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课件+练习+素材)(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课件+练习+素材)(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7 21:29:45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1.定义:
太阳光经过棱镜后被分解成________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颜色依次是________、橙、黄、________、________、靛、紫。
2.白光:
白光是________光,是由各种色光________而成的。
3.实质:
光的色散的实质是光的________。
二、色光的混合
1.光的三原色
人们发现,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________。
2.光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成________。
三、看不见的光
1.太阳的可见光谱: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____________排列起来,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
2.红外线
(1)定义:我们把________之外的辐射叫作红外线。
(2)应用: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________,人们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________________。红外线还可以用来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
3.紫外线
(1)定义:在光谱的________以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2)应用: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许多方面都有好处;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故在医院里常用紫外线灯来________;紫外线能使________发光,故可以用来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三水期末)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汽车观后镜是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黄
C. 湖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 D. 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2.(2021·衡阳)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筷子“弯折”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 图乙中,手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C. 图丙中,塔影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 图丁中,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
3.(2021·桂林)4月30日,桂林出现日晕天象奇观如图所示,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 )
A. 光的色散 B. 平面镜成像 C. 光的反射 D. 光的直线传播
4.(2021·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下拇指变大——光的色散
B. 列队时,前面的同学挡住了后面的同学——平面镜成像
C. 彩虹——光沿直线传播
D. 深圳湾大桥的倒影——光的反射
5.(2021·自贡)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是( )
A. 光的反射 B. 平面镜成像
C.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D. 光的色散
6.(2021·张家界)如图所示的光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 天空中的彩虹 B. 池塘中树的倒影
C. 水中的鱼儿 D. 手影
7.(2021·上海)光的三原色为(  )
A. 黄色 B. 紫色 C. 红色 D. 橙色
8.(2021·利辛模拟)我国的古诗词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的“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二、填空题
9.(2020八上·铜仁期末)小明去森林公园游玩时,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圆形光斑,爸爸告诉小明,光斑是光 形成的太阳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走出森林,小明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 这种现象叫光的 . 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 光是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10.(2020八上·南陵期末)同学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过程中,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同学们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多种色光,一位同学将白色光屏换成蓝色光屏,这时在光屏上只能看到 光。
11.(2021·山西)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 用玻璃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 , 从此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12.(2021·德州)“导弹灭火”技术可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如图所示,探测器上有两只眼:“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火源不明时,可用 发现火源,再用 精确测量到火源距离(选填“激光”或“红外线”)。
13.(2021·成都模拟)为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学校门口都装上了能快速检测体温的热成像仪(如图),该装置是靠接受人体发出的 (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来工作的;戴眼镜的同学戴上口罩后,眼镜上很容易起“雾”,这是因为呼出的高温水蒸气通过口罩上方的缝隙后,在镜片上发生了 (物态变化)生成的小水滴。
14.(2020八上·丰南期末)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如图所示,它的原理是利用 使荧光物质发光。为了保护环境,政府利用卫星对各地秸秆燃烧情况进行监控,其原理是物体温度越高,所辐射的 越强,人们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这种光。
三、作图题
15.(2017·郑州模拟)一束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复色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分别照射到光屏上的不同位置,如图甲所示,在乙图中的玻璃砖下面有一射灯S,可以交替发出红光和紫光,请你画出该射灯射向A点的光线进入空气后的大致折射光路,并标明红光和紫光.
16.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它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得到彩色光带,请在如图中画出红光和紫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并标注在光屏上.
四、实验探究题
17.(2019八上·西安月考)通过如图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色彩光 带,这说明________ ,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B为________ 光;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色光的热效应,可以________ ,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________色光(填A或B)外侧的________热效应最强。
18.(2018八上·新吴期中)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将红、绿、________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光;
(2)如图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小明想通过三个纸筒上的小孔观察烛焰,他应将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上,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
(4)如图丁所示是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________(膜或孔)进行观察.若仅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一、1.各种颜色 红 绿 蓝
2.复合 混合
3.折射
二、1.三原色 2.白色
三、1.一定的顺序
2.(1)红光 (2)强 红外线夜视仪 遥控 电视机遥控器
3.(1)紫端 (2)骨骼的生长 身体健康 灭菌 荧光物质 防伪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考点】凸面镜和凹面镜,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A.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B不符合题意;
C.湖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是建筑物反射的光线经水面反射成像,不是光的折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风雨过后,太阳光经过空中的小水珠或小冰晶折射后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2.【答案】 D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筷子在水中变弯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塔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彩虹是光色散形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3.【答案】 A
【考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彩虹是太阳光照射到空中,穿过了漂浮在大气中的水雾,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所以也是光的色散。
故答案为:A。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4.【答案】 D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放大镜下拇指变大——光的折射,故A错误;
B.列队时,前面的同学挡住了后面的同学——光沿直线传播,故B错误;
C.彩虹——光的色散,故C错误;
D.深圳湾大桥的倒影——光的反射,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光的折射、反射和直线传播的知识判断。
5.【答案】 A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图中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为90°-40°=5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50°,而图中反射角等于40°,A错误,符合题意;
B.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光的色散中,太阳光被三棱镜分解,形成的彩色光带从上到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折射定律及色散现象分析即可。
6.【答案】 A
【考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A符合题意;
B.池塘中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B不符合题意;
C.水中的鱼儿是光的折射,C不符合题意;
D.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白光经过折射形成多种色光的现象是色散现象。
7.【答案】 C
【考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因为光的三原色包括的是红、绿、蓝,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组合出不同的色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的三基色为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后可以得到白色;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后可以得到黑色。
8.【答案】 A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的“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位置偏高的虚像,A错误,符合题意;
B.因为地球表面的大气不均匀,所以太阳发出的光线照到地球时会发生折射,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虚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树叶的影子,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彩云”是太阳光发生光的色散形成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二、填空题
9.【答案】 沿直线传播;倒立;色散;紫外线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色散,紫外线
【解析】【解答】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形成的倒立的太阳的实像.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
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下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
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0.【答案】 蓝
【考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一位同学将白色光屏换成蓝色光屏,蓝色光屏只能反射蓝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因此在光屏上只能看到蓝光。
【分析】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为多种色光;蓝色的物体只反射蓝色,吸收其它色光。
11.【答案】 牛顿;光的色散
【考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用玻璃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称为光的色散。
【分析】牛顿通过三棱镜首先进行了光的色散现象。
12.【答案】 红外线;激光
【考点】红外线
【解析】【解答】在消防火险发生的初期,灾害往往是由于不明显的隐火引起的,应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可以快速有效的发现这些隐火,找到火源,及早灭火。
激光测距的原理: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接受返回来的激光束,测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所测的距离。
【分析】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
利用激光的反射探测距离。
13.【答案】 红外线;液化
【考点】液化及液化放热,红外线
【解析】【解答】人体会发射红外线,热成像仪的原理是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弱来测定温度的,戴眼镜的同学戴上口罩后,呼出的高温水蒸气通过口罩上方的缝隙后,遇到冷的眼镜片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而起“雾”。
【分析】光谱的范围很大,主要分为三部分,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其中人眼可以直接看到可见光,但是看不到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可以用作夜视仪,紫外线可以用于防伪;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放热。
14.【答案】 紫外线;红外线
【考点】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验钞机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一切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所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分析】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一切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
三、作图题
15.【答案】 解:如图所示:
【考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解: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能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色散;由光的色散可知:紫光比红光的折射能力强,所以紫光的折射角大于红光,故应远离法线,光路图如图所示:

【分析】白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能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根据甲图可知紫光比红光的折射能力强,故乙图中紫光的折射角大.
16.【答案】 解: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下至上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由于紫光的偏折最大;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故折射后上端处为红光,下端处是紫光.根据折射规律画出大致的光路,如图所示:
【考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光线通过玻璃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白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由于折射率不同,导致偏折程度不同,据此画图.
四、实验探究题
17.【答案】 (1)太阳光是复色光;紫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黑色;A;红外线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由于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所以偏折程度最大,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则偏折程度最小,故光屏上A为红光,B为紫光;(2)要使温度计的示数更明显,就必须提高温度计玻璃泡的吸热效果,由于不透明的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可以加强吸热效果,因此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黑色;A为红光,B为紫光,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很快,因此应将温度计放在红外线区域,即在A色光的外侧。
【分析】(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时可折射出七种不同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实验,在此实验中,要弄清楚白光被分成的七种色光的内外顺序,据此解答;(2)在用温度计测试不同的热效应时,将温度计玻璃泡涂黑可以提高吸热能力;红外线的热效应明显。
18.【答案】 (1)蓝
(2)太阳的像
(3)同一直线;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膜;不变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 (1)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如图甲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树荫下的光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所以圆形的光斑实质是太阳的实像; (3)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如图丙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眼睛、三个小孔和蜡烛在同一直线上,此时看见的烛焰发出的光,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这样做的依据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4)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因为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分析】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通过小孔时由于光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在小孔的后方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像的大小既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又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在小孔成像中由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不同,即可成倒立放大的像,也可成倒立缩小的像,但小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8张PPT)
第4章 第5节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的色散
学习目标-知识回顾-新课引入-新知探究-课堂总结-课堂练习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2.通过把太阳光分解为各种色光,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3.通过观察图片掌握色光的三原色,了解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4.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重点】光的色散、色光的复合,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
【难点】能用色光的混合知识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给人们带来灾害。
学 习 目 标
一场细雨刚刚下过,天空被洗得很干净,一道美丽的彩虹突然出现在天空,彩虹现出七彩颜色,像七彩天桥挂在天空,美丽又壮观。
你知道彩虹有哪些颜色吗
你能解释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导 入 新 课
思 考
……?
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电视画面的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
探 究 新 知
知识点 光的色散
1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太阳光
探 究 新 知
1. 光的色散现象
现象: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偏折后照到白屏上,结果在白屏上出现一条彩色光带,光带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1)演示:①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
探 究 新 知
②如果把这些色光再一次通过倒置的棱镜又会有什么变化?
现象: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通过棱镜后又汇合成白光。
光的色散动画
探 究 新 知
(2)归纳结论:
①太阳光(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是复色光。
②不同的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的程度不同。
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各单色光偏折的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探 究 新 知
单色光和复色光
①单色光:白光或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所分离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因为这七种被分解的色光,即使再一次通过三棱镜也不会再分解为其它的色光,所以物理学中一般将这七种颜色的光叫做单色光。
②复色光:由“单色光”所混合成的光称为“复色光”。
探 究 新 知
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在太阳光下吹出的泡泡
2. 色散的概念
3. 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探 究 新 知
如果这些色光刚好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彩虹了。
彩虹形成的原因: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经反射、折射后发生色散形成绚丽的彩虹。
探 究 新 知
做一做:太阳光的色散
如果没有三棱镜,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光的色散实验。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一束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观察墙壁或白纸上反射光的颜色。
探 究 新 知
1.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实验: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这就是    现象;此现象说明白光是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1.【参考答案】 光的色散 复色光
【解题思路】 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此现象说明白光是复色光.
答案
典型例题
2.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折射后,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光带上共有    种颜色.这个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也表明不同色光斜射入同一透明介质时,    是不同的.
2.【参考答案】 七 偏折程度
答案
典型例题
(1)太阳光可以分解为七种单色光,但实际上大自然的色彩远比这七种颜色更丰富,这是因为将单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时会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光。
(2)人们发现,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知识点 色光的混合
2
1. 光的三原色
探 究 新 知
红+绿=黄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蓝=品红
绿+蓝=青(靛)
红+绿+蓝=白

绿

注意:不能简单地认为色光的混合是光的色散的逆过程。例如,红光和绿光能混合成黄光,但黄光通过三棱镜时并不能分散成红光和绿光。
探 究 新 知
色光的混合在科学技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彩色电视机呈现的丰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知识点 光的色散
2
2. 色光的混合的应用
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有很多微小的发光点,分别能发出红、绿、蓝三种色光,通过电路控制三种色光的强弱,就可混合出绚丽的色彩。
探 究 新 知
物体的颜色
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由物体对不同色光的作用决定的。
(1)透明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透过的色光决定,例如,红色玻璃片呈红色,是因为它只能透过红色的光,其它色光被吸收。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①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反射的色光决定.例如,绿纸呈绿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绿色光,而其它色光被吸收。
②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
探 究 新 知
③灰色物体无差别地吸收并反射各种色光。如果反射的较多,则呈浅灰色;如果吸收的较多,则呈深灰色。
④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吸收任何色光。
足球上的黑色部分吸收各种色光,白色部分反射所有的色光。
物体的颜色
探 究 新 知
海水本身无色透明,但太阳光进入海水中时,因为太阳光中的蓝光、紫光会被水中粒子阻挡、反射而均匀地发散到各个方向,其它色光则被吸收,所以我们的眼睛只看到了被散射出来的蓝光、紫光,因而大海看上去呈碧蓝色,同理,天空呈蔚蓝色也是大气散射了太阳光中的蓝光、紫光造成的。
3. 大海和天空的颜色
探 究 新 知
3.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的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A.黄、绿、紫 B.红、黄、蓝
C.红、绿、蓝 D.黄、绿、蓝
3.C 【解题思路】 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这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其应用于电视、投影等.
答案
典型例题
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
知识点 看不见的光
3
红外线
可见光
在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人眼都看不见,这部分光叫做不可见光。
1. 可见光谱
紫外线
探 究 新 知
(1)概念:把非常灵敏的温度计放在彩色光带的红光以外,温度计的示数仍会上升,说明这里也有光的辐射,我们把这种红光之外的看不见的辐射叫做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
2. 红外线
(2)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①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越强。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尽管看起来外表还跟原来一样,但它辐射的红外线却会增强。
探 究 新 知
(2)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②红外线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都会上升。例如红外线烤箱、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 、浴室暖灯、红外线理疗仪。
浴室暖灯
红外线烤箱
探 究 新 知
③穿透云雾能力强。利用灵敏的红外探测器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用电子仪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就可以显示出被测物体的形状和特征。例如:红外线高空摄像机。
④抗干扰能力强。电视机、空调等家电的遥控器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发光二极管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脉冲,以实现对电视机、空调等家电的控制。
(2)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探 究 新 知
①红外线加热
远红外取暖器
浴室暖灯
电烤箱
探 究 新 知
红外测温仪
探 究 新 知
②红外线遥控
探 究 新 知
  响尾蛇的视力很差.但体内有一红外线定位器官,依靠红外线定位,它能准确的捕捉猎物,根据这一原理,美国人发明了响尾蛇导弹。
利用红外线跟踪目标
红外线定位
探 究 新 知
③ 红外线成像
  用红外胶片拍摄的“热谱图”
探 究 新 知
红外遥感探测
探 究 新 知
红外线摄像
  野生东北虎进村吃牛,被红外线相机逮个正着。
红外摄像头
探 究 新 知
红外线夜视仪
红外夜视仪在军事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探 究 新 知
(1)概念:把感光胶片放在彩色光带紫光以外,我们发现胶片仍会感光,说明这里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我们把这种紫光之外、看不见的光线叫做紫外线。
2. 紫外线
(2)特性及应用:
①化学作用。紫外线可使照相机胶片感光,因而可利用紫外线摄影。
②生理作用。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
适当照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的许多方面都有好处。
探 究 新 知
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可用紫外线灯灭菌、治疗皮肤病等。
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③荧光效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鉴别古字画、人民币、商标的真伪。
探 究 新 知
电焊的弧光中有强烈的紫外线,因此电焊工人在工作时必须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护面罩。
(3)紫外线的危害:
①过量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皮肤,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诱发皮肤癌。
探 究 新 知
②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来源,太阳光中有大量的紫外线,如果这些紫外线全部到达地面,地球上的生物将不能生存,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没能到达地面。
这是因为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有吸收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特性,大部分紫外线都被臭氧层吸收了,保护了地球生物不受紫外线的伤害,因而保护地球臭氧层不被破坏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 究 新 知
1. 红外线、红光、紫外线、紫光是不同的,红外线、紫外线都是看不见的光,而红光、紫光是可见光。
2. 红外线和紫外线也是光,也遵循光的传播规律。在均匀的同种介质中,红外线和紫外线也是沿直线传播的;若遇到反射面,也会发生反射,且反射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探 究 新 知
4.下列属于红外线应用的是(  )
A.测温枪 B.消毒柜
C.验钞机 D.遮阳伞
4.A 【解题思路】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强的特点,测温枪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制成的,故A选项符合题意;紫外线能够杀菌,消毒柜就是利用紫外线来灭菌消毒的,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工作的,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易知D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典型例题
光的色散
红外线及其应用
红、橙、黄、绿、蓝、靛、紫
太阳光被三棱镜分解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紫外线及其应用
看不见的光
现象
可见光谱
课 堂 小 结
1.没有三棱镜,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太阳光的色散实验.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纸上.则    .(填“A”或“B”)
A.在白纸上看到的不是彩色的光带,而是一片白色
B.在白纸上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
1.【参考答案】 B
【解题思路】 题图所示的装置相当于三棱镜,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因此在白纸上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故A错误,B正确.
答案
课 堂 练 习
2.[2021 江苏无锡惠山区期中]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影子 D.光的色散
2.D 【解题思路】 看到五彩缤纷的光环,说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故选D.
答案
课 堂 练 习
3.如图是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1和2两个区域应标的颜色分别是 (  )
A.蓝、白 B.黄、黑 C.绿、白 D.黄、白
3.C 【解题思路】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原色光能合成白光.故选C.
答案
课 堂 练 习
4.下列现象分别属于红外线或紫外线的应用:①夜视仪;②遥控器;③医院用的消毒灯;④使钞票上的防伪荧光物质发光;⑤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有 (  )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③④
4.D 【解题思路】 夜视仪、遥控器和全自动感应水龙头都属于红外线的应用,医院用的消毒灯和使钞票上的防伪荧光物质发光都属于紫外线的应用.故选D.
答案
课 堂 练 习
5.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小丽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惊奇地发现: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时,温度    ,这是因为红光外侧是       .
5.【参考答案】 升高 红外线
答案
课 堂 练 习
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诗,诗中的“紫烟”是“紫色的云雾”的意思,请用光学知识解释紫烟形成的原因(  )
A.云雾能发出紫光 B.云雾能吸收紫光
C.云雾能反射紫光 D.云雾能吸收所有色光
6.C 【解题思路】 云雾不是光源,不会发光,故A错误;云雾如果吸收紫光,没有紫光进入人的眼睛,人们不会看到紫色云雾,故B错误;云雾是不透明的物体,它的颜色是由云雾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看到云雾是紫色的,说明云雾反射紫光,故C正确;不透明云雾只能吸收和云雾颜色不同的色光,故D错误.
答案
课 堂 练 习
7.[2021 四川成都石室联中期末]淮安楚秀园月季花展上,小明用红色滤色镜(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花卉的颜色是(  )
A.绿叶黄花 B.黑叶红花
C.黑叶黑花 D.红叶红花
7.C 【解题思路】 月季的绿叶只反射绿光,黄花只反射黄光,而红色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所以月季的绿叶黄花所反射的绿光和黄光照到红色玻璃上时,绿光和黄光都不会通过红色玻璃,没有光线进入照相机,于是拍摄的照片是黑叶黑花,选项C正确.
答案
课 堂 练 习
8.[2021 河南三门峡陕州区期末]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B.上衣、裙子都呈红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
8.A 【解题思路】 白色物体可以反射各种色光,则红光照到白色上衣上,会看到上衣是红色的;而蓝色裙子只反射蓝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因此红光照到蓝色裙子上,会看到裙子是黑色的.
答案
课 堂 练 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