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检测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检测题(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8 12:4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检测题
姓名: 总分: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划横线(5分)
她把腰带煞(shā shà)一煞,露出一副凶神恶煞(shā shà)的模样来。
他一生的光辉事迹就是一个传(chuán zhuàn)奇,完全可以写成一部传(chuán zhuà)记了。
你这样做不对,怎么能把试卷(juàn juǎn)随便卷(juàn juǎn)起来呢?
邮差(chā chà chāi cī)刚刚来过,他说这信封得参差(chā chà chāi cī)不齐,不能差(chā chà chāi cī)不多就行,这与正规的要求差(chā chà chāi cī)别很大,没法邮出去。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ǐ quē háo huì kuī
羞( ) ( )少 自( ) 教( ) ( )视
kǎi suǒ sòng wèi zhǎn
( )旋 ( )碎 ( )读 所( ) ( )断
组词(5分)
津( ) 此( ) 诵( ) 刊( ) 耻( )
律( ) 些( ) 涌( ) 到( ) 职( )
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
一只半( ) 流光( )彩 别出心( ) 不求( )解
( )然无味 ( )肠挂肚 囫( )吞枣 浮想( )翩
判断下面句子说法的正误(4分)
1.《忆读书》的作者是林海音。(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中“知”的意思都相同。( )
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中的“敏”是勤勉的意思。( )
4.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
六.判断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回答问题(7分)
1.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
2.人们都爱秋天,爱他的秋高气爽,爱他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
3.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4.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
5.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
细读后三个句子,这三个句子都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仿照任意一句的形式说说书还会是什么。
七.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我如饥似渴地吃起来。
这篇文章毫无新意,读起来索然无味。
我忍不住拿起一本《三国演义》,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明白。
他从小就在外游荡,所以对于人情世故很是练达。
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敏而好学,( )。
旧书不厌百回读,( )。
问渠那得清如许,( )。
无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 ),( )。
阅读理解(23分)
故人谈读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 )、(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 )?
把文中空白处按原文补充完整(4分)
结合短文理解下面词的意思(2分)
谓: 漫浪:
说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意思(2分)
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什么最重要?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董遇读书有三余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他从小爱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告诉大家:“你必须先自己读他百八遍,边读边思,书中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他讲完这句话之后,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呢?”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哪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夜间、阴雨天------一年中业余的时间。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便,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呀!
文中的“弘农”是( )(a时间 b地名 c人名)(2分)
董遇口中的“三余”是指( )( )( )(3分)
用横线画出解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一个句子(1分)
董遇之所以很有学问,是因为他( )( )( )。(3分)
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习作(30分)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个好朋友,把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就像把好朋友介绍给他们一样。倾向你的同学推荐一本书,重点写推荐这本书的理由。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