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14 22: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四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亲 爱 的 同 学 们 : 今 天 是 收 获 的 季 节 , 将 累 累 的 硕 果 记 录 在 这 份 试 卷 上 吧 ! 愿 你 们 在 答 题中 漾 动 着 快 乐 的 心 绪 , 我 们 期 待 着 和 你 一 起 体 验 成 功 的 喜 悦 。 同 学 们 , 仔 细 审 题 , 冷 静 作答 。
题号 一 二 三 合计
分数 1 2 3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rú 。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
A.从这本书里,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
B.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了我,否则我制会耽误了演讲比赛。
C.《水浒》中塑造的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D.校长经常指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2分)
成熟的麦穗低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 ;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1分)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星球上, 着几块色彩斑斓的陆地,那是地球的五大洲,在陆地中间 着辽阔的蓝色水域,那是地球的四大洋。这里有生命存在,生物活跃在多彩的生态系统中,它们 这个星球以绿色的情调和生命的意义。
A.嵌入 布满 呈献 B.勾勒 填充 馈赠
C.镶嵌 充盈 赋予 D.勾画 覆盖 给予
5、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今年十月一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61周年纪念日,学校准备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
①请你为这一系列庆祝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1分)
②请你设计三项与语文学习相关的庆祝活动。(3分)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6、名 著(4 分 )
①填 空 《 格列佛游记 》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 家 。《 格列佛游记 》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 到 、 、 以 及 等地的经历。2分
②《 格列佛游记》极具有讽刺色彩,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① ② 。
7、诗词填空(5分)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 、 、 。
2、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 。(陌上桑)
3、相顾无相识, 。(王绩的《野望》)
4、眼见得吹伤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王磐的(朝天子 咏喇叭)
5、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 。(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
①布曩其口 。 ②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郗也。 。
③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 ④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
⑤醉醇鱧而饫肥鲜者 。 ⑥故有所览辄省记 。
古诗赏析
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题目:————。(1分)
10、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2分)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捕蛇者说(节选) 柳宗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 ②殚其地之出( )
③犯寒暑( ) ④又安敢毒耶( )
12.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而乡邻之生日蹙/可计日而待也 B.竭其庐之入/其真不知马也
C.悍吏之来吾乡/主人处处款之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欲言,无可进者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译文:
②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译文:
14.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原句:蒋氏
乡邻
作用: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15-20题。(共13分)
【甲】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晏子春秋》)
【乙】师旷①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⑥?”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⑦,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②援: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除去。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齐之习辞者也 ( ) B.王曰,何坐?( )
C.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 ) D.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
16、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齐人固善盗乎 吾尝疑乎是 B.吾欲辱之 辍耕之垄上
C.乃喟然叹曰 乃重修岳阳楼 D.故撞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7.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译文:
18.请根据提示,将【甲】文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写在A、B两处。(2分)
A ——楚王当堂羞辱—— B ——楚王自取其辱
19.请你根据【乙】文内容展开想象,将不理平公躲避师旷“援琴撞之”的场面叙写出来。(要求:续写时要有晋平公的动作和神态描写)(2分)
晋平公话音刚落,
20.【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0分)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选自《西门豹治邺》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 ②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③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 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
②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
23、文段中写西门豹将巫婆投入河中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西门豹这样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
24、从西门豹的举动中,我们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1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章,做25—28题。(16分)
母亲的羽衣
(1)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
(2)女儿的问话充满童真和稚气。我真的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但这句问话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了情感与记忆的箱箧……
(3)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
(4)母亲的樟木箱子又深又沉,像一个浑沌黝黑初生的宇宙。我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禁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
(5)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翠绿的小白莱和红艳欲滴的小萝卜。母亲一边整理,一面会回过头来说:“别碰,别碰,等你结婚送给你。”
(6)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会让我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
(7)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外公总喜欢带她上街去吃点心,而当年的肴肉和汤包又是如何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炒面和冰糖豆浆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
(8)每听她说那些事的时候,我都惊讶万分——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已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
(9)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并不想把那个世界拉回来。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
(10)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的痴然如醉。
(11)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又拍,无声无息的关上箱子,藏好钥匙。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
(12)女儿没有得到答案,哪肯善罢。双臂将我的脖颈搂得更紧:“妈妈?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
(13)我回过神来,却又一时愣住,我究竟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不想也不方便告诉她什么,只胡乱应付着:“不是,妈妈不是仙女,你快睡觉。”
(14)对我的搪塞,女儿将信将疑。她听话地闭上眼睛,旋又不放心地睁开:“如果你是仙女,也要教我仙法哦!”
(15)我笑而不答,替她把被子掖好。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当代世界出版社,有改动)
25.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文中“母亲的羽衣”究竟指的是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26.揣摩并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义。(4分)
①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
②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27.读第(6)至(8)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第(6)(7)两段中加点词语“欣悦自足”和“最爱回顾”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②从第(7)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在小时候倍受宠爱、尽享“美味”,而第(8)段中作者却说“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③综观这几段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有着怎样的特点?(2分)
13.你认为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2分)
28.正如文中所言,每一位母亲自她“决定做一个母亲”起,都自觉不自觉地脱下那件羽衣,并小心地珍藏起心中的那份美好。其实,让母亲重新穿上那件美丽的羽衣,也是每个做儿女的共同心愿。请以“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为开头,写几句话,表达你的心愿。2分)
四、写作(50分)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