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二单元 人类起源之谜
第1课 人从哪里来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人类起源的种种传说
2.人类起源的科学探索
理解导向
1.理解世界各地关于人类起源的相似性
2.理解科学家在探究人类起源问题上研究成果的发展性和与神学束缚作斗争的艰巨性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1课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人类起源的种种传说
1.民间传说——世界各地多样的人类起源说
泥土 动物 植物 其他
上帝造人 中国商朝以______为祖 中国苗族以______为祖 北美阿兹特克人认为人类是从______中钻出来的
中国“______
______”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羌人和姜姓人以___为祖 中国红河及哀牢山彝族人以______为祖 大洋洲柯迪亚克人认为人类是海面的大泡囊孕育的
玄鸟
枫树
地洞
女娲
造人
羊
葫芦
泥土 动物 植物 其他
南非布须曼人以蛇为祖
非洲柏柏尔人以______为祖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人认为人是橡树的枝与瘤节变成的
鹤
2.理论范畴:神创论
(1)范畴:无论是上帝造人、女娲造人还是其它神话、传说,从_______学的角度看,都属于神创论的范畴。
(2)分类:神创论即由______创造世界万物的论点,如世界各种生物若是由神一次造好就是一次创造论,若是分多次创造的就是________创造论。
生物
神
连续
(3)地位:19世纪中叶以前,神创论一直占据着生物学的主导地位。
二、人类起源的科学探索
1.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特别是________的进步,人们开始摆脱神创论的束缚,逐渐认识到人与动物的亲缘关系。
解剖学
2.18世纪
(1)瑞典生物学家林耐的“__________”说。
(2)法国博物学家布丰的“__________”说。
(3)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的“_________”说。
3.19世纪
人猿同类
人猿同源
由猿变人
(1)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英国学者达尔文作出了不朽的贡献。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____________,根据动植物演变的大量资料,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了《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首次指出人类由_____进化而来。
《物种起源》
古猿
(2)赫胥黎的“____________”说。
(3)恩格斯在1876年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
人源同祖
劳动创造人本身
要点轻巧突破
认识世界各地多样的人类起源说及启示
1.人类起源说:“上帝造人”和“女娲造人”,还有美拉尼西亚人、新西兰神话说人是天神滴奇 (TIKI) 用红土和自己的血制成;希腊神话说神从地球内部取出土与火,派普罗米修斯和埃皮米修斯兄弟二神,
分别创造动物与人类,并赋予人类种种个性和智慧。北美洲西部的迈都族印第安人认为当初“大地开创者”创造树木鸟兽之后,说“我要造人了”便取些暗红色泥土搀水,做成一男一女等。
2.启示:“泥土造人”的说法最为流传,人类关于生命起源的神话传说,各民族都相当丰富,其中有些说法颇为相似,当然不同的也不少。这体现了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人们想象的异常丰富,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灵光。
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1.主要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受宗教神学的影响。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基督教神学遭到重创,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思想文化更加丰富与深刻,这些都为科学解释人类起源问题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为科学解释人类起源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19世纪前期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为进化论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科学解释人类起源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2.其它原因
(1)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限。
(2)神学、宗教、传说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3)近代科学的认识和方法还未出现。
教材习题分析
【学思之窗】(教材P33)
20世纪80年代初,有人提出:促使古猿向人转变的根本原因,应当从生物进化的自然规律中寻找,劳动并非自然因素。也有些人认为:应当从人的生物起源和人的文化起源两个角度分析人类起源,因为人类起源并不是一个纯生物学问题,还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你怎样看待这些观点?
提示:在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由于人类能够从事制造劳动工具的劳动,这种决定性的因素已经不再是生物学的因素,而是社会的因素。由于这个原因,自然界的发展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超出了自然界本身的范围,进入人类的社会及其历史的领域。
一、本课测评(教材P33)
1.达尔文学说遭受传统势力攻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因为达尔文以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代替了“神创论”,并直接涉及人类自身的由来及历史,使宗教的基本信念发生了动摇,导致科学与宗教间的更深刻冲突。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所以遭受传统势力攻击。
2.劳动创造人本身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提示:恩格斯认为,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寻找食物,逐渐学会用后肢直立行走,前肢因而得到解放。前肢解放出来后,古猿通过使用天然石块、木棒,采集植物,捕捉小动物等劳动,发展到能够制造工具。脚的直立和手的进化,引起身体结构上的一系列变化。古猿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
终于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人类起源和发展经历了“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阶段。攀树的猿群是指生活在树上的古猿,正在形成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而完全形成的人是指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的人。
二、学习延伸(教材P33)
提示:结合材料和自己的认识及看法进行探究,言之成理即可。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24张PPT)
第4课 人类起源在何方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曾经流行的假说
2.现代流行的假说
理解导向
各种假说产生的依据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4课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曾经流行的假说
1.陆上说
(1)非洲:非洲是人类摇篮的说法,最早由________提出,缺乏证据遭到质疑。
(2)美洲:假设太多难以置信。
(3)欧洲:亚非更早古人类化石的出土动摇其地位。
达尔文
(4)亚洲:以化石为依据,较长时期占主导地位。
2.海上说:1960年,英国人类学家_______提出,认为人类起源于海猿,缺乏证据仅为假说。
3.海陆________说:综合陆上说和海上说,认为人类有两个祖先,缺乏证据仅为假说。
二、现代流行的假说
哈代
双祖先
1.非洲说
(1)1992年以后,在非洲发现了距今超过_______万年的、能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化石。
(2)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说占据了目前人类起源说的主导地位。
2.多地区起源说
400
(1)合理性:现代人多地区起源说能比较圆满地阐释不同地区的人种差异,以及与当地发现的化石资料的相关联系。
(2)缺陷:不能证明这些不同时期的连续性化石之间的直接______关系。
遗传
3.单一地区起源说:现代人单一地区起源说认为,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起源于______的某些地区,并由此向世界各地扩散,取代了当地的______人及早期智人,而演化成现代人类。
非洲
直立
4.争论:近年来,现代人多地区和单一地区起源说均未在______生物学、考古学、年代测定学、古环境、古动物等学科中寻找到令学术界广泛认同的支持自己理论的证据,这场争论还将长期继续下去。
分子
要点轻巧突破
认识“曾经流行的陆上假说”及其依据
1.非洲说:非洲是人类摇篮的说法,开始的证据都主要来源于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都是间接的证据,后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
2.南亚说
(1)1863年德国学者海克尔在《自然创造史》一书中,提出人类起源于亚洲南部,他的理由是亚洲的长臂猿和猩猩与非洲的猿类相比,更接近于人类。
(2)爪哇直立猿人的发现。
3.美洲说:证据主要是假设。
4.欧洲: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在欧洲发现的大量古人类化石,当时发现的最早的古猿化石也在欧洲。
5.亚洲:北京猿人的发现、发掘过程是亚洲起源说的一个重要依据。
海猿说的提出及其合理性
1.海猿说的提出主要针对了陆地说所无法解决的缺环问题,在400万年~800万年前这段从猿到人的非常重要的时期,却没有发现任何化石,在这种情况下,海猿说应运而生。
2.通过比较人与海洋生物的生理特征,分析这一假说:第一,它能解释人类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外表特征。如人类皮肤光滑裸露,体毛消失,富有皮下脂肪,而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近亲——灵长类,都是全身披着长毛的动物。
第二,它能说明人类与海洋生物在生理习性上的诸多相似的地方。如人类分泌的泪液排出盐份,靠出汗调节体温等,第三,从人类的行为看,人类是游泳能手,初生的婴儿具有很好的游泳能力,这些可能是人类的祖先曾经生活在海洋中而留下的一种返祖现象。
教材习题分析
【学思之窗】(教材44)
关于现代人的发源地的争论问题,你怎样认识?
提示:关于现代人发源地的两种假说各有其合理之处,也各有其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一味坚持某种假说并不可取,相互学习借鉴,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就某一假说谈自己的认识,试举例如下:
现代人的起源应该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世界各地区古环境各有不同,自然选择和人群迁徙在各个人群中产生的后果差异很大,不可能符合同一个简单的模式。如东亚的现代人起源,是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总过程的一部分。西亚和欧洲的证据显示,
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可能由于大冰期而基本绝灭,被从西亚来的古人类所取代,其现代人的起源模式更可能是取代为主,连续和杂交为辅。非洲则可能是连续为主,杂交为辅。而东南亚与澳洲可能另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多地区起源说中的“多”字,恰恰反映了地球上各种事物、包括现代人起源过程在内的多样性。
一、 本课测评(教材P45)
1.关于人类最早发源地的假说有几种?它们的依据各是什么?
提示:人类最早发源地的假说有陆上说、海上说和海陆双祖先说,其中陆上说包括非洲说、美洲说、欧洲说、亚洲说.陆上说依据古人类学的古人类化石的发掘情况.海上说依据地理学中古代非洲气候变化的情况和生物学的研究情况。海陆双祖先说综合了陆上说和海上说。
2.关于现代人类发源地的假说有几种?它们的依据各是什么?
提示:现代人类发源地的假说主要有两种:多地区起源说和单一地区起源说。多地区起源说以古人类化石的发掘情况为依据,单一地区起源说则得到了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支持。
二、学习延伸(教材P45)
提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言之成理亦可。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20张PPT)
第2课 人类进化的历程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从古猿到人猿相别
2.从人猿相别到智人
3.探索人类进化的意义
理解导向
1.从森林古猿到晚期智人在体质、使用工具方面逐步进化的表现、特点
2.人类进化的集中反映是文化的进化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2课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从古猿到人猿相别
1.古猿:大约在第三世纪的渐新世,从旧大陆猴类先后分化出一些具有猿类特性的__________,我们称其为古猿。
2.代表
灵长类
(1)森林古猿:①特征:构造上与黑猩猩接近,用四足行走,用_______在树上活动。②进化:森林古猿后代发生分化,一是___________的方向,二是人类的方向。
(2)南方古猿:①特征:体质和人类接近,能_________,可以使用天然工具,可能已有语言能力。②进化:从猿到人的最早类型之一。
臂行法
现代类人猿
直立行走
二、从人猿相别到智人
1.能人
(1)时间:距今180万年。
(2)进化:脑容量接近现代人一半,手骨、足骨与现代人相似。
2.直立人
(1)时间:距今170万年或150万年。
(2)代表:____________。
(3)进化:使用__________,打制较复杂的工具。
3.早期智人
(1)时间:距今25万年~4万年。
(2)代表:尼安德特人、马坝人、丁村人、长阳人。
北京猿人
天然火
(3)进化:体质形态与现代人接近,发明___________,能制造精细石器。
4.晚期智人
(1)时间:距今4万年。
(2)代表:遍布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3)进化:体质与现代人类没有多大差别。
人工取火
三、探索人类进化的意义
1.有助于对人类来龙去脉更科学地理解。
2.有助于理解人类在___________中的位置。
3.有助于对人类的________进行积极的预测。
自然界
未来
要点轻巧突破
人类的原始进化过程中能人的进化表现
1.能人的出现是与南方古猿有亲缘关系的,进化具有连续性、传承性,在此之后的进化链较为完善。
2.能人不仅是工具的使用者,而且是工具的制造者,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奥都威峡谷发现的能人化石附近还发现了石器,包括可以割破兽皮的石片,带刃的砍砸器和可以敲碎骨骼的石锤。
3.能人体质进化中,脑容量接近现代人的一半,手骨和足骨与现代人相似,手脚变化先于脑容量的增大。
4.由于对黑猩猩制造工具的观察,现在基本放弃了“人是工具制造者”的定义,人类的形成是以直立行走为标志的。
人类进化的涵义
1.人在与自然互动过程中,生存和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工具的使用和发明方面。
2.人的体质的变化,但这不是主要的。
3.与人的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相伴随,创造的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进步,如农耕文化、工业文化等,它是人类进化的最集中的反映。
4.三者关系是,体质变化是一种自然性,工具的创新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动力和表现,文化进化是人类进化整体、质的反映。
教材习题分析
一、本课测评(教材P37)
1.人类进化经过几个重要阶段?
提示:第一阶段是从古猿到人猿相别,距今约2300万年~180万年。典型代表有森林古猿、南方古猿。第二阶段是从人猿相别到智人,距今180万年前~4万年前.人类进化经历了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时期。
2.探索人类进化的意义何在?
提示:人类的进化过程是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的体质不断增强的过程,更是人类文化进化的集中反映。探索人类的进化有助于科学理解人类的来龙去脉;有助于理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有助于对人类未来积极的预测。
二、学习延伸(教材P37)
提示:结合两题的材料和自己的知识、认识谈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19张PPT)
第3课 寻找人类的祖先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寻找人科的早期成员
2.寻找现代人之祖
理解导向
1.人猿分离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
2.理解人类起源有关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依据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3课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寻找人科的早期成员
1.从猿到人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认识这一过程除依靠大量的_______证据外,还受到其它相关学科、社会、_______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化石
意识
2.腊玛古猿
(1)发现:1932年,__________发现于印度西瓦立克山区。
(2)确定:20世纪60年代被认为是早期_________,生存在距今1500万年前。
(3)质疑: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究表明人类起源于距今600万年~400万年前。
刘易斯
人科代表
(4)否定:20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人猿分离发生在距今约700万年前。
3.南方古猿
(1)依据:___________是人出现的标志,古人类化石的发掘。
(2)否定:属从猿到人较晚时期,不是人类最早祖先。
直立行走
二、寻找现代人之祖
1.多祖论
(1)观点:现代人的祖先有多个,分别从各自的地区发展而来,不同人种在各自发展中存在_______________。
(2)依据:古人类化石。
2.单祖论
(1)观点:最初智人起源于________,后迁徙到世界各地取代了原有土著人种。
(2)依据:分子___________的研究。
基因交流
非洲
遗传学
要点轻巧突破
理解反映腊玛古猿从猿向人过渡的趋势的推断依据
1.腊玛古猿复原的齿弓呈抛物线形,犬齿小,不突出,牙齿排列较密,无齿隙,前部牙齿向前的突出度较小。而灵长目
中非人类动物的牙齿都很大,适合咀嚼树叶和其他相对坚硬的食物,而且都长着大而突出的犬牙,以抵御敌人的侵袭。
2.犬牙和切齿之间以及犬牙和臼齿之间均有缝隙,且臼齿在切齿后面,排成平行的两排。人类的牙齿则明显与之不同,
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人的犬牙并不比其他牙齿特别突出,所有牙齿都比其他动物的牙齿小得多,而且排成连续不断的曲线形,中间没有任何空隙。
3.腊玛古猿牙齿所具有的这些特征,是因为腊玛古猿从其他猿分化出来之后,在地面上度过的时间愈来愈长,于是,巨大的犬牙逐渐退化了,而切齿却变得愈来愈锐利,以便咬碎较硬的食物。
理解“单祖论”及其科学证明
1.单祖论又称“诺亚方舟说”“伊甸园说”“出自非洲说”。单祖论假设现代人被看作是起源于一个地区,一群群现代智人由这个地区迁徙和扩散到世界的其他地方,替代了那里的现代人以前的人群。
2.目前,科学研究的成果充分支持单祖论的理论。现在世界上的一切种族,虽然各人种的肤色、发色、眼色、发形、面部特征、身材、头形等互有区别,但是这些性状的差别并不表示遗传性上的本质区别,他们都属于人类学上的同一发展阶段——新人。各人种之间可以相互通婚,都能生育健康的具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后代,这就充分证明了单祖论的正确性。
教材习题分析
【学思之窗】(教材P39)
如果“韬玛”化石的时间被证实的话,将意味着什么?
提示:“韬玛”填补了人类演化早期的一个重要空白,它比以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祖先还早300万年,填补了古人类学史上800万~400万年间古人类化石的缺环。
“韬玛”的发现地点在乍得,距离此前非洲发现古人类化石的地方如肯尼亚等存在地域跨度,这表明,非洲大陆原始人类比我们原先所认为的分布还要广,这对于最早的原始人类起源地的旧观点是一个大的挑战。
一、本课测评(教材P40)
1.将腊玛古猿从人科成员中排除出去,关键性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分子人类学研究表明人类起源于500万年前而不是1500万年前;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腊玛古猿与猩猩关系密切,而不是与人类关系最近的黑猩猩关系密切;考古学的研究发现证明腊玛古猿不具人的性状。
2.关于现代人的起源问题,目前有几种观点?
提示:现代人起源主要观点有:多祖论、单祖论。
二、学习延伸(教材P40)
提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言之成理亦可。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