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他的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对权贵的蔑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他的诗想象丰富,音律和谐,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存世诗文千余篇。
静夜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
春夏之交,
25岁的李白初出巴蜀,
乘船赴江东。
来到当涂(今属安徽),
初次经过天门山,
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所陶醉。
他激情迸发(bèng fā),
写下这首——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朗读古诗,注意生字读音,揣摩诗的节奏。
本义:用刀斧将物体砍成两段或更多部分。
断开
斩断
恩断义绝
=
(绝,用刀将丝、绳切成两段)+
(斤,斧)。
“楚”,形声字。林表示意思,疋( shū)表示声音。本义:灌木名。
楚国
酸楚
楚楚动人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说说你的理解?一个字、一个词、一行诗,都可以。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开:劈开,断开。
至此:从这里。指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驶来,远望,仿佛来自日边。。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是从哪些字词中读到的?
天门中断楚江开,
“水送山迎” 图: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水回流”图:由于两山夹峙,浩荡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东流的长江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
两岸青山相对出,
“青山对出”图:两岸青山相互对峙,仿佛从两边走出来。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帆驶来”图:一叶孤舟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驶来。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诗人初出巴蜀,眼见如此壮丽的山河,不禁激发了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满怀激情地吟诵道——
此时此刻的你,仿佛也和诗人一起站在顺流而下的小船上,眼前的景象让人叹为观止,你也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你觉得这首诗好在哪里?
动感十足
色彩鲜明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课堂练习:
1.和同桌互相背诵《望天门山》,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所描绘的意境。
2.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