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 折一折,做一做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 折一折,做一做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17 14:0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二上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第1课时 折一折,做一做
课题 折一折,做一做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的第一课时,这节课在学生已经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结合有趣的剪纸活动,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积累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经验,为三年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学法上突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汇报交流、设计图形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发现为主,直观演示和设疑诱导为教学方法,低年级的孩子学习比较积极,但是不稳定,知识和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的形状感知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获得新知。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26-27页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够判断出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的能力。 通过情景画面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美,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能够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课件,剪刀、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手工课吗 都会做些什么手工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图。同学们通过观察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点? 生1:这些图案是通过对折后得到的。 生2:这些图案都是沿着一条线对折,线两边的部分一定能完全重合。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真棒!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图案,体会图形的轴对称特征,为本节课的教学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剪小背心 师:同学们,你们想亲自来剪漂亮图案吗?我们来剪一件小背心吧,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动手。 师:我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对折;然后用笔在纸上画好背心对折后一半的图形;画图形的时候要注意背心的短袖不能画在纸对折的一条边那儿,对折的线应该是背心竖着正中间的线,所以领口应该画在对折的这边。 画好后,用剪刀沿着画好的线剪,先从背心的侧面剪起;再剪好背心的领口,最后打开,一件漂亮的小背心就剪好了。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 剪出其他图案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怎样剪出其他的图案呢? 生1:我能剪出“王”字:先把长方形纸对折,然后画出“王”字竖着对折后一半的图形,注意用纸对折的一边做“王”字的一竖,最后按画好的样子剪下来就可以了。 生2:我会剪五角星:先把长方形纸对折,然后从纸对折的一边开始画五角星对折后的一半的图形,也就是两个半角,注意把半个角画在对折的一边,最后沿着画好的线剪下来,展开就好了。 生3:我有办法剪出枫叶:同样,先把纸对折,从对折的一边画枫叶的一半,跟画五角星时相似,就是要在对折的这边画好叶柄,再剪下来展开就好了。 师:同学们,你们都学会了吗?其实啊,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对称现象,谁来说一说都知道哪些? 生1:蜻蜓、蝴蝶是对称的。 师:说的真棒,刚才我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对了,那就是要注意对折的时候一定要对齐,其次画要剪的图案的一半时要紧贴着中间的折痕画,画图要准确,剪的时候要小心,不能受伤,剪出的线条要流畅。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想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三、达标检测 1、课后练习第2题,教材27页。怎样剪出下面的图形? 同学们小组讨论,说一说,做一做。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选一张长方形纸并对折,在对折的纸上画出要剪的图案的一半,沿着图案的边缘剪下来,并将剪下来的图案展开。看你做对了吗? 我们再来连一连,第一行的图案是从第二行的纸上剪下来的。教材27页第四题。小组讨论。 我们在这些漂亮的图片中找一找,哪些是对称图形? 生:天鹅、蝴蝶、小羊、花朵 师:完全正确,轴对称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侧的部分完全重合。
四、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到了什么呢? 1、如果一个图形沿中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板书 1、对折要整齐。2、画样要美观。3、要沿折线剪,线条要流畅。
六、教学反思 1、说教材。 《折一折、做一做》这节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积累认识图形方面的经验,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认识水平有限,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让学生在折、剪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轴对称现象。 2、设计理念 通过组织动手操作活动,在玩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只有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才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有趣的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和悟”。 这些操作活动的本质是借助直观表象重现那些已经认识的图形,进一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组织这种操作不仅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有关图形特征的感知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激发富有个性的尝试和探索。 教学亮点 本节课的设计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带动课堂气氛,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教学不足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自控性差,又缺乏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课堂的组织管理还需提高,教学时间的把握能力有待提高。
(

1
页 共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