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貼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題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題尉,将答案写在答題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1.有学者指出:周代分封制尽管以血缘亲疏关系为基础,但随着被嫡长子排除于王位继承圈以外的众王子
弟获得了新建诸侯国的权力,也使子族与母族之间的血缘纽带日益松弛。其意在说明,周代分封
A.加剧了统治者内部矛盾
B.阻碍了宗法体制的推广
C.导致了宗族力量的分化
D.强化了周天子共主地位
2春秋早期,各诸侯国境内多有荒草杂木之地,到战国中期有的已是“无长木”“无雉兔鲋鱼”的农业生产
区。这一变化表明
A.铁犁牛耕得到普及
B.人居环境已急剧恶化
C.土地兼并日益加剧
D.生产力水平得到发展
地域分布
题材名称
总数
山东河南陕西
孔子见老子
周公辅成王
0
二桃杀三士
荆轲刺秦王
季礼挂剑
表1为汉代画像砖石中“土形象”图数量及分布表。据此可知,这些画像砖石
A.是研究先秦的直接史料
B.促进了儒家思想社会化
C.反映了汉代文化多元化
D.再现了汉代的社会原貌
4.唐代中期以后,大批私营工商业者将大量经营利润或用于买田置地,“江淮诸道富商大贾,并诸寺观,广
占良田”,或用于出资买官,“今商贾贱类,台隶下品,数月之间,大者上污卿监,小者下辱州县”。这表明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A.国家放弃抑制工商业政策
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C.私营工商业转向了封建化
D.土地兼并开始走向合法化
5.朱代在国家法定的最低一级政府一县政府外,出现了乡级政府的雏形—一乡司,乡司长官称乡书手
(“乡长”),主要负责编制户籍和赋税簿帐。据此可知,宋代
A.加强了对社会基层的治理
B.开创了“皇权下县”的先例
C.完善了乡级政府管理体制
D.削弱了县级政府部门职权
6.图1是元代画家吴镇的《芦滩渔父图》,画上所題为:“红叶村西夕照余,黄芦滩畔月痕初。轻拨棹,且归
欤,挂起渔竿不钓鱼。”落款是“梅老戏墨”。据此可知,该画
A.蕴含了儒家隐逸思想
B.开启了文人画的先河
C.体现了反礼教的精神
D.具有借景抒怀的情趣
7.1817年,清嘉庆帝规定:“福建、安徽…所有贩茶赴粤之商人,俱仍照旧例,令由内河过岭行走。永禁出
洋贩运,倘有违禁私出海口者,一·经拿获,将该商人治罪,并将茶叶人官。”这一规定
A.旨在限制中外贸易发展
B.增加了茶商运营的成本
C.表明闭关政策正式实施
D.利于政府垄断茶叶市场
8.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等列强闻风提出签约要求,清朝君臣认为,“西洋各国以通商为性
命,制驭之术,全在一切持平”,从而签订了更多的对外条约。据此可知当时清政府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B.突破了传统外交的束缚
C.对列强采取了分化策略
D.初步具有近代外交理念
9.“1863年秋及1864年初,(江淅地区)中国人曾被高价所诱,差不多卖掉了他们所产的全部原料,不得不
购入外国棉织品。”这一现象表明,当地
A.农民的购买力大幅下降
B.农村经济破产日益加剧
C.传统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农业生产开始了商品化
10.19ll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宜布实行革命的16个省出现了25个都督,其中军人占14个。1912年3月,
北京政府建立时,“二十二省的都督,十五个是军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后
A.国家存在军阀割据隐患
B.军人政府顺应了时代潮流
C.政府治理能力日益增强
D.革命党人掌握了地方政权
表2
手工业产值
机器工业产值
1920年
462058.6
435343.7
66,57%
218617.6
33,43%
表2为1920-1933年中国手工业和机器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单位:万元)。这一变化
主要得益于
A.爱用国货运动广泛兴起
B.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D.政府鼓励保护发展实业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