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燃料单元过关检测课后练习能力提升九年级化学上册(科粤版2012)
练习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能源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天然气 B.氢气 C.太阳能 D.木柴
2.下列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的不断运动 B.蜡炬成灰泪始干描述的化学变化
C.水变成了蒸汽,说明分子变大了 D.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制霓虹灯 B.用二氧化碳灭火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5.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D.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6.下列利用海洋资源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海水引入盐田进行晒盐 B.利用潮汐发电
C.合理开发利用海底矿物 D.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海水中稀释
7.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能生成水②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比空气的密度大,常用于灭火 ③空气中氧气大约占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④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用途 性质
A 金刚石用于钻探机钻头 硬度大
B 石墨用于制作铅笔芯 质软,深灰色
C 纯氧用于医疗急救给病人输氧 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 CO2用作气体肥料 参与光合作用
A.A B.B C.C D.D
9.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水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10.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B.三种物质都是黑色固体
C.三种物质的空间结构相同 D.三种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CO2
11.下列对化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12.如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花瓣”上的物质从物质类别上看,都属于单质
B.每一片“花瓣”上的物质都能与“花心”中的物质甲发生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C.“花瓣”上的物质都能与“花心”中的物质甲反应,生成气体
D.氢气在点燃时先要验纯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3.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写一条即可);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成语“釜底抽薪”中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中:①过滤;②吸附;③消毒;④蒸馏,用到的是______(填序号)。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一般采用______的方法。
(2)我们需要清新洁净的空气,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带口罩,现在比较好的口罩中填充物有活性炭,利用的是活性炭的______性。
(3)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15.燃烧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同学们在实验室对蜡烛、镁条、氢气进行了如下图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上图的现象,由此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填“外焰”或“內焰”或“焰心”)温度最高。
(2)夹持镁条的仪器a的名称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镁可以制作照明弹利用了______。
(3)氢气燃烧之前要进行______实验。纯净的氢气燃烧发出______色的火焰。
(4)物质能够燃烧说明物质具有可燃性,这属于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16.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3)“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下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不包括氢气、太阳能、木柴。
故选:A。
2.C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C
【详解】
A、“好酒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A正确;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水变成蒸汽,这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但分子大小不变,故C错误;
D、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分子不同,故化学性质也不同,故D正确;
故选择C
【点睛】
4.B
【详解】
A、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制霓虹灯,是利用了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用二氧化碳灭火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一般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利用了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带电的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选项A错误;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选项B错误;
C、氢气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验纯,选项C正确;
D、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通电的灯泡,属于物理变化,选项D错误。
故选:C。
6.D
【分析】
根据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分析即可。
【详解】
A.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工业上采取晒海水使水分蒸发,最后制得食盐的方法,故选项正确;
B.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动力资源,所以可利用潮汐发电,故选项正确;
C. 合理开发利用海底矿物可以缓解能源危机,故选项正确;
D. 工业废水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海水会引起海水的污染,使大量的水生生物死亡,故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7.A
【详解】
①氢气燃烧,说明具有可燃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燃烧时能生成水;正确;
②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比空气的密度大,常用于灭火,正确;
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中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进入装置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大约占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正确;
④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错误。
故选A。
8.C
【详解】
A、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所以金刚石用于钻探机钻头,选项正确;
B、石墨质地较软,呈深灰色,在纸上划过留下痕迹,则石墨用于制作铅笔芯,选项正确;
C、氧气能够支持呼吸,所以纯氧用于医疗急救给病人输氧,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能够参与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所以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选项正确,故选C。
9.B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水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
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是无色透明固体,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空间结构为正八面体,C60分子是由60个原子构成足球形状的结构,石墨是正六边形的层状结构,所以它们空间结构不同,故选项错误;
D、三种物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均会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11.C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
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错误。
C、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因为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
A、“花瓣”上的物质从化学式来看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每一片“花瓣”上的物质都能与“花心”中的物质甲发生的反应,说明甲是氧气,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五种物质和氧气反应都是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铁和氧气反应生成的四氧化三铁为固体,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氢气在点燃时先要验纯,防止发生爆炸,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提供充足的氧气或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清除可燃物
【详解】
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或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成语“釜底抽薪”中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14.
(1) ①②③ 煮沸
(2)吸附
(3)
【解析】
(1)
天然水净化的流程:首先加明矾吸附只是把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有利沉降;然后过滤可除去难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最后加入氯水消毒杀菌,故填:①②③,自来水净化不用蒸馏操作,煮沸可以除去水中的钙镁等离子,则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一般采用煮沸的方法。
(2)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则比较好的口罩中填充物有活性炭,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
(3)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5.
(1)外焰
(2) 坩埚钳 镁+氧气氧化镁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
(3) 验纯 淡蓝
(4)化学
【解析】
(1)
与外焰接触的部分发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故填:外焰。
(2)
由图可知,仪器a是坩埚钳。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文字表达式为镁+氧气氧化镁,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所以可以制作照明弹,故填:坩埚钳;镁+氧气氧化镁;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
(3)
氢气燃烧之前要进行验纯实验,以免发生爆炸。纯净的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故填:验纯;淡蓝。
(4)
物质能够燃烧说明物质具有可燃性,这属于化学性质,故填:化学。
16.
(1)+2
(2)
(3)ABC
【解析】
(1)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0,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碳海绵”具有多孔结构的结构,所以其具有吸附性;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所以其可以重复使用,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故选ABC。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