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后练习能力提升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练习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C.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氢气燃烧: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3.2Mg+O22MgO读法正确的是
A.镁加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
B.2Mg和O2 等于2MgO
C.2个镁和1个氧气点燃生成2个氧化镁
D.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
4.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O2SO2↑ B.4P+5O22P2O5
C.Mg+O2MgO2 D.4Fe+3O22Fe2O3
5.“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乙和物质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物质丁是一种单质
C.物质甲和物质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
D.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S+2O2=2SO2 B.3Fe+2O2Fe2O3
C. D.Mg+O2=MgO2
7.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MnO4是反应物 B.MnO2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表示反应条件为加热
8.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9.“银针验毒”其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X+O2= 2Ag2S+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S B.H2S C.SO2 D.SO3
10.用“”和“”分别代表A2和B2两种物质,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A2与B2的分子个数比为3:1
C.反应后各元素种类不改变 D.反应后的生成了二种新的分子
11.取24.8g过氧化银(Ag2O2)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产生3.2gO2,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过程中,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B.Y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4
C.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2.4g
D.Z→W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2.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硫原子__________;
(2)5个氧化铝分子___________;
(3)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3.书写化学方程式须遵守两个原则:
(1)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
(2)P+O2PO2此式违背了___________;
(3)Fe+O2Fe3O4此式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___;可用______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2)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④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4)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
(5)加入的漂白粉可杀菌、消毒、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应原理:,则M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向清水池投放高铁酸钠(化学式为Na2FeO4)也是常用的杀菌消毒方法,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6)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②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
③写出图甲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①4个磷原子构成的白磷分子______;
②两个亚铁离子_______;
(2)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B、C、D属于_______种元素的粒子;
②D中X=________;
(3)下图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写出上述变化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式______,标出反应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4)上述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可以和Fe(OH)2发生化合反应,尝试书写该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6.某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涉及甲、乙、丙和丁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序号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68 10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y z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含氧元素的单质是______(填物质序号)。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计算x+y+z=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根据化学方程式,等号左边的是反应物,等号右边的是生成物,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选项B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等号上方或下方的是反应条件,可以确定反应条件,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A、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产物化学式书写错误,错误;
B、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条件,配平,均正确;
C、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条件,配平,均正确;
D、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条件,配平,状态符号,均正确;
故选A。
3.D
【详解】
化学方程式中“+”读作和,“=”生成。所以该化学方程式读作,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故选D。
4.B
【详解】
A、只有生成物中有气体时标气体符号,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金属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MgO),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
A、由图示可知乙、丙都是含有黑、蓝两种原子,物质乙和物质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说法正确;
B、物质丁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说法正确;
C、物质丁是单质故该元素化合价为0,物质甲是化合物,故黄色小球代表的元素化合价一定不为0,故物质甲和物质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说法正确;
D、设反应中的原子为:A、B、C,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可推测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B2+4CB=4CB2+A2;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乙、丁的化学计量数为4和1,说法错误。
故选:D。
6.C
【详解】
A.该反应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A错误;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B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选项C正确;
D.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缺少反应条件,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A、反应是高锰酸钾加热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KMnO4是反应物,故A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MnO2是生成物,故B不正确;
C、反应符合一变多,反应为分解反应,故C正确;
D、“”是加热符号,则表示反应条件为加热,故D正确。
故选B。
8.B
【详解】
A、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故A不正确;
B、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由于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不一定是1:1,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故B正确;
C、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故C不正确;
D、该反应两种物质参与反应,不是分解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B。
9.B
【详解】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生成物中有4个银原子、2个硫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物中有4个银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是H2S。
故选:B。
10.D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A2与B2的分子个数比为3∶1,故B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后各元素种类不改变,故C正确;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物只含有一种分子,故D不正确。故选D。
11.D
【详解】
A、由题意可知,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固体质量减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不符合题意;
B、24.8g过氧化银中银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24.8g-21.6g=3.2g,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24.8g-23.2g=1.6g,故Y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6g:1.6g=27:2,不符合题意;
C、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1.6g,共产生3.2g氧气,故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3.2g-1.6g=1.6g,不符合题意;
D、Z点对应物质中,银元素的质量为21.6g,氧元素的质量为1.6g,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gxOy,108x:16y=21.6g:1.6g,x:y=2:1,故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g2O,最后生成固体的质量为24.8g-3.2g=21.6g,故最后剩余固体为银,即该反应为Ag2O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银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符合题意。
故选D。
12.
(1)2S
(2)5Al2O3
(3)3Fe2+
(4)
(5)
【解析】
(1)
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填:2S。
(2)
化学式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填:5Al2O3。
(3)
离子符号前面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故填:3Fe2+。
(4)
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5价,故填:。
(5)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填:。
13.
(1) 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客观事实
(3)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
(1)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是:一是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
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原题中生成物的化学式写错了,违背了客观事实,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3)
该方程没有配平,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正确的反应方程式为:。
14.
(1) 玻璃棒 肥皂水
(2)煮沸##加热煮沸
(3)②③
(4)吸附色素和异味
(5) CaCl2 +6
(6) 分解反应 BE
【解析】
(1)
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
(2)
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
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利于水体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②旧电池中含有有毒物质;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水源,符合题意;
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会污染水源,符合题意;
④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利于水之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故选②③;
(4)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5)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钙、氧、氢、氯原子数目分别为2、4、4、4,反应后钙、氧、氢、氯原子数目分别为1、4、4、2,则M化学式为CaCl2;Na2FeO4中钠元素化合价为正一价、氧元素化合价为负二价,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 ×2+ x +(-2)×4=0,x=+6;
(6)
①由图可知,乙图所示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②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上述物质中BE分子中只有一种原子,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故属于单质的有BE;
③图甲表示的化学反应为水和氯气生成氯化氢和HClO的反应,方程式为。
15.
(1) P4 2Fe2+
(2) 3 8
(3)
(4)
【分析】
(1)
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符号用分子符号(化学式)表示,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数字要加在右下方;4个磷原子构成的白磷分子P4;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亚铁离子2Fe2+;
(2)
①同一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图中A、B、C、D中AB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故宫属于3种元素的粒子;
②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D中X=18-2-8=8;
(3)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物为过氧化氢,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氢元素化合价为+1,则氧元素化合价为-1,;
(4)
反应中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氧气和Fe(OH)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则生成氢氧化铁,反应为。
16.
(1)SO2
(2)乙
(3)2H2S+3O22SO2+2H2O
(4)169
【分析】
(1)
由图示可知1个丁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二氧SO2;
(2)
由图示可知含氧元素的单质为乙;
(3)
上述反应为硫化氢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的质量总和;故x+y+z+0=68+100+1+0,即x+y+z=169。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