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评粤教版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评粤教版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7 13:54:59

文档简介

第一章测评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广东湛江高一期末调研)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温度 B.位移
C.时间 D.质量
解析温度、时间和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而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答案B
2.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
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
B.加速度向东,而速度向西
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D.加速度方向改变而速度不变
解析当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时,加速度在减小,但速度在增加,是可能的,故A不符合题意;加速度向东,而速度向西,两者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是可能的,故B不符合题意;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加速度最大时速度减速到零达到最小,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减小到零的时候,速度会达到最大值,是可能的,故C不符合题意;加速度是用来改变速度的,只要有加速度那么速度就一定会发生变化,所以加速度方向改变而速度不变是不可能的,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3.(2020广东肇庆高一期末)2020年11月28日20时58分,“嫦娥五号”探测器经过约112 h奔月飞行,在距月面400 km处成功实施发动机点火,约17 min后,发动机正常关机,顺利进入环月轨道.结合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20年11月28日20时58分”是时间
B.“约112 h”是时刻
C.“400 km”是指“嫦娥五号”运动的路程
D.研究“嫦娥五号”绕月球的运动轨迹,可将“嫦娥五号”视为质点
解析“2020年11月28日20时58分”是时刻,选项A错误;“约112h”是一段时间,选项B正确;“400km”是指“嫦娥五号”相对月面的距离,选项C错误;在研究“嫦娥五号”绕月球的运动轨迹时,“嫦娥五号”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将其视为质点,选项D正确.
答案D
4.(2020广东清远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是某校高一年级进行的一次远足活动的路线图,某同学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而他实际从A运动到C用时55 min,在C处休息了20 min,从C运动到B用时45 min,路标指示A到B的实际里程数是12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从A到C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5 m/s
B.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67 m/s
C.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5 m/s
D.该同学经过C时的瞬时速度的方向一定由C指向B
解析由于不知道从A到C的位移大小,故无法求出从A到C的平均速度,选项A错误;出发地A和目的地B之间的位移为s=9km,平均速度由得,=1.25m/s,选项B错误,C正确;该同学经过C时的瞬时速度的方向沿该点切线方向,选项D错误.
答案C
5.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后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v,则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B. C.v D.
解析前t时间内的位移s1=vt,后t时间内的位移s2=2v·t=vt,所以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6.如图所示为A、B两人骑自行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知(  )
A.A、B两人同向行驶
B.A、B两人在第1 s末相遇
C.在4 s内,A行驶的路程比B行驶的路程多
D.在5 s末,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
解析s-t图像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像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所以0~2s内A速度为负方向,B速度为正方向,所以两人运动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由图像得知A、B两人在第1s末位移大小和方向均不相同,故不能相遇,选项B错误.在4s内,A从30m位置走到6m处,行驶的路程为24m;B先从零位置到达25m位置,然后静止2s,即B行驶的路程为25m,则在4s内,A行驶的路程小于B行驶的路程,选项C错误.在5s内,A从30m位置走到零位置,位移大小为30m;B先从零位置到达25m位置,然后静止2s,再向负方向运动12.5m,位移大小为12.5m,则在5s内,A行驶的位移比B行驶的位移大,选项D正确.
答案D
7.
右图为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同时开始运动的v-t图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时刻t1甲、乙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物体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均不变,甲的加速度大
D.甲、乙两物体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均不变,乙的加速度大
解析甲、乙两物体均做加速运动,选项A错误;v-t图像交点处速度相等,加速度不相等,选项B错误;v-t图像斜率代表加速度,甲、乙的倾斜程度不变,所以加速度均不变,乙的倾斜程度大,则乙的加速度大,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
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由b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 s末的瞬时速度是 m/s
B.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1 m/s
C.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D.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解析第2s末在B点,瞬时速度大小是1m/s,故A错误;前4s内,物体运动到C点,路程为4m,所以平均速率为 m/s=1m/s,故B正确;前2s内,物体从A经过c到B,位移为 m,平均速度为 m/s,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BC
9.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历时36 h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 500海里,已知1海里=1 852 m.假设所有船只运动速度都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舰队的行驶路程时不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B.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静止的
C.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
解析本题中路程长度远远大于“千岛湖”舰的尺寸,所以研究舰队的行驶路程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故选项A错误;因为所有船只运动速度都相同,则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是静止的,故选项B正确;“4500海里”是护航舰走过的轨迹长度,因此为路程而不是位移,平均速率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由于不知运动位移的大小,不能求出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故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BD
10.
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 s内与第5 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 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内的加速度
C.OA、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BC>aOA>aAB
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第1s内、第5s内的加速度分别为a1=m/s2=2m/s2、a5=m/s2=-4m/s2,第1s内的加速度小于第5s内的加速度,a1、a5的符号相反,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D正确.由于AB段的加速度为零,故三段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BC>aOA>aAB,选项C正确.
答案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8分)下图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每隔     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立即关闭电源
B.将电火花计时器电源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
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电火花计时器
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解析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交变电流,频率为50Hz时,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工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后拖动纸带,并且打完纸带后应立即关闭电源,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BDA。
答案交流 0.02 CBDA
12.(8分)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1)纸带的运动是    (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2)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
(3)B点的瞬时速度为     m/s.
解析(1)从A点开始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s=0.1s,每隔0.1s纸带运动的位移分别是s1=2.15cm、s2=2.89cm、s3=3.74cm、s4=4.32cm、s5=5.15cm,间距逐渐增加,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2)A、F间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m/s=0.365m/s.
(3)B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AC段的平均速度表示,
故vB=
=m/s=0.252m/s.
答案(1)加速 (2)0.365 m/s (3)0.252 m/s
13.
(10分)某学校教室、寝室、食堂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放学后甲同学直接去食堂吃饭,用了2 min到食堂,乙同学先去寝室拿东西然后立即赶到食堂,结果用了4 min.求甲、乙各自运动的平均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甲、乙从教室到食堂的位移相同,其大小为Δs=m=500m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
甲的平均速度v1==4.17m/s
乙的平均速度v2==2.08m/s
方向均为从教室指向食堂.
答案4.17 m/s 2.08 m/s 方向均从教室指向食堂
14.(12分)沪杭高铁是连接上海和杭州的现代化高速铁路.沪杭高速列车在一次运行中由A站开往B站,A、B车站间的铁路为直线.技术人员乘此列车从A车站出发,列车从启动至加速到100 m/s,用了250 s,在匀速运动了10 min后,列车减速运动,经过300 s后刚好停在B车站.求此高速列车启动、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
解析加速过程的初、末速度v0=0,v1=100m/s,用时t1=250s,
该过程的加速度a1=m/s2=0.4m/s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减速过程的初、末速度v1=100m/s,v2=0,用时t2=300s,
该过程的加速度a2=m/s2=-0.33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0.4 m/s2 0.33 m/s2
15.
(16分)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 Hz,且O点是0.4 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
(1)小球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2)小球在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
(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解析依题意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T=s=0.1s;
(1)vOB=m/s=0.8m/s.
(2)小球在A点时的瞬时速度
vA==0.8m/s,
小球在B点时的瞬时速度
vB=m/s=1.0m/s.
(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小球的加速度
a=m/s2=2.0m/s2.
答案(1)0.8 m/s (2)0.8 m/s 1.0 m/s
(3)2.0 m/s2
8第一章测评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广东湛江高一期末调研)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温度 B.位移
C.时间 D.质量
2.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
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
B.加速度向东,而速度向西
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D.加速度方向改变而速度不变
3.(2020广东肇庆高一期末)2020年11月28日20时58分,“嫦娥五号”探测器经过约112 h奔月飞行,在距月面400 km处成功实施发动机点火,约17 min后,发动机正常关机,顺利进入环月轨道.结合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20年11月28日20时58分”是时间
B.“约112 h”是时刻
C.“400 km”是指“嫦娥五号”运动的路程
D.研究“嫦娥五号”绕月球的运动轨迹,可将“嫦娥五号”视为质点
4.(2020广东清远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是某校高一年级进行的一次远足活动的路线图,某同学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而他实际从A运动到C用时55 min,在C处休息了20 min,从C运动到B用时45 min,路标指示A到B的实际里程数是12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从A到C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5 m/s
B.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67 m/s
C.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5 m/s
D.该同学经过C时的瞬时速度的方向一定由C指向B
5.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后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v,则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B. C.v D.
6.如图所示为A、B两人骑自行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知(  )
A.A、B两人同向行驶
B.A、B两人在第1 s末相遇
C.在4 s内,A行驶的路程比B行驶的路程多
D.在5 s末,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
7.
右图为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同时开始运动的v-t图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时刻t1甲、乙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物体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均不变,甲的加速度大
D.甲、乙两物体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均不变,乙的加速度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
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由b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 s末的瞬时速度是 m/s
B.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1 m/s
C.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D.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9.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历时36 h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 500海里,已知1海里=1 852 m.假设所有船只运动速度都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舰队的行驶路程时不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B.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静止的
C.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
10.
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 s内与第5 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 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内的加速度
C.OA、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BC>aOA>aAB
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8分)下图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每隔     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立即关闭电源
B.将电火花计时器电源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
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电火花计时器
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12.(8分)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1)纸带的运动是    (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2)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
(3)B点的瞬时速度为     m/s.
13.
(10分)某学校教室、寝室、食堂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放学后甲同学直接去食堂吃饭,用了2 min到食堂,乙同学先去寝室拿东西然后立即赶到食堂,结果用了4 min.求甲、乙各自运动的平均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12分)沪杭高铁是连接上海和杭州的现代化高速铁路.沪杭高速列车在一次运行中由A站开往B站,A、B车站间的铁路为直线.技术人员乘此列车从A车站出发,列车从启动至加速到100 m/s,用了250 s,在匀速运动了10 min后,列车减速运动,经过300 s后刚好停在B车站.求此高速列车启动、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
15.
(16分)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 Hz,且O点是0.4 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
(1)小球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2)小球在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
(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