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学科 语文 年级八年级 主编 韩颖慧 使用教师 韩颖慧 审核 董玉贤 审批
授课 内容 30 诗五首 课时 第1课时
学 习 重 点 诵读诗歌,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学习 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读诗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3、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1、熟读背诵。 2、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品味诗歌精炼的语言特征。 培养学习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流程 学习任务 学法要求 时间
自主探究 知识链接—— 1、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 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 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2、《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7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1、给下列字注音金樽( ) 珍馐( ) 投箸( ) 挂罥( ) 塘坳( )庇护( ) 阑干 ( ) 风掣( ) 突兀 ( ) 狐裘 ( )2、填写表格,识记文学常识。诗题出处作者朝代 3.《饮酒》 选自《 》,陶渊明, 人,名 ,字 ,世称 ,自称 ,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4、李白(701-762),字 ,号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是继 之后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称他为“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与杜甫合称“ ”。 5、杜甫字 ,因居少陵,自称 、 ,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 ,有《杜工部集》,其与“李白”同为唐代第一流诗人,并称“ ”,因有别于杜牧,亦称“ ”,因其生活在唐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 ”。杜甫被称作“ ”。 6、结合注释翻译前三首诗。 1、了解作者,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对文中字的形、音和词的含义有清楚明白的了解,为研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2、自主阅读课文三遍,读后整理自己的读后体会并质疑。 5-8分钟
合作探究 1、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2、赏析“心远地自偏”。3、《饮酒》中“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的“真意”是指什么?4、《饮酒》的主旨是什么?5、 《行路难》中,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6、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 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7、《行路难》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有何作用? 8、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作者怎样的志向? 9、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10、请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并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四段的内容。讨论并归纳: — — — 11、想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每一诗节中蕴涵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你能用含“痛”的二字词语分别概括吗?这感情的表达又有什么联系和变化? —— —— —— 情感升华,由记叙 到 ,忧民生疾苦,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主题是什么? 阅读课文,把握文章整体结构,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共同探论问题,合作交流,小组成员之间表达自己的观点。 15分钟
交流以上问题。
展示 师生共同展示。 10分
巩固训练 1、《饮酒》中体现诗人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名句是 , 。2、《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与坚定自信的名句是 , 。3、目前国内住房价格上涨不停,如果杜甫再生也许仍会慨叹: ,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谈谈你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解。
检测
作业 背诵古诗。完成课后练习题。
收获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