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3.1 确定位置(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3.1 确定位置(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18 15:2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学校名称
课例名称 确定位置 教师姓名
学段学科 八年级上数学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章节 第三章第一节 年级 八年级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用一对数表示物体在平面内所在的位置,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2)确定位置的方法,突出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多样性和实质统一性:都需要两个数据。
能力目标 (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2)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较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式对物体定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体会生活中位置的确定离不开数据, 离不开数学,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 2.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 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情分析 《确定位置》是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第一节内容。本章是“图形与坐标”的主体内容,不仅呈现了“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内容,而且也从坐标的角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平移、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同时又是一次函数的重要基础。《确定位置》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给学生,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对八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特别有兴趣。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会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可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教学方法 运用音频和视频,象棋,发报机等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
教学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媒体作用及分析
创设现实情境 以一曲《江南有座金华城》开头,金华城在哪里,从而引出本节课。 学生欣赏 学生以优美的歌曲走进课堂 视频
出示学习目标 1:弄明白用一对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2:会根据已知条件正确表示物体的位置。 学生阅读,确定本课学习目标 让学生带着目标来学习,针对性强。
探究学习 1.温故启新在数轴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呢在直线上, 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一个数据.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呢? 学生回答,思考新问题。 在直线上, 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一个数据;在平面内两个数据;在空间中三个数据。让知识形成系统化。
2.举例探究探究1.(1)在电影院里如何才能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 (2)在电影票上 , “6 排 3 号 ” 和 “3 排 6 号 ”中的“6”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3)如果将 “8 排 3 号 ” 记作 (8,3), 那么 “3 排 8 号" 如何表示呢 (5,6) 又表示什么含义呢 在电影院内 , 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 为什么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排数”和“号数”来确定位置.找一找:探究2. 下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图中1厘米表示20海里).对我方潜艇来说:(1)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 (2)距我方潜艇20海里处的敌舰有哪几艘?(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学有所用 如何表示敌舰A,B,C的位置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方位角”和“距离”来确定位置.探究3. 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以《汶川,今夜我为你流泪》为过渡,让学生带着情感利用经纬度在地图上找到汶川。结论:生活中常常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位置.探究4、以花园乡地图背景,让学生找到自已的家在那个区域,来花园都经过哪些区域。结论:生活中常常用“区域定位”来确定位置. 学生对自己的位置的描述,感知自己位置的确定需要2个数据。再回答教师的层层设问,从中学习新的表示方法,同时感知这两个数据是有顺序的,再回答问题的以后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有序实数对的表示方法。观察分析,回答问题,相互交流,总结出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还是需要2个数据——方位角和距离。 在教师的层层设问中,让学生感觉到教室里位置的确定也需要两个数据,并且这两个数据的表示是有顺序的,即:有序实数对表示。通过学生对位置的描述和表示方法的概括,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的描述能力。这里就介绍了从角和距离的表示。其实这是极坐标的定位,但不需要严格的介绍极坐标,而是渗透极坐标的思想。在这里希望学生体会到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有多种方式,但基本都需要两个数据。      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位置的确定需要纬度和经度,给一个经度和纬度能唯一确定一个位置。并且通过汶川大地震加强学生的生活综合知识,渗透给学生安全意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体会生活的来之不易。并能和其它学科结合,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区域划分问题,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新知,掌握用区域法确定位置,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巩固练习 1.利用象棋确定棋子的位置。2.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猜字,提高学生的兴趣。3.寻找金华,找出确定位置的方法 学生以讨论形式来完成下面的任务。 运用生活事例和影视中出现的“破译密码”来巩固前面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拓展知识。回顾课前的场景
课时小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用几个数据可以确定平面内物体位置的确定? 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表示时注意什么?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互相补充。 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合作学习的作用。
作业设想 C 类:教材习题3.1第1,2,3题; 学生回家完成 开放式思考有利于创新,分层式教学有利于都进步。
板书设计 §3.1确定位置(一)一.在直线上,一般需要一个数据.二.在平面内的几中确定位置的方式.1.用“排数”和“号数”2.用“角度”和“距离”3.用“经度”和“纬度”4.用区域定位5.列和行三、在空间中一般三个数据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会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不同的确定位置方法在生活中应用,多多举例。加救灾视频,体现数学在生活处处都存在。
一般需要两个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