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2课 玛雅文明的历史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玛雅文明的历程
2.玛雅人的城邦
3.玛雅人的社会生活
4.玛雅人的宗教
理解导向
1.玛雅文明的兴衰历史
2.玛雅城邦文明的特点
3.玉米为什么是玛雅人的主食
4.自然崇拜和多神教、神灵信仰的原因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2
课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玛雅文明的历程
1.起源
(1)__________ 文化(中美洲文明之母)。
(2)产生了建筑、雕刻和_____文字。
奥尔梅克
象形
2.兴衰
(1)形成期(前古典期):(前10世纪~公元3世纪)农业发达,奴隶制文明形成。
(2)全盛期(古典期):(3~9世纪)_____________ 奴隶制城市文明兴起、发展,并开始失落。
中部低地
(3)衰退期1(后古典期):(10~16世纪)南北文明发展___________——前期,北部城邦文明扩展迅速、水平高;后期,中北部城邦征战不休,文明渐衰。
(4)衰退期2(殖民地时期):(17世纪起)城邦被西班牙人征服,文明再次失落。
不平衡
二、玛雅人的城邦
1.自然概况:数量多、范围小、人口在10万以下。
2.政权性质:____________。
3.统治方式:__________。
4.社会结构:分为_____、______、平民和奴隶四个群体。
政教合一
家天下
贵族
祭司
5.相互关系:______和______是统治阶级,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
6.统治特点:从未建立起统一的王国或帝国。大邦强国争夺霸权,使小邦臣服于自己.这些城邦在政治上是独立的,文化上是同一的。
三、玛雅人的社会生活
贵族
祭司
1.经济生活:______是玛雅文明的基石.
2.生活方式
(1)农业生产活动为主;______为主食,大量种植根茎作物。
(2)栽培了数十种瓜果豆蔬,如西红柿等。
(3)种植经济作物,有可可、烟草、________、_________等。
农业
玉米
棉花
蓝靛草
(4)衣着随意、舒适。
(5)定居,屋建高地、有门_______。
3.生产方式:农业生产工具使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实行_____作业。
四、玛雅人的宗教
1.特点:自然崇拜和_________。被信奉的众神,是玛雅艺术所表现的主要内容之一。
无窗
燧石石斧
尖头长棒
休耕
多神教
2.众神象征:龙形的_________,集天地创造者、王权化身和玛雅文明创设者为一身。_______为一切神力的代表。
3.作用与后果
(1)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2)但其极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______了文明的创造力。
羽蛇神
虎神
扼杀
要点轻巧突破
例证玛雅文明中的社会分化
玛雅城邦的建筑,一定程度上是玛雅奴隶制文明的直接写照。1972年在一个被称为“铭记的神庙”的金字塔内部深处,发现一座布满浮雕人像的宽大墓室。
石棺上盖着重达40吨的石刻板,板上刻着栩栩如生的玛雅人像和多种想象丰富的图案。死者遗体的头部覆盖着玉制的面具,并有玉制装饰品等随葬器物,这个墓葬充分说明当时玛雅地区的社会分化。
理解玛雅文明的农业成就
1.从野生植物中培植出六十多种农作物和蔬菜新品种。
(1)在粮食作物中,有玉米、马铃薯、木薯以及各种豆类;由于玉米最适宜中美洲的光照和贫瘠的地力,加上它的高淀粉高糖的生物特性而发展了以玉米为主的农业。
(2)培植了番茄、南瓜以及辣椒和葫芦等农作物。
(3)他们还栽种花生、橡胶、烟草和可可以及棉花和蓝靛草的经济作物。
2.近年来,人们在危地马拉的热带雨林中发现了玛雅人的水渠网和“台田”。水渠网纵横交错,与附近河流相通,以利排水;修渠挖出的泥土则被垒在耕地上堆成一块块长条形的“台田”,玛雅人在台田上精心耕作,旱涝保收,可见当时的农业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教材习题分析
【学思之窗】(教材P110)
在以上三种“失落”中,你认为哪一种对玛雅文明的破坏最为严重?
提示:西班牙殖民者对玛雅文明的破坏最为严重。因为史料记载:(1)西班牙的第一任主教那戈·德·兰达在玛雅人辉煌的文化面前目瞪口呆,竟然宣称那是“魔鬼干的活儿”,
“魔鬼的作品”,下令要全部销毁。(2)正是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玛雅地区后烧毁了许多写在鹿皮和树皮上的记载玛雅社会情况的手抄本,才导致古代玛雅知识失传,文明散落。现在只存四本(有残缺)祭祀礼典,分别藏在德累斯顿、马德里、巴黎图书馆和纽约私人图书馆。
(3)也有迹象表明,在西班牙人的征服之后,源于欧洲的疾病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疟疾和黄热病造成了玛雅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极大倒退,亡族灭种的惨祸,使古文明毁灭殆尽。
一、本课测评(教材P113)
1.玛雅文明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提示:奥尔梅克文化是中美洲文明之母,也是玛雅文明的源泉。自公元前10世纪~16世纪,经历了玛雅文明发展的前古典期、古典期、后古典期以及17世纪初
起西班牙殖民控制玛雅文化时期。玛雅文明的兴衰史是一部奴隶制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农业发达、城邦文明迅速兴起、发展,并开始扩张。因城邦征战,黩武不休,文明渐衰;因西班牙人入侵征服,文明再次失落,并加速衰亡。
2.玛雅地区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怎样的?
提示:玛雅社会的社会结构分为贵族、祭司、平民和奴隶四个群体。贵族和祭司是统治阶级,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政权性质是奴隶主贵族以家天下、政教合一的方式统治管理。统治特点:大邦统治.形式上,呈现分立性、区域性和暂时性;政治上,有独立性;文化上,为同一性。
二、学习延伸(教材P113)
提示:本栏目为开放性思维训练题,目的在于调动学生探究性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方法,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中第二问,要结合地理和生物上的所学知识来回答。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22张PPT)
第4课 玛雅文明的假说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玛雅人的来历
2.玛雅文明的渊源
3.古典期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
理解导向
1.从生物遗传学、地质学的角度理解,印第安人的故乡可能在亚洲
2.玛雅文明并不是外来文明在中美洲的简单移植或复制,而是有其多元性、多样性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4
课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玛雅人的来历
1.体质类型:属于美洲________人;蒙古人种(包括亚洲和美洲分支);黄种人(包括印第安人、东亚人、中国人);推测——源于亚洲。
2.地质学上
印第安
(1)__________ 学说——亚洲、美洲本是连片大陆。
(2)______ 时期——白令海峡曾是连接亚洲和美洲的陆桥。
(3)推测——从亚洲进入_________,呈扇形南下美洲大陆和岛屿,定居玛雅。
二、玛雅文明的渊源
大陆漂移
冰河
阿拉斯加
1.文明扩散论说:美洲文字源于欧洲或其他大陆文明的传播。论据: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假说,认为源于同一祖型文化。
2.玛雅人祖先创造说:“大三角”范围内的所有遗址在文化上具有同一性。论据:历史没有记载其他民族到过,所见遗迹也是土著居民的创造物。
3.外来性与独立性并存说:玛雅文明不是外来文明在美洲的简单移植或复制.论据:美洲大陆创造了玉米文明,而他们的故乡诞生了水稻与小麦文明。
三、古典期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
1.文明崩溃:城堡突然停建;神庙突然遭遗弃;人群消逝在雨林;文明回归原始丛林。
2.失落原因
(1)自然因素说:_____变迁,人口爆炸;耕地耗竭,居民营养不良遭_____而死亡;气候持续______。
(2)社会因素说:内部______斗争,矛盾冲突;城邦之间的战争。
环境
瘟疫
干旱
阶级
要点轻巧突破
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关系
1.文字结构的相同之处
学者研究玛雅文字发现:玛雅字是跟汉字类型相同的表意兼表音的一种“意音文字”和“意形文字”。玛雅字
的外貌跟汉字迥然不同,可是它们的实质如出一辙,玛雅字的符号多数写成方块形,或者用方框线条围起来,跟汉字写在方格子里相似。
2.刻碑立传和宗教思想
玛雅人常在城市里立柱记事,上面刻有文字,记载了这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中国古代也有树功德碑刻石记事的习惯。在宗教上,都有天堂和地狱的说法,都有对自然崇拜的思想。
许多玛雅雕刻绘画中的形象与中国神像的面具(如:贵州的傩戏面具)都十分相像。
3.人种和历史交往:玛雅人与中国人同种。美洲的印第安人是从亚洲去的,属蒙古利亚人种,这已成了世界人类学家的共识。玛雅人也属蒙古利亚人种。许多去过玛雅地区的人都看到玛雅人酷似中国人。
玛雅文明的神秘消失假说
1.玛雅文明的覆灭可能正是社会高度发展所带来的不稳定造成的恶果。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玛雅社会也许经受了战乱、饥荒等种种灾难的打击,直至最后不堪重负彻底崩溃。
2.环境及资源的恶化直接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导致玛雅高度文明的消失。
3.与干旱有关,一项新的研究认为,玛雅文明的神秘消失,很可能与该地3次严重而持续时间长的干旱有关。这三次干旱分别大约在810年、860年、910年,与考古证据中玛雅文明衰亡的时间吻合。这些发现是基于对该地区发现的沉淀物所做的长期的气候记录分析得出的。
3.滥伐、毁水库,玛雅文明消亡是自作孽。
4.两国争霸毁了玛雅文明:危地马拉台阶上的象形文字,进而揭开了这里的古代玛雅文明在战乱中衰败灭亡的真实历史.
5.玛雅文明灭绝新说:玛雅地区发生的旱灾有着明显的周期性,大旱灾每隔208年就发生一次。这位学者因此提出一个新的见解:玛雅文明的消失与太阳的周期性活动增强有关。
教材习题分析
一、本课测评(教材P123)
1.玛雅人来自哪里?
提示:玛雅人是印第安人的一部分,印第安人的祖先居住在亚洲东部。从生物遗传学上看,属黄种人;从体质类型上看,印第安人包括玛雅人属于蒙古人种的一部分。
故玛雅人的故乡可能在亚洲。大陆漂移的学说可以证明,他们的祖先可能穿过白令海峡进入阿拉斯加,到达美洲大陆。
2.古典期的玛雅文明突然失落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至今仍扑朔迷离,众说纷纭,考古学界提出许多假说,主要两大因素即分为自然因素如气候变迁、连续干旱、人口爆炸、耕地耗竭、口粮不足、瘟疫爆发等,社会因素如外族入侵、阶级斗争、城邦之间战争、农民起义等等。
二、学习延伸(教材P123)
1.如何认识玛雅文明的渊源?
提示:玛雅文明在美洲是水平最高的,在许多方面都独步于世。就其渊源有三种观点:一是文明扩散论,美洲文明可以追溯到欧洲或其他大陆上存在的更早期的文明;二是完完全全由土著居民创造的;三是迁移到玛雅地区才创造了文明。由此可见:文明起源是多元性的,文化发展是多样性的,而人类发展也是按照大致相同的规律发展进化的。
2.结合《山海经》和殷人东渡,你如何评价中国人到过美洲的观点?
提示:结合材料和自己的分析阐述,言之成理亦可。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24张PPT)
第六单元 玛雅文明的消失
第1课 玛雅文明的发现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征服玛雅文明
2.玛雅考古的开端
3.玛雅考古的变革
理解导向
西班牙人征服玛雅文明与玛雅考古发现之间的关系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1
课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征服玛雅文明
1.玛雅概况
(1)时间、地点:10~16世纪,尤卡坦半岛(北纬14~22度,西经87~93度)。
(2)中心:奇琴·伊察、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乌斯马尔
玛雅潘
(3)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玛雅文明已经接近尾声,墨西哥中部的__________文明和南美秘鲁的印加文明尚处于鼎盛时期。
2.征服过程
(1)1517年,古巴哈瓦那的船只偶然到尤卡坦半岛北岸。
(2)1518年,远征尤卡坦半岛西岸。
阿兹特克
(3)1547年,征服尤卡坦半岛。
(4)16世纪下半期后,玛雅地区完全沦为___________的殖民地。
二、玛雅考古的开端
1.开端的表现:__________征服玛雅后进行了零散的探险活动;1839年,美国的___________进行了玛雅地区的探险。
西班牙
西班牙人
斯蒂芬斯
2.开端的意义:玛雅研究的分水岭;失落的文明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对象。
三、玛雅考古的变革
1.变革的表现
(1)考古的组织变革:个人到_______________。
(2)考古人身份变革:旅行者和探险家到考古学家或___________。
公共机构
历史学家
(3)考古的目的变革:探宝挖宝到科学发掘和___________。
2.考古的成就
(1)迄今为止,玛雅考古发现的遗址已有三四百处。
(2)找到数万座___________,几百块_____碑。
学术研究
金字塔
纪年
(3)人们初步认识了玛雅文明的起源、社会情况、政治组织、经济发展和文化演变。
(4)解读__________文字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
(5)失落的玛雅文明正在回归人间。
象形
要点轻巧突破
玛雅文明的精华及其被直接毁灭
1.玛雅文明是美洲惟一拥有文字系统的古代文明,玛雅经书中记载着精确的历法,每年误差才1分钟,也就是说大约1500年才差一天。玛雅人的经书中还记载着更远古的人类的历史,玛雅人对行星运行轨道有深刻理解等。
2.1562年,西班牙殖民者的随军大主教迪那戈·德·兰达为了彻底地从精神上消灭玛雅人,传播他的上帝的福音,竟然野蛮地下令烧毁所有的玛雅文献。用象形文字记载的玛雅历史、文化、科学、哲学全都成了劫后灰烬。难以计数的通晓玛雅文明成就的玛雅祭司惨死于火刑柱的熊熊烈焰之中,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玛雅文明,就这样被西班牙殖民者毁灭了。
玛雅文明的论断及其被证明
1.断定:美国人斯蒂芬斯断定:玛雅文明在中美洲呈三角形分布。这个巨大的三角形,底边右为科班,左是帕伦克,顶角就是尤卡坦半岛。同时,他还断定玛雅地区曾经为一个单一的种族所占领,并且玛雅人的文化艺术是独立存在的,决不雷同于其他任何已知种族,属于一个新的文明。
2.依据:1848年,莫德思托·孟德斯等在三角中心地区危地马拉的佩藤州,找到了玛雅最大的城市蒂卡尔的遗址。这里曾经是古典期玛雅文明的主要中心。到20世纪早期,被发现的玛雅古城遗址,已经数以百计,布满“大三角”的核心地区。学者们对“大三角”边缘和核心的文物进一步通过对比分析,最终肯定了斯蒂芬斯的判断:玛雅地区的文化具有一致性,属于一种新的文明。
教材习题分析
一、本课测评(教材P108)
1.“玛雅”一词的来历是什么?怎样说明玛雅文明的前古典期、古典期和后古典期三个概念的含义?
提示:“玛雅”一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来历的说法是,10世纪在尤卡坦半岛地区兴起了奇琴·伊察、乌斯马尔和玛雅潘三个强大的后古典玛雅城邦,
其中12~14世纪处于鼎盛时期的玛雅潘成为尤卡坦半岛北部最具影响力的中心,西班牙到来之后便把这个城邦的名字推广到整个地区。1502年,西班牙的哥伦布船队第四次航海,在洪都拉斯北部海岸线不远处遇到一只做生意的独木舟,舟上的人自称来自“玛伊雅”或“玛雅姆”的地方,另一种“玛雅”的称呼由此而来。
玛雅文明前古典期是指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3世纪,处于形成时期玛雅文明。玛雅文明古典期是指公元3至9世纪,繁荣昌盛数百年,最后戛然而止的玛雅文明。玛雅文明后古典期是指公元10至16世纪繁荣昌盛后,被西班牙人武力征服和摧毁的玛雅文明。
2.玛雅地区包括什么范围?
提示:玛雅地区位于北纬14度至22度,西经87度至93度的范围内,全部属于热带地区。就现今国界而言,玛雅地区约有一半的地域位于墨西哥境内,中部是危地马拉,东部侧翼是伯利兹,东南部属于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总面积三十二万多平方公里。
二、学习延伸(教材P108)
1.有人说斯蒂芬斯的玛雅之行是玛雅研究史上的分水岭,这是为什么?
提示:在斯蒂芬斯之前,除了尤卡坦和中美洲的土著居民,几乎没有人在意玛雅城市遗址的存在。斯蒂芬斯指导了玛雅地区第一次有计划的考古,他的有关玛雅地区的著作,图文并茂,全面而引人入胜地介绍了神秘的玛雅文明,开了现代玛雅考古学研究的先河。
他把伟大的玛雅城市文明带入了外部世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此后,玛雅默默无闻的失落文明,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对象。
2.考古学在玛雅文明发现过程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提示:随着玛雅文明的发现,专业的考古学家和考古队成了从事这项工作主要的人或团体。迄今为止,玛雅考古发现的遗址已有三四百处,找到数万座金字塔,几百块纪年碑。人们初步认识了玛雅文明的起源、社会情况、政治组织、经济发展和文化演变。解读象形文字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失落的玛雅文明正在回归人间。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23张PPT)
第3课 玛雅人的智慧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玛雅的城市建筑
2.玛雅的文化艺术
3.玛雅的科学
理解导向
1.玛雅金字塔的特点
2.玛雅的象形文字在美洲水平最高
3.玛雅人拥有最准确的历法;玛雅人最早使用数字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3
课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玛雅的城市建筑
1.特点
(1)布局井然有序,事先规划,由中心向外展开。
(2)城市没有围墙。
(3)将建筑学与____________结合。
2.代表性成就:玛雅金字塔。
天文学
二、玛雅的文化艺术
1.象形文字:美洲水平最高;科班“象形文字梯道”。
2.雕刻:______碑;神庙的装饰雕刻。
3.___________壁画。
三、玛雅的科学
纪年
波南帕克
1.天文观测
(1)玛雅属于________文明,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盛行于各邦。
(2)出于种植和祭祀的需要,玛雅人很早就开始观测天象,最负盛名的著名天文台被称为________。
2.历法:________、太阳历、___________。
玉米
螺旋塔
神历
长纪年历
3.数学
(1)____ 的使用。
(2)书写方法:玛雅人却能够发明一种仅使用三个符号——一点、一横、一个代表零的______符号——来表示任何数字的计算法。
(3)进位法。玛雅数学采用两种进位法:__进位法和___进位法。
0
贝形
20
18
要点轻巧突破
“纪年碑”的由来及价值
1.由来:玛雅人十分重视历史,每隔20年(有时是5年或10年)就在一些城邦内树立一个石碑,上面刻着象形文字。由于这些象形文字的内容主要是纪年记事,
所以这些石碑叫“纪年碑”,据其形状又被称为“纪年柱”。玛雅人立柱记史的传统绵延1200多年,后因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而中断。
2.价值
(1)由于有了纪年碑,玛雅文明成了美洲古代历史上唯一有明确纪年可为依据的文明,对研究玛雅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这些纪年碑是玛雅雕刻作品的主项,上面的人物浮雕或花纹体现了玛雅雕刻的高超工艺,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从天文台的建筑看玛雅科学
玛雅人的天文台常常是一组建筑群。从中心金字塔的观测点往庙宇的东面望去,就是春分、秋分的日出方向;往东北方的庙宇望去,就是夏至的日出方向;往东南方的庙宇望去,就是冬至日出的方向。像这样的天文台有好几处,最负盛名的是奇琴·伊察一个被称为“螺旋塔”的著名天文台,
设计者充分了解观测的条件和需要,使塔内厚墙在观测室内形成的窗口连线也变成观测的工具。这种将天文学和建筑学紧密结合的观象台本身就是一种天文仪器,它结构简明,形体规范,均取自方圆几何线条的外形,很具科学意味。
教材习题分析
【学思之窗】(教材P116)
除了玛雅象形文字外,你还了解其他文明古文字的解读情况吗?
提示:甲骨文,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殷商人用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占卜.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
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最详细的一条将近100字。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甲骨文发现于安阳小屯村一带,是商王盘庚迁殷以后到纣王亡国时的遗物(公元前14世纪中期~前11世纪中期),距今已3000多年。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大约有4500个单字,可识者约1/3。
它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字形结构跟后代汉语言文字是一致的。用许慎六书来检查,在字形结构方面指事、象形、形声、会意皆已齐备;在文义使用上转注(互训,即义近通用)、假借(音近通用)也都很清楚。甲骨文可以断代,早晚分明,从某些常用字的变化可以领会许多中国文字发展的知识。
一是简化,形体复杂的字,日趋简单,笔画减少。二是形声化,象形字增加声符,假借字增加形符,变成形声字。甲骨文是占卜者刻写的,有它的局限性,不一定包括商代的所有文字。而有些占卜术语,一般人也未必通用。由于是用刀刻成,不免变形,骤见不易理解。
一、本课测评(教材P118)
1.玛雅金字塔有什么特点?
提示:(1)玛雅金字塔采用梯形结构,形态美观,雕饰富丽。(2)玛雅金字塔数量惊人且造型各异。(3)玛雅金字塔有多种用途:可同时作为神庙、天文台和坟墓。
2.本课介绍了玛雅象形文字的哪些知识?
提示:(1)玛雅文字的特点:形似中国印,是一种“意音文字”。
(2)玛雅文字的书写和记录形式:由祭司主持雕刻、描写。现存的玛雅象形文字或是用毛发笔描画在陶器、榕树内皮和鹿皮上,或者被雕刻在石碑、墓室墙壁、玉器和贝壳上。
(3)玛雅文字的内容:记录了玛雅人的历史、神话、历法、宗教和天文观测的结果。
(4)玛雅文字的解读情况:现在已知的玛雅象形文字有850多个,可以组成三万多个词汇。但解读的不到十分之一.也有乐观的估计说,了解的已经占到三分之一。
(5)玛雅文字的地位与意义:玛雅文字在美洲水平最高,与中国和埃及的象形文字三足鼎立又自成一体,是了解玛雅文明的重要依据。
二、学习延伸(教材P119)
提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言之成理亦可。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