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为乘与加
教学内容:书 58 页
教学目标:
1.学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
教学难点:在分拆的过程中感知括号里最大填几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印有小圆片的练习纸,火柴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看算式写得数:
2×10+9= 8×5+4= 3×6+7= 6×6+4= 8×7+6=
3×9+3= 9×5+4= 6×4+9= 5×7+8= 10×6+9=
2、创设情境
(1)猜猜有几粒糖?课件中出示一堆糖。
师:谁来猜猜这里一共有几粒糖吗?
师:现在把这些糖分成2份,每份摆放10粒,还剩下几粒?
(课件演示)
师:现在谁再来说说这里一共有几粒糖,你是怎么想的?
生:每份有10粒,2份就是2×10=20粒,再加上剩下的1粒就是21粒。
师:你真棒!
板书出示算式:21=2×10+1
3、引出课题:这个算式是把21分拆成什么样?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把一个数“分拆为乘与加”。
(板示课题)
二、探究阶段
过渡引导
师:如果你也拥有这21粒糖,你还有其它摆放的方法吗?
师:好,请四个小朋友一组,拿出21粒糖来摆一摆,并写出对应的分拆算式。
动手操作
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组自主摆放21粒糖。
(师巡视,指导)
交流讨论
师:哪个小组先说?
学生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对应的分拆算式。(分解乘法部分中,一个因数分别为10、5、2、4、8、7、3、6、9)
师:小朋友真聪明,特别是xxx一组最快,我们请他们来说说是怎么摆的好吗?
生:我们是想每一份先放10个,这样放2份,还剩下1个,所以21=2 ×10+1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尝试从不同的方向进行分拆,既是为后面的有余数除法作准备,又可以训练学生从不同的思维方向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自主研究
师:刚才大家学得很好,现在老师来看看到底谁学的最好。请小朋友把书翻到58页,看看谁能把18表示成多种算式。大家可以用糖果,也可以用印有小圆片的练习纸,或者用自己想的好办法。
学生进行自主分拆18,并在对应的分拆方法中写上算式。
师:谁来汇报一下。(根据生答板书)
三、实践与应用
1、 师:上星期你们去长风公园去秋游,开心吗 小胖他们也去了,他们四个人想玩碰碰车,现在他们有23元活动费,而每张票要5元,最多能买几张票呢 请你先猜一猜
师:小胖这样想:23=( 3 ) ×5+8 所以23元最多能买3张票
师:小胖分析得对不对,你是怎么想的
师:剩下的数要比每一份的数小
2、模仿练习:括号里最大填几
(1) 18=( ) ×7+□
(2) 18=( ) ×3+□
师:选择一道找好朋友说一说
3、动手操作
师:每一小组的桌上都有一盒火柴,里面有38根火柴,小丁丁用他们搭出了许多漂亮的图案(媒体出示各种图形),现在我们也要用这些火柴来拼搭一些图案.
师:请用四根火柴搭一个正方体
师:那么桌上38根火柴能搭出几个这样独立的正方形.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如果用38根火柴来搭这样三角形,那么又能搭出几个独立的三角形.
师:如果用38根火柴来搭这样的“房子”, 那么又能搭出几个?
(时间不够可留作课外研究)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要和小朋友分享吗?
五、独立练习:
1.看图写算式:
(1) (2)
( )×( )+( )=( ) ( )×( )+( )=( )
2、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
( )×( )+( )=( ) ( )×( )+( )=( )
( )×( )-( )=( ) ( )×( )-( )=( )
2.在下面的( )中填上最大的因数:
16= ( )×10+ 17 = ( )×6+
18 =( )×5+ 27 = ( )×4+
18 =( )×7+ 39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