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数学之二次函数重点题型专题(全国通用版)隐圆(含阿氏圆)求最值问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数学之二次函数重点题型专题(全国通用版)隐圆(含阿氏圆)求最值问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18 13:43:43

文档简介

隐圆(含阿氏圆)求最值问题-2022年中考数学之二次函数重点题型专题解析版(全国通用版)
专题13 隐圆(含阿氏圆)求最值问题
1.(2020·北京市中考模拟预测)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对称轴与轴交于点,点,点,点是平面内一动点,且满足,是线段的中点,连结.则线段的最大值是( ).
A.3 B. C. D.5
【答案】C
【分析】
解方程x2 8x+15=0得A(3,0),利用抛物线的性质得到C点为AB的中点,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点P在以DE为直径的圆上,圆心Q点的坐标为( 4,0),接着计算出AQ=5,⊙Q的半径为2,延长AQ交⊙Q于F,此时AF的最大值为7,连接AP,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得到CM=AP,从而得到CM的最大值.
【详解】
解方程x2 8x+15=0得x1=3,x2=5,则A(3,0),
∵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
∴C点为AB的中点,
∵∠DPE=90°,
∴点P在以DE为直径的圆上,圆心Q点的坐标为( 4,0),
AQ==5,⊙Q的半径为2,
延长AQ交⊙Q于F,此时AF最大,最大值为2+5=7,
连接AP,
∵M是线段PB的中点,
∴CM为△ABP为中位线,
∴CM=AP,
∴CM的最大值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把求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与x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
2.(2021·天津河北·中考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与轴相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与轴交于点.
(I)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坐标;
(II)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点,过点作轴于点,交于点,连接,当线段时,求点的坐标;
(III)以原点为圆心,长为半径作,点为上的一点,连接,,求的最小值.
【答案】(I),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II)点的坐标为;(III)的最小值为.
【分析】
(1)根据对称轴公式可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再写出顶点坐标即可
(2)先写出A、B、C的坐标再写出直线BC的解析式,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列方程即可求解;
(3)先证明,再由当,,三点共线时,的值最小,最小值即为的值,利用勾股定理即可
【详解】
(I)∵ ,,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II)连接,过点作于点,
∵,令,则,
∴.
令,即,
解得,.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
得,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点在抛物线上,点在上,轴,
∴设点的坐标为,点坐标为,
∴.
∵,,
∴,
又∵,
∴,即,
解得或(不合题意,舍去),
∴,
当时,,
∴点的坐标为.
(III)如图,连接,在上截取,
使得,
连接,,此时,.
∵,,
∴.
∴,即.
∴.
∴当,,三点共线时,的值最小,最小值即为的值.
∴,
∴的最小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抛物线解析式及顶点坐标、有抛物线的对称轴,相似三角形、最值问题、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熟练进行等角的转换是关键
3.(2021·河南·中考试题研究)如图,直线:与轴,轴分别相交于、两点,抛物线过点.
(1)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已知点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并且点在第一象限内,连接、,设点的横坐标为,的面积为,求与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的最大值;
(3)在(2)的条件下,当取得最大值时,动点相应的位置记为点.
①写出点的坐标;
②将直线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直线,当直线与直线重合时停止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直线与线段交于点,设点,到直线的距离分别为,,当最大时,求直线旋转的角度(即的度数).
【答案】(1);(2),S的最大值为;(3)①,;②45°
【分析】
(1)利用直线的解析式求出点坐标,再把点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的值;
(2)设的坐标为,然后根据面积关系将的面积进行转化;
(3)①由(2)可知,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纵坐标的值;
②可将求最大值转化为求的最小值.
【详解】
解:(1)令代入,


把代入并解得:,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2)令代入,

或3,
抛物线与轴的交点横坐标为和3,
在抛物线上,且在第一象限内,

令代入,

的坐标为,
由题意知:的坐标为,

当时,取得最大值.
(3)①由(2)可知:的坐标为,;
②过点作直线,过点作于点,
根据题意知:,
此时只要求出的最大值即可,

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
设直线与该圆相交于点,
点在线段上,
在上,
当与重合时,
可取得最大值,
此时,
,,,,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
过点作于点,
设,
由勾股定理可得:,



,,

∴.
【点睛】
本题属于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考查待定系数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求三角形面积,圆的相关性质等知识,内容较为综合,学生需要认真分析题目.
4.已知抛物线与轴交于点、(点在点的右侧),与轴交于点.
(1)如图1,点为抛物线顶点,以点为圆心,1为半径作⊙A,点为⊙A上的动点,连接、,求的最小值;
(2)如图2,若点是直线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以为圆心,以1为半径作⊙H,点是⊙H上一动点,求的最小值;
(3)如图3,点是抛物线上的点,且横坐标为2,过点作轴于点,点是以为圆心,1为半径的⊙O上的动点,连接、,求的最大值.
【答案】(1);(2);(3)
【分析】
(1)先求出,,,将拋物线解析式化为顶点式为,得出,先证明,推出,当、、三点共线时,,即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的长,根据,求出点坐标为,根据,,求出,即可得出的最小值;
(2)先求出由直线的解析式为,然后求出点坐标为(1,2),连接,与交于点,在上截取,过点作轴于点,设抛物线对称轴与轴交于点,连接交于点,先证明,得出,从而得出,要使最小,则取最小值.即点、、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值最小,最小值为的长,易得直线的解析式为,设点横坐标为,则其纵坐标为,根据,求出,根据轴,轴,得出,求出,可得点坐标为,根据点的坐标为(3,0),即可求出AN,可得出答案;
(3)先证明四边形为矩形,在上取一点,使得,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连接,证明,得出,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的值最大,最大值为的长,根据,,求出,,即可求出,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令,则,
解得,,
∴,,
∴,
将拋物线解析式化为顶点式为,
∴,
如图,在轴上截取,则,
设抛物线对称轴与轴交于点,
∵,且,
∴,
∴,
∴,
∴当、、三点共线时,,
即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的长,
∵,
∴,
∴点坐标为,
∴,,
∴,
∴的最小值为;
(2)由抛物线,
可得拋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
易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点为直线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
∴点坐标为(1,2),
如图,连接,与交于点,在上截取,
过点作轴于点,设抛物线对称轴与轴交于点,连接交于点,
∵,
∴,,
∴,
又∵,,
∴,
又∵,
∴,
∴,
∴,
∴,
要使最小,则取最小值.即点、、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值最小,最小值为的长,
易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点在直线上,
∴设点横坐标为,则其纵坐标为,
∵,
∴,
∵轴,轴,
∴,
∴,
解得,
∴点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3,0),
∴,
∴的最小值为;
(3)∵点是抛物线上的点,且横坐标为2,
∴,
∵,
∴轴,
∵轴,
∴易证四边形为矩形,
∴,
如图,在上取一点,使得,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连接,
易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
∵,,且,
∴,
∴,
∴,
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的值最大,最大值为的长,
∵,,
∴,,
∴,
∴的最大值为.
【点睛】
本题属于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这些知识点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5.(2021·湖南·长沙市开福区中考二模)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0),B(,0),C(0,4),点为二次函数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轴于点,交直线于点,以为直径的圆⊙M与交于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当三角形周长最大时.求此时点点坐标及三角形的周长;
(3)在(2)的条件下,点N为⊙M上一动点,连接BN,点Q为BN的中点,连接HQ,求HQ的取值范围.
【答案】(1);(2)F(,4),△EFD的周长为;(3).
【分析】
(1)根据A、B点的坐标可设交点式,然后代入C点坐标求解即可;
(2)由题意可直接判断出△FDE∽△BCO,从而可知,然后通过设点表示出FD的长度,从而列出关于△FDE周长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判断求解即可;
(3)连接ON,根据(2)的条件可确定出HQ为△BON的中位线,由此可先确定ON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HQ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
(1)∵抛物线与x轴交于A(2,0),B(,0)两点,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由抛物线经过C(0,4),
∴将C(0,4)代入,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即:;
(2)∵轴,
∴FH∥y轴,∠FDE=∠BCO,
∴△FDE∽△BCO,则,
根据B(,0),C(0,4),可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
设,则,
∴,
在△BCO中,OB=OC=4,,
∴,
∴,
整理得:,
∵,
∴当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将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得:,
∴点F的坐标为F(,4),△EFD的周长为;
(3)由(2)可知,F(,4),D(-2,2),
∴H(-2,0),BH=OH,即H为BO的中点,
∵FD为⊙M的直径,
∴M(-2,3),
∵Q为BN的中点,
∴如图所示,连接ON,则HQ为△BON的中位线,
∴,即求出ON的取值范围即可,
①∵点N在⊙M运动,
∴当O、M、N三点共线的时候,ON最长,如图所示,
此时,ON=OM+MN,
∵,MN=MD=1,
∴ON=;
②当O、N、M三点共线时,ON最短,如图所示,
此时,ON=OM-MN,即:,
∴可得ON的取值范围是:,
∴由,得HQ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灵活求解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函数法求几何图形面积或周长的最值问题,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转化是解题关键.
6.(2021·四川·成都实外九年级开学考试)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与轴交于A、B两点,与轴交于点C.
(1)求点A、B、C的坐标;
(2)如图1,连接BC,点D是抛物线上一点,若∠DCB=∠ABC,求点D的坐标;
(3)如图2,若点P在以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的圆上,连接BP、CP,请你直接写出CP+BP的最小值.
【答案】(1),,;(2),;(3)
【分析】
(1)通过解方程=0可得A点和B点坐标,再计算自变量为0时的函数值可得到C点坐标;
(2)根据题意可得两种情况:①AB//CD,点C与点D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由点C坐标可得点D坐标;②AB与CD不平行时,求出CD的解析式,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
(3)证明△得,,根据三点共线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将y=0代入得,=0,
解得x1=-2,x2=8,
∴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8,0);
将x=0代入得y=-4,
∴点C的坐标为(0,-4);
(2)如图,
①∵∠ABC=∠BCD1
∴AB//CD1
∴点C与点D1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
由A,B两点坐标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C(0,-4)
∴D1(6,-4)
②当∠ABC=∠BCD2时,CD2与x轴交于E,则有CE=BE,
设BE=CE=x,则OE=8-x
在Rt△OCE中,
∴,解得,x=5
∴OE=8-5=3
∴E(3,0)
设CD2的解析式为y=kx+b
把C(0,-4),E(3,0)代入得
解得,
∴CD2的解析式为
联立得,
解得,

(3)在OC上截取OM,使OM=OP=1,
∵∠,,
∴△,
∴,
∴,
当三点共线时,,最短,
根据勾股定理,最小值为.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断和性质等,第(3)问,构造相似三角形求解是关键.
7.(2021·广东·铁一中学中考二模)如图,抛物线y=ax2-2ax+c与x轴分别交于点A、B(点B在点A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点(,a-3)在抛物线上.
(1)求c的值;
(2)已知点D与C关于原点O对称,作射线BD交抛物线于点E,若BD=DE,①求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②过点B作BF⊥BC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F,以点C为圆心,以的长为半径作⊙C,点T为⊙C上的一个动点,求TB+TF的最小值.
【答案】(1);(2)①抛物线的解析式为;②
【分析】
(1)将代入中即可求得c的值;
(2)①根据题意,设点,则点,将两点坐标代入中即可求得a的值,进而即可求得函数解析式;
②根据题意,令y=0求出,再由及勾股定理求得,接着由得到,再根据当点F,T,G三点共线时,的值最小,最小值为线段的长进而即可求得最小值.
【详解】
解:(1)∵点在抛物线上

(2)①如图,由题意,得点
点与点关于原点对称

设点,则点
将,代入抛物线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②∵抛物线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令,则
解得或
如图,设直线与轴的交点为,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在上截取,,取


,即
点为定点
当点F,T,G三点共线时,的值最小,最小值为线段的长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及圆的几何综合,熟练掌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方法,三角形全等及相似的性质与判定,几何最值问题的求解方法等相关内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2021·江苏·沭阳县怀文中学九年级月考)如图,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在的左侧),与轴交于点,抛物线的顶点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交于点.
(1)当四边形是菱形时,求点的坐标;
(2)若点为直线上一动点,求的面积;
(3)作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点是上一动点,求的最小值.
【答案】(1);(2)3;(3)
【分析】
(1)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OD=OC=m,求出m=,则D点坐标可求出;
(2)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求出交点A、B的坐标,然后求出AB的长,再根据AB∥OD求出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
(3)根据A、B的坐标求出AM、BM的长,再求出点M的坐标,从而得到⊙M的半径为2,取MB的中点N,连接QB、QN、QB′,然后利用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求出△MNQ和△MQB相似,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QN=QB,然后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判断出Q、N、B′三点共线时QB′+QB最小,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1) ,, 菱形
(2)①与抛物线交于两点,
∴联立,,
解得,
∵点在点的左侧

∴直线的解析式为,直线的解析式为
,两直线之间距离
(3) ,

由点坐标,点坐标可知以为半径的圆的半径为
取的中点,连接,
则,
,,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当三点共线时最小,
∵直线的解析式为,
∴直线与对称轴夹角为45°,
∵点关于对称轴对称,

由勾股定理得,最小值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型,考查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转化,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求交点坐标,勾股定理的应用,三角形的面积的求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9.(2021·广西柳江·中考二模)如图,抛物线经过点,,直线AC的解析式为,且与y轴相交于点C,若点E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作轴交AC于点F.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H是y轴上一动点,连结EH,HF,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EAFH是矩形 求出此时点E,H的坐标;
(3)在(2)的前提下,以点E为圆心,EH长为半径作圆,点M为上以动点,求的最小值.
【答案】(1);(2),;(3)
【分析】
(1)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2)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可判断出,当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可使四边形是矩形,分别设出点,点,点的坐标,在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解即可;
(3)先去的中点,进而判断出,即可得出,连接交圆于点,再求出点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将点,代入抛物线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如图: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则

∴直线的解析式为
又∵直线的解析式为

∴当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可使四边形是矩形,此时对角线与互相平分
设,则


解得
∴,
(3)如图:
由(2)知,,
∴,
设交于点,取的中点,则
设,
∴.
∴或(舍去).



连接交于点,连接EM.


又∵






∴的最小值为.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中点坐标公式,极值的确定,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构建方程,以及构造相似三角形.
10.(2021·广东深圳·中考一模)如图1,经过点B(1,0)的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其顶点为点G,过点C作y轴的垂线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D,线段CO上有一动点M,连接DM、DG.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求的最小值以及相应的点M的坐标;
(3)如图2,在(2)的条件下,以点A(﹣2,0)为圆心,以AM长为半径作圆交x轴正半轴于点E.在y轴正半轴上有一动点P,直线PF与⊙A相切于点F,连接EF交y轴于点N,当PF∥BM时,求PN的长.
【答案】(1);(2)最小值,M(0,);(3) .
【分析】
(1)将点B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a的值,即可确定函数解析式;
(2)过点O作直线l与x轴夹角为α,且,α=45°,过点M作MH⊥直线l于H,推出,则当D、M、H共线时,的值最小,最后求出DH的长即可解答;
(3)连接BM,延长FA交y轴于J.想办法求出FJ,根据tan∠FPJ=tan∠OMB,可得=,由此构建方程求出PF,再证明PN=PF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抛物线,经过点B(1,0),
∴0=4a﹣,
∴a=
∴.
(2)如图1:过点O作直线l与x轴夹角为α,且,α=45°,过点M作MH⊥直线l于H,
则有,
∴,
∴,
∴,
∴当D,M,H共线时,的值最小,
∵D(﹣1,﹣),直线l的解析式为y=﹣x,
∴直线DH的解析式为y=x﹣,
由,解得,
∴H(,﹣),M(0,),
∴DH==,
∵DG=﹣+=,
∴的最小值==.
(3)如图2中,连接BM,延长FA交y轴于J.
∵A(﹣2,0),M(0,﹣),
∴AM=AF==,
∵B(1,0),
∴直线BM的解析式为y=x﹣,
∵PF是⊙A的切线,
∴PF⊥AF,
∵PF∥BM,
∴AF⊥BM,
∴直线AF的解析式为y=﹣x﹣,
∴J(0,﹣),
∴AJ==,
∴FJ=AF+AJ=,
∵PF∥BM,
∴∠FPJ=∠OMB,
∴tan∠FPJ=tan∠OMB,
∴=,
∴=,
∴PF=,
∵AF=AE,
∴∠AFE=∠AEF,
∵∠AFE+∠PFN=90°,∠AEN+∠ONE=90°,∠PNF=∠ENO,
∴∠PFN=∠PNF,
∴PN=PF= .
【点睛】
本题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垂线段最短,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正确利用垂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020·湖北黄冈·中考二模)如图,一条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为抛物线的顶点,点在轴上.
(1)求抛物线解析式;
(2)若,求点的坐标;
(3)过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是否存在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坐标平面内一点到点的距离为1个单位,求的最小值.
【答案】(1);(2)或(6,0);(3)Q(2,3)或或;(4).
【分析】
解:(1)把A,B,C三点坐标代入求出解析式即可;
(2)先求出直线DB的解析式,再分①当点P在点B左侧时,②当点P在点B右侧时,分别求出P点坐标即可;
(3)分①当四边形APQC为平行四边形时,②当四边形AQPC为平行四边形时两种情况求出Q点坐标;
(4)先证△MBE∽△OBM得到,则当点D、M、E在同一直线上时,最短,求出最小值即可.
【详解】
解:(1)∵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
∴设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3),
将点C(0,3)代入,得a=-1,
∴,
(2)∵,
∴顶点D(1,4),
设直线DB解析式为y=kx+b,
将D(1,4),B(3,0)代入得,,
解得:k=﹣2,b=6,
∴直线DB解析式为y=﹣2x+6,
①如图1﹣1,当点P在点B左侧时,
∵∠PCB=∠CBD,
∴CP∥BD,
设直线CP解析式为y=﹣2x+m,
将C(0,3)代入,得m=3,
∴直线CP解析式y=﹣2x+3,
当y=0时,,
∴,
②如图1﹣2,当点P在点B右侧时,
作点P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N,延长CN交x轴于点P',此时∠P'CB=∠CBD,
∵C(0,3),B(3,0),
∴OC=OB,
∴△O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PB=45°,
∴∠NBC=45°,
∴△PB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将C(0,3),代入直线CN解析式y=nx+t,
得:,
解得,,t=3,
∴直线CN解析式为,
当y=0时,x=6,
∴P'(6,0);
综上所述,点P坐标为或(6,0);
(3)①如图2﹣1,当四边形APQC为平行四边形时,
∴CQ∥AP,CQ=AP,
∵yC=3,
∴yQ=3,
令﹣x2+2x+3=3,
解得:x1=0,x2=2,
∴Q(2,3),
②如图2﹣2,当四边形AQPC为平行四边形时,
AC∥PQ,AC=PQ,
∴yC﹣yA=yP﹣yQ=3,
∵yP=0,
∴yQ=﹣3,
令﹣x2+2x+3=﹣3,
解得,,,
∴,
综上所述,点Q的坐标为Q(2,3)或或;
(4)∵点M到点B的距离为1个单位,
∴点M在以点B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运动,如图3
在x轴上作点,连接BM、EM、DE,
∴,
∵BM=1,
∴,
∵∠MBE=∠OBM,
∴△MBE∽△OBM,
∴,
∴,
∴,
∴当点D、M、E在同一直线上时,最短,
∵D(1,4),
∴,
∴的最小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二次方程,轴对称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本题难度较大,属于中考压轴题.
12.(2021·湖南·长沙市九年级期中)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C两点,抛物线经过A、C两点,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B.
(1)求抛物线解析式;
(2)若点M为x轴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MN⊥x轴交BC于点N,当点M运动到某一位置时,线段MN的长度最大,求此时点M的坐标及线段MN的长度;
(3)如图2,以B为圆心,2为半径的⊙B与x轴交于E、F两点(F在E右侧),若P点是⊙B上一动点,连接PA,以PA为腰作等腰,使(P、A、D三点为逆时针顺序),连接FD.
①将线段AB绕A点顺时针旋转90°,请直接写出B点的对应点的坐标;
②求FD长度的取值范围.
【答案】(1);(2)当M运动到 时,线段MN的长度最大为;(3)①;②.
【分析】
(1)先求得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然后代入到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解;
(2)设设,则,则,整理可得,可求得当时,的最大值为,进而求得坐标;
(3)①由(1),(2)可求得,从而求得点坐标;②根据点的运动情况,来确定点的运动轨迹,是与点半径相等的圆,圆心为,作射线,与⊙交于,,从而确定的范围.
【详解】
解:(1)∵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
∴当时,,所以,
当时,,所以,
∵抛物线经过,两点,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2)令,
∴,
解得:,,
∴,
∴直线BC的解析式为:,
设,则,
∴,
∴,
∴当时,的最大值为,
∴当M运动到 时,线段MN的长度最大为.
(3)①将线段AB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
∵,,
∴,
∴;
②连接,,
由①可得,又已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当点在⊙B上运动时,点在以为圆心,半径为的圆上,
∴作射线,与⊙交于,两点,
情况一:当交点为时,为最小值,
即,
已知,,,
∴,,
∴在中, ,
即,
∴;
情况二:当交点为时,为最大值,
即,
已知,,,
∴,,
∴在中, ,
即,
∴;
综上.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抛物线与线段最值问题,以及瓜豆原理在二次函数中的应用问题,其中利用点,确定点的运动轨迹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13.(2021·湖南·长沙市九年级月考)我们约定: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称之为:“等线四边形”.
(1)①在“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中一定是“等线四边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1,若四边形是“等线四边形”, 分别是边的中点,依次连接,得到四边形,请判断四边形的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以为直径作圆,该圆与轴的正半轴交于点,若为坐标系中一动点,且四边形为“等线四边形”.当的长度最短时,求经过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是“等线四边形”, 在轴的负半轴上,在轴的负半轴上,且.点分别是一次函数与轴,轴的交点,动点从点开始沿轴的正方向运动,运动的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设运动的时间为秒,以点为圆心,半径,单位长度作圆,问:①当与直线初次相切时,求此时运动的时间;②当运动的时间满足且时,与直线相交于,求弦长的最大值.
【答案】(1)①矩形,正方形;②菱形;(2);(3)①;②当时,有最大值
【分析】
(1)①依据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②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菱形的判定定理可知它一定是菱形;
(2)连接CP,与圆相交于一点,当点Q在直线PC上时,PQ的长度为最短;利用勾股定理先求出C点坐标,再求出直线PC的方程,从而算出点Q的坐标,然后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
(3)根据题意可知点B、C坐标,设出点A、D坐标,由AD=,课求得A、D坐标,然后求得点P的坐标,再分别讨论BC与圆P的关系,从而求出时间;再求出弦MN的长度的最大值.
【详解】
解:(1)①在我们学习过的四边形中,矩形和正方形属于等对角线四边形;
故答案为;矩形,正方形.
②如图,四边形ABCD是等线四边形,E、F、G、H分别是各边中点,
∵E、F、G、H分别是各边中点,
∴EF=GH=,EH=FG=,
∵AC=BD
∴EF=GH=EH=FG,
∴四边形EFGH是菱形.
(2)如图,连接CP与圆E相交于一点,连接CE,
∵A(-2,0),B(8,0)
∴圆心坐标为,,
∴中,
∴点坐标为,
∴直线解析式为,
∴圆心E(3,0)刚好在PC上.
当点在线段上时最小,此时点Q在第四象限,
∴,
解得:
点坐标为,
∴设过抛物线为则

∴;
(3)依题,如图
由直线方程令x=0,y=0可得,坐标分别为,
设点坐标为,
∵AC=BD,
∴点坐标为,
∴中,,
∴(舍去),,
∴点坐标分别为,
∴点坐标为;
①∴当与初次相切时,
∴;
②当时,逐渐增大,
当时,,此时,
当时,,过作于点,


∴当时,有最大值.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综合问题和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直线方程与圆方程求出动点坐标,然后根据动点的运动情况,得出弦MN的最大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