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7 20:4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围绕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进行阐述。基于新教材“大时序与小专题相结合”的编写脉络,本课作为第二单元的第一节课,便为我们介绍了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至隋朝再次统一之前的历史发展过程。按照时间与空间顺序,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三国与两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
第一子目介绍了在东汉末年宦官乱政、外戚专权影响下,社会陷入动乱,曹操、刘备等人趁机崛起,自立政权,推动历史进入三国时期。由东汉到三国的政权更迭过程中,汉族统治者加强了对西南、东南少数民族的管理,为此后更加深刻的民族交融打下基础。三国逐渐被西晋所取代,国家进入短暂统一,但由于西晋后期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事件,国家再次进入政权分立阶段,主要体现为第二子目的东晋与南朝、第三子目的十六国与北朝。这一政权分立时期,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宋、齐、梁、陈几个朝代,与北方地区相比较为安定,吸引了逃避战乱的北方难民,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为南方地区的开发做出巨大贡献。相比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受内迁少数民族影响更大,出现了包括前秦、北魏在内的一大批割据政权,各政权争斗不断的同时,客观上也实现了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大规模的交流融合,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体现最为突出。这些交流融合为北方地区在曲折动荡中向前发展,直至隋朝建立并重新统一全国,提供了强大动力。
除正文内容外,各子目的“学习聚焦”为大家指明了学习方向,“历史阅读”、“学思之窗”、“探究与拓展”等栏目都对正文内容进行了详实的补充,并设置了符合核心素养导向的启发性问题,对于增强学生史料阅读的能力和论从史出的观念均大有裨益。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是新高一学生,经过初中三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已基本形成,但仍需加强。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史前至汉朝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结合汉末以来的社会状况创设情境,学习并深入探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理解这一时期的民族交流融合与南方地区开发对整个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重要意义,是可以实现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一)时空观念
结合初中学习的中国古代历史年代表,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时序坐标进行定位,引领学生创设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与历史现象。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时空脉络,使学生能够通过图表、时间轴等形式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二)史料实证
在形成时空观念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外的可靠史料,给学生充分提供这一时期的图文材料,让学生学会鉴别史料真实性,学习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形成正确观点。
(三)历史解释
以多渠道获得的史料为依据,使学生对这一时期历史事件形成自己正确的观念和态度,明白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史虽发展曲折但蕴含着极大的进步元素,学会阐述并分析民族交融、南方开发等历史现象的重要意义。
(四)唯物史观
创设合适情景,指导学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历史事件,教育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明白阶级斗争在推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发展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并引领学生理解如何以史为鉴,谋求发展。
(五)家国情怀
在第一单元对“华夏认同”进行学习的基础上,本单元依然强调学生对华夏认同、民族意识的把握。通过本课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内迁各少数民族史实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在交流中融合、在曲折中发展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过程,理解政权更迭过程中的民族交融与南方开发,体会这一时期历史在曲折中的进步。
难点:明白十六国、北朝、六朝、南朝等时间概念,建立正确的时空观念。
五、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特点,使用情境创设、问题驱动、小组合作、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学生自主或合作预习,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尝试绘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间轴。
七、教学流程
(一)导入
图片展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魏墓出土的武士俑、灶、牛车,通过图片展示和所附文字解释创设情境,并结合对课题中专有名词的解释,接连提出问题:“北魏在中果古代历史时间轴上处于哪一位置?北魏墓葬为何既有本族特色又吸收了中原文化精髓?为何当时能够出现各民族之间深刻融合的时代潮流?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环境究竟是怎样的?”从而导入本课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这一主题的学习。
(二)正课
1.三国与两晋
(1)创设情境:通过阅读曹操《蒿里行》和其它文字史料,使学生理解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在特定历史环境中去思考三国鼎立局面得以出现的特殊原因。
(2)合作学习:结合初中已学习过的内容,回顾魏、蜀、吴分别自立为国的时间、人物、都城、管理措施等知识,并提出驱动任务:“你能简单绘制三国鼎立形势图吗?”,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并将成果展示在黑板上,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
学生展示成果以后,教师进行新知的讲授:“随着魏国实力逐渐增强,先后战胜了蜀国和吴国,在此征战过程中,司马炎于266年以洛阳为都城建立了新王朝西晋,实现了国家的短暂统一”,接下来提出新问题:“既然实现统一了,为何接下来又陷入混乱局面呢?”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展示当时汉族和内迁少数民族的分布图,并启发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鼓励学生举手回答,使学生明白西晋统一后虽然民族融合在逐渐加深,但依然面临来自王朝内外的威胁隐患,从而顺理成章地得出该问题的答案。
教师展示西晋灭亡后各民族的分布图,继续创设情境,提出新问题:“如果你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普通百姓,你的生活会是怎样?”从而引出对北方人口南迁、南方经济的以开发等知识点的学习。利用教材第28页学思之窗的材料,使学生在阅读理解文言文史料的过程中,明白当时南方经济的发展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和本课内容,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交流意见,一起分析南方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
(3)及时升华:三国两晋南北朝并不只有混战不休的势力、更迭不断的政权,也有因乱世而在客观上得以交融的各个民族、因人口迁徙而得以开发的南方地区,强化学生对“曲折中的进步”这一说法的理解。
2.东晋与南朝
与上一知识点相结合,西晋灭亡后我国再次进入政权分立时期,主要表现为南方地区的东晋与南朝、北方地区的十六国与北朝(十六国中的成汉不属于北方地区)。
(1)创设情境:再次结合民族分布图提出问题:“东晋王朝何时建立的?依靠哪些人的力量建立的?”结合教材第28页对这一时期士族力量的史料介绍,启发学生理解东晋被南朝取代的必然原因,并对南朝的概念加以解释,拓宽学生知识面,助力本课教学难点的解决。
(2)提出问题:教师展示南朝时期国内政权分布变化图,提出驱动问题:“北方地区新的政权由何而来”,从而引出下一子目的学习。
3.十六国与北朝
与前面内容相结合,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先后建立了大批割据政权,加上南方地区的成汉在内,统称为十六国,北魏建立以后十六国又被北朝所取代。
(1)史料拓展:通过一系列文字和图片史料,使学生提炼出观点:“北方在政权林立的过程中,客观上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为战胜南方、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也引起学生对下一节课隋唐历史学习的兴趣。
(2)温故知新:结合初中所学关于淝水之战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知识,在建立正确时空观念的基础上,按照“大时序与小专题相结合”的核心导向,由课前预习效果好的学生为主导,带领大家学习相关历史,教师负责指点,尤其要强调高中历史新加入的“定士族阶层”这一知识点,使学生知道北魏延续并强化了门阀制度,为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做下准备。
(3)素养升华:在评价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这一问题上,列举史学界正反两方观点,鼓励支持正反两方观点的学生进行陈述与辩论,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历史事件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进行评价,从而形成评价历史事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并自觉以史为鉴,为当下历史发展贡献智慧。
4.洛阳历史
本课知识学习完毕后,与我们的故乡洛阳相结合,拓展提问:“回顾我们本节课学过的政权,哪些曾在洛阳定都?”从而引起学生对洛阳地方史的关注。
(三)知识小结
以师生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按照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发展顺序,对课前预习时尝试绘制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间轴进行修正,并鼓励学生上台对时间轴上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讲解或讨论,对本课知识进行小结。
时间轴示例一:
时间轴示例二:
(四)巩固练习
1.(安徽省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二练试题)《辽史》在叙述契丹南征时,有诸如“沿途民居、园囿、桑柘,必夷伐焚荡……御寨及诸营垒,唯用桑、柘、梨、栗。军退,纵火焚之”等记载。这一现象客观上( C )
A.推动了区域性商帮的发展壮大 B.改变了北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加快了蚕桑纺织技术南移步伐 D.隔断了南北区域经济文化交流
2.(2015新课标全国Ⅱ)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C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