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三上第三单元《加与减》 第4课时 节余多少钱(2)
课题 节余多少钱(2)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从这节课开始,更多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具体到每一节课都有所侧重,本节课侧重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的优越性”。教材以“节余多少钱”这一情境为依托,相继呈现了问题1和问题2,虽然都是加减混合运算,但问题1的数量关系相对简单些,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都有道理;而问题2则相对复杂、比较抽象,也难理解,因此突出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教材在这两个问题的处理上,都比较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本小节主要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并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相对于连加、连减法的问题而言,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要稍微复杂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相对也更加灵活和多样,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既要思考解题策略、弄清运算的顺序,同时又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所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策略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设“勤俭节约”等生活素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要让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在小组合作等活动形式下,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会运用加减混合去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出示情境图)师: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仔细观察后将图中的数学信息一一列举出来,并解读每条信息的含义。 (课件出示问题)师:谁能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完整地叙述一遍?请学生将已知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教师明确,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想法: 预设:(1)要求八月节余了多少元,首先求出八月收入了多少元,即800+185,再从总收入里面减去花掉的钱,列综合算式为800+185-745。 (2)先从父母寄回的800元里减去八月份花的钱数,再把剩余的钱数加上奶奶的补助,即可求出这个 月节余多少钱,列综合算式为800-745+185。 师:这两个综合算式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这两个算式都没有小括号,只有加减法,所以计算的时候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列出加减混合的算式之后,结合具体的情境在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水到渠成之功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出示题目):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 教师:你能画画图表示出题目的意思吗? 学生独立画图、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明确画法。分析数量关系:求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钱,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哪个信息已知?哪个信息未知? 学生交流,明确数量关系并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计算方法。强调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小括号的用法。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达标检测 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及计算方法。 练一练第5题:学生独立做题,交流时教师引导明确想法,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及计算方法。 练一练第6题:(1)学生读题,弄明题意。 (2)学生独立做题,集体交流,明确结果。 [设计意图:练习时关注画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解决较复杂的比多少的问题时,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来分析数量关系,使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清晰明了,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五、教学板书 节余多少钱(二)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我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减,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运算。 225+225=450(元) 580-225=355(元) 450+225=675(元) 355-225=130(元) 675元>580元 130元<225元 答:三个月就够了。 答:三个月节余的钱能买到洗衣机。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延续上节课的学习内容,都是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并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试一试”中的第一问题要求学生估一估,我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当中出现的不同方法和结果,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至于哪个更接近准确结果,我请学生在解决完下一个问题后再来判定。并提醒学生估算在实际生活中会经常用到,估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
第
3
页 共
3
页
)北师三上第三单元《加与减》 第3课时 节余多少钱(1)
课题 节余多少钱(1)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小节主要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并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相对于连加、连减法的问题而言,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要稍微复杂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相对也更加灵活和多样,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既要思考解题策略、弄清运算的顺序,同时又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所以有一定的难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二年级又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加减法,而本单元前两节课也学习了万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 在“节余多少钱”一课中,要充分创设“勤俭节约”的生活素材,这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很容易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形。
教学策略 “节余多少钱”一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设“勤俭节约”等生活素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要让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在小组合作等活动形式下,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21-22页
教学目标 1.发展从图中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的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从网上搜集到一条信息,请说说你们看了之后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最上面左边的情境图) 学生可能会说: 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进城务工人员的辛勤劳动。 进城打工不仅可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而且也可以增加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亮亮的爸爸妈妈也是其中的一员,看看亮亮在家跟奶奶聊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最上面右边的情境图) 生1:奶奶说每月可以领取补助185元。 生2:亮亮说爸爸妈妈在城里工作,每月寄回生活费800元。 师:哦,原来他们俩在聊钱的问题,他们的钱够用吗 节余多少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由生活中的小事引入新课,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师:亮亮和奶奶8月花了745元,8月节余了多少元 跟同学们说说你的想法,然后自己尝试解答。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想法,并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呢 生1:我们可以先计算8月亮亮和奶奶共收入多少元,185+800=985(元),从中减去花掉的745元就是节余的钱数,即985-745=240(元)。列成综合算式 185+800-745 =985-745 =240(元) 生2:也可以先用父母寄回的钱减去花了的钱,800-745=55(元),这样还剩55元,加上奶奶领取的补助185元,这样共节余的钱数就是55+185=240(元)。列成综合算式是 800-745+185 =55+185 =240(元) 对解答正确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师:你能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问题二) 生:我们可以画图帮助分析题意,如下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计算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就必须先计算10月节余的钱数。因为10月比9月节余的260元少30元,所以就是用260元减去30元,即260-30=230(元),这样两个月一共节余的钱数就是260+230=490(元)。 师:你听明白了吗 同意这种方法吗 试着列成综合算式并解答。 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并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能把你的做法告诉大家吗 学生可能会说: 260+(260-30) =260+230 =490(元) 答:两个月一共节余了490元。 260-30+260 =230+260 =490(元) 答:两个月一共节余了490元。 对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给学生们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由于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参与,课堂气氛活跃。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
三、达标检测 课堂练习 “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观察、想象,教师指名学生汇报答案和思考过程。 “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判断,集体交流,实际观察,验证想法。 “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做题,集体订正,明确想法。
四、课堂小结 你都学会了那些知识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计算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了小组合作研究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数学思想,一一对应和利用倍数关系等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整节课学生讨论、操作、总结、汇报,并及时补充、纠正,教师只从旁点拨并进行积极意义下的评价,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敢想敢做敢说,生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 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
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