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模块综合检测(人教版选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结构模块综合检测(人教版选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9-25 21:4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结构模块综合检测(人教版选修3)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次氯酸的电子式H······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解析 A项,次氯酸的电子式应为H······;B项,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
无分子式,SiO2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C项正确;D项,钠离子的结构
示意图:。
答案 C
2.用R代表短周期元素,R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只有2个。下列关于R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R的氧化物一定能溶于水
B.R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H2RO3
C.R是非金属元素
D.R的氧化物一定能与NaOH溶液反应
解析 短周期元素中,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分
别为1s22s22p2(C)、1s22s22p4(O)、1s22s22p63s23p2(Si)、1s22s22p63s23p4(S),有
四种元素,其中SiO2不溶于水,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2SO4,
CO不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 C
3.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不正确的是 (  )。
A.F2<Cl2<Br2<I2
B.CF4>CCl4>CBr4>CI4
C.HCl<HBr<HI<HF
D.CH4<SiH4<GeH4<SnH4
解析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由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决定,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而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的极性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A中卤素单质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熔、沸点升高,故A、D正确,B恰好相反,B错误;C中虽然四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但是,在HF分子间存在氢键,故HF的熔、沸点是最高的,正确。
答案 B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SO2、SO3都是极性分子
B.在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解析 A选项中,SO3分子是平面三角形结构,为非极性分子,明显错误。
答案 A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个甘氨酸分子中存在9对共用电子对(甘氨酸的结构简式为NH2—CH2
—COOH)
B.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H2S和CS2分子都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解析 1个甘氨酸分子含2个H—N键,2个C—H键,1个N—C键,1个C—C键,1个C===O键,1个C—O键,1个H—O键,共用电子对数为2+2+1+1+2+1+1=10,A项错误;硼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在BCl3分子中,硼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项错误;CS2为直线形分子,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项错误;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都是原子晶体,在这三种晶体中,根据共价键强度判断C—C键最强,即金刚石的熔点最高,Si—Si键最弱,即晶体硅的熔点最低,D项正确,选D。
答案 D
6.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正确的 (  )
A.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丙烯分子中只存在极性键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 —CH3的碳原子为sp3杂化,另两个为sp2杂化,三个碳原子共面但不
共线,丙烯分子中除极性键外还存在碳碳非极性键。
答案 A
7.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  )。
A.sp,范德华力       B.sp2,范德华力
C.sp2,氢键 D.sp3,氢键
解析 B原子的最外层的3个电子都参与成键,故B原子中可以形成sp2杂
化轨道;B(OH)3分子中的-OH可以与其他分子中的H原子形成氢键。
答案 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ⅡA族
B.主族元素X、Y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
2或5
C.氯化氢的沸点比氟化氢的沸点高
D.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均相同
解析 本题可用举例排除法,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零族,A项错误;MgCl2中原子序数之差为5,CO2中原子序数之差为2,B项正确;由于HF中存在氢键,故HF的沸点比HCl的高,C项错误;第ⅠA族中H2O为分子晶体,其他碱金属氧化物为离子晶体,D项错误。
答案 B
9.下列各项所述的数字不是6的是 (  )。
A.在NaCl晶体中,与一个Na+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的个数
B.在金刚石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
C.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原子个数
D.在石墨晶体的片层结构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
解析 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原子个数是12个,其中有6个氧原子
和6个硅原子。
答案 C
10.按下列四种有关性质的叙述,可能属于金属晶体的是 (  )。
A.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熔点很低
B.固体易导电,熔点在1 000℃左右
C.由共价键结合成网状晶体,熔点很高
D.固体不导电,但溶于水或熔融后能导电
解析 A为分子晶体;B中固体能导电,熔点在1 000℃左右,不是很高,排
除石墨等固体,应为金属晶体;C为原子晶体;D为离子晶体。
答案 B
11.对H3O+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O原子采取sp2 杂化 B.O原子采取sp杂化
C.离子中存在配位键 D.离子中存在非极性键
解析 O原子采取sp3杂化,在H2O中有两对孤对电子,与H+以配位键结合
后,尚剩余1对孤对电子。
答案 C
12.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只含σ键不含π键的是 (  )。                  
A.CO2 B.COCl2 C.C2H2 D.H2O2
解析 A中的CO2的结构式是O===C===O,B中COCl2的结构式是,C中C2H2的结构式是,均含有不饱和键,则必定含π键;D中H2O2的结构式是H—O—O—H,全部是单键,所以只含σ键不含π键,故选D。
答案 D
13.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3s23p4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它的元素符号为O
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可以与H2化合生成液态化合物
D.其电子排布图为
解析 由它的价电子构型3s23p4,可知该元素为S,S与H2化合生成H2S,
通常情况下为气体,硫原子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洪特规则。
答案 B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递增依次增大
B.卤族元素中氟的电负性最大
C.CO2、SO2都是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D.CH2===CH2分子中共有四个σ键和1个π键
解析 第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增大的趋势,而不是依次增大,故A错;SO2分子构型为V形,故C错;CH2===CH2分子中共有五个σ键和一个π键,故D错。
答案 B
15.已知C3N4晶体很可能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且原子间以单键结合。下列有关C3N4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3N4晶体是分子晶体
B.C3N4晶体中C—N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的C—C键的键长短
C.C3N4晶体中C、N原子个数之比为4∶3
D.C3N4晶体中微粒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解析 根据“C3N4晶体很可能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可判断C3N4晶体与金刚石类似,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原子晶体,故A、D错误;氮原子的半径比碳原子的半径小,所以C—N键的键长比C—C键的键长短,故B正确;C3N4晶体中,原子间以单键结合,所以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氮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C、N原子个数之比应为3∶4,故C错误。
答案 B
16.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事实 理论解释
A 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 氮原子2p能级半充满
B CO2为直线形分子 CO2分子中C===O是极性键
C 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 金刚石是分子晶体,石墨是原子晶体
D HF的沸点高于HCl HF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HCl
解析 选项B事实与解释无因果关系;选项C的理论解释错误,原因是石墨中碳碳键键能大于金刚石中碳碳键键能;选项D的理论解释错误,原因是HF分子间存在氢键。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0分)C和Si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写出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从电负性角度分析,C、Si
和O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________。
(2)SiC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微
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
(3)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SiC的相等,则M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
M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MO的熔点比CaO
的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
不同。CO2中C与O原子间形成σ键和π键,SiO2中Si与O原子间不形成
上述π键。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O原子间能形成,而Si、
O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电负性是元素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C、Si和O的
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C>Si。
(2)晶体硅中一个硅原子与周围4个硅原子相连,呈正四面体结构,所以SiC
晶体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3。
(3)SiC电子总数是20个,则氧化物MO为MgO;晶格能与组成离子所带电
荷数成正比,与离子半径成反比,MgO 与CaO的离子电荷数相同,Mg2+半
径比Ca2+小,MgO晶格能大,熔点高。
答案 (1)1s22s22p63s23p2 O>C>Si (2)sp3 共价键
(3)Mg Mg2+半径比Ca2+小,MgO晶格能大 (4)C原子半径较小,C、O原
子能充分接近,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大,形成较稳定的π键;Si的原子半径较大,Si、O原子间距离较大,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小,不能形成上述形式的π键
18.(10分)钛和钛的合金已被广泛用于制造电讯器材、人造骨骼、化工设备、飞机等航天航空材料,被誉为“未来世界的金属”。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钛有2248Ti和2250Ti两种原子,它们互称为________。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按电子排布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分区中属于________区元素。
(2)偏钛酸钡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偏钛酸钡晶体中晶胞的结构如上图所示,它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含Ti3+的配合物,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配离子
[TiCl(H2O)5]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该配合物的配体是________。
解析 (1)Ti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在第四周期,第ⅣB族,属于d
区元素;
(2)由“均摊法”分析,钛原子:8×=1,钡原子为1,氧原子:12×=3,
故化学式为BaTiO3;
(3)在配离子中存在配位键,另外配体H2O分子中存在共价键。
答案 (1)同位素 四 ⅣB
1s22s22p63s23p63d24s2(或[Ar]3d24s2) d
(2)BaTiO3
(3)极性共价键(或共价键)、配位键 H2O、Cl-
19.(12分)已知A、B、C、D和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其他4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不在同一主族。B和C属同一主族,D和E属同一周期,又知E是周期表中1~18列中的第7列元素。D的原子序数比E小5,D跟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
请回答:
(1)A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C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B与A形成的化合
物比C与A形成的化合物沸点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E属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的元素,其元素名称是
________,它的+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D跟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离子
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_(只要求列出算式)。
解析 依据晶胞结构可知 ,该晶胞中B与D的个数比为2∶1,再结合题给
条件可推出A为H、B为F,C为Cl,D为Ca,E为Mn。
(4)设有1 mol 该晶胞。
则1 mol该细胞中含有4 mol CaF2,其质量为4×78 g,一个晶胞的体积为:
V=(cm3)。
答案 (1)氢 (2)F Cl 氟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氯化氢分子间没有氢键 
(3)四 ⅦB 锰 1s22s22p63s23p63d5 (4)CaF2 (cm3)
20.(10分)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元素。
(1)Li3N晶体中氮以N3-存在,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NN的键能为942 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247 kJ·mol-1,计算说明
N2中的________键比________键稳定(填“σ”或“π”)。
(3)(CH3)3NH+和AlCl4-可形成离子液体。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组成,熔点
低于100 ℃,其挥发性一般比有机溶剂________(填“大”或“小”),可用
作________(填代号)。
a.助燃剂 b.“绿色”溶剂
c.复合材料 d.绝热材料
解析 (2)在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
π键键能==347.5 kJ·mol-1,所以在NN中,π
键比σ键稳定。
(3)离子液体中的作用力是离子键,尽管微弱但强于氢键
和分子间作用力,所以其挥发性就小,不会污染环境,是“绿色”溶剂。
答案 (1)1s22s22p6
(2)π σ
(3)小 b
21.(10分)碳族元素包括C、Si、Ge、Sn、Pb。
(1)碳纳米管由单层或多层石墨层卷曲而成,其结构类似于石墨晶体,每个碳
原子通过________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多层碳纳米管的层与层之间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
(2)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i、H的电
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SnBr2分子中Sn—Br键的键角
________120°(填“>”“<”或“=”)。
(4)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Pb4+处于立方晶胞顶角,Ba2+处于晶胞中心,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该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每个Ba2+与________个O2-配位。
解析 (1)石墨晶体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石墨的平面结构以范德华力结合形成层状结构。
(2)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说明C的电负性大,同理可知H的电负性大于Si。
(3)SnBr2中S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孤对电子排斥两个Sn—Br键,使它们的夹角小于120°。
(4)根据题意计算晶胞中Pb4+数为8×=1,Ba2+数为1,O2-数为12×=3,该化合物化学式为BaPbO3;Ba2+在晶胞中心,O2-在晶胞棱边中心,有12个,所以每个Ba2+与12个O2-配位。
答案 (1)sp2 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 (2)C>H>Si (3)< (4)BaPbO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