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18 狼
复习导入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副对联说的就是本文的作者 ,字 ,别号 ,世称 , 文学家。 是他的代表作,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 ,“志异”是
蒲松龄
留仙
柳泉居士
聊斋先生
清代
《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书房名
记载奇闻异事。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故事。
ARE YOU READY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
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1.遇狼:
仅,只
(1)“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2)请思考: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是什么?
狡猾 贪婪
时间:晚
地点:途中
人物:一屠,两狼
起因:一屠晚归,
两狼缀行
连接,紧跟
很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
狼 之 并 驱 如 故。
2.惧狼:
把
一起
原来
害怕
停止
跟从
又
代词,指狼
转折关系
完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追赶
1.屠户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体现了屠户什么性格?
投以骨
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体现了狼的什么品性?“并驱如故”又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贪婪凶狠
缓兵之计,体现屠户的智谋,迁就退让,心存侥幸
狡猾
3、第1、2段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体现在哪?
贪婪凶狠
4、屠户表现得怎么样?体现在哪?
投、复投
缀;止,从;止,至;并驱如故
迁就退让
表现了屠户怎样的心理?
害怕、侥幸
屠大窘,恐前后受 其 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 丘。屠乃奔 倚 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处境困迫、为难
它(狼)的迫、击
看,视
卸下
3.御狼
攻击
覆盖、遮盖
小山
于是,就
靠
柴草堆
向前
注视的样子
堆积柴草
1、第3段描写屠户心理的句子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3、狼的表现呢
不敢前,眈眈相向
说明屠户已果断做出 。
抉择(抵御狼)
说明狼 。
不肯罢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意 暇 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
中,意将隧入以 攻 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
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
盖 以 诱敌。
4.杀狼
径直离开
像狗一样
突然
大概,原来是
醒悟
一会儿
时间长了
闭眼
神情
悠闲
很
用
杀死
正
挖洞
从通道
想
来
攻击
他的(屠户)
仅,只
屁股
大腿
才
假装睡觉
用来
诱惑
一、请回答
1 .两狼的计谋:
2 .前狼假寐的姿势、神态、目的:
3 .后狼径去的目的:
一狼径去,一狼假寐,前后夹击屠户。
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诱敌。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二、此段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阴险狡诈
愚蠢
三、请结合图片说出屠户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
出屠户的什么特点?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勇敢
机智
果断)
四、请结合图片说出屠户杀后狼的经过,体现屠户的什么特点?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勇敢机智且细心机警)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 变诈
几何哉? 止 增笑 耳。
5.议狼
狡猾
一会儿
的
巧变诡诈
多少
只是
罢了
笑料
二、“止增笑耳”,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一、朗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像恶狼的恶人就应该像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
嘲讽
本文的主旨就是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
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
这个故事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但决非故事主旨所在。
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某些启发。
文章主旨: 怎样理解本文的中心?
1、 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2、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和退让的心理,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才能取得胜利。
结合全文,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遇狼
缀行甚远
(投以骨,复投之)
(顾、奔倚、弛、持)
(暴起、劈、毙、转视、断)
(贪婪凶恶、狡诈)
(狡 诈)
(贪得无厌)
(狡 诈)
人
狼
惧狼
御狼
杀狼
并驱如故
眈眈相向
目似瞑 ,意暇甚 隧入 假寐
人 与 狼 斗 争 的 过 程:
议狼
机智勇敢
“黠”
(遇狼)
发展
(惧狼)
开端
第一段
第二段
发展
(御狼)
第三段
高潮结局
(杀狼)
第四段
记叙
第五段
议论
议狼
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讨论:从全文的表现倾向来看,本文究竟是写“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必能战胜饿狼”呢,还是写“狼无论怎样狡诈、欺骗,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本文的中心线索是屠户,但表现的主体却是狼。
1、标题。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
2、行文。通过屠户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每段描写都落在狼身上。
3、结尾。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
由此可知,屠户在本文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户的机智勇敢。
学校实施“狼”的教育
狼雕变成少年偶像
《广州日报》报道,一个狼群雕塑在深圳市南山区一小学揭幕,这组雕像的底座上刻有说明:“东方似 羊’的教育,培养的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西方似 狼’的教育,培养的是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我们通过对狼的性格剖析,教育我们的孩子要成为强者。”该校校长表示,目前他们倡导的是对孩子进行“狼”的教育,建一座狼群雕塑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狼”的精神。
拓展
延伸
在动物界里,狼是最勇敢、最聪明、最有团队精神的动物。而目前的孩子较多缺乏合作精神,对孩子们进行“狼”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自主发展,培养孩子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让孩子学会合作,成为有思维、有智慧、能解决问题,体格强壮的人,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畅所欲言:
假如你就是该校的一名学生,在雕像揭幕的现场,当记者的镜头对准了你,你会说些什么呢?
提示:(如果同意校长的观点,你认为我们可以向狼学习哪些“精神”?如果不同意,也请你说说自己的理由)
同意校长的观点:学校里竖立一个狼群雕塑很好,这将成为学校的一个象征。学校里开展“狼”的教育很有意义,我们可以在狼的身上学到团结、勇敢、坚韧的精神。以前对狼的印象特坏,只知道它凶狠、残暴,现在知道它也有值得学习的一面。学校进行“狼”的教育,让我们学会了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狼的生存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强的创造生存空间;
狼的团队就是在充满争斗的组织中建立强大的团队力量;
狼的智慧就是在强者如林里不断的竞争超越!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要不要学做一只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