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打包】历史课件:人教版选修五 第七单元 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文档属性

名称 【4份打包】历史课件:人教版选修五 第七单元 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6 20:13:08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3课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出土的文物
3.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
理解导向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的发现是揭示历史的重要依据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3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1.概述:大津巴布韦遗址是______部非洲规模最大,保存得最好的石头建筑遗址。
2.组成:(1)北部______;(2)南部椭圆形建筑(“______”);(3)中间谷地。
3.特点:花岗石砌成;不施灰浆的______技术。

卫城
圣堂
拼缝
二、出土的文物
1.工具和工艺品:陶器碎片,纺锤,铁质箭头、矛头,铁渣、铸模,叶形_______、斧头;工艺品中铜或青铜绕成的手镯和脚镯、________制品等。
2.进口货:棉、丝织品,花瓶和______珠,波斯的________和中国明朝的_____瓷碎片。
3.皂石器:石鸟、石碗、石小人等。八只“_______”是津巴布韦的珍贵文物。
铁锄
黄金
玻璃
小花碗

皂石鸟
三、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
1.政治中心首都:为统治阶级服务;为_______服务。
2.经济中心:经济技术水平高;___________发达。
3.大津巴布韦国家的衰落
宗教
对外贸易
(1)外因:_________;王国北迁。
(2)内因:_________。大津巴布韦附近多山,不太适合种植农作物,人口过多迫使承担农业劳动的_________到越来越远的地区劳作,该局面注定了其衰落。
外族入侵
人口膨胀
妇女
要点轻巧突破
出土的文物皂石鸟及其地位
皂石鸟,即“津巴布韦鸟”石雕,用皂石雕刻而成。最早发掘于19世纪末的大津巴布韦遗址。在津巴布韦遗址中发现的最珍贵的文物是当年用于装饰花岗石建筑顶部的“津巴布韦鸟”。
鸟身如鹰,而头似鸽,脖子高昂,翅膀紧贴身子,长约50厘米,雄踞在1米高的石柱上,其工艺精细,造型雄健,艺术价值连城。这种鸟是津巴布韦一个部族世世代代崇拜的图腾,一直信奉至今。目前有8个被国家列为国宝。现在它被作为津巴布韦的象征,印在国旗、国徽和硬币上。
用论从史出的方法分析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
从遗址的建筑上看,可以认为它是国家的统治中心,宗教服务于政治。从出土的进口货上看,反映了大津巴布韦贸易的发达与广阔的疆界和极盛时期。从出土的大量牛骨中,可以证明畜牧业的发达。纺锤的发现说明当地人已能织布。
铸模及铜铁金器说明冶金技术发达,尤其是大量铁农具,说明生产力水平高。工艺品的发现说明人们懂得装饰,手工业技术发达.从大津巴布韦的建筑技术看,他们已能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石头建筑,并懂得几何学、力学等建筑知识.尤其是不施灰浆而毫无缝隙的技术十分高超。这种城市式的建筑动用的劳动力数量惊人,说明农业生产的发达。
教材习题分析
一、本课测评(教材P139)
1.你认为大津巴布韦遗址建筑的特点在哪里?
提示:布局错落有致,由三部分组成;都用花岗石砌成,石头拼缝横竖有致,不施灰浆却十分结实。
2.大津巴布韦遗址在哪些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试列举2~3点。
提示:冶金技术上,铸模的发现,说明当时人能够熔炼黄金、铜、青铜和制造铁器;纺锤的发现,说明当时人已能织布;建筑上不施灰浆的石缝黏合技术高超。
二、学习延伸(教材P139)
1.探究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看看课文中的哪一种说法最合理。
提示:课文中关于津巴布韦衰落的原因有三种说法。一是葡萄牙人的入侵;二是穆塔帕王国的北迁;三是大津巴布韦在发展中人口过分膨胀。三种原因中,只有第三种是从内部去探究事物的变化的,所以第三种说法最合理。即此地附近多山,不太适合种植农作物,人口过多迫使承担农业劳动的妇女到越来越远的地区劳作,这种局面注定了大津巴布韦的衰落。
2.结合本课内容,请思考考古发掘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提示:(1)历史发生之后,一去不复返了,只能凭借所遗留下来的材料去认识。(2)现在所学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一定的历史证据建构而来的,而历史证据则来源于过去遗留下来的各种史料。
(3)考古学则是研究人类过去历史提供直接实证并做出科学判断的唯一学科。(4)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描绘1100~1500年间大津巴布韦的有关历史,是因为考古挖掘出了很多实物以反映当时建筑、冶金、纺织等较高的经济技术水平。它比文字资料更具有说服力。它有助于人们对人类历史的认识不断接近真理。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26张PPT)
第七单元 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第1课 穆塔帕王国与“黄金国”的传说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从古津巴布韦国家衍生的穆塔帕王国
2.富饶而强盛的穆塔帕王国
3.葡萄牙人由沿海向内陆探索
4.黄金国的传说
理解导向
1.大津巴布韦遗址和穆塔帕王国同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
2.为获取黄金,葡萄牙人来到东非海岸,并逐渐向非洲内陆探索。葡萄牙人在与穆塔帕王国的交往中,努力寻找“黄金国”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1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从古津巴布韦国家衍生的穆塔帕王国(古津巴布韦和大津巴布韦遗址)
1.津巴布韦
(1)早在10万年前,人类已经繁衍生息在津巴布韦这片土地上了。
(2)公元11世纪末,这里出现第一个国家组织——津巴布韦国家,它的政治经济中心就是今天的_____________遗址,____世纪中叶达到鼎盛时期。
2.穆塔帕王国:原是津巴布韦国家的一部分,传说在1420~1430年左右,在________的领导下,它从津巴布韦国家独立出来。
大津巴布韦
15
穆托塔
二、富饶而强盛的穆塔帕王国
1.穆塔帕王国富饶辽阔,威名远播,16~____世纪为其极盛时期。
2.农牧、_____和___________为经济的三大支柱。
3.贡赋制度:实物和_____。
4.政治体制严密,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17
采金
对外贸易
劳役
5.军事:建有人数众多的军队,______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三、葡萄牙人由沿海向内陆探索
1.16世纪初_________人占领了东非海岸的一些重要港口。
2.葡萄牙人对内陆的探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第一个到达穆塔帕王国的人。
国王
葡萄牙
安东尼奥·费尔南德斯
(2)葡萄牙人开辟了_________河航线并建立了贸易基地。
(3)__________ 富有效果的传教布道活动。
四、黄金国的传说
1.津巴布韦盛产黄金与黄金贸易传统。
(1)津巴布韦人很早就开采黄金,本地区有着传统的黄金贸易。
赞比西
西尔维拉
(2)约公元10世纪开始当地居民就用黄金与东非海岸的________人进行交换。
(3)约_____世纪初,津巴布韦国家建立之后,这种贸易一直持续进行。
2.葡萄牙与穆塔帕王国的战争。
3.黄金国的传说与考证,吸引了大批探险家和殖民者前来津巴布韦探宝。
阿拉伯
12
要点轻巧突破
辨析津巴布韦、大津巴布韦遗址、(古)津巴布韦国家
1.津巴布韦:一般人泛指的津巴布韦,就是指津巴布韦共和国。它位于南部非洲,国土面积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殖民主义入侵前,这里存在过举世闻名的大津巴布韦遗址和震惊欧洲的穆塔帕王国。
2.大津巴布韦遗址:指位于津巴布韦东南部靠近现今马辛戈市(原称维多利亚堡)、占地近40万公顷的石头建筑遗址。它是南部非洲规模最大、保存得最好的同类建筑物。
3. (古)津巴布韦国家:指以大津巴布韦遗址为中心的津巴布韦国家。为避免与现今的津巴布韦国家混淆,叙述时往往写成(古)津巴布韦国家,它存在于12~15世纪之间。
黄金国的传说由来和考证
1.黄金国的传说由来。到了16世纪,葡萄牙远征军入侵印度洋地区,占领了非洲海岸的重要港口,控制了赚钱的黄金贸易。从传言中他们得知,在非洲内地有大城市和大金矿,是由一个叫莫诺莫塔帕(意为金矿的主人)的国王统治着,莫诺莫塔帕的要塞和宝塔都是“由巨大石块砌成”,
葡萄牙人把这名字与《圣经》中盛产黄金和宝石的城——奥菲尔相提并论。于是开始出现“黄金国”的传说。葡萄牙人在东非海岸获取了数量不小的黄金,并努力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国”。
2.黄金国的考证。第一次将津巴布韦同《圣经》所讲的黄金产地奥菲尔联系起来是英国诗人约翰·米尔顿的《失乐园》一书,米尔顿推测津巴布韦就是黄金的产地。19世纪下半叶,黄金国的推测得到学者的证实。当时英国人类学协会副会长基恩教授认为奥菲尔的黄金是来自“赞比西河与林波波河的上游”。
教材习题分析
一、本课测评(教材P130)
1.根据课文内容,撰写一篇300字的调查报告,题目是“威名远播的穆塔帕王国”。
提示:16~17世纪是穆塔帕王国的极盛时期。幅员辽阔,臣属众多。政治体制严密,穆塔帕拥有绝对的权威,既是广大地区的统治者,又是军事和宗教领袖。
王国十分富庶。农牧、采金和对外贸易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农业以种植粟和高粱为主,畜牧业以养牛为主。能够制成铜锡或铜铅合金,知道使用土制风箱提高炉温。产出的铁质量很好,被葡萄牙人拿到印度去制造枪支。盛产黄金,黄金是最重要的出口物,通过出口黄金换取来自印度的丝绸、棉布、
玻璃珠等,另一方面采金和出口黄金都要交重税。统治者从中获取了大量的财富。臣民交纳的贡赋为实物和劳役两种,王室土地由臣民耕种。严密的贡赋制度保证了穆塔帕国家和王室有充裕的物质来源。穆塔帕王国的强盛使它威名远播。
2.葡萄牙人是如何探索穆塔帕王国的?
提示:15世纪末,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由西欧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出于对黄金的狂热追求和传播天主教,葡萄牙人占据了东非海岸,并对非洲内陆国穆塔帕王国进行探索.葡萄牙人获取了数量不少的黄金.安东尼奥·费尔南德斯是第一个到达穆塔帕宫廷的葡萄牙人,
他会见了当时的穆塔帕,获得极大成功,为穆塔帕王国同葡萄牙人经常开展贸易创造了条件。不久葡萄牙人掌握了赞比西河航线并建立了重要的贸易基地。热衷于传播天主教的耶稣会修士贡萨洛·达·西尔维拉在穆塔帕王国传教布道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7世纪20年代以后,穆塔帕王国在内讧中走向衰落,穆塔帕马武腊投靠葡萄牙并签定卖国条约,大量葡萄牙人进入穆塔帕王国。1884年最后一个穆塔帕向葡萄牙投降。
二、学习延伸(教材P130)
1.查阅《世界地图集》,了解津巴布韦共和国的面积、人口、物产、名胜古迹。
提示:面积:39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1330万(2000年)。
物产:工业有黄金、铁合金、镍、石棉、黑花岗岩、石墨、铬矿白金(铂)、煤、铜.农业有玉米、棉花、高粱、小麦、大豆、花生、葵花子、咖啡、蔗糖等。
名胜古迹:大津巴布韦遗址。
2.阅读与思考
有学者说:“黄金在津巴布韦历史的作用,怎么说也不算夸大。”这句话你是否同意?
提示:同意。津巴布韦地区盛产黄金,黄金是第一出口物。黄金贸易给以放牧为生的津巴布韦高原人带来了财富,也深深影响了津巴布韦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昔日的大津巴布韦正是靠着黄金贸易而日益富有,发展成为繁荣强盛的都城。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19张PPT)
第4课 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
2.两位学者的贡献
3.启示与疑问
理解导向
大津巴布韦文明是非洲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4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
1.学术争论
(1)___________ 创造论:理查德·霍尔等殖民主义者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大津巴布韦文明不是非洲人创造的,而是_________创造的。
非非洲人
近东人
(2)___________ 创造论:兰德尔·麦克维尔认为从挖掘出土的文物和遗址建筑的特点看,都属于非洲式的,卡顿·汤普森的观点,明确指出文明是由_______人创造的。
2.政治斗争:__________政府;黑人__________者。
二、两位学者的贡献
非洲人
班图
白人殖民
民族主义
1.__________初步论证绍纳人创造津巴布韦遗址文明。
2._____________在研究绍纳史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
3.其他:1984年,津巴布韦档案馆出版_________________。
三、启示与疑问
加莱克
达文·比奇
《津巴布韦史诗》
1.启示:懂得尊重与______历史;树立___________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反对种族歧视与__________。
2.疑问
(1)遗址的起迄时间。
(2)遗址文明是一种非洲人,还是多种非洲人创建的。
(3)遗址所属津巴布韦国与__________王国的确切关系如何。
理解
实事求是
种族偏见
穆塔帕
要点轻巧突破
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
1.大津巴布韦遗址和穆塔帕王国都属于津巴布韦文明,它们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古代文明的代表。
2.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艺术和内容丰富的出土文物,充分说明早在12世纪,这里就存在光辉的文明。
3.津巴布韦文明,不过是非洲古代文明的一个缩影。
理解殖民主义者不愿意承认“非洲人创造论”的原因
把非洲人看作“低人一等”主要是欧洲人在非洲的领土攫取、传教热情、商业冒险的需要,造成非洲需要“较开化”的文明来“指引”的论断。那时,多数欧洲人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总是住在泥土茅屋里——这是原始的象征。
而此时此刻所考察到的非洲文明具有如此高度的组织性和创造性,以至于建造了像大津巴布韦这样的著名石建筑物;这一概念对心安理得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的欧洲人确实具有威胁性!于是,这种看法间接地抨击了在非洲大陆上的欧洲人的存在.这对英国人和在罗得西亚的殖民者认为大津巴布韦不属于“非洲文化”的观点有很大的利害关系,所以他们极力否认并企图控制“非洲人创造论”的传播。
教材习题分析
一、本课测评(教材P143)
1.为什么说大津巴布韦文明是非洲人创造的?
提示:兰德尔对大津巴布韦遗址与其他五个遗址考查得出非洲人创造论。1931年卡顿·汤普森博士研究得出了非洲班图
人创造了文明。1973年彼得·加莱克研究得出了属于班图的绍纳人创造了文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津巴布韦大学青年学者达文·比奇在更为广泛系统研究基础上论证了绍纳人创造说。
2.从兰德尔·麦克维尔等人对大津巴布韦的研究,你学到些什么?
提示:实事求是,艰苦探索,踏实细致,勇于创新,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科学精神。
二、学习延伸(教材P143)
1.你从本课学习中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懂得理解与尊重历史;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反对种族歧视与种族偏见。
2.设想一下,你怎么解决有关古代津巴布韦文明的疑难问题?
提示:确立问题,寻找资料,收集证据,创新思维。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20张PPT)
第2课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
2.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
理解导向
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认识和探究应该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2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
1.19世纪中叶以前没有人去发掘津巴布韦遗址。
2.卡尔·莫克
(1)出生在德国斯图加特的木匠家庭。
(2)少年时代,深受探险潮流的影响,决心要到_______探险,决心探明南部非洲的神秘。
(3)在一只德国货船上当船员才踏上去非洲的路。
(4)1871年找到遗址的所在地。
二、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
非洲
1.莫克的发现以及19世纪80年代南非德兰士瓦发现特大金矿,极大刺激了欧洲人在___________探矿的热潮,各国淘金者蜂拥而至。英国殖民主义者塞西尔·罗得斯霸占了大津巴布韦遗址。
2.詹姆斯·本特:1891年,本特对大津巴布韦遗址进行系统发掘。
津巴布韦
3.理查德·霍尔:发掘造成重大损失。
4.____________________:1905年对大津巴布韦遗址进行科学探查和发掘。
5.________________:1929年应邀发掘大津巴布韦遗址。
6.1958年,殖民政府主持了最后一次系统发掘。
兰德尔·麦克维尔
卡顿·汤普森
要点轻巧突破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经过
1.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是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分不开的。
2.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南非时,就已经知道了石头城遗址。
3.19世纪后半期,西方探险家开始潜入这一地区进行勘察。
不久,又进入遗址中,搜刮一些文物,并在地图上标注了石头城的方位。卡尔·莫克是第一个亲身探索大津巴布韦遗址并公布于众的人。
4.其后,蜂拥而来的西方殖民者,将遗址中的珍贵文物洗劫一空。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概况
1.1899年,英国塞西尔·罗得斯对莫克发现的废墟进行考察。
2.1891年,本特对大津巴布韦遗址进行首次系统发掘。没有留下多少现场记录,还破坏了遗址中不少地层学资料。
3.1902年理查德·霍尔对这个遗址再次进行破坏性的挖掘,造成损失。
4.在1905年,大津巴布韦遗址第一次由考古专业人员进行科学探查。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发掘,证明大津巴布韦遗址属于非洲文明。
5.1958年,殖民政府主持了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最后一次系统的发掘,出土的文物虽然不多,但已经证明,这个遗址是持续了几个世纪的文明。
教材习题分析
一、本课测评(教材P134)
1.简述莫克是如何发现大津巴布韦遗址的。
提示:莫克从小就决心去非洲探险,他学习了大量的生物学、地质学和非洲语言等相关知识,具备了探险家的基本素质,凭借执著顽强的探险精神,
克服了重重的困难,辗转于原始森林与山丘岩石之间,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历尽艰难,在一位德国猎人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大津巴布韦遗址。
2.你认为,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几次发掘,哪一次最成功?
提示:兰德尔·麦克维尔毕业于英国考古训练学院,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对大津巴布韦进行了科学的挖掘,先对津巴布韦其他五个遗址进行短期发掘,之后将从大津巴布韦遗址发掘出的文物以及当地人的用品进行详细的比较,实事求是的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大津巴布韦遗址是属于非洲文明的正确结论。
二、学习延伸(教材P134)
1.你认为莫克是个成功的探险家吗?
提示:是。莫克凭着执著的精神,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大津巴布韦遗址,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2.为什么说理查德·霍尔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是破坏性的?
提示:由于理查德·霍尔未经过考古专业的训练,也由于他对非洲人的偏见和歧视,他错误地推断,遗址的上层必是非洲人的遗物,真正的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创造者必定在下层。他率领的
考古队,将一些遗址3~5英尺厚的文化遗存,包括石头、泥土连同树木,全部搬离现场。有些地方,甚至搬走了12英尺厚的文化遗存!这是一种破坏性的发掘,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考古和历史研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