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小题小卷10 名篇名句默写(初中篇目七)(上海使用)
一、复合题
观刈麦
(1) “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 , 。”
(2) 《观刈麦》一诗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
(3) 《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观刈麦》一诗中与此相似的句子是:“ , 。”
(4) 《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的场景,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诗句是:“ , 。”
(5) 5.《观刈麦》中,表现诗人面对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而深深自责的句子是:“ , 。”
钱塘湖春行。
(1) 《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是:“ , 。 , 。”
(2) 《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动物的活动表现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 。”
(3) 《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繁草嫩的诗句是:“ , 。”
(4) 《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同时透露岀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
(5) 《钱塘湖春行》中,既点明地点,又描绘出一幅远景图的句子是:“ , 。”
雁门太守行
(1) 《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孤城被围,将士斗志昂扬,坚守城池的诗句是:“ , 。”
(2) 《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 , 。”
(3) 《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诗句是:“ , 。”
(4) 《雁门太守行》中的:“ , 。”两句,从声、色两个角度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画面,渲染了沉重、紧张的氛围。
(5) 《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借用典故,赞颂将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 , 。”
赤壁
(1) 《赤壁》中,诗人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 , 。”
(2) 《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慨叹的诗句是:“ , 。”
(3) 在杜牧《赤壁》一诗中,起铺垫作用,将历史遗迹带到现实之中的句子是:“ , 。”
(4) 杜牧在《赤壁》中,借古物引出历史,写出兴亡之由的诗句是:“ 。”
(5) 杜牧在《赤壁》中,用典故从反面设想,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的诗句是:“ , 。”
泊秦淮
(1) 《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 , 。”
(2) 《泊秦淮》中,讽刺当时达官贵人不顾国家安危,依然醉生梦死的诗句是:“ , 。”
(3) 《泊秦淮》一诗中,渲染了一幅迷茫、冷落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 , 。”
(4) 《泊秦淮》中,表现诗人担心国家安危,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 。”
(5) 《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具有忧患意识,反衬当时的官僚只知纸醉金迷地生活的诗句是:“ , 。”
答案
一、复合题
1. 【答案】
(1)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3)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5)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 【答案】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3. 【答案】
(1)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4)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5)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 【答案】
(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4)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5)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 【答案】
(1)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4)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