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6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6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7 11:2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2张PPT)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洛阳:东周 东汉 曹魏 西晋 北魏
分封制:西周 东周 西汉 西晋
北方的权利:曹魏(汉) 西晋 (汉) 前秦(氐族) 北魏(鲜卑族)
以少胜多: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学习目标
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了解东晋取胜的原因
01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作用
02
认识民族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03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过程、具体表现和影响是什么?
3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影响是什么?
2
淝水之战的时间、战争的双方、经过、结果及影响是什么?
1
自学提纲
淝水之战
建康
长安
西安
洛阳
彭城
徐州
剧县
寿光东南
寿阳
寿县
南京
洛阳东














(351 - 394年)


(317 - 420年)


前秦军进攻路线
东晋军进攻路线
东晋前秦形势
前秦
大海
汉水
沙漠
东濒
南抵
龟兹
西

达北
时间
作战双方
兵力对比
结果
东晋大败前秦
383年
前秦─东晋
80万VS8万
以少胜多
自主归纳
PK
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东山再起












颖口
洛口
383年
383年
寿阳
寿县
硖石
凤台西南
八公山
前秦军进攻路线
前秦军溃逃路线
东晋军进攻路线
布防线




淝 水 之 战 示 意 图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从前秦方面看:①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彼此融合程度不深,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大多数,少数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②秦军劳师远征,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从东晋方面看:①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上下一心,士气高昂,团结作战;②将领足智多谋,临危不乱,指挥得当,根据敌情及时改变方略,适时决战,并坚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终获全胜。
从细节中,看民族关系与前秦的战败
战前:强征各族人民,拼凑士兵八十万
战时:军队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
战后:迅速土崩瓦解,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
无意愿
无斗志
无认同感
(淝水之战后)前秦这个由各民族各个势力组成的马赛克般的政权,瞬间瓦解。
——日本历史学家 川本芳昭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凝心聚力,才能一统天下
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
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
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
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本,
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
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
淝水阵前溃退后,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
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因此昼夜
不敢停歇。
相关史事:
2
2
北魏的建立和统一
鲜卑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它发源于大鲜卑山(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的北段)为黄帝后裔。
拓跋鲜卑进入中原
386年,鲜卑人拓跋珪重建代国,稍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建都平城。
439年,拓跋焘领导北魏武力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思考:北魏“马上得天下”,可否“马上治天下”?
民族 生产 方式 生活 方式 政治 制度 文化
汉族 以农耕 为主 定居 比较完备 先进
北魏 鲜卑族 以游牧 为主 逐水草 而居 相对落后 相对
落后
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汉族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北魏的统治举步维艰。
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内容
(1) 迁都洛阳
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迁都洛阳,既是改革措施,又为进一步改革奠定基础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意义 特点p94
原因:1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较先进
2洛阳区位置优越,是汉族的政治文化中心
3平城地理环境恶化,区域不利于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4摆脱旧势力,减少改革阻力
意义:1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推动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2促进了洛阳的繁荣
3加强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特点:汉化 涉及面广 自上而下
比较项目 平城 洛阳
地理位置
经济
政治
军事
历史
地理位置偏僻,水旱易发,交通不便
地处中原,交通便利
产粮有限,不足以承载发展需要
农业发达
保守势力强大
当时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
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
不利于控制中原
利于控制中原
北魏定都近100年
众多汉族王朝先后建都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改革目的: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
——《资治通鉴》
问题1:措施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北魏文官俑
汉族服饰俑和鲜卑服饰俑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帝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代(代郡)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楼 楼
邱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贺赖 贺
独孤 刘
改鲜卑姓为汉姓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孝文帝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实行汉化政策:①说汉语,②穿汉服,③改汉姓,④通汉婚
思考:自孝文帝之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是为什么?
2.
移风易俗
汉语
汉服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楼 楼
邱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贺兰 贺
独孤 刘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联姻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
1、背景:
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1)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
2、方式: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3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2)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
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3)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汉族妇女蒸馍与烙饼砖画
生活方面:内迁各族开始过着定居生活,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习惯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学习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犁地图》
生产方面: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学会采桑养蚕,改变了游牧生活习惯。
文化方面: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受到汉族民众的喜爱。
民族心理的趋同,“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作用:北方民族的大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穿裤褶(zhě)服的南朝乐队
汉族妇女蒸馍烙饼图
抚琴击鼓乐俑
饮食
歌舞
服饰
穿丝绸衣服的少数民族贵族
汉人胡食图(吃羊肉串)
敦煌飞天乐舞壁画
北魏车马出行图
采桑图
北朝乐府《木兰诗》
生产
出行
文学
北魏骑马俑
汉人牧马图
北朝民歌《敕勒歌》
生产方式的交融
游牧
农耕
北方少数民族《采桑图》
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
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穿裤褶服的乐队
汉 人 胡 食
汉人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
1.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方式:背诵
(1)生产方式:内迁各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内迁各族学习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
(2)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3)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器、舞蹈;
(4)民族心理:“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减少。
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意义:背诵
(1)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3)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起到怎样的作用?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南朝的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洛阳迦南记》
自西晋以后,经过两百年的战乱,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孝文帝迁都后……经过北魏不仅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且还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
小组讨论
今天,在我们的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了鲜卑族。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的文化特色慢慢消失,所以孝文帝是千古罪人,但也有人说他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汉化过程,所以是千古明君。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孝文帝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改革家!
生产、生活方面(经济)
内迁人民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产;汉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接受北方各族人民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文化方面
汉语的使用;西北民族的乐器受汉族人民欢迎。
民族心理方面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政治方面
连连看
当时(北魏)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是也。
——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
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民族交融
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措施不值得肯定,他的汉化措施是
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我们今天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什么借鉴的地方?
不同意。
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推动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
一个民族想要进步和发展,就必须与先进的民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中华民族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就不能封闭自己,而应该改革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
1
意义:
北方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
汉族

鲜卑




中华
文明
汉族


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 ,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结合材料谈谈:民族交融对我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想一想
为隋唐的统一、强盛奠定基础
【小组探究】观察课件上的图片信息,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在哪些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任务四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北魏陶俑
胡床
椅子
方凳
淝水之战
前秦衰败
孝文帝改革
汉化措施
促进民族大交融
迁都洛阳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联汉姻 用汉制
北魏统一北方
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二)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主要代表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民族。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齐纪》
材料三、西北民族的方凳、圆凳也传到了中原地区,成为汉族人民所喜爱的家具,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习惯;蒸馍与烙饼原是西北民族的食物,南北朝时在中原地区却很风行。
材料四、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魏”是指的同一个政权吗?请阐明理由。
不是。材料一中的“魏”是曹魏政权,材料二中的“魏”是北魏政权
(2)材料二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改鲜卑姓为汉姓。巩固鲜卑贵族阶级的统治地位
(3)材料三中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试分析它与材料一、二有何关系。民族交融的加强。民族迁徙和统治者的改革是实现民族交融的两个重要方式。
(4)综上所述,当你再次唱起材料四中的《爱我中华》这首歌时,你有何感想?五十六个民族杂居相处,亲如一家,民族间友好相处、互相交融,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
1.淝水之战交战的双方是( )
A.东晋---------前秦 B.东晋-------西晋
C.前秦 ---------西晋 D.前秦------北魏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北方的是( )
①曹魏 ② 西晋 ③ 东晋 ④ 北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课堂达标检测
C
3.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4.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B
A
【5】成语“草木皆兵”的源自(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C
【6】自习课上,小王在整理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课堂笔记,你认为应该包括哪几项?( )
①把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
②提倡和汉人通婚
③在朝廷中禁止使用鲜卑语,必须使用汉语
④生产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 商鞅变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③④
C
【7】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
D
B
巩固提升
C
巩固提升
B
D
巩固提升
B
D
巩固提升
C
B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