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单元测试 A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香港首次在汀角红树林发现树栖蟹,取名“洒角攀树蟹”(如图),为全球新品种。对于汀角攀树蟹认识错误的是( )
A.在生物分类中,它属于无脊椎动物
B.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它属于消费者
C.该红树林中所有的汀角攀树蟹构成一个群落
D.汀角攀树蟹的栖树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为适应本地冬季低温、干燥的环境条件,许多植物在冬季来临时会以“落叶”方式来减少水分的散失,而常绿植物的叶片在形态、结构上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如叶片较小、较厚,表面有蜡质或角质层等。以下是我市常见的四种植物,其中属于常绿植物的是( )
A. 枫树 B. 银杏
C. 香樟 D. 梧桐
3.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 地理分布特征 B. 数量
C. 形态结构特征 D. 生态特征
4.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不包括( )
A.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B. 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 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D. 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
5.生物分类由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种、属、科、目、纲、门、界
C.界、纲、门、科、目、属、种 D.种、科、纲、属、目、门、界
6.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C.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少 D.分类的主要根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
7.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 界、门、目、科、纲、属
C.种、纲、目、科、属、种、界 D.门、纲、目、种、属、科
8.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是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C.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生活环境
D.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9.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B.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C.外来物种的合理引进能丰富我国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D.将荒山改造为桃园减少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11.下列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C.我国特有的和古老的生物种类很丰富
D.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不会受到威胁
12.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3.金花茶被誉为“茶族皇后”,是一种珍稀植物,保护金花茶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禁止采摘、利用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建立种质库 D.大规模人工种植
14. 近两千年来,已经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了。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这些动物易感染病毒 B.自然灾害频繁
C.天敌过多 D.人类活动生态对环境破坏严重
15.下列哪项不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 )
A.控制牲畜数量,防止超载放牧 B.营造草场防护林
C.新建草场水利 D.开垦草原变为粮田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下列分别是蜗牛、麻雀、青蛙、蝴蝶、鲫鱼5种动物。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A. B. C. D. E.
(1)A的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 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组,与A同组的有______(用字母表示)。
(2)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如E用______呼吸;C用______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上述动物中,进行完全变态发育的是______;体温恒定的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4)麻雀会飞,蝙蝠也会飞,但蝙蝠却属于属于哺乳动物,因为蝙蝠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具有 、 的特征。
1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部分生物图片,请你按下列分类方法将这些生物分类,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C、E代表的生物名称:C ______ ;E ______ 。
(2)在这些生物中,无根无茎无叶的植物是[ ______ ] ______ 。
1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欧洲航海者的日记显示,在15世纪以前,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随处可见。后来,欧洲殖民者到达了毛里求斯岛,他们疯狂地捕猎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加之殖民者带来的猪、狗、鼠等动物的影响,渡渡鸟灭绝了。渡渡鸟灭绝数年之后,毛里求斯岛上的大颅榄树也面临灭绝的危险。因为这种树的果皮坚厚,种子很难萌发。而渡渡鸟最喜欢吃大颅榄树的果实,其果实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后,果皮变薄了,果实中的种子得以正常萌发。
(1)渡渡鸟灭绝是一种生物的消失,说明人类的活动破坏了________的多样性。
(2)渡渡鸟灭绝后,其个体所构成的基因库也随之消失,说明人类的活动也破坏了________的多样性。
(3)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树的种子不能正常萌发,致使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许多生物失去了栖息环境,导致了___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___的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
(4)生物圈中有许多种类的生物,每种生物都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而个体之间的基因组成是有________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____;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________。
19.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 ,1974年为18.7% ,1981年仅为8.53% ,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绝灭,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绝灭。
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l)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两种野生生物濒危或绝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事例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的________和________开发利用。
(3)事例三说明:由于________的入侵或引种到________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的物种受到威胁。
(4)这些因素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锐减,会使___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___的多样性都会遭到破坏。
20.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请分析下表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 其他原因
哺乳动物 31% 32% 17% 20%
鸟类 20% 60% 12% 8%
(1)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护某些哺乳动物,有人建议将它们移入动物园圈养起来,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__保护。
(3)目前,我国在一些特有珍稀动物经常出没和生活的地区划出了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____保护。
(4)建立____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5)请列举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的措施。(合理就行,最少答一点)。_____
21.某研究机构研究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时,归纳整理出一些数据,见下表: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 其他原因
哺乳动物 31% 32% 17% 20%
鸟类 20% 60% 12% 8%
(1)画一柱状图,纵轴表示一种动物的百分比,横轴表示各种原因,对比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
(2)分析上面图表,你认为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你谈谈人类应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列出至少3条具体措施)
(4)造成鸟类和哺乳动物之间数据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 C 3.C 4. D 5.A 6. C 7. A 8.C 9.C 10.D 11.D 12.B 13. B 14. D 15.D
二.非选择题
16. (1)软体 D
(2)铯 肺
(3)D B
(4)胎生、哺乳
17.虾;桃;D;衣藻
18.(1)生物种类
(2)基因
(3)生物种类,基因
(4)差别,基因库,生态系统
19.(1)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改变和破坏,掠夺式
(3)外来物种,缺少天敌
(4)生态系统,基因(生物种类)
20.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易地保护 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宣传等
【分析】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根本原因。
(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③环境污染;④外来生物入侵。
【详解】
(1)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约占威胁原因的60%。原因是: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大,同时鸟类会飞行,不易被猎杀。
(2)为了保护某些哺乳动物,有人建议将它们移入动物园圈养起来,这种方法属于易地保护。
(3)目前,我国在一些特有珍稀动物经常出没和生活的地区划出了保护区,这属于就地保护。
(4)自然保护区不仅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还保护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生物栖息地不被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设立科研机构,进行人工繁殖;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制定法律等(只要回答合理亦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理解掌握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答题空1】
【答题空2】人类的活动造成的(栖息地的丧失,偷猎都是人类造成的)
【答题空3】保护生存环境;保护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设立科研机构,研究并促使其繁殖;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法律等
【答题空4】鸟类的生殖是卵生,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是胎生、哺乳,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小,其后代的成活率较高
【解析】(1)有色框为哺乳动物,无色框为鸟类。
(2)从图表可以看出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中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因为栖息地丧失和偷猎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两项的总和已占63%;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中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它占60%,其次是偷猎占20%,这两项与人类关系很大。结论: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中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保护好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不被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设立科研机构、研究并促使其增殖;加大保护的宣传力度,制定法律等。
(4)鸟类的繁殖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因它要筑巢、孵卵、育雏等,这些活动对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一旦它们的栖息地丧失,其种群数量会急剧下降;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是胎生、哺乳,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小,其后代的成活率较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