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及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及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7 10:5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及地位;科学家祖冲之的成就;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基本史实,提高学生综合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书法、绘画与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与雕塑。
教学难点:祖冲之与圆周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有哪些贡献?他生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这一时期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展示图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影:
  
教师讲述: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他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齐民”,即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顾名思义,就是“人民大众谋生的主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2.阅读教材第97页正文内容,概括《齐民要术》一书的主要内容。
提示:《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业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教师总结:《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学家祖冲之
1.展示祖冲之图片:
教师讲述:祖冲之是南北朝著名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
2.展示材料
三国时期的刘徽创造了一种求圆周率的方法,叫作“割圆术”,祖冲之利用刘徽创造的割圆术,重新运算。祖冲之在计算手段相当原始的情况下经过艰苦的运算,终于推算出空前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3.1 415 926-3.1 415 927之间。直到一千年以后,西方数学家才得出同一数值。为纪念祖冲之,现在国际上把圆周率又叫“祖率”。后来,祖冲之还将他研究数学的几十篇论文,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这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可惜这部高水平的算学专著早已失传了。
教师提问:除材料所述成就外,祖冲之还有哪些成就呢?
提示:天文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展示图片: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过程: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
教师讲述:汉代以来,因为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2.阅读教材第99~100页正文内容,结合下表,了解书法的发展历程。
朝代 具体表现
东汉以后 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
曹魏 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西晋 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东晋 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南北朝 北魏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3.多媒体出示王羲之图片和《兰亭集序》(摹本):
教师讲述:王羲之,字逸少。因曾任东晋右军将军,人们称他为“王右军”。他的书画都有很高的美术价值,尤以书法著名。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都造诣很深,尤其擅长楷书、行书、草书。
教师提问: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有何美誉?他的书法艺术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书法的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多媒体出示《女史箴图》(摹本·局部)和《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教师讲述:《女史箴图》此图原为清内府所藏,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八国联军入北京,为英军所掠。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全卷长348.2 cm,高24.8 cm,绢本设色。
《洛神赋图》是一幅人物故事画,它转述的内容是魏国诗人曹植的感伤诗篇——《洛神赋》。全画用笔细劲古朴,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教师提问:说说这两幅图的原作者是谁,他的绘画有何特点?
提示:东晋画家顾恺之。他擅长人物画,线条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5.多媒体出示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图片:
  
教师讲述: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一时期的佛像宏伟精巧,继承了秦汉以来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同时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6.教师提问: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技文化成就众多。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人民的大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为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又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创新。
教师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权分立、国家分裂,但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得益于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发展。可见,文化的繁荣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板书设计
科技
文化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图片的直观效果,让学生通过图片资料,对贾思勰、祖冲之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教师主讲的时间太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以后教学中要注意此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