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二上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第3课时 分糖果
课题 分糖果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教科书从“分苹果”的情境引入“分一分”活动,既可以按份数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分到几个;也可以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结果是可以分几份。这两种平均分是常见的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这一课也是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和本单元第一课时分物游戏(小数目的平均分),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的。也为下一课学习大数目物品平均分做好铺垫,同时也为今后学习除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认知能力还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在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分一分”的活动中,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和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策略 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和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对较大数目物品的平均分。
教学难点 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
教学准备 课件、圆棒、圆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然后,我很神秘的告诉他们:“今天呀,是老师的生日!”接着说:“我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我的生日Party,好不好?”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有50块糖,要平均分给4个人。 【设计意图:新课开始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研究的重点,可以有效地避免探究活动的盲目性,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说一说。 师:说一说你觉得可以怎么分呢。 生1:可以1块1块地分。 生2:这么多,1块1块地分比较麻烦,可以2块2块地分。 生3:我觉得还是5块5块地分比较好。 师:老师觉得不管怎么分,因为数目比较大,都容易出错。 2.分一分。 师:看,老师想了一个办法。 课件出示:空白的记录表格。 结合表格向学生介绍表格内容,或由学生看表格说出自己看懂的内容,不明白的地方教师适时讲解。 师:我们可以把每次分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现在就请每组同学分工合作,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一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学生记录的表格,重点说说从表格中看是怎样分的。 学生可能会说: ·我们是分了两次1块的,看糖果还比较多,就2块2块地分,分了5次,这时候剩下2块就不能再分了。 ·我们组第一次分5块,第二次分5块,第三次分2块,这时还剩下2块,不能再分了。 …… 只要学生分的合理,记录正确就给予肯定。 师:你觉得这样做记录怎么样 生1:太好了,这样记录不容易出错。 生2:这样做记录很清楚。 生3:这样就能很明白地看出分的过程,结果也能清楚地显示出来。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记录操作过程,既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有序,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学会运用“枚举法”解决问题。】
三、达标检测 打开书看第63页“练一练”: 1. 2、
四、课堂小结 对物品进行平均分时,如果物品的数量很多,可以每次多分些,分几次完成,并把分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最后算出结果。如果在平均分的过程中有剩余,那么剩余的个数要少于分的份数。
五、教学板书 分糖果 表格记录生1生2生3生4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还剩 块
六、教学反思 这是本单元的第三个分一分的活动。这次分的数量比较多,要求一次分得一样多对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需要通过几次来分步完成。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分法多样化。但是,单纯的分一分学生已经分得太多了,觉得很没意思。因此,本节课创设了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日Party”这一情境,并让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参加到为“生日Party”分食品这一活动,唤起学生“主角”意识。
(
第
1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