗方法和病人态度这几条线索,联系上下文,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是蔡桓公一次又一次地不听劝告,讳疾忌医,使得他最后不治身亡。
3.学习扁鹊的言行线
那名医扁鹊呢,在整个过程中,他有没有尽到医生的职责呢?空说无凭。我们去案情中找理由和依据。
边读边划出描写额扁鹊言行的句子,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医生?联系上下文,圈关键词,批注特点。(提示:与特点相关的内容找完整)
反馈:提示学生我们在说依据的时候,老师希望你们能提供一条完整的线索。如果他只说一点,就反问,这只是一个点,能成为线索吗?你能试着往下找找吗?
认真负责(医德高尚)
行为:拜见,又来拜见,再一次拜见 (评价:很好,你找到了一条线索)
一次次拜见,对他来说容易吗?(态度,身份)采访扁鹊,你一次次劝,怕不怕?那为什么还要去,你当时心里怎么想的?
语言:恐怕,还会加深,更加严重,
扁鹊一次次劝蔡桓公,他当时心情是怎样的?读读劝告的话,圈一圈关键词
越来越担心着急,所以顶着龙颜大怒的危险还要苦口婆心劝说,你能带着这种心情和体会劝劝蔡桓公吗?指导朗读
聪明机智 掉头跑了,跑到秦国
之前顶着生命危险苦口婆心劝,后来却(跑走了),哪里读出来?
为什么不再坚持劝下去?(病入膏肓,无药可医)仅仅是因为扁鹊无能为力了才离开吗?你推想一下,如果不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一切就在蔡桓公病入膏肓的那一刻,扁鹊早已预料到了。你觉得这还是一个怎样的医生?你想我是一个名医,如果真这样死了,值不值得?所以这个时候走是最明智的。
医术高明
站了一会儿,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
点拨:再去读一读第一次治病句子,发现了什么?圈出来,琢磨琢磨,读出了什么?(站了一会)你关注到扁鹊看病的方式,像这样的地方还有吗?(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
怎样的医生才能做到站一会儿、看几眼就发现病情?(经验丰富,善于观察)
用热水敷烫,扎针,服汤药可以治好
除了这条线索,还有没有可以证明医术高明的线索?蔡桓公的病扁鹊有没有办法可医?(了如指掌,对症下药)老师引读
小结: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细细品读,圈划关键词的方法,读懂了扁鹊是一个( )的医生。
读到这,案情也终于水落石出,蔡桓公表面来看是病死的,但真正的凶手就是(蔡桓公自己)。
(四)说话练习,得出寓意
如果我们能穿越时空隧道,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
及时听劝,防微杜渐
(五)分角色朗读,回顾案情。
总结:这个故事是我们现代人用通俗易懂白话文写的,想看古人最早的案情陈述吗?老师推荐一本书《韩非子》,文言文版本的《扁鹊治病》收录在其中,感兴趣同学课后去图书馆找一找这本书,读一读。
板书
扁鹊治病
扁鹊 蔡桓公
医术高超 自以为是
医德高尚 讳疾忌医
聪明机智
及时听劝 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