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初的政策、文景之治的表现和意义。
2.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意义。
3.通过了解东汉建立的过程、光武中兴的含义、东汉的灭亡,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4.概括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体会两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进步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两汉之际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2.难点:分析西汉强盛的原因及统一的民族国家巩固的表现
课前准备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完成导学案。
3.利用PPT通过图片等形式展示本课内容,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本课重难点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PPT展示“两汉那些事”进而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上新课之前有请我们的小小辅导员上台展示他课前根据本课内容所画的思维导图,请同学们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或者需要补充的地方。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展示本课时空坐标,让同学们了解本课重要事件的时间节点
时空坐标
西汉 新 东汉
公元前202年 公元前9年 公元前25年 公元前220年
刘邦建汉 王莽篡汉 东汉建立 曹丕代汉
汉高祖刘邦所说的“苦”体现在哪里?汉文帝和汉景帝是如何吸取秦亡的教训的?
(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组,一三五组展示,二四六组点评)
合作探究一 西汉的建立与强盛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
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二、西汉的强盛
根据综合探究一的材料并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总结汉武帝继位后,面临哪些“令人头大的难题”?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了这些难题?并分析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1.政治强化
设立中朝,削弱外朝(中朝外朝制)——加强皇权
颁行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设置刺史,监察百官与豪强——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酎金夺爵,剥夺列侯的爵位——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察举征辟,选拔官吏——构建官僚体系
经济垄断
盐铁官营:政府垄断生产与销售
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商业贸易
算缗告缗:抑制工商业者(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
3.社会治理
任用酷吏,严厉镇压豪强、游侠
以法外的酷烈手段对付贪残之吏
实行“编户齐民”,增加政府税收
4.思想独尊
尊崇儒术 (董仲舒之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三纲五常、加强集权)
设立五经博士,儒学上升经学 (中央设立太学,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
5.开疆拓土
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夺取阴山以南及河西走廊
设立河西四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
加强东南沿海及西南少数民族的控制
合作探究二 从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的角度探究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史料1
史料2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4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通过地图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及走向。结合上图和所学,指出丝绸之路开辟的目的,分析其历史意义。
目的: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的陆上要道。
意义: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感;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国家统一成为中华文化最基本的思维观念及中国各民族共同的精神理念。
上述措施不仅促进了两汉时期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出现了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和光武帝时期的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并且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矛盾的积聚,两个王朝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末路。
三、东汉的兴衰
1、西汉的灭亡
(1)原因: 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土地兼并剧烈
赋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外戚专权
(2)王莽篡汉: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汉,建国号新,西汉灭亡。
(3)王莽政权被推翻:王莽改制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加上自然灾害,引发绿林、赤眉起义,政权被推翻。
东汉的衰落
(1)原因:
①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②“党锢之祸”加剧了政治危机。
③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结果: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合作探究三 从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角度探究两汉衰亡的原因
史料1 西汉后期,尤其到了桓帝、灵帝统治时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后宫采女(宫女)都有数千人,衣食之资日费数百金。国家财政枯竭,经常减百官俸禄,借王侯租税,以应付军国急需;桓帝还公开地卖官鬻爵,大肆聚敛。……政府为了多卖官,就经常调换官吏,甚至一个地方官,一个月内就调换几个人。这个搜刮走了,那个又来搜刮。
史料2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于守令。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
(1)史料1反映了西汉后期的什么现象 结合史料及所学,概括西汉灭亡的原因。
现象:政治腐败。原因:统治腐败、赋税沉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
(2)分析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衰亡的关系。
关系: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生活奢华,加剧了阶级矛盾。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强大,削弱了中央集权。
两汉时期,科技发展迅速,很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思考:两汉时期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
1.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经济上:经济发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政策上:统治者重视,大兴太学,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提高了文化素质
4.民族关系上:相对稳定,交流频繁,互通有无;
5.对外关系上:交流频繁,相互学习;
6.个人因素:历史人物的个人努力,也是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
课后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汉王朝的强大。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疆域进一步拓展;经济上,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光武中兴”等盛世景象;对外交通发达,“丝绸之路”开通;文化上成就辉煌,史学巨著《史记》问世,造纸术名扬四海。总之,汉王朝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后来由于外戚和宦官专政、豪强兼并加剧,两汉最终走向了灭亡。
板书设计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二、西汉的强盛
三、东汉的兴衰
四、两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