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语下第三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三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语下第三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三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7 13:4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名师解析连载(三)
(含名著片段、说明文、古诗、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
前 言
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素养养成的关键,各种类型的考试中阅读所占的分量最大,失分也最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重点培养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现在文言文进入小学教材,小古文的阅读理解将成为小升初的重要考查内容。
新教材更注重语文实践活动,考查内容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考查题型主要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另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除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练习中总结解题方法、梳理解题思路,并对照答案对失分点进行反思,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最佳方法。所以,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应乡多做有价值的阅读题(说明文、名著、非连续文本、古诗、小古文等),并学会通过做阅读题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属于阅读习惯的养成期,这一阶段的阅读习惯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在给学生选择阅读资料时慎之又慎。
本系列连载将陆续选取全国知名小学的期中、期末测试题和各种能力竞赛题中的阅读真题进行解析。这些阅读真题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在文章难易程度和题目设置上更符合年级训练要求,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有效资料。学生如果能长期坚持做阅读真题,定能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时间控制能力,以及对阅读试题类型更好的把控能力。
学生要检验自身学习的效果,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只有“到真题中去”,因为真题经过了一线教学的检验,学生可以通过做真题检验、改正、巩固、提高所学,通过真题来纠错提高。
通过做阅读真题, 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达成年级训练的目标,于无形中超越自己,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作者扣扣七一八四二九零三六
真诚地希望我们这套阅读真题系列连载能为同学们阅读能力的提升发挥它应有的价值.能成为提升同学们阅读能力的好帮手!
第三讲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组成,并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体会文章是表达情感的四种方法分析标题:标题中往往包含一些表明感情立场的词语,如《匆匆》中的“匆匆”,大致可以判断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分析重点词语、句子、段落:特别注意开头或结尾,许多文章会 ( https: / / wenwen. / s / w=%E6%96%87%E7%AB%A0%E4%BC%9A&ch=ww.xqy.chain" \t "https: / / wenwen. / z / _blank )在开头或结尾当中直接抒发感情。分析修辞手法 ( https: / / wenwen. / s / w=%E4%BF%AE%E8%BE%9E%E6%89%8B%E6%B3%95&ch=ww.xqy.chain" \t "https: / / wenwen. / z / _blank ):用美的还是丑的事物来类比描写对象,往往就体现着作者的感情。另外,文中的排比句 ( https: / / wenwen. / s / w=%E6%8E%92%E6%AF%94%E5%8F%A5&ch=ww.xqy.chain" \t "https: / / wenwen. / z / _blank )往往包含着感情信息。了解时代背景:由于我们的经历与作者相距较远,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也能促进我们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一.本讲专题训练要点: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一)迟到以后
我离教室越来越近了。传达室的挂钟告诉我,我竟迟到了30分钟!每走近一步,我的心就跳得格外剧烈。“谁叫你起得这么晚呢?你看还有10分钟,第一节课就要下课了!”我暗暗责备自己,担心老师会严厉地批评我,同学们会投来责备的目光……
走到教室门口,我更慌张了。是进,还是退?我犹豫不决。但是,我忽然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后退一步,就是容忍自己的错误,就是向自己的弱点退让;前进一步,就是克服缺点的开始,就能多学点儿知识。想到这里,我毅然地抬脚跨进教室。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报告!”我刚喊出口,几十双眼睛刷地一下盯在我身上,我赶快低下头,只感到脸上发烫。这时,老师走了过来,严肃而又亲切地询问我:“李文同学,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晚呢?”我轻轻地回答:“我……我……”
昨晚看电视看得太晚了,今天睡过了头。我的头更低了。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情,亲切地叫我坐下,诚恳地说:“珍惜这短短的几分钟!”我偷偷地看了一下周围,同学们的目光也是和善的……
亲切的教诲,善意的目光,使我忐忑不安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我暗下决心,要把损失的时间补回来。我坐好后,迅速拿出书和笔记本,带着悔恨和决心,认真地记下了这宝贵的几分钟内学到的知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1)犹豫不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分)
. .
. .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我”的悔悟。
B.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内心的忐忑。
C.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无奈和尴尬。
4.“我”迟到以后,老师是怎样对待“我”的?(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 .
. .
5.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时间?(2分)
. .
. .
(二)妈妈的手(节选)
从我有记忆开始,母亲的一双手就是粗糙多骨的。她整日地忙碌,从厨房忙到稻田,从父亲的一日三餐照顾到长工的“接力”。一双放大的小脚没有停过。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那时哪来像现在主妇们用的“萨拉脱、新奇洗洁精”等等的中性去污剂,洗刷厨房用的是强烈的碱水,母亲在碱水里搓抹布,有时疼得皱下眉,却从不停止工作。洗刷完毕,喂完了猪,这才用木盆子打一盆滚烫的水,把双手浸在里面,浸好久好久,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这就是她最大的享受。泡够了,拿起来,拉起青布围裙擦干。抹的可没有像现在这样讲究的化妆水、保养霜,她抹的是她认为最好的滋润膏——鸡油。
然后坐在吱吱咯咯的竹椅里,就着菜油灯,眯起近视眼,看她的《花名宝卷》。这是她一天里最悠闲的时刻。微弱而摇晃的菜油灯,黄黄的纸片上细细麻麻的小字,就她来说实在是非常吃力,我有时问她:“妈,你为什么不点洋油灯呢?”她摇摇头说:“太贵了。”我又说:“那你为什么不去爸爸书房里照着明亮的洋油灯看书呢?”她更摇摇头说:“你爸爸和朋友们作诗谈学问。我只是看小书消遣,怎么好去打搅他们。”
她永远把最好的享受让给爸爸,给他安排最清净舒适的环境,自己在背地里忙个没完,从未听她发出一声怨言。有时,她真太累了,坐在板凳上,捶几下胳膊与双腿,然后叹口气对我说:“小春,别尽在我跟前绕来绕去,快去读书吧。时间过得太快,你看妈一下子就已经老了,老得太快,想读点书已经来不及了。”
我就真的走开了,回到自己的书房里,照样看我的《红楼梦》《黛玉笔记》。老师不逼,绝不背《论语》《孟子》。我又何曾想到母亲勉励我的一番苦心,更何曾想到留在母亲身边,给她捶捶酸痛的手臂?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忙碌——(   ) 满足——(   ) 讲究——(   )  悠闲——(   )
2.说说画线句子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通过记叙母亲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4.作者从小就受到《论语》《孟子》《红楼梦》等文学作品的熏陶,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你也一定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请选择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2分)
上联:读《论语》,不耻下问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你还知道哪些赞美母爱的名言或俗语?把它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母爱的硬度(节选)
叶浅韵
在母亲的辛劳付出之下,一个家过得红红火火,这让她在家里的地位显得至高无上。
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从来不肯松懈的,总是严厉地要求她的每一个孩子。常常是我们在外犯了错回来,劈头就会挨一顿棍棒,等父亲回来也许还会第二次挨打。我们家的正门背后竖着一根根细细的棍子,那是她的家法。它们侵略过母亲每一个孩子的身体,一棍棍抽下去,先是白白的一道道的痕迹,后已分不清痕迹间的距离。她永远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遵行“小树不剪不成材”的成长规律。
母亲给我的爱总是很坚硬,她除了不断地要求与责备,就是严厉。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六岁就被送去五里外的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她喜欢关心考试的结果。每一次我考得九十分以上,她总是要怀疑我是抄袭别人的,即使那已经是全班最高分。如果偶然考低了,她定会拉着我脏脏的小手,指着我破了的脚尖,责骂我是个贪玩的孩子。
母亲高高地扬着家法,训斥我、恐吓我说:“丫头,你念不好书,就甭想吃饭,甭想整天疯跑,将来我就把你嫁到大山深处去。”那时候的我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惶恐。见祖母一把将我拉进怀里,母亲不高兴地说这孩子要是将来不成气候定是祖母的责任。扔下些伤祖母的话,她一溜烟又到她的地里去侍弄她的白菜黄瓜们了,我想它们看到母亲的温情定是比我们多多了。祖母总是一边抚慰我一边给我讲“一只羊过河十只羊过河”的道理,鼓励我做好领头羊,给弟弟妹妹们作出好榜样。
母亲的四个孩子一个个变成凤凰飞到了梧桐树上,她暴力的教育模式迅速在周围的村庄里推广开来。这时候的母亲再没有举起过手中的棍棒,说话的声音也日渐温柔,甚至偶尔会当面表扬下我,我在不知所措间眼里装满了泪水,我知道那是一种久违的情愫涌动而出。
我一直不敢把对母亲心底的这种敬畏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哪怕是在文字里。从小到大的作文里,一次也没有过关于母爱的记载。对于我的母亲我是羞愧的。我安然地享受着她的付出,习惯地接过她的给予。总是不敢离她的怀抱很近,怕她坚硬的壳刺伤了我的身体。于是,我与母亲就习惯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峙着,直到我有了孩子。
回忆是一场温暖的绽放,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正是母亲有硬度的爱,抚平了我内心所有的脆弱,给了我足够的坚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爱的硬度”体现在哪些事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4分)
3.结合文意,理解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否赞同文中母亲的教育方法?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真题。
(一)
雄鹅听了,勇气一下子迸发出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向大雁们证明,家鹅也能做好一番事业。他鼓足气力扇动翅膀,坚持跟在大雁身后。
太阳落山了,大雁们纷纷往下飞,一会儿工夫落在了一个很大的湖岸上。湖面上飘浮着一块块浮冰,浮冰四周是黑亮的水带。对岸是一大片松树林,在茂密的树冠下仍有厚厚的积雪,雪和冰混杂在一起,积雪像冰一样坚硬。
小男孩饥寒交迫,可是他不知道到哪儿找东西吃,到哪儿取暖。黑暗笼罩着大地,小男孩害怕极了,他环顾四周,感到自己可怜极了,这时他发现,雄鹅的处境比他更坏。雄鹅无力地瘫在地上,好像断了气一样,任凭小男孩怎么推,怎么叫,他都一动不动。
以前,小男孩对所有的动物都很冷酷,可是现在,雄鹅是他唯一的依靠了,他拼命地把雄鹅推到了湖边,把雄鹅的头伸进湖水里,过了不久,雄鹅恢复了精神,为了报答小男孩,他捉了一条小鱼,放到小男孩身边。
1.写出下面的词语的近义词。(2分)
迸发——(   )  饥寒交迫——(    )
2.在有关高空飞行的描写中表现最好的是(  )。(2分)
A.大雁们   B.小男孩   C.雄鹅
3.此次旅行,小男孩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又是怎样解决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男孩和雄鹅在历险中相濡以沫,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鲁滨逊制陶器
要是读者知道我是怎样制造这些陶器,一定会为我感到又可怜又可笑。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和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多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和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了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他们叫作缸。
一次我偶然生起一堆火煮东西,煮熟灭火后,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些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我当然不知道怎样搭一个窑,就像那些陶器工人烧陶器用的那种窑;我也不知道怎样用铅去涂上一层釉。我把三只大泥锅和两三只泥罐一个个堆起来,四面架上木柴,泥锅和泥罐下生了一大堆炭火,然后在四周和顶上点起了火,一直烧到里面的罐子红透为止,而且十分小心不让火把它们烧裂。我怕它烧熔了,就慢慢减去火力,那些罐子的红色逐渐退去。我整夜守着火堆,不让火力退得太快到了第二天早晨,我便烧成了三只很好的瓦锅和两只瓦罐,虽然谈不上美观,但很坚硬;其中一只由于沙土被烧熔了,还有一层很好的釉
这次实验成功后,不用说,我不缺什么陶器用了。但我必须说,这些东西的形状,是很不像样的。
大家也可以想象,因为我没有办法制造这些东西,只能像小孩子做泥饼,或像不会和面粉的女人做馅饼那样去做。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鲁滨逊制作陶器的过程。(2分)
. .
2.鲁滨逊在制作陶器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 )(多选 )(2分)
A.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
B.晒得太早,陶器被晒裂了。
C.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
3.鲁滨逊是一个 、 的人,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4分)
4.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5.文中鲁滨逊的做法对我们有哪些启发呢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 .
三、说明文阅读真题。
莫高窟
①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它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735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②莫高窟保存着 2400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③莫高窟不仅有精妙伦的彩塑,还有约4.5万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④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一藏经洞。 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6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⑤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第②~④段分别介绍了敦煌莫高窟里的 、 和 。(3分)
2.全文的表达顺序是( )(2分)
A.先总述,再分述 B.先分述,再总述
C.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 D.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
3.第②段中“莫高窟保存着2400多尊彩塑”一句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2分)
4.请在第③段中用“ ”画出作者看到的壁画内容的句子。(1分)
5.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2分)
A.赞扬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B.赞扬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C.赞扬莫高窟的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莫高窟的壁画内容丰富多彩
D.赞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真题:
(一)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2分)
. .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2分)
. .
. .
. .
. .
(二)
材料一:
前段时间,某偶像明星获取“天价片酬”、签订“阴阳合同”、涉嫌偷税逃税的事件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演员的艺德、职业操守、社会责任等问题重新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其实,这并非娱乐圈的新闻。早前,一些所谓明星的行为不断挑战社会的底线,有的甚至已触犯国家的法律法规。“天价片酬”、通过签订“阴阳合同”等方式偷税逃税的行为更是挑动全社会的敏感神经,严重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全社会所诟病。
材料二: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张定宇颁奖辞
1.联系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星获取“天价片酬”, 严重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
B.有些明星签订“阴阳合同”,是为了给社会做贡献。
C.一些明星不断挑战社会底线,甚至触犯国家的法律法规。这种行为不仅应该受到公众的道德谴责,还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D.一些学生盲目追星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2.“材料二”中提到的人物是___________,他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在这份颁奖辞中,从______________、身患绝症等词语中看出他自己还是一位病人。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结合两则材料,请你谈一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崇拜什么样的偶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小古文阅读真题。
(一)李广①射虎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zhòng)石没(mò)镞②。视之,石也,因复更③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④郡闻有虎,尝⑤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释】①李广:西汉名将,世人称之为“飞将军”。 ②镞(zú):箭头。 ③更:再,又。 ④居:居住。 ⑤尝:曾经。
1.短文写了李广三次射虎,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次是在右北平射虎时被老虎所伤,但最后仍射死了老虎。其中第______次写得最详细,这件事突出了李广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下列对李广再射时“终不能复入石”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广“中石没镞”只是一时侥幸。
B.第一次射石时李广以为是老虎,特别紧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C.李广的箭术发挥不稳定。
D.李广后来射的石头太坚硬。
3.下列写李广的诗句中与本文所描述的情景无关的一项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C.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D.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4.结合短文内容,用一句话来赞美李广将军。
. .
(二)学者有四失
学者有四失①,教(jiāo jiào)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②,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④。知其心,然后能救⑤其失也。教也者,长(cháng zhǎng)⑥善⑦而救其失者也。
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失:毛病,缺点。 ②多:学得太多(而不去实践)。 ③止:遇到困难停止不前。 ④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⑤救:纠正。 ⑥长:用作动词,发扬。⑦善:长处。
1.用“√”在括号内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
(1)或失则多:_____________ (2)或失则易: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朗读时需要做一次停顿,请用“/”标出。
长 善 而 救 其 失 者 也
4.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
A.教者必知之。 B.虽与之俱学。 C.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D.学而时习之。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成语与本文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
A.教学相长 B.因材施教 C.学无止境 D.学贵有疑
答案见下一页
阅读真题名师解析(三)答案
一、
(一)
1.(1)迟缓动摇,拿不定主意。 (2)全部精神集中投入。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2.短文主要写了“我”迟到了,老师没有批评“我”,而是很亲切地教诲“我”要珍惜时间,“我”忐忑不安的心平静下来,决定要把时间补回来的事。 3.A 4.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情,亲切地叫我坐下,诚恳地说:“珍惜这短短的几分钟!” 5.【示例】我觉得要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学不迟到。
(二)
劳碌 满意 讲求 悠然 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张开红红的小嘴形象地写出裂痕的形状和开裂的程度。 3.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 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4.【示例】品《孟子》,虚怀若谷
5.示例: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三)
1.严惩“我们”犯错;严格管教“我们”学习。 2.动作 语言 严厉管教“我”学习 3.“我”在感情上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表明母亲的严厉及“我”对母亲的敬畏。 4.写出母亲对“我”的影响,表达“我”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点明中心,照应标题,总结全文。 5.【示例】赞同。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文中的母亲虽然严厉,但严厉中有爱,她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不赞同。因为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厉,忽略了对孩子思想上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容易让孩子跟她产生距离感。)
二、
(一)
1.爆发 啼饥号寒 2.C 3.小男孩遇到的困难是饥饿和寒冷。 雄鹅捉了一条小鱼送给小男孩。 4.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要和动物和谐相处,和动物们一起快乐地生活。(答案不唯一)
(二)
1.先用陶土做出陶器的形状,再拿到太阳底下晒干,最后拿到火中烧。
2.ABC
3.乐观 、坚持不懈
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和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多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
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些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
鲁滨逊制陶器
5.当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应当和鲁滨逊一样用乐观和坚持的态度去对待,战胜困难。
三、彩塑 壁画 藏经洞
C 3.列数字 提现了彩塑数量多
4.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5.D
四、
(一)
短小、真实、即时、方便
(2)示例:微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二)
1.B 2.张定宇 步履蹒跚 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3.示例:我认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崇拜对社会、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我们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五、
(一)
1.打猎时错把石头当老虎,箭射入石头中 在以前住过的郡射杀了一只老虎 一 力大无穷、擅长射箭 2.B 3.A 4.示例:李广将军,您武艺高强,神勇无比,堪称英雄。
【译文】
李广出门打猎时,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石头吞没了箭头。于是,李广在原地多次重复射箭,但是箭没有能够再次射进石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有老虎,他曾亲自射杀了它。在右北平住时,李广射过老虎,老虎跳起来伤了李广,李广最终也射杀了它。
(二)
1.jiāo cháng 2.(1)有的人。 (2)简单。 3.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4.C
5.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 6.B
【译文】
学习的人往往有四个方面的缺点,教育者必须知道(它)。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多(而不去实践),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人,心理各有不同。(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这样之后才能补救他们的不足。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啊。
还等什么,快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