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历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状况。使学生认识较长时间段内历史发展的过程(朝代更替),提高把握发展线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认识到今天江南地区的发达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政权更替及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材料: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教师导入:这首诗生动描绘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末句“能不忆江南”充分流露出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你知道“江南”是指哪里吗?白居易词中描述的“江南”是在什么时候得以开发的?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探究新知
(一)东晋的兴亡
1.教师提问: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9页内容,在书本上找到东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以及都城所在地。
提示: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王朝,历史上称为东晋,都城在建康。
2.多媒体播放视频《东晋的建立》,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分析东晋王朝的政治特点。
提示: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内,王敦领兵在外,权倾朝野,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
教师过渡:当时的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他们北伐的愿望能实现吗?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北伐将领,你们知道是谁吗?
3.多媒体展示教材第90页“相关史事”。
教师提问:东晋初年,祖逖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司马睿是否支持祖逖的提议?祖逖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提示:不支持。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教师补充: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教师过渡:北伐虽未成功,但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前秦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1.教师讲述: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南朝的建立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南朝 宋 刘裕 420-479年 建康
齐 萧道成 479-502年
梁 萧衍 502-557年
陈 陈霸先 557-589年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0~91页正文内容,思考:
(1)南朝时疆域最大、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的是哪个政权?
(2)为什么“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提示:(1)宋。
(2)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守,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展出示材料:
材料一 《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地广野丰”,繁荣昌盛,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个郡获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这一地区“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二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材料三 北人相继南移,同时携来高级栽培技术,南方灌溉、贮水、防洪、运河等水利工程不断修筑,终使江南的经济力量趋于壮盛。——摘编自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91页正文内容并结合材料,说说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
提示:①北方战乱多,南方社会比较安定。②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最主要原因)③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等。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1~92页正文内容,说说江南经济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领域的表现。
提示:农业:耕地面积扩大(垦荒);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推广和改进犁耕,推广粪肥);水稻产量提高(育秧移栽,双季稻);实行农业多种经营;等等。
手工业:缫丝、织布、造纸、制瓷、冶铸、造船、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商业:商业兴旺,城市繁荣,建康是南朝经济的中心和大都会。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东晋的建立和灭亡,知道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政权,这四个政权的都城都在建康。在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了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三个问题,重点是江南地区的开发。在教学中,我通过具体史实让学生认识到今天江南地区经济的发达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安定的环境。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教材史料有限,且文言文难以理解,需要教师课前准备更加充分些,效果才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