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2课 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人类青铜文明史上的华丽篇章
2.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
3.贵贱贫富分化的现象
4.高超的手工工艺
理解导向
1.从规模看,三星堆文化可与四大文明古国古城址地位并列
2.三星堆进入阶级社会
3.三星堆手工工艺的高超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2
课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人类青铜文明史上的华丽篇章
1.古城址规模:可以与四大文明古国古城址地位并列。
2.青铜工艺:与西亚、欧洲一些古代青铜雕塑艺术并驾齐驱。
二、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
1.社会风貌
(1)居民点已经相当密集,房屋和______建筑具有一定水平。
(2)服装多样,并有不同的饰件。
(3)既有农业耕作,又有高超的手工作坊,同时从事________、畜养动物。
城墙
狩猎
(4)饮酒活动也已普及。
(5)每年有大型的______和娱乐活动,歌舞有乐器伴奏等。
2.城墙遗址带有明显的古城特点。考古学家在遗址东、南、西三面发现城墙。
3.物质生活和__________丰富多彩。
4.__________生产发达。
祭祀
服饰文化
农牧业
三、贵贱贫富分化的现象
房屋遗址、服饰装扮的不同,说明三星堆时期,贫富贵贱分化、社会权力和等级出现。
四、高超的手工工艺
1.青铜器制造技术高超。
2.玉石器加工技术高超。
3.________工艺发达。我国是全世界最早使用漆和漆器的国家。
4._________昌盛。三星堆的窑炉平面为心形,浅床斜坡,有利于提高________。
堆漆
制陶业
炉温
要点轻巧突破
理解三星堆城市遗址的地位
1.三星堆城市遗址与中原地区商王朝郑州商城相比,三星堆古城距今4000~3000年,比郑州商城早400年;从规模上看,三星堆古城面积为2.6平方公里,只比郑州商城小0.4平方公里,基本相当。
传统认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三星堆文明作为长江上游地区中华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可以与黄河流域的商文明相媲美。
2.将三星堆城市遗址与世界古城相比,三星堆文明的出现略晚一些,但其面积大于两河流域的乌尔古城和印度摩亨佐·达罗古城,只逊色于埃及希拉康波利斯古城,可以与四大文明古国古城地位并列。
理解三星堆文化展现了我国青铜时代的辉煌成就
1.与商代比:中国商代的青铜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尊、鼎、鬲、壶、爵等青铜礼仪用器为代表,这些器物造型庄重、纹饰繁缛,具有威严、神秘之感,而以动物和人像为题材的造型则较少;尤其是独立人像的青铜制品,则几乎不见。
三星堆青铜文明大量出土人像、人头像、人面具以及神树造型的青铜制品,无疑更加丰富了中国青铜文明的内容,填补了中国青铜文明的某些空白,纠正了中国上古没有青铜雕塑的偏见。
2.与西亚、欧洲比:考古资料显示的西亚叙利亚、
巴勒斯坦、古代地中海、古希腊、意大利等地区古代青铜雕塑艺术的突出成就出现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2000到500年,而三星堆通高2.6米,重180多公斤青铜立人像,铸于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故三星堆的青铜作品完全可以与西亚、欧洲一些古代青铜雕塑在艺术史上并驾齐驱.
教材习题分析
【学思之窗】(教材P90)
根据上面的古城址对比表,你有哪些联想?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有什么新的体会?
提示:三星堆文明不仅能和中原商朝时期古文明遗址媲美,而且可以和四大文明古国古城址地位并列。
三星堆文明作为长江上游地区中华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它和黄河流域的商朝文明一样,在人类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本课测评(教材P93)
1.三星堆文物和遗址展现了四川古代怎样的社会风貌?
提示:居民点已经相当密集,房屋和城墙建筑具有一定水平;服装多样,戴有形色不同的饰件;既有农业耕作,又有高超的手工作坊,同时从事狩猎、畜养动物;饮酒活动也已普及;每年有大型的祭祀和娱乐活动,歌舞有乐器伴奏等。
2.列举三星堆文化高超的手工工艺成果。
提示:青铜器制造的成就:三星堆先民的青铜铸造法已经十分先进,铸造过程分为陶范——烧制定型——合范——熔化铜液——浇铸——修整加工等六大工序,外范上雕刻精美花纹图案。整体铸造时又有浑铸法与分铸法再铆、焊两种方法。三星堆青铜器除本身用铜锡铅合金外,还用微量磷来提高青铜器物的强度、硬度、弹性,质量更高。
玉石器加工技术高超,工序有玉石料的精选、切割、琢制、钻孔、雕刻、研磨拋光等许多道,玉石器的镂刻、线刻工艺,娴熟灵活,细腻美观。
堆漆工艺发达,有镂刻雕花的漆木器,是我国最早出现髹漆工艺的地区。
制陶业昌盛,窑炉平面为心形,浅床斜坡,有利于提高炉温。
二、学习延伸(教材P93)
阅读与思考
根据你所了解的三星堆文明,结合上面这段话,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提示: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黄河流域的夏商周文明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作为长江上游地区中华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三星堆文明不仅能和中原商朝时期古文明遗址媲美,而且可以和四大文明古国古城址地位并列,这正如考古学家苏秉琦所说:“中华大地文明火花,真如满天星斗,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20张PPT)
第4课 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三星堆群像身份之谜
2.金杖和青铜树是否神权象征
3.三星堆“祭祀坑”之谜
4.大批海贝说明了什么
理解导向
了解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的未解之谜,探讨揭开这些历史谜团对于认识中华文明源流的意义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4
课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三星堆群像身份之谜
1.三星堆群像的大量出现
(1)共出土了82尊各种青铜立人像、人___像和人______像。
(2)典型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头
面
青铜大立人像
2.青铜大立人像的身份之谜:至高无上的国王?神权中的_________?国王兼大巫师?
二、金杖和青铜树是否神权象征
1.金杖之谜
(1)一种外来文化?有的学者认为金杖是一种外来文化,源自________或埃及,由遥远的西亚北非传来。
巫师
西亚
(2)一种权力的象征?大部分学者认为杖是一种_______的象征。
2.青铜树之谜:____树?擎天树?“神树”,________的象征。
三、三星堆“祭祀坑”之谜
1.古代国王的_______?
2.古代蜀王的_______?
权力
图腾
权力
窖藏
墓葬
3.祭祀坑?
四、大批海贝说明了什么?
1.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海产贝类和仿制的______贝,海贝和铜贝是当时的货币?
2.海贝到达三星堆祭祀坑之谜。
3.大批贝类作为货币在三星堆出现,说明早在三四千年前,这一地区已经有较为发达的__________。
铜
商业交通
要点轻巧突破
关于青铜大立人像的身份之谜
有关青铜大立人像的身份的情况,目前史学界知之甚少,只能大致推测。有人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也有人认为是神权中的大巫师;更多的人认为是国王兼大巫师(群巫之长)一类人物,同时也是神,
是集神、巫、王三者身份于一体的、最具权威性的领袖人物,是神权与王权最高权力的象征。作为神,他在神庙或祖庙中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香火奉祀。作为群巫之长,他率领巫师演阵做法、弄鬼装神。作为一国之王,他在指谈国事、发布政令。其他的青铜人像、人头像或人面像,被学者们解释为一个“群巫集团”,他们也是四川三星堆文化时代各族首领和巫祝的代表形象,来到三星堆祭祀点参加祭拜。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是学者们归纳的“七大千古之谜”中的第一谜,有三种观点:
1.蚕丛国说。目前持此说的学者较多.根据文献记载,川西平原古称蜀,远古时期就出现了国家,国王称蚕丛氏,其面目特征为“纵目”。
有的学者以此为据,认定:“纵目”即眼球向外突出,这与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凸目面具形象吻合,因此,三星堆文化即蚕丛国所创造的。
2.鱼凫国说。根据文献记载,川西平原古代有个国家,名为蜀国,因为开国君主名叫鱼凫,
因而也被称为鱼凫氏王国。该国以广汉为都城,疆域辽阔,国势强盛。有的学者认为,文献记载的鱼凫国,正好就在三星堆文化分布的地区,因此,三星堆文化遗址应是鱼凫国的史迹遗存。
3.外来文明说。由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遗物和玉器独特,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不到相似的文物,因而也有少数学者认为,三星堆文明是外来文明。
教材习题分析
【学思之窗】(教材P99)
结合三星堆出土的金杖,推想一下,我国古代神话中的杖和考古发现的杖,有无必然联系?
提示:有联系。无论是古代神话的杖还是考古发现的杖都说明,早在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已经使用了杖,它是一种生活用品,也是装饰品,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
一、本课测评(教材P101)
1.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有哪些与宗教信仰和神权有关?
提示:青铜神像群、金杖、青铜树、两座祭祀坑等。
2.从出土的三星堆文物中,找一找当时四川地区与中原等其他地区文化交流的痕迹,说说你的想法。
提示:三星堆海贝的出现,说明古代三星堆人与中原等其他地区文化交流的痕迹.古代四川最便于联系的地区是当时夏商王朝控制的中原地区;
其次三星堆先民通过长江水路与中原、东南沿海贸易。也许他们还和四川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和西藏地区交往,然后通过云南大理等地到缅甸的沿海,间接和印度半岛、西亚、欧洲贸易。这样中国南部海域和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海贝就传到三星堆了。
二、学习延伸(教材P101)
提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言之成理亦可。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21张PPT)
第3课 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的记载
2.三星堆文化证实了古蜀文明
3.三星堆遗址反映的古蜀社会
4.古蜀文明考古的最新成果
理解导向
1.古蜀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联系
2.三星堆考古发现的意义
3.古蜀文明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
4.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关系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3
课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的记载
1.代表:《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内容
(1)关于古蜀地区的几代________及其事迹的传说和记载(蚕丛、柏灌、鱼凫、开明和杜宇)。
蜀王本纪
华阳国志
名王
(2)关于古蜀文化和___________相联系的传说和文字记载。
二、三星堆文化证实了古蜀文明
1.结论:与零星古史相吻合(“目纵”;“椎髻左衽”;古蜀国王传说中都和虫、鸟等动物有关;早期都城“瞿上”,在成都平原附近)。
中原文化
2.意义:三星堆文化的发现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_的存在;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文明的源流是________的。
三、三星堆遗址反映的古蜀社会
1.三星堆是古蜀早期都城,已具相当规模。
2.三星堆先民的衣食住行已达到相当水平。
古蜀文明古国
多元
四、古蜀文明考古的最新成果
1.1995年,在成都附近发掘出一系列古城遗址,包括都江堰的_______古城、新津_______古城等。
2.21世纪初,又在成都近郊发现了___________,这是继三星堆后四川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
芒城
宝墩
金沙遗址
要点轻巧突破
从古蜀王国和中原的联系看中华文明
1.历史传说:据传说黄帝之妻嫘祖原先就是古蜀之人,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其后代就是古蜀国王。这一传说就把四川古史和中原古史密切的联系起来了。
2.甲骨文载:蜀这一名称曾先发现于商代的甲骨文,甲骨文中有“蜀受年”,“蜀不受其年”。当周人克商时,蜀人曾经前往相助等记载.说明了从黄帝、嫘祖、昌意时期,古蜀地区同中原地区的关系。到夏商周时期,古蜀与中原的关系更密切了。
3.三星堆考古:三星堆文明证实了古蜀文明的存在,进一步证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部分,中华文明的源流是多元的。
理解三星堆遗址反映的古蜀社会
1.三星堆遗址是早期蜀国的都城,是当时四川地区政治中心。
从古城遗址布局及建筑工艺看,古蜀都城已具有相当规模。3000多年前如此规模宏大的城市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少见的。
三星堆有两个祭祀坑,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具绝大部分只能作为祭祀器具,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
2.三星堆先民的衣食住行已达到相当水平。从考古遗存看,古蜀先民穿着左衽的细苎麻布衣或丝衣,
有的衣服上还绣有龙、云、人面、回字的图案,衣服袖口窄小,其背面比正面长,像长着“尾巴”;他们梳着高高的锥型发髻,贵族还戴着莲花高冠。充满了特殊的文化内涵和异域色彩。
3.早期蜀国文明程度很高。从出土精美的器物和房屋布置说明当时已有发达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建筑业。从而说明古蜀文明程度很高。
教材习题分析
一、本课测评(教材P97)
1.古蜀文明和古蜀王国有哪些文字记载和传说?
提示:主要的古书记载是《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据史籍记载,古蜀王国的人们风行“椎髻左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古蜀几代名王都曾为人民做了大量有益的事,蚕丛教会人民养蚕;鱼凫教给人们打渔狩猎;杜宇“教民务农”,开牧场,建园苑;开明“始立庙宇,以酒为醴”。还据传说黄帝之妻嫘祖原先就是古蜀之人,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其后代就是古蜀国王;在甲骨文中有“蜀受年”“蜀不受其年”,当周人克商时,蜀人曾经前往相助等记载,说明蜀地和中原的交往。
2.三星堆考古资料和古蜀传说史料怎样互相印证的?
提示:三星堆考古发现与一些零星古史相吻合:古书记载,蚕丛“其目纵”与三星堆青铜人像造型相符;古史记载,古蜀民族“椎髻左衽”,这也与大量的三星堆青铜人像造型相符;古史记载的古蜀国王蚕丛、柏灌、鱼凫和杜宇都和虫、鱼、鸟等动物有关。
而在三星堆遗址中,确也出土了若干鸟、鱼造型的器物。特别是鸟,似乎与古蜀文化鸟崇拜有关;古史记载,“蚕丛、鱼凫皆都于瞿上一地”,而“瞿上”,就是广汉的三星堆。三星堆遗址与古史记载古蜀都城在成都平原附近相吻合。
二、学习延伸(教材P97)
提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言之成理亦可。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23张PPT)
第五单元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
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惊世发现
2.稀世宝物的出土
3.三星堆屋基和作坊遗址
理解导向
1.三星堆文化
2.对三星堆遗址、遗物的研究,引申出对当时当地社会各方面的确认、判断和推测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1
课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惊世发现
1.三星堆文化:是指_____________三星堆发现的一种古代文化。
2.两个“祭祀坑”:发现数以千计的______器、金器、玉石器、象牙等器物.
四川广汉
青铜
3.祭祀地点: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在城区遗址中心,出土了一套_______礼器。由此判断,这个遗址可能是当年三星堆先民_______天地、社稷、祖先的地方。
4.三星堆博物馆:_____________的重现,引起了中国和世界各国人士的重视.三星堆遗址已被列为________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石
祭祀
三星堆文明
全国
二、稀世宝物的出土
1.类型: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按器物材料分类,大致有金、__________、玉石、_________、漆几类。
2.表现
(1)金器:金杖、金面罩和金树叶等。
(2)青铜器:①有大型青铜立人像,高达2.6米,重一百八十多公斤,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和_______的青铜人造像.②青铜树。
青铜
陶
最大
(3)玉石陶器:玉石礼器千余件。
(4)漆器。遗址出土的漆器,以______为胎,外施土漆,雕有花纹。
(5)出土了各种_______,多达数千枚。
三、三星堆屋基和作坊遗址
1.考古学家推断
(1)三星堆遗存,大体上属于公元前_____年至前1000年的时代,反映了那里古代居民从夏、商到西周初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社会风貌。
木
海贝
2000
(2)三星堆古城高大的城墙和城外壕沟,可能是保护____________的防卫措施。
(3)青铜像、青铜树和金杖,可能是_____的象征或权力的标志。
2.城址和房屋遗址:反映了当时较高的________技术。
3.古城遗址内有密集的居民生活区。
4.三星堆出土遗物显示出当时______业和_____业达到一定水平。
5.特点:源远流长,既有鲜明的_______特色,又融汇了中原和其他区域的文明。
贵族统治
财富
建筑
手工
商
地域
要点轻巧突破
理解三星堆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
1.具有政治中心性质,其规模超过周围相邻的城址。
2.(1)有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和黄金冶炼加工技术。
(2)有规模可观的玉石器加工作坊和高超的玉石器加工技术。
3.有分布范围3至4平方公里的夯土城墙遗址。
4.自然水系的合理利用与治理。
5.有较为完善的宗教礼仪祭祀制度。
这些重要内容构成了三星堆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
理解陶器的分期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从新石器晚期到殷商、西周时期的都有,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陶器的分期:
1.早期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泥质灰陶和泥质橙黄陶。时代相当于二里头至二里冈下层时期。
2.中期陶器仍以夹砂陶为主,有灰褐和黑灰两色。此外,还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和泥质红褐陶.时代相当于二里冈上层一、二期(郑州白家庄期)至殷墟早期(殷墟一、二期)。
3.晚期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泥质灰陶比例大增,还有少量的夹砂红褐陶和夹砂黑褐陶.年代相当于殷墟晚期(殷墟三、四期)至西周早期。
教材习题分析
一、本课测评(教材P89)
1.三星堆文化最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在哪一年?
提示:1986年。
2.三星堆遗址有哪些重要文物出土?在世界引起怎样的轰动?
提示:金面罩:商代中期残高11.3厘米,残宽21.5厘米,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用金箔在铜头像上捶拓而成,大小和造型风格与同出土的铜像相同,可能原是粘在铜头像上的。双眉、双眼及口部镂空,鼻部凸起。
青铜树: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据称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青铜树”.她的婀娜多姿,引起世界上许多文化人士由衷的赞叹。美国著名富豪比尔盖茨的母亲、文物学家倪密女士,曾不止一次地请求将这件稀世之宝,放在她主持的美国西雅图博物馆里作短期展览。
后来,在美国举办的《千古遗物——中国古代文物精品展》,引来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前来参观,盛况空前。那一年,被美国文物专家们称之为“中国年”.
二、学习延伸(教材P89)
阅读与思考
思考:
(1)为什么文中用“湮没”“百科全书式”“令人耳目一新”“重新审视”的字眼来形容三星堆考古发现和三星堆文明?说说你的认识。
提示:古代的蜀国,地处中国西南的边陲.关于蜀的历史,除甲骨文和《尚书·牧誓》外,晚至春秋与战国之交,蜀和中原的交往才见于文献记载。
而关于蜀国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文化的面貌,则是晚至20世纪30年代才认识的.至于夏商时期的青铜文化情况,学术界则是一无所知。三星堆夏商青铜文明的发现和确认,使人们对古蜀文明认识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填补了古蜀文化和古蜀国历史的空白。
(2)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你觉得有哪些内容和先前所学过的中原夏商周文明不一样?
提示:中国商代的青铜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尊、鼎、鬲、壶、爵、角、觯等青铜礼仪用器为代表,而以动物和人像为题材的造型则较少;尤其是独立人像的青铜制品,则几乎不见.三星堆青铜文明则大量出土人像、人头像、人面具以及神树造型的青铜制品,无疑更加丰富了中国商代青铜文明的内容,填补了中国青铜文明的某些空白。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