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16.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6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16.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6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17 15:5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7张PPT)
课前5分钟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望梅止渴  B.老马识途 
C.鹦鹉学舌  D.蜜蜂采蜜
2.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风吹树木摇动时鸟不飞走 B.蜜蜂用蜂蜡筑造蜂房
C.青蛙伸舌捕捉飞虫 D.蚊虫的趋光性
A
夯实基础
D
3.将鸭蛋交给母鸡孵化出了小鸭。趣事出现了:母鸡对小鸭关怀备至,小鸭时刻紧跟母鸡。从行为的发生来看,母鸡和小鸭的行为分别属于( )
A.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B.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C.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C
4.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关于小狗为主人拉车运货这一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来就有的 B.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C.属于社会行为 D.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5.(2020·盘锦)“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下列行为与此相类似的是( )
A.蚂蚁的通讯 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鱼
C.鸟类的迁徙 D.蚯蚓经训练能走“T形迷宫”
D
D
6.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蚯蚓走迷宫”属于学习行为
B.“小鸟喂鱼”属于学习行为
C.“小袋鼠吃奶”属于先天性行为
D.“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
B
7.下列哪项是学习行为( )
a.蜘蛛结网 b.鹦鹉学舌 c.蜜蜂采蜜 
d.飞蛾扑火 e.老马识途 f.小鸟喂鱼
A.abc  B.def  C.acd  D.be
D
8.家鸽、蚯蚓、青蛙、鲫鱼是同学们了解和熟悉的动物,它们都有学习行为,按照其学习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排序,正确的是( )
A.蚯蚓→青蛙→鲫鱼→家鸽 
B.蚯蚓→鲫鱼→青蛙→家鸽
C.青蛙→蚯蚓→鲫鱼→家鸽 
D.鲫鱼→青蛙→蚯蚓→家鸽
B
9.“飞蛾扑火”常用于比喻人们为寻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实际上飞蛾的这种行为是( )
A.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不怕死的行为  D.寻求光明
10.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  B.蚯蚓走“T”形迷宫
C.小黑猩猩模仿取食白蚁  D.猴子表演骑车
A
B
11.动物的行为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在长大过程中学会的。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学习行为以先天性行为为基础
B.学习行为与生活经验无关
C.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或消失
D.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弱
A
12.下列各种鸟类的行为中,从获得途径方面分析,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
C
A.生来就有的行为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与遗传物质有关 D.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13.(2020秋·顺德区期末)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共同点,则阴影部分可以包含( )
能力提升
C
14.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行为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
B.人和高等动物没有先天性行为
C.蜘蛛结网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
D.变色龙的体色变化属于动物行为
D
15.(资料分析)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楚汉相争末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排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项王因此被攻破心理防线,以为是天意而自杀。
资料二:随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在很多地方,每到春季来临之前,可见燕子们忙碌的身影,衔泥、筑巢等。
资料三: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的机会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牛奶瓶的盖子,并且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资料一中利用了蚂蚁的取食行为,这种行为和资料二中燕子的迁徙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应属于 。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
(2)资料三中“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社会经验和   获得的。
 学习 
 后天学习 
 遗传物质 
先天性行为
16.(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随机选取4只(A、B、C、D)经饥饿处理的小鼠,在如图所示迷宫中分别进行寻找食物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请据此回答问题。
1月龄
小鼠 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A 106 88 80 60 30
B 111 98 59 51 9
C 97 77 72 32 28
D 155 95 48 53 33
平均值 117.3 89.5 64.8 49.0 35.0
(1)刚出生的小鼠即可吸吮乳汁或吃食物,从行为的发生看,该行为属于   行为。
(2)本实验用多只小鼠做实验,处理实验数据时需要计算
   。 你认为该兴趣小组选取4只品种、性别、月龄相同,大小和活力相似的健康小鼠(A、B、C、D)重复本实验的目的是 。
控制单一变量;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平均值 
 先天性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   。说明小鼠通过试错形成了   行为。
(4)在上述实验中,如果把小鼠换成蜥蜴,你推测蜥蜴找到食物所需要的时间比小鼠的更   (填“长”或“短”)。
 长 
 后天学习 
 减少(或“缩短”)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如果你留心观察周围的动物,你就会发现仙鹤起舞、孔雀开屏、大雁南飞、蜜蜂采蜜等奇妙的现象,其实,这些都是动物行为的表现。
1.举例说明动物的多种行为。
2.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可以将动物的行为分为:
取食行为
领域行为
攻击行为
防御行为
繁殖行为
节律行为
社群行为
动物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食物。动物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的行为,称为取食行为。动物的食性不同,捕捉食物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追捕和诱捕是常见的捕食方式。
很多动物有诱捕猎物的手段:如鮟鱇鱼以头顶上的鳍刺作为诱饵
有些动物能利用工具猎取食物:
如黑猩猩用草根掏白蚁吃
另外有些动物利用工具猎取食物,对捕获的食物进行初步的加工,贮存食物等。
有些动物能对捕获的食物进行初步的加工:
如乌鸦吃核桃把它摔碎
有些动物有贮食的
习性:
如蜣螂滚粪球、
松鼠、仓鼠的贮食
北方松鼠
金仓鼠
贮食行为
对于动物度过缺少食物的种种难关,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是十分有利的。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斗争,这种行为称为攻击行为。
如:两只雄性盘羊为争夺一只雌性盘羊而发生争斗;梅花鹿
求偶发生争斗;两只公鸡为争一只母鸡而争斗;两只狗为抢
骨头而发生争斗等等。
在攻击行为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争斗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的伤害。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战斗的双方或一方也会打的头破血流。
【例2】在自然界中一个蜂巢由一只蜂王、少量的雄蜂和众多的工蜂组成。蜂巢中孵化蜂王的王台往往有十个左右,最先破蛹而出的蜂王会杀死未孵化成功的蜂王,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学习行为  D.繁殖行为
B
【变式训练2】(2020秋·连州期中)下列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一只蛇追击一只青蛙 
B.两狗争食
C.猫捉老鼠
D.螃蟹举起螯反击天敌的进攻
B
为什么狗常常走一段路就撒一点尿
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动物的领域,动物用姿态、气味、鸣叫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物,以保卫自己的领域,这就是领域行为。
企鹅捍卫
自己的领域
领域没有明显的界限,但领域的占有者却熟知它的边界,
它们通常使用姿态(如狼)、鸣叫(如鸟)、气味(如狗、狐狸)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物,以保卫自己的领域。
意义:有利减少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冲突,保证占有者有足够的食物,繁殖季节避免其他同种个体干扰,有利求偶、交配、育雏等,在领域内有利回避敌害,有利于寻找食物
不同生物之间一切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都是防御行为。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1.可减少和捕食动物相遇的可能性,不论捕食动物是否出现,都起作用
保护色-美洲豹
拟态--兰花螳螂
警戒色——章鱼
夜蛾幼虫警戒色
猫头鹰的拟态
保护色、
警戒色
警戒色
2.在捕食动物出现之后才起作用,以增加脱逃的机会如回避、逃跑、威吓、假死、转移攻击的部位等
招潮蟹颜色鲜艳的蟹肢
乌贼喷出墨汁
黄鼬释放臭气
遇到敌人时,常装死然后伺机逃走。
壁虎遇到敌人时,会自断其尾,断尾还在跳动,引诱动物去捕捉,而自己逃之夭夭,然后再生出一个尾巴。
【例4】在紧急情况下,会发生蜥蜴甩掉尾巴,螃蟹自切其足,海参抛出内脏等现象,这些属于动物的什么行为(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B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动物的繁殖行为。
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
雄狮
雌狮
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占有繁殖空间、筑巢
求偶
交配
企鹅哺育后代
海龟产卵
鸭孵卵
亲鸟在给雏鸟喂食
【变式训练1】“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绘了这两类昆虫的( )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D.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D
【变式训练5】“蜻蜓点水”与下列哪种动物的行为结果相同( )
A.鸟类的迁徒  B.鲤鱼产卵
C.蝙蝠捕捉蚊子 D.海豚戏水
B
节律行为: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称为节律行为。
1.潮汐节律:随着海洋涨潮落潮动物产生的节律性的变化
2.月节律:节律周期为28天,以月亮的运行为定时因素
3.日节律:节律周期为24小时,其行为和白昼黑夜的交替相关
4.年节律:节律周期为一年
招潮蟹的潮汐节律
大雁南飞的季节节律
夜行性动物
昼行性动物
青蛙冬眠
动物体内有一个生物钟,它是一种以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复杂机制。
动物的迁徙
——某些鸟类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场所的行为。
科学家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鸟类迁飞的时候,常常集结成群,一般是有组织有秩序地飞。
鸟类迁徙时,飞翔的高度是不同的,一般都在1000米以下 。天鹅是飞翔力强的大型鸟类,它的飞翔高度可以达到8800多米,能够飞越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 顶。一些飞翔力弱的小型鸟类,一般只能飞翔到300米上下。
角马迁徙
螃蟹迁徙
洄游—某些鱼类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场所。
三文鱼洄游
一起生活的动物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系群体的生活,具有一系列的社群行为
1.同种动物群居在一起
2.具有不同的分工合作
3.有的还具有等级差别
4.个体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
通过阅读课本总结出社群行为的特点。
社群行为与集群不同,如成群飞舞的苍蝇不属于社群行为。
★蜜蜂和蚂蚁为典型的社群性昆虫。
合作的蜜蜂群
工蜂
雄蜂
蜂王
建筑蜂巢
喂养幼蜂
与蜂王交配
专职产卵
合作的白蚁群
兵蚁
兵蚁和工蚁
蚁后
动物种类 形体特征 工作
工蚁——雌性(工蜂——不育) 小 筑巢、觅食、哺育
兵蚁 颚特别大 争斗、保卫蚁穴
雄蚁(雄蜂) 稍大 与雌蚁(雌蜂)交配
雌蚁——蚁后
(雌蜂----蜂王) 最大 繁衍后代,被称“产卵机器”
归纳
社群行为的一些动物中常有“首领”,它们在攻击行为中总是获胜者,并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负责整个社群的行动方向和对外战斗,并与其他雄性个体共同保卫群体的安全。
动物的行为
一. 定义
二. 分类
三. 意义
1.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
2.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划分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a.取食行为
b.领域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e.繁殖行为
e.节律行为
e.社会行为
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
1.(2020·成都)海岸边的乌鸦用喙衔起螺蛳,飞到一定高度后将螺蛳摔落在岩石上,待硬壳破裂后,再飞下来享受美味。这种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领域行为 
C.防御行为  D.攻击行为
A
随堂检测
2.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鸟类的迁徙 B.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
C.老鹰抓小鸡 D.两只雄羚羊为争夺雌羚羊而打架
D
3.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领域行为的是( )
A.野牛沿着一定的区域排粪 B.青蛙冬眠
C.孔雀开屏 D.乌贼遇敌喷射墨汁
A
4.在紧急情况下,会发生蜥蜴自断尾,金龟子假死,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现象。这些属于动物的( )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群行为
A
5.(2020·安徽)动物行为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提高动物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大熊猫吃冷箭竹 B.中华攀雀在筑巢
C.乌贼喷出“墨汁” D.狗撒尿做标记
B
6.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动物的节律行为( )
A.候鸟随季节的迁徙
B.哺乳动物晨昏活动习性
C.变色龙身体的颜色能随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D.招潮蟹的活动随潮汐变化而变化
C
7.蜜蜂营群体生活,一个蜂群通常由一只蜂王、几万只工蜂和几百只雄蜂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们具有一系列的社群行为
B.蜂群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
C.蜂群成员间存在信息交流
D.蜂群中各成员间独立生活
D
(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图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属于取食行为的是   。(均填标号)
 ② 
8.(综合应用)观察如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请分析并作答:
 ①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分析,标号②的行为是由羚羊体内的
   所决定的,属于   行为。标号③的行为属于   行为。标号④的行为属于   行为。
(3)大雁飞行时,在头雁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这表明大雁有   行为。
 社群 
 节律 
 繁殖 
 先天性 
 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