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阿基米德原理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巩固训练(4份打包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4阿基米德原理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巩固训练(4份打包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7 20:57:37

文档简介

6.4阿基米德原理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巩固训练(1)
姓名: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将重5N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容器溢出3N重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浮力一定等于3N
B.物体所受浮力一定等于5N
C.物体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D.物体可能悬浮在水中
2.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別为FA、FB.则(  )
A.p甲<p乙,FA=FB B.p甲<p乙,FA>FB
C.p甲>p乙,FA=FB D.p甲>p乙,FA<FB
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在液体中静止时,两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  )
A.物体a的密度大
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
C.物体b受到的浮力大
D.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
4.如图所示,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若使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外凸,乙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内凹
B.甲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内凹,乙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外凸
C.甲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
D.甲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略大于乙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
5.如图所示,物理小组利用体积为170cm3的潜水艇模型(忽略进气、排气管的体积),探究潜水艇在水中如何实现上浮或下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模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7N
B.潜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实现的
C.若要让悬浮的模型上浮,应使模型中进水
D.模型浸没后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6.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放入水中后,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体积关系是:Va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D.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 Fb=Fc7.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V甲∶V乙=2∶3,将它们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F甲∶F乙=8∶9,ρ水=1.0×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都漂浮在水面上 B.乙物体的密度ρ乙=0.75×103kg/m3
C.甲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乙物体浸没在水中 D.乙物体的密度ρ乙=0.85×103kg/m3
8.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关于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  )
A.FA=FB>FC B.FAFB=FC D.FA9.如图所示,将重的小球一半浸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取)
A.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B.小球的体积为
C.小球的密度为
D.取下小球放入水中,小球最终沉底
10.如图(a)是A、B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像,设A液体的密度为ρA,B液体的密度为ρB,把同一木块分别放入盛有A、B两种液体的容器甲、乙中,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乙容器中木块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较大
B.木块在甲容器中时受到的浮力大
C.木块底部在乙容器中时受到的压强大
D.甲容器中盛的是A液体
11.把鸡蛋浸入盛盐水的杯中,鸡蛋悬浮(如图甲所示),再往该杯中加盐并搅拌使鸡蛋漂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受到的浮力: B.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C.液体的密度: D.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
12.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样重的实心铜块甲、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所受浮力
B.同样重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都浸没在煤油中,所受浮力
C.同样重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铝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
D.体积相同的空心铜块和铝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铝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
13.将同一只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三个容器A、B、C中,密度计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关于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和密度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A中液体密度最大,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B.容器B中液体密度最大,密度计在容器C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C.容器C中液体密度最大,密度计在容器A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容器C中液体密度最大,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14.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入水中时悬浮,将物体B放入水中时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将物体A置于物体B上再放入水中时,物体B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的密度是
B.物体A、B的体积之比为1∶3
C.物体A 、B的重力之比为1∶ 6
D.乙、丙图,物体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之比为3∶4
15.两个完全相问的容器中,分别密度为、两种液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A、B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容器内液面相平,两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甲、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A、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则(  )
A.=,= B.>,>
C.=,> D.>,=
二、计算题
16.底面积是80 cm2的容器中盛有30cm深的水,将一质量为540g的实心铝球投入水中,(ρ铝=2.7g/cm3,g=10N/kg),如图所示,问:
(1)铝球的体积多大?
(2)铝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多大?
(3)投入铝球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17.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某种液体,一实心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000cm3,ρ木=0.6×103kg/m3,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若要使木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必须向木块施加2N竖直向下的力,则液体的密度为多大?
18.竹筏漂流是许多地区的旅游项目之一;现有一竹筏,质量为64kg,体积为0.8m3;(g=10N/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求:
(1)竹筏的重力;
(2)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若每名乘客的重力均为500N,求该竹筏最多能载的人数。
19.如图所示,把一金属球放入盛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8g酒精;
(1)求该金属球的体积;
(2)若将该金属球放入盛满水的相同烧杯中,则溢出的水的质量是多少?(ρ酒精=0.8×103kg/m3)
20.一方形水槽放在水平地面上,空水槽重是200N,水槽的底面积是0.4m2,向槽中加水至水的深度是0.3m,如图甲如示。将体积为0.008m3、重为60N的物块轻轻放入水中,当其静止时用力F垂直向下作用在物块的上表面,使物块刚好完全浸没并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g取10N/kg)试求:
(1)空水槽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未放入木块时,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3)当物块刚好完全浸没并保持静止时,物块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1.如图1所示,一底面积为4×10-3m2的圆柱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烧杯中原来水的深度为20cm。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10s。图2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取g=10N/kg) 求:
(1)此圆柱体的重力是多少?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C
6.B
7.B
8.A
9.B
10.D
11.D
12.B
13.D
14.D
15.C
16.(1)2×10-4m3;(2)2N;(3)250Pa
17.(1)6N;(2)0.8×103kg/m3
18.(1)640N;(2)640N;(3)6人
19.(1)110-5m3;(2)10g
20.(1)500Pa;(2)3000Pa;(3)80N
21.(1)12N;(2)4N;(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6.4阿基米德原理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巩固训练(2)
姓名: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水平桌面上有一溢水杯,装满某种液体,将小球A放入溢水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从杯中溢出了0.5N的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球A在杯中受到的浮力等于0.5N
B.小球A的重力等于0.5N
C.小球A放入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增大
D.小球A放入后,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2.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GA=G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
B.容器A的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小于容器B底受到的液体压强
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小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3.有两根相同的缠有铜丝的木棒,将它们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会竖直立在液体中,且静止时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p乙
B.木棒在甲、乙中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
C.木棒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甲D.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4.将同一只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三个容器A、B、C中,密度计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关于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和密度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A中液体密度最大,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B.容器B中液体密度最大,密度计在容器C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C.容器C中液体密度最大,密度计在容器A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容器C中液体密度最大,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5.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盐水未到饱和),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6.两个完全相问的容器中,分别密度为、两种液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A、B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容器内液面相平,两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甲、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A、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则(  )
A.=,= B.>,>
C.=,> D.>,=
7.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物块恰好与容器底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
A.物块的质量为1kg B.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最大压强为600Pa
C.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0N D.物块的密度为2.25×103 kg/m3
8.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体积不同的两种液体,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时,液面刚好相平,情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浮和F乙浮,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是F甲和F乙,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F甲浮<F乙浮,F甲=F乙,p甲<p乙
B.F甲浮=F乙浮,F甲>F乙,p甲>p乙
C.F甲浮>F乙浮,F甲<F乙,p甲<p乙
D.F甲浮=F乙浮,F甲<F乙,p甲>p乙
9.如图所示同一潜水艇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潜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将质量500g的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400g的水,则此物体受到的浮力为(g=10N/kg)(  )
A.5N B.4N C.9N D.N
11.浸没在湖水中的物体,随着浸没深度的增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压强不变 B.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不变
C.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大 D.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不变
12.一个薄壁密封饮料瓶内装有一些饮料,分别放在装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静止后饮料瓶的状态如下右图所示,此时甲、乙液面刚好相平。饮料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甲和p乙。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C.F甲=F乙,p甲p乙
13.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5 N B.7 N C.12 N D.14N
14.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它们的关系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15.某科技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倒入适量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然后把橡皮泥做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船,其中一个小船下面用细线拴着铝块,放在甲液体中,另一个上面压着完全相同的铝块,放入乙液体中。此时,没有液体进入两个小船内,也没有液体溢出容器,液面都恰好与船沿相平且液面高度相等,如图所示。则(  )
A.两种液体的密度
B.两种液体的质量
C.两小船底所受液体压力相等
D.细线对小船的拉力与铝块对小船的压力相等
二、计算题
16.有一个石块质量为2.5kg,将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N,g取10N/kg,求:
(1)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2)石块的密度?
17.竹筏漂流是许多地区的旅游项目之一;现有一竹筏,质量为64kg,体积为0.8m3;(g=10N/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求:
(1)竹筏的重力;
(2)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若每名乘客的重力均为500N,求该竹筏最多能载的人数。
18.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浮在油和水的分界面上,它浸在水里的深度5cm,其余部分浸在油里,若水深20cm,油深10cm,容器的底面积是20cm2,求:木块受到的浮力及木块的密度(ρ油=0.6×103kg/m3,g取10N/kg)
19.如图所示,将体积为10-3m3,重为6N的物块用细线拴在底面积为4×10-2m2容器中,在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物体处于浸没状态且保持静止,求:
(1)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
(2)细线受到的拉力;
(3)若绳子断了,待物块静止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20.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侧壁上固定了一块水平挡板,挡板的体积忽略不计。挡板下方有一个体积为1×10-4m3、重力为0.6N的实心小球。求:(g=10N/kg,ρ水=1×103kg/m3)
(1)小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挡板对小球的压力;
21.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重,底面积,容器内水深。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着体积为的金属块,现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且不接触容器。取。求:
(1)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2)金属块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3)金属块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2.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重为3.6N的实心圆柱体,将它竖直逐渐浸入水中,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和对应的浮力F浮,并画出F浮﹣h的图像(如图乙所示)。(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圆柱体的高度;
(2)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10cm处,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圆柱体的密度。
23.小虎家买了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茶几,茶几的中间是一个鱼缸。茶几摆放在客厅地面上。其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g取10N/kg)
净重/kg 28
水容量/m3 0.12
支撑柱/个 4
每个支撑柱与地接触面积/m2 0.01
(1)若将鱼缸注满水,则注入水的质量是多少?
(2)鱼缸中注满水时,茶几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小虎的爸爸买回一重为50N的实心塑胶鱼的艺术品,发现其恰能悬浮在鱼缸里的水中,求塑胶鱼的体积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C
6.C
7.D
8.B
9.A
10.B
11.D
12.C
13.C
14.B
15.B
16.(1)10N;(2)2.5×103kg/m3
17.(1)640N;(2)640N;(3)6人
18.9N,0.9×103kg/m3
19.(1)10N;(2)4N;(3)100Pa
20.(1)1N;(2)0.4N
21.(1)1600Pa;(2)6N;(3)
22.(1)20cm;(2)3N;(3)3×103kg/m3
23.(1)120kg;(2);(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6.4阿基米德原理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巩固训练(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用手将一木块浸没在水中0.1米深处,松手后,在木块浮出水面以前(  )
A.木块所受水的压强、浮力都不变
B.木块所受水的压强变小,浮力不变
C.木块所受水的压强不变、浮力变小
D.木块所受水的压强、浮力都变小
2.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的“浮沉子”。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上方气压减小,大瓶内上方气压增大
B.适当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可能悬浮在水中
C.“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D.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3.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V甲∶V乙=2∶3,将它们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F甲∶F乙=8∶9,ρ水=1.0×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都漂浮在水面上 B.乙物体的密度ρ乙=0.75×103kg/m3
C.甲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乙物体浸没在水中 D.乙物体的密度ρ乙=0.85×103kg/m3
4.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
A.吸盘式挂钩 B.船闸
C.牲畜饮水机 D.密度计
5.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如图)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5.7km,设计时速100km/h,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桥墩受到海水的浮力
B.桥面上行驶的汽车相对灯杆静止
C.通过海底隧道最少需要3.42min
D.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镜面反射
6.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 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C.分别取出两物块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D.分别取出两物块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7.A、B两实心球静止在水中,则(  )
A.两球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 B.两球受到的浮力不等,A球受到的浮力大
C.两球的密度不等,B球的密度大 D.B球的重力一定大于A球
8.如图,我国一艘第三代093B型攻击核潜艇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停在水面下200m处,后根据演习指令,下潜至300m处悬停,在此过程中( )
A.只需向水舱内充水
B.只需水舱向外排水
C.需先水舱向外排水,后向水舱内充水
D.需先向水舱内充水,后水舱向外排水
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在液体中静止时,两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  )
A.物体a的密度大
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
C.物体b受到的浮力大
D.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
10.一物体漂浮在水面,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则物体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  )
A.1.0×103kg/m3 B.5.0×102kg/m3 C.2.0×103kg/m3 D.2.5×102kg/m3
11.将重5N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容器溢出3N重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浮力一定等于3N
B.物体所受浮力一定等于5N
C.物体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D.物体可能悬浮在水中
12.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放入水中后,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体积关系是:Va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D.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 Fb=Fc13.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关于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  )
A.FA=FB>FC B.FAFB=FC D.FA14.如图所示,A和B是能自由运动的正方体,C和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在往容器中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B.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C.C部分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D.D部分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二、计算题
1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各种新武器、新装备展示了我国人民军队的高科技成果。其中的某型号水路两栖步兵战车如图所示,战车质量为22t,两条履带着地总面积为4m2。(g=10N/kg,ρ水=1.0×103kg/m3)
(1)该战车在天安门长安街上接受检阅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少 (不计战车上人的质量)
(2)该战车在水面上航行时,所受的浮力约为多大?
(3)在水上演习中,战车某处所处深度是1.5m,则该处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少
16.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首飞成功,可为“海上丝绸之路”航行安全提供最快速有效的支援与安全保障。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为560 km/h,最大航程为4500 km,巡航速度(经济、节油的飞行速度)为500km/h。某次起飞前,飞机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总质量为51t,轮胎与跑道的总接触面积为0.6 m2(ρ=1.0×103 kg/m3,g 取 10 N/kg)。求:
(1)飞机静止在跑道上时,对跑道的压强是多少?
(2)起飞后,飞机在空中直线飞行 1400 km 所需要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3)飞机到达目的地降落后,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质量为 46 t,此时飞机受到的浮力是多少?舱底某处距水面 1.5 m,水对该处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17.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某种液体,一实心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000cm3,ρ木=0.6×103kg/m3,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若要使木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必须向木块施加2N竖直向下的力,则液体的密度为多大?
18.一艘玻璃钢海钓船,平放在沙滩上,船底与沙滩的接触面积约为,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已知海水密度为,取。求:
长度 宽度 高度 核载人数 空船重力
6人
(1)玻璃钢海钓船对沙滩的压强大约是多少?
(2)空船下海后,船底浸入海水的深度为,求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
(3)若3人出海,人均质量为,船上所载海钓设备的质量约为,求海钓船排开海水的体积。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9.小虎家买了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茶几,茶几的中间是一个鱼缸。茶几摆放在客厅地面上。其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g取10N/kg)
净重/kg 28
水容量/m3 0.12
支撑柱/个 4
每个支撑柱与地接触面积/m2 0.01
(1)若将鱼缸注满水,则注入水的质量是多少?
(2)鱼缸中注满水时,茶几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小虎的爸爸买回一重为50N的实心塑胶鱼的艺术品,发现其恰能悬浮在鱼缸里的水中,求塑胶鱼的体积是多少?
20.如图所示图甲中长方体木块被细线拉着完全浸没在水中,图乙中长方体石块也被拉着完全浸没在水中。木块和石块体积相同均为实心,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重力G木=10N,木块的密度木=0.5×103kg/m3(忽略细绳所受的浮力和重力)。
(1)求图甲中木块所受的浮力;
(2)若甲、乙两图中细绳的拉力相等,求石块的密度。
21.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A放入圆柱形容器底部,如图1所示,缓慢向容器内注入液体1(液体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液体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对应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图1中的实线图像。(g取10N/kg)
(1)物块的重力为 _______N。
(2)求液体1的密度。_________
(3)求当h=6cm时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_________
(4)换用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在图2中绘制出浮力F随注入容器内的液体深度h的图像(如图2中虚线所示)。则图2中h0为 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其理由是 ______。
A.h0=10cm
B.8cm<h0<10cm
C.h0>10cm
22.如图所示,薄壁柱形容器甲和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容器高为4H,底面积为3S,内盛有深度为2H的水,正方体乙的底面积为2S。
(1)若甲中水的深度为0.2米,体积为4×10-3米3。
①求水的质量m水。
②求水对甲底部的压强p水。
(2)先有A、B和C三个均匀圆柱体,其规格如下表所示,请选择其中两个,分别竖直置于容器甲的水中(水不溢出)和正方体乙的上方,使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增加量Δp水和正方体乙对地面压强增加量Δp乙的比值最大。写出选择的圆柱体,并求出Δp水和Δp乙的最大比值。
密度 底面积 高度
A 2ρ水 S 6H
B 3ρ水 S 2H
C 4ρ水 2S 2H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5.C
6.C
7.C
8.D
9.C
10.B
11.A
12.B
13.A
14.C
15.(1)2.2×105 N ;5.5×104Pa;(2)2.2×105 N;(3)1.5×104 Pa
16.(1)8.5×105Pa;(2)2.5h;(3)4.6×105N,1.5×104Pa
17.(1)6N;(2)0.8×103kg/m3
18.(1);(2);(3)
19.(1)120kg;(2);(3)
20.(1)20N;(2)
21.8 1.0×103kg/m3 2N A 当注入液体2的深度为h0时,物块A受到的浮力不变且小于重力8N,说明物体此时恰好浸没在液体2中,则h0=10cm
22.(1)①4kg;②1960Pa;(2)将C放入甲容器,将B放在乙物体上;4∶9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6.4阿基米德原理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巩固训练(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一空心金属球,质量为280g,把它放入装满水的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300g,待球静止时,它将(  )
A.悬浮 B.漂浮 C.沉到水底 D.无法判断
2.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积为300cm2、不计质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A,内有质量为400g、边长为10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B,通过一根长10cm的细线与容器底相连,如图所示,此时水面距容器底30cm,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时物块B受到的拉力为6N
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84N
C.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200Pa
D.该物块的密度是0.6×103 kg/m3
3.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变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C.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D.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4.如图所示,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若使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外凸,乙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内凹
B.甲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内凹,乙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外凸
C.甲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
D.甲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略大于乙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
5.一金属块用细绳栓好后,浸入水中。当静止在图(a)、(b)、(c)所示的位置时,金属上所受细绳的拉力分别为F1、F2和F3,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 B.F1=F2=F3
C.F16.小明找来三个相同的烧杯,质量均为m,分别装上相同体积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再将烧杯放在同一个水槽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其中丙杯内液体的液面与水面刚好相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烧杯所受浮力相等
B.甲液体的质量最大
C.丙液体的密度比水小
D.丙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
7.小丹在学习了浮力的知识后,在家里把糖浆、水和油注入玻璃杯中,由于密度不同,如图所示液体会分成三层。将体积不同,质量相同的A、B小球放入其中,静止后A球漂浮在油面上所受浮力为FA,B球悬浮在糖浆中所受浮力为FB,则(  )
A.FA>FB B.FA=FB C.FA8.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积为300cm2、不计质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A,内有质量为400g、边长为10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B,通过一根10cm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此时水面距容器底30cm(如图)。计算可得出(  )
A.绳子受到的拉力为4N
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60N
C.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200Pa
D.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变化了200Pa
9.如图所示同一潜水艇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潜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的“浮沉子”。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上方气压减小,大瓶内上方气压增大
B.适当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可能悬浮在水中
C.“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D.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11.如图所示,将同一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静置在水中,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受到的 (  )
A.压强差不等,压力差相等 B.压强差不等,压力差不等
C.压强差相等,压力差不等 D.压强差相等,压力差相等
12.一个实心小球重4.5N,体积为5×10-4m3,将小球分别轻轻放入水中和酒精(ρ酒精=0.8×103kg/m3)中,则小球静止时,在水中所受浮力为F1,酒精中所受浮力为F2,其大小分别为(  )
A.F1=4.5N,F2=4N B.F1=5N,F2=4.5N
C.F1=4.5N,F2=5N D.F1=4.5N,F2=4.5N
13.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5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2.7×103kg/m3
二、计算题
14.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10N/kg)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细线的拉力;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
15.薄壁盛水柱形容器A,内有质量为400g、边长为10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B,通过一根长10cm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如图所示。求:
(1)物块B受到的浮力;
(2)绳子受到的拉力。
16.如图所示,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只是整个冰山的一小部分,所以常有“冰山一角”的说法,冰山的质量为,冰山浸入海水中的体积是_________,冰山浸入海水中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为_________。海水的密度取,冰的密度取
17.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某种液体,一实心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000cm3,ρ木=0.6×103kg/m3,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若要使木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必须向木块施加2N竖直向下的力,则液体的密度为多大?
1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悬挂一个重8N的物体。当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6N,(g=10N/kg)。求:
(1)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多大?
(2)物体的体积为多大?
(3)物体的密度为多少?
19.一边长为0.1m,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置于容器的水中,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3m,如图所示;(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3)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
(4)剪断细线后,木块最终静止后受到的浮力。
20.小明将一物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10cm。当将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物块不接触容器底面和侧面),容器内水深由10cm上升到12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物块放入水中前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
(2)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B
4.D
5.C
6.C
7.B
8.C
9.A
10.A
11.A
12.A
13.C
14.(1)4N;(2)4×10-4m3;(3)100Pa
15.(1)10N;(2)6N
16.3×105 9:10
17.(1)6N;(2)0.8×103kg/m3
18.(1)2N;(2);(3)
19.(1)3000Pa;(2)10N;(3)6N;(4)6N
20.(1)200Pa;(2)1N;(3)3.4×103kg/m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