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与差异(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相似与差异(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6-21 08:2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8、相似与差异
16号
一、教材分析
生命的延续
小鸟和小猫
落地生根
相似与差异
克隆羊——多莉
第一课时
1、仔细观察找相似
2、找“朋友”
3、寻找它们的差异
拓展活动:豌豆中有几粒豌豆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动植物繁殖方式的知识。但对伴随生物繁殖过程中发生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理解多处在 “谁像谁”的初级阶段,而且多数学生对“变异”存在误解,认为只要是变异都是不好的。希望通过本课的教学能转变此观念。
五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开始向抽象思维迈进,正如皮亚杰在其“发生认识论”中形象指出:“10岁左右的儿童已基本具备了形象思维的能力 ,并成长着逻辑思维的绿荫。”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在本课的设计上我尽可能的创设情境,把抽象知识形象化、理性问题感性化。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实例或自己的话说明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理解;
科学探究目标:
能设计一种可以快速分别找出全班同学中与自己一种、两种、三种、四种特征都一样的人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到在研究过程中一些事情只有在其他人配合之下才能完成;并能主动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大量事实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帮助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
难点:引领学生设计快速找出全班同学具有相同特征人数的方法并进行数据分析。
五、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我以主体性和启发性的原则为指导,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
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养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
学法
六、教学材料
身体特征调查表、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3分钟)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29分钟)
三、活学活用,巩固新知;(4分钟)
四、延续质疑,思维拓展。(4分钟)
【4】
【3】
【1】
【2】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仔细观察找相似;(9分钟)
2、找“朋友”。(20分钟)
2、找“朋友”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一样的人呢?
设计快速找出相同特征人数的方案
(1)每个同学依次对比其他人。
卷舌
不卷舌
卷舌、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卷舌、大拇指不能能向背侧弯曲
不卷舌、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不卷舌、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三、活学活用,巩固新知。
1、请用自己的话谈谈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龙生九子各不同。
四、延续质疑,思维拓展
1、为什么与父母相似才叫遗传,付老师和体育老师你们俩也很像,这能不能称为遗传?
四、延续质疑,思维拓展
2、动物和植物也能繁殖,它们是不是也像咱们人一样存在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